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64章

扬帆1980-第64章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为止还嘴硬,也是为了虚张声势,但对方要是把事情交给公安局处理,刚才这些狡辩就将变得毫无意义。

    “你想让我承担什么责任?”陈立刚低下了头。

    “事已至此,我既不让你背锅,也不让你承担责任,我想请你主动离开健生食品厂。”周建平冷静而坚定地说。

    “也就是说,你要开除我?”

    “说开除,对你不太好听,不如说自动辞职。另外,除了你,还有你的小弟,那名外号叫小四的员工。”周建平道。

    “看来已经无可挽回了?”陈立刚面带绝望的神情。

    “我不对全厂公开宣布对你俩的处理决定,已经给足你们面子,这是最终决定,希望你们办理完工资关系后,尽早离开。”

    陈立刚离开后,周建平立即把赵馨梅和胡国林召集到办公室。

    “二车间的事已经处理完了。”周建平道。

    “哟,你还真是高效率啊!”赵馨梅很是惊讶。

    “厂长,最后怎么说的?”胡国林很想知道结果。

    “我让他们回家了。”

    “回家了?你是说。。。。。。?”

    “对,文明点说叫自动辞职,实际上就是开除。”周建平道。

    “哦,陈立刚最终承没承认他是主谋?”胡国林道。

    “我跟他拐弯抹角讲了很多道理,也做了很多启发,他就是不承认事情跟他有关,甚至反问我有何证据,我真想把事情交给公安局。”

    “这种人除非你亲自逮着他,否则他都会抵赖。”

    “就是这个意思,尽管当时我清楚地听见他在墙外说话,但毕竟没有亲自逮着他,也就没有直接证据,所以他可以百般狡辩。”周建平道。

    “厂长,只要报案,把事情交给派出所,公安局一审讯,就啥事都清楚了。”

    “最后我对他发出了这样的威胁,实际上他是承认了。”

    “难道就这样放过他?”

    “把他俩开除就算了,至于其他,没有必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已经开除了,再给个通报什么的,或者报案让公安局拘留他,我认为没啥必要。”

    “慈悲为怀,可以理解。”赵馨梅打趣道。

    “发生这件事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各项制度制定的很完善,但执行的不到位,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漏洞。比如,制度规定车间每天都要办理一次入库,产品在临时小仓库原则上不允许过夜,实际上每个车间都有偷懒情况,个别车间甚至两三天才办理一次入库,这就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提供了作案机会。”周建平道。

    胡国林主动承担责任,“厂长说得很对,以前执行不力,怨我监督不够,从今天开始,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有违反者,绝不姑息。”

    “好,国林回头抓紧落实。另外,陈立刚被开除了,二车间不能群龙无首,得抓紧时间配备车间主任,你们两位有没有觉得合适的人选?”

    周建平知道赵馨梅对车间职工还不甚了解,她对车间主任人选提不出什么建议,“国林呢?你觉得二车间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就从本车间提拔,要是你认为二车间没有这样的人选,也可以从其他车间考虑。”

    “这事儿挺突然,得综合比较一下才能知道谁最合适。”

    “那你综合比较一下,看谁最合适。也不用太着急,两三天内定下来就行。”

    正在周建平准备进行下一个话题的时候,胡国林道:“呃,建文怎么样?我觉得建文这小伙子不错。”

    “你问我呀?我上哪儿知道建文怎么样!国林,我以前那个观点永远都不会改变,用人绝对不能考虑亲情,不管是谁,一视同仁,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工作能力强的,即使跟咱们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能埋没人家,没有能力的,即便我的亲兄弟,也不能讲情面。”周建平道。

    “厂长,我知道你的意思。据我所知,建文工作能力没问题,唯一一点就是胆子有点小,遇事不敢担当,也不太愿意管事,这方面一开始我可以帮助他,逐渐培养他的担当精神。”胡国林道。

    “那可不行!咱们要选的是车间主任,不是普通操作工,一个胆小怕事,没有担当的人,怎么能胜任车间主任?建文也许是个好职工,但把一个车间五六十号人交给他管,你放心我还不放心呢。你帮他?一方面你也有自己的一摊子工作,另外,其他员工知道了,他们会怎么想?”

第83章 善意提醒() 
“我是觉得建文还年轻,想把他放到岗位上培养锻炼,让他逐渐成长起来。”

    “国林,你这个想法没错,但你应该知道,一个人的担当精神和责任心,那是一种气质和品质,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赵厂长那里有这方面的书籍,有时间你借去看看。”周建平道。

    “好吧,那就考虑别的人选。”

    。。。。。。

    健生食品厂扩产以后,已经运行了近三年时间,其间,周建平努力开拓市场,产品销量成倍增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周建平大力挖掘设备潜力,千方百计扩大产量,将扩产之初的白天单班运转,在一年后改成三班连续运转,产量随之扩大了将近三倍。

    通过这几年的精励图志,周建平不仅还清了最早购买健生食品厂那笔一百多万的贷款,这两年又连本带利还完了后来购买原水泥制品厂那块地皮的贷款,从银行赎回了两块地皮,共计四十亩地的土地使用证,现在除了流动资金,健生食品厂在银行没有一分钱其他贷款。尽管厂里并没有多少富余资金,但整个健生食品厂,包括土地和地上物,终于真正归周建平所有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财务管理科班出身的赵馨梅问:“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周建平摇了摇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健生食品厂的规模可以再扩大一倍,而不缺资金。”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是说如果需要扩大规模,你可以拿着这两份土地使用证到银行贷款,用土地做抵押物,银行很乐意接受,根本不需要任何担保。”

    “馨梅,你不跟财务金融打交道,对这方面却很熟悉呀!”周建平惊喜地看着赵馨梅。

    “你忘了?我学的就是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实际工作并不跟这沾边,但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对,你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你手握土地使用证,就意味着你有很便利的融资条件,这两本证件放在你手里,跟放在银行有什么区别吗?”赵馨梅道。

    “馨梅,你的这番话让我才想起来,原来你就是个很好的融资顾问,看来你又多了一个头衔。”

    “什么顾问呀?提点建议还差不多,在你面前我可不敢充顾问。”

    “不过你的建议往往都有独到之处。”

    周建平又有一段时间没回老家了,上午八点多钟,兄弟周建文站在他办公室门口敲门,随着他的一声“请进!”,周建文推门进屋。

    “建文?你有事?”来厂里工作三四年了,这位亲兄弟从未来过自己办公室,看见周建文推门进屋,周建平有点诧异。

    “哥,昨天下午我刚从老家回来。”

    “哦,你回老家了?”

    “利用休班时间,回了一趟老家。”

    “怎么样,父母都好吗?”

    “都好。哥,父。。。父母让我问你一件事。”周建文说话显得支支吾吾。

    “什么事?你说吧。”

    “上次你回老家时,答应他们的事,父母问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周建文说。

    “上次回老家答应的事,是不是他们要修房子了?”要是不提起,周建平把这件事都快忘了。

    “据父母说,准备这个月月底动工,但是自那以后他们一直没有见到你,让我问问你行不行?”

    “什么行不行呀?不都说好了嘛,他们修房子差多少钱,我给补多少。”

    “我看父母那意思,想让你现在就兑现。”这话实际上就是他们父母说的,周建文转达过来,觉得不好意思,说完就低下了头。

    “现在可以兑现,问题是不知道要差多少,我给多少呢?也没有个数。”

    “要不这样吧,我让他们先用家里现有的钱开始动工,缺多少随时告诉你。”周建文道。

    “可以,先开工再说。老家到这里来回还不到一百公里,即使现用现取,也耽误不了使用。”周建平道。

    其实,父母让周建文转达他们的意思,只是想给大儿子周建平提个醒,让他别忘了当初的承诺,而不是现在就让他拿钱。

    父母家修房子本是一件大事,周建平回去打个照面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对回老家实在提不起兴趣,一方面,周建平对修房造屋一窍不通,自己家前几年修房子,他都没在现场,几乎所有事情都由妻子常玉玲经管。

    另外,周建平家前几年修房子,在自己当时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父母并没有帮上任何忙,这回他们修房子,周建平资助了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已经算是做到了仁至义尽。当然,就周建平现在的实力而言,别说为父母修房子出资三分之一,就算完全由他出资,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事情不能那么办,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父母家修房子,完全是为了下面的几个兄弟姊妹,那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周建平不可能越俎代庖。

    至于老家的妻儿,周建平觉得少不了他们的吃穿花消,他就尽到了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在外面打拼,家庭料理完全交给了妻子常玉玲。周建平跟常玉玲本来就聚少离多,刚结婚那两年还有点新鲜感,这几年随着岁月在常玉玲身上留下印记的加深,周建平在外面跟社会的接触面却越来越宽广,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以至于夫妻之间的生理需求已经变得可有可无。

    自从上次回家以后,周建平这一晃已经有快半年没有回老家了,就连一个多月前父母家修房子上梁请客那天,他也没有到场。

    有一天在办公室商量完工作,赵馨梅善意提醒道:“建平,我记得你有很长时间没回老家了吧?你记得上次回去是什么时间?”

    “嗯,大概有半年了,记得上次从老家回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走访客户,随后解决光明商场的货款纠纷。”

    “你的记忆力很好,做过的事马上就能回忆起来。”

    “这一点我到真很自信,进入职场以来做过的每件事情,我都记得很清楚。”周建平道。

    “这么长时间不回老家,不想你的家人吗?”

    “嗨,每天忙不完的事情,让我过的很充实,没有时间想那些家庭琐事。”

    “恕我直言,我对你这个观点不能完全苟同,经营这么大一家企业,让你无暇顾及老家,这我理解,但家庭琐事也不能毫不在乎。”赵馨梅道。

    “作为丈夫和父亲,我让老婆孩子丰衣足食,算不算尽到了责任?你要知道,在我们老家,我的父辈,包括我自己的父亲,甚至我的同龄人,有很多都做不到这一点。自从我妻子常玉玲怀孕四五个月以后,就没下地干过农活,孩子出生后,她一直在家带孩子,家里那点土地早就包给别人了,我这样的丈夫和父亲,在我老家那个村里绝无仅有。”周建平道。

    “以你老家那些村民的传统观念来看,你是个非常出色的丈夫和父亲,但你不要忘了,时代的脚步已经迈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好丈夫和好父亲的标准应该有新的定义吧?”

    “可能你已经看得出来,在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交场合,我的观念从不落后于时代,但在家庭观念上还有些守旧,我认为一个男人,只要很好地做到了养家糊口,那他就值得称道。”

    “也许在你老家那些村民眼中,你对老婆孩子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我认为你半年都不回老家看望家人,这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赵馨梅道。

    实际上,以前周建平那么忙,工作不稳定,企业还没成型,他都坚持最多两个来月回一趟老家,自从赵馨梅来到健生食品厂以后,周建平心里很清楚,他的心态在慢慢发生变化,特别是他们一起参加了上一次的全国订货会,通过那次南方之行,赵馨梅在周建平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偶尔失眠时,赵馨梅的形象出现在脑子里的次数最多,尽管好长时间都没见面了,妻子常玉玲的形象,从未在脑子里出现过。

    周建平没想到赵馨梅持有这样的观点,难怪她提起这件事,其实也是为了跟周建平提个醒。“你说的有道理,要不这两天我也想回老家看看。”周建平迎合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