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盛唐金手指 >

第138章

盛唐金手指-第138章

小说: 盛唐金手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我的名声还这么大,连甄郎也知道……”,阿倍仲麻吕哈哈的笑了起来。

    “这位是海陵县主簿包佶,天宝六年进士,听说阿倍仲麻吕这次回国便从海陵县赶来送行!”

    甄乾之前倒是不知道包佶为何人,不过阿倍仲麻吕名声可不小,不仅在现在,就是后世两国之间文化交流时,也经常摆出这尊大神,便顺带着了解了一下阿倍仲麻吕周围的人,包佶便是其中之一。

    “玉树歌残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主簿的《再过金陵》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本章完)

第234章 第一灵山(求推荐票)() 
包佶没想到甄乾出口便能背出自己的诗句,这马屁拍的舒服,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缝,“过奖,和甄郎的《爱莲说》相比,拙作便不足一提!”

    话虽如此,包佶脸上依然挂着得意的笑容。

    藤原刷雄在一旁立即笑道:“甄郎,包主簿刚才又做了一首诗,不妨一同鉴赏一下!”

    一卷书卷缓缓的打开,上面的墨迹未干,看样子时间不长,没想到阿倍仲麻吕还真受唐代文人的欢迎,回国赚了不少的眼球。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好诗!”

    “真是少有的佳作!”

    “哈哈,过讲!”包佶怡然自得道:“有感而发矣,阿倍君这次远渡重洋归国,某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礼品,只有这首诗略表心意,望还见谅!”

    甄乾摸摸鼻子,自己跟阿倍仲麻吕也不熟,只是知道对方在两国交流的历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自己怎么看对这位历史名人都没多少好感。

    也许是自己心里早就存在的偏见,甄乾脸上的笑容也有点僵硬,好在自己演技不错,而包佶也成为了这场交流的主角。

    “阿倍君这次回国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见,这杯薄酒略表心意,饮胜!”

    “听闻阿倍君离开长安时,有数位好友作诗相赠,不知可否一阅?”

    阿倍仲麻吕脸上挂着优雅的笑容,从袖筒中取出一卷卷轴递给包佶道:“李白、王维等人十里长亭相送,留下几首诗句,我心甚是喜悦!也作诗一首,各位赏阅!”

    听阿倍仲麻吕也有佳作,包佶连忙打开卷轴,轻声念道:“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好诗……!”

    “有感而发,不登大雅之堂!”

    包佶陶醉其中道:“文采斐然、词句优美,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传神文笔足千秋,如此佳作实在少见,当再饮一杯!”

    这种场合甄乾根本插不上话,也不想插话,和这些人一笔,自己肚中墨水真不值一提,也就闭嘴不想献丑了。

    众人欣赏完诗句,目光不约而同间停留在月容身上,包佶眼睛一亮惊讶道:“这位可是扬州城中《凌波曲》跳的最好的月容娘子?”

    月容在这几人面前,少了一些昨日的清冷和高傲,刚才因为沉浸在诗句中有些怠慢了月容,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怨言,露出微微的笑容道:“小女子月容见过诸位郎君!”

    阿倍仲麻吕捋着颌下的长髯,微微笑道:“早就听闻月容娘子歌舞双绝,不知今日是否有幸欣赏?”

    “能为几位郎君献上歌舞,是小女子的荣幸!”

    吉备真备拍着手满意道:“一年前路过扬州之时,有幸在飞仙楼宴会上见过月容娘子的风采,今日一见月容娘子风采依旧,乃人生一件乐事!”

    “小女子今日陪同甄郎前来,仓促之间未做准备,就献上一曲独舞如何?”

    “好!”众人立即点头应允。

    月容缓步来到堂中,长袖轻舞,舞姿妙曼,灵动的双眸闪动,莲步慢慢的旋转,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入堂中,虽然没有丝竹之声相伴,却更加突显出佳人冰肤玉骨,随舞姿的展开摆袂展袖,飘飘渺渺,有凌云飞天之姿,精妙飘逸,让人如痴如醉……。

    “妙哉!”

    舞罢,众人依然沉浸再月容那灵动曼妙的舞曲之中,轻盈的舞姿让人恍如身处梦境一般,竟然在月容结束之后忘记了喝彩,见月容朝众人盈盈下拜之时才恍然惊醒!

    “今日再见到月容的舞姿,又回想起当年初见月容之时,一晃竟然过去了一年有余,不知下次再见又是何年光景?”

    听着藤原清河的感概,众人频频点头称是,如此美妙的舞姿的确难得多见。

    见众人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月容脸上略带红霞,这可不比平时在青楼中给那些土豪献舞,能得到遣唐使和大唐名士的赞誉,月容的身价又提升了几分。

    不知不觉中众人又谈起了遣唐使的归程,包佶嘴中流露出对阿倍仲麻吕的挽留之情,更是对遣唐使凶险万分的归路感慨万分,听的甄乾唏嘘不已,差点有打算放弃去倭国的冲动!

    可是是因为甄乾的存在,包佶并没有在官驿中多做停留,寒暄了片刻之后,约好再次相见之时便匆匆离去。

    “包某还有公务在身,明日再到官驿之中讨饶!”

    “难得和包主簿相见,不如明日邀请诸位在醉仙楼相聚如何?”

    “那就多谢了!”包佶朝甄乾拱了拱手,倒也没矫情:“明日如果无事,醉仙楼不见不散,听说醉仙楼是甄郎家中产业,菜肴美味独特,在海陵已经有所耳闻,就不知道是否闻名不如见面?”

    “包主簿倒时光临不就知道了吗?”甄乾也没有多说,这种事情文人和普通人不一样,喜欢亲眼所见,而且从包佶的话中可以听出带着一丝的嘲讽味道,经商的文人和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相比多了几分的俗气,如果不是那几首诗词,估计包佶都不会和自己说话。

    想一想成名已久的李白,在人面前都很少提起自己经商的家人,就可以想像文人对商贾的轻蔑之心。

    包佶离开之后,甄乾也想离开,却被藤原刷雄挽留下来,几人围坐在一起,先是谈了一些大唐的风土人情,藤原清河突然话锋一转道:“听闻藤原刷雄对甄郎赞许有加,不知甄郎诗词之外,对富国强兵有何见解!”

    甄乾微微的一愣,没想到藤原清河竟然将话题转移到富国强兵上,这个话题自己倒是和藤原刷雄讨论过,不过也就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和藤原刷雄还没有深交到这个地步。

    对于这个敏感的问题,甄乾抱歉的一笑道:“大使这话问的就有些让甄某不解,甄某不过一介布衣,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为何刚才不询问包主簿?”

    (本章完)

第235章 游览大明寺(求推荐票)() 
甄乾没好气的瞪了藤原刷雄一眼,不用想又是他搞出来的事情,不然这种问道于盲的事情藤原清河也做不出来,尤其是发现甄乾正在看着自己,藤原刷雄反而得意的笑道:“甄郎,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倭国来大唐学习文化政律经济管理绘画医术技艺等等,不就是想得到大唐强盛富足的办法,既然甄郎有自己的见解不妨说出来听听!”

    藤原清河知道甄乾不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谈论政事,还以为这是在自谦便道:“这次藤原刷雄回来将你很多想法告诉了我们,也让我们在大唐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对此我们非常感兴趣,比如你说的灭佛、工商兴国和经济强国等,这些都非常有独到的见地……”。

    吉备真备也是一脸笑容的看着甄乾,“不要过谦,达者为师,两国依水邻邦、世代友好往来,相互交流经验,这样才能共同发展,还望甄郎不吝赐教!”

    甄乾真没想到藤原刷雄是个大嘴巴,和他说这些固然有自己的目的,但同样也不希望过于的锋芒毕露:“几位为什么刚才不问问包主簿?”

    “问了?”藤原刷雄脸上带着一丝的不屑道:“遣唐使来大唐学习,这个问题哪有不问之理,可是我们能听到的都是国家强盛在戎在祀,在于教化万民,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政治清明、轻徭薄役、重农抑商……等等,可谓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却和甄郎说的不太一样,我们想听听不同的见解?”

    “那不知几位是如何看待这些话的?”

    吉备真备一脸真诚道:“这些话也没有什么错的,一个国家的强盛反映在各个方面,官员的廉洁、政令的上通下达、百姓的教化和丰衣足食,社会安定仓禀充实,赫赫军威让四夷臣服、万国来朝,文化经济的繁荣……,但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一二百年的积累不行,可是时不待我,不知甄郎有何见解?”

    看着大唐的繁荣强盛,倭国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恨不得一夜之间赶超大唐,有点饥不择食了。

    当今世上也只有大唐能够让倭国仰视,对于大唐之内的任何东西,倭国照本宣科全盘接纳,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吸收?

    “要想让国家富强,唯有改革这一条路,昔日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商鞅入秦说服秦孝公推行变法,纵观千年历史,固步自封无异于自掘坟墓,倭国能来大唐学习先进文化不就是最好的佐证吗?”

    对于甄乾这番话几位并未满意,“不知甄郎口中的改革和学习大唐文化可是一个道理?”

    “百年来倭国一直在学习大唐的文化,可是只学到了皮毛而已,却并不能让倭国真正的强盛起来,不知是何原因?”

    甄乾笑道:“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

    藤原清河略有所悟,肃然起敬道:“听闻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得不伦不类,甄郎国之栋梁也!还望甄郎教我?”

    教你龟孙子啊!

    一群白眼狼,不要看现在一付虔诚的样子,等到实力强盛之时便是刀兵相见之日,甄乾可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

    甄乾谦虚道:“大使询问治国良策,甄某一介布衣未身居庙堂之上,焉敢谈论国家大事,纸上谈兵只怕误人子弟!”

    吉备真备求贤若渴道:“无妨……说来听听,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与错不在甄郎!”

    “那好!”甄乾感概道:“昔日商鞅入秦,第一次用帝道游说秦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指责商鞅是个狂妄之徒,不可任用。五日后,商鞅再次会见秦孝公,用王道之术游说,孝公不能接受并再次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第三次会见秦孝公时用霸道之术游说,获得孝公的肯定但没有被采用,但商鞅此时已领会孝公心中的意图。最后商鞅见孝公时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时十分入迷,膝盖不知不觉向商鞅挪动,二人畅谈数日毫无倦意。景监不得其解,向商鞅询问缘由。商鞅说秦孝公意图在当今争霸天下,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

    甄乾笑眯眯的看着几人道:“商鞅一说帝道、二说王道,秦孝公都未采纳,只有霸道才被秦孝公赏识,让秦国在短短几十年之间迅速的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也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却由于刑罚过于的严苛二世而亡,却不知倭国想用什么富国强兵?”

    几人先是一喜接着又是一惊,眼中的光芒闪烁不定,相互对视了一眼,藤原清河开口道:“那甄郎认为如今的倭国应该采用何种治国之策?”

    恐怕倭国真正想用的是霸道治国,甄乾心中暗笑,脸上却露出深思道:“倭国风土人情,甄某知之甚少不敢妄言,但甄某知道的是,帝道之术旷日持久推行教化滴水穿石,非四五百年不可得以推行,而王道之术虽好也要教化上百年时间,只有霸道之术可集一国之力在短时间之内改变现状、打破固化的观念,让国家迅速的繁盛起来,但欲速则不达后遗症也不少,短时间还看不出弊端,但时间一长积怨弊政丛生,往往一溃千里引发大乱……”。

    甄乾这些话,遣唐使众人在大唐也不是没有听说过,但从甄乾口中说出来却有着另外一番深意!

    不管是帝道还是王道和霸道,这些都不是遣唐使想要得到的答案,用一句通俗的话讲,遣唐使既想要熊掌,又想要鱼翅,最好能再加上燕窝……。

    说好听这是兼容并蓄,说难听点就是野心太大,这有可能吗?

    有!

    “倭国想长治久安,又想迅速的强盛起来,不知可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人心不足蛇吞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