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权掌大宋 >

第35章

权掌大宋-第35章

小说: 权掌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一年之中有好几个月都会遇到,如果遇到向辽人送岁币,亦或者那里发生了灾难,百官的俸禄到月底就发不出了。

    不过往常百官虽然会闹,但下个月初的时候多半都是能给补上的,所以在赵祯看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既然下个月月初三司能凑齐百官俸禄,那就跟百官说一下,要他们多等几天嘛。”

    赵沐没想到赵祯会说出这样一番话,要是真能等几天,他三皇子一个无能的帽子就要被人给扣上了。

    脑子急速转动之后,赵沐连忙说道:“父皇,发放俸禄这种事情,关系百官之间的稳定,朝堂的稳定,更关系朝廷信誉,若是月初发放俸禄的话,是有些不妥的。”

    赵沐说完,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赵祯,赵祯神色微惊,他很快意识到赵沐所说的情况是很严重的,朝廷如果连给百官发放俸禄都要拖延,那朝廷信誉何在,上不贤焉,下必效仿。

    赵祯双目微凝,而后望向赵沐道:“沐儿所言有理,只是三司一时之间凑不出这么多钱,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赵沐笑了笑:“办法自然是有的,但就看父皇是想根治这种情况,还是解一时燃眉之急了。”

    赵祯听赵沐这样说,心知赵沐是有两种办法,于是说道:“自然是要根治这种情况了,那里能只解燃眉之急。”

    “若要根治这种情况,必然要使我国库充裕才行,而想要使国库充裕,儿臣有两个办法,一是由朝廷经营一些生意,二是加税,儿臣得知我大宋很多商家有不少富可敌国的,要他们多交一些税,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嘛。”

    ;

第72章 燃眉之急() 
赵祯听了赵沐的两个办法之后,神色立马变了变,他本以为赵沐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来呢,原来只是这两种办法,可是这两种办法在他看来是绝对不行的。

    “沐儿,你说的这两种办法不可行,首先,朝廷是不能与民争利的,所以由朝廷来做生意是绝对不行的,再者,加税更是不行,我大宋税法已实行多年,贸然加税势必引起局势不稳,此举对大宋稳定不利,万行不得。”

    赵祯是个仁君,但也是个守成之主,他不喜欢变革,因为变革容易引起事端,容易让他好不容易经营的稳定的大宋局面发生变化。

    他只求自己在位时大宋无过就行了,至于功,他并不在乎,大宋前两代君王还想着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到他父亲那代也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可是攻辽无望,西夏崛起,南唐又几番想北伐攻占之前被太祖皇帝抢走的淮南之地,所以到最后这梦想也就被压了下来。

    到他赵祯这一代,更是想都没想过这些事情了,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日后史书上给他留下一笔仁君之名就行了。

    赵祯说完这些,甚至还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但赵沐却并没有因为赵祯的这些话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父皇说的也是道理,但只要办法得当,其实父皇的担忧根本不是问题,首先,朝廷不与民争利本就是说不通的,我们都知道朝廷掌控着盐以及一些稀缺物品的买卖,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朝廷的稳定,可我们朝廷在掌控这些东西的买卖的时候,自然也是获得了丰厚利润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在其他领域也做买卖,而且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得国库充裕,而且还能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说到这里,赵沐看了一眼赵祯,见赵祯已经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赵沐这才继续说下去:“比如粮食,粮食事关国本,但朝廷却并不对粮食生意进行掌控,只只是将每年从百姓手里得到的税粮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如果某一地发生了天灾,粮食的价格难以掌控,而朝廷的粮食一时之间又很难从京城运道受灾区,这对百姓来说岂不是更大的灾难,买不起粮食,这个问题很严重。”

    赵祯听完赵沐说的这些,问道:“那在粮食这方面,朝廷该怎么做?”

    “每年收了税粮之后,分出一部分交给一些人在各地开设粮铺进行交易,只要他们的粮铺在一个地方算得上号,那他们就能够起到调节粮价的作用,不会让粮食的价格高的太过离谱,亦或者低的太过离谱。”

    赵沐说完,赵祯有些认同的点了点头,见此,赵沐又道:“而且如此一来,如果某地发生了灾难,附近朝廷的这些粮铺在一两天内就能够把粮食运去,百姓有粮食吃,自然也就对朝廷感恩戴德,那个时候也就不会发生各种反叛了。”

    赵祯点点头:“沐儿言之有理,但这种事情不可贸然提出,必须徐徐渐进才行,而且朝廷派人做什么样的生意,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不能为了钱什么都做,能够维持朝廷稳定的生意才能做,而且不能把这些生意都掌控在朝廷手里,不然可是要逼得老百姓没活头的。”

    赵祯虽是守成之主,但眼光和才智都是有的,赵沐只这么一说,他立马就提到了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而这些也是赵沐早料到准备跟赵祯说的。

    “父皇说的极是,虽说是朝廷自己做生意,但也不能真的与民争利不是,而只要这些做到之后,朝廷稳定的局面便不会因为其他天灾人祸而有所动摇,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对一些暴利行业征收比其他百姓更多的税。”

    之前赵沐说的做生意赵祯还不觉得有什么,可当赵沐说出这么一句话之后,赵祯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赵沐说的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之所以要朝廷做粮食生意控制粮价,就是为了得到更加稳定的大环境,如此一来对一些商家加税,也就不会影响朝廷的稳定局面了。

    “妙极,果真妙极,沐儿说的很好,只是这种情况非短时间能够完成,所以要慢慢来,而你们户部如今面临的问题只怕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你刚才有说可解燃眉之急的办法,不知是什么办法?”

    听了赵沐刚才的根治朝廷没钱的办法后,赵祯已经被赵沐的话彻底挑起了兴趣,所以他很想知道赵沐怎么解决这两天百官俸禄的问题,毕竟钱不是说有就有的,难不成他还能凭空生出钱财来?

    “其实解燃眉之急的办法很简单,儿臣从文大人那里得知,每月月初朝廷要向商户收税,收了税后三司自然也就有钱了,那朝廷为何不将官员发放俸禄的时间放到月中呢,为何一定要放在月底?”

    赵沐的这个办法其实真的很简单,前世他所在的时代发放工资都是这样发的,都是月中那几天,可没有谁是月底发的。

    赵沐这么简单的说了一句之后,赵祯突然有一种恍悟的感觉,而且他似乎觉得很可笑,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么简单的办法,朕怎么就没有想到,把发放俸禄的日子放到月中,那月初收的商户税刚好可补上百官的俸禄,这可真是简单又好用的办法啊,你刚才说解燃眉之急,我看可根治这种情况了。”

    其实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很简单,只是没有人想出来,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很难办罢了。

    但对于赵祯的话,赵沐并不怎么认同,但他又不敢反驳赵沐的话,只得浅笑道:“国库中钱财不够充裕,自然是不能算根治的,毕竟就算月初朝廷收了商户的税,可万一到月中的时候钱也花光了呢,所以想根治还得使朝廷有钱才行,这样一来朝廷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有心无力。”

    在赵祯跟前,赵沐表现的不卑不亢,这让赵祯对赵沐不由得越看越是喜欢。

    ;

第73章 倚重户部() 
从皇宫离开之后,赵沐直接回到了秦郡公府,而且将自己在皇宫里的事情跟范大成说了一遍。

    范大成听了之后,有些吃惊,道:“公子果真妙计,将发放百官俸禄的日期定在月中,明显是可用解决问题的。”

    范大成真的很吃惊,本来他以为赵沐若是从三司要不得钱,他就必须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弄到钱来先把百官的俸禄给发上了,不管怎么说,绝对不能在赵沐还在户部任职的情况下让给百官发不出俸禄的事情发生。

    而他想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说向一些钱庄借钱,亦或者是向商人借钱,只要是朝廷出面,这些都不是问题。

    但他的这些办法虽然能解决问题,却是绝对没有赵沐的妙的,钱财难筹,但让给百官发放俸禄的时间改一改却是容易的。

    范大成忍不住要称赞赵沐,但赵沐却表现的十分淡然,这个办法在他看来很是平常,而且也是在他听了文彦博的那些话后意识到的。

    他真正想要范大成给分析的是他跟赵祯说的长远计划,他想知道这个机会在范大成看来是否可行,只是范大成却把重点放在了发放俸禄的时间改变上。

    所以赵沐只好问的直接一点。

    “范先生,由朝廷派人经营生意,近而在朝局稳定的情况下向商户加税的事情,是否可行?”

    范大成本来还在惊喜于赵沐提出的办法,不曾想赵沐却突然问出了这个问题,他摸着下巴想了想,道:“理论上是可以的,只要时局稳定,向商户稍微加一点税并不成什么问题,而且大宋开国的时候实行宽松的政策,鼓励百姓经商,造成的结果就是百姓富足而朝廷贫瘠,但现在大宋已经开国百十年了,宽松的政策虽有利于民间经济的发展,但对朝廷来说却是不利的,朝廷没钱,也是寸步难行的。”

    范大成说完这些,赵沐笑了笑:“可先生却说是理论上可行,那是不是说实际上并不可行呢?”

    范大成摇摇头:“实际上可行的几率只有一半,首先,朝廷派人去做生意对朝廷来说是好事,也的确能够控制世面上一些商品的价格,但是派去做生意的人却是变的,他们虽不在户部三司,却也直接掌控着朝廷的钱财,人心难测,如果他们从中贪墨的话,于朝廷来说却是很大的损失,这种事情不容易控制,是以全看委派之人的心性本事,若是那人公正无私,倒还好说,可若是那人有问题,只怕很快就会让这件事情在朝中失去人心的支持。”

    听完范大成这些话,赵沐点了点头,但他并没有因为范大成的这些话而改变自己的主意和决定:“先生说的有道理,但事情摆在面前,就算明知可能出现问题,却没有不去做的道理。”

    范大成听得赵沐此言,有些吃惊,道:“公子的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既然公子决定了,那属下必定尽力支持。”

    “如此到时就要倚重先生了,如今先生说出了朝廷做生意事情的隐患,是否对于加税的事情也有看法?”

    范大成点点头:“商人趋利,如果朝廷贸然加税,势必引起这些人的反感,如今的商户很多都特别富裕,如果他们拧成一股绳与朝廷作对的话,只怕时局难稳,就算朝廷有一些应急措施,怕也不行。”

    赵沐点点头:“不错,只不过他们能不能拧成一股绳还两说呢,就比如前段时间烟花巷陌的事情。”

    赵沐只这么提了一提,范大成顿时明白过来,一小小的烟花巷陌尚且有竞争,那么整个京城乃至整个大宋那么多商家,又怎么可能少得了竞争?

    在这么多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些识时务的人与朝廷合作的,而也正如他之前说的那样,商人趋利,但那些与朝廷作对的人发现他们无利可图之后,还会这么做吗?

    范大成明白这些之后,只得在心中苦笑,虽说他是赵沐的谋士,但在这种事情上,他是自认不及赵沐的。

    而此时的赵沐却仍旧没有多少得意神情,因为此事任重道远,若是真的能成,势必能让户部不再看三司的脸色,但也正因为事成之后对户部有好处,所以肯定会遭到赵治亦或者赵渊的反对。

    赵沐做这件事情,除了为大宋朝廷考虑外,也是有为自己考虑的,因为朝廷要做这件事情的话,就必须倚重他亦或者是他所在的户部,因为其他人肯定不明白应该怎么做。

    但这种事情正因为对他有利,反而可能因为这些而让朝廷失去一次好机会。

    事情是有两面性的,赵沐想过这些之后,也很无奈。

    --------------------------------------------

    就在赵沐在府上跟范大成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赵祯却是命人将文彦博和包拯两人给叫进了宫。

    此时朝中自然是有像庞吉这样的说不上特别好的人,赵祯也清楚这些,但他治理朝局却需要这样的人,因为很多事情忠臣不能去做,只能让这些人做,而他也需要像庞吉这样的人去权衡其他人。

    但今天赵沐跟他说的事情是大事,他只能跟像包拯以及文彦博这样的忠臣商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