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铁血荣耀-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总理不是正在和英美日的列强谈判,要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要编练参战军吗?”
“哈,等参战军编练好,估计欧战也打完了!”
“哦,怪不得呢,我说大总统和孙文他们怎么都反对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呢!”
“那还不是段总理想借这个机会壮大皖系的力量么,孙文就是为这个反对的,说段总理是想借口参战,借款自肥!”
“你们先听我来说说吧!”听着同学们的议论,杨寰宇不由得摇头!打断了同学们的谈论。
“欧洲的战争,谁会赢呢?毫无疑问,是协约国一方!德国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在索姆河战役的胶着,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国家加入协约国有没有好处呢?有,不但有,还是巨大的好处!”
杨寰宇停顿了一下,看到已经吸引了全部人的注意力,才继续说下去。“首先,战争结束后,做为战胜国,我们对德国的庚子赔款就不用再付,甚至还可能讨回已经付给他们的,德国可是占据了庚子赔款20%的份额啊!另外,德国在我们胶东半岛的权益还有他们在华夏的租界也可以收回!其次,英、法、美、日、俄他们要求我们参战,总不能空口白话吧?美日英都表态要给我们政府以财政贴补和借款,那么这些款项对我们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和发展经济是不是也有好处呢?”
“有这么多好处,孙文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另一个同学问。
对于这个问题,杨寰宇是有答案的!熟知这段历史的他对孙文是很鄙视的!杨寰宇认为,政治人物可以不择手段,但是不能没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孙文就恰恰没有守住这条底线!依据前世的资料:1914年五月十一日孙文曾有密函致当时的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恭维大隈为非常之人,可成非常之事,劝其助己倒袁。一旦倒袁成功,孙氏返华当政,当让予日人前所未有之上述政治、军事与经济上之特权。并在1915年三月十四日,日本对华夏提出“二十一条”后,再度密函大隈内阁之外务部政务局长小池张造,重申前函之建议,并加重出让中国权益之具体内容。孙之所允者,较之“二十一条”之内容,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还接受日本军部秘密资助七十万美元用于其对gmd的改造。
而这一次反对华夏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所举的“恐军阀借口参战,借款自肥”的理由或许是真的,或许,做为一个政治家他也没看到参战对国家带来的利益。如果这是还没有接受德国二百万银元“支持”的情况下。但在这个时空,这些资料都没解密!谁会相信这个伟人会如此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呢?哎,既然没法说,那就转移视线吧。
“最终,华夏参战是一定的!”杨寰宇急忙下了论断。
“大总统反对啊,段总理坚持参战,大总统可以撤他的职,换个不同意参战的总理上来!”一个反对的声音响起。
“呵呵,你没读过临时约法吧?临时约法上第四十五条规定:大总统的一切命令,须有国务员的副署。你说,段总理会副署撤他职的命令么?更何况,段总理背后有各省督军组成的督军团的支持,黎大总统有谁支持啊?”听了杨寰宇的解说,所有人都哑然了。
既然参战是一定的,那也一定会编练参战军!这倒是个掌握军队的好机会!杨寰宇突然想到。编练新军不同于原来各个军阀的队伍。军阀队伍从上到下都已形成了一整套的控制体系,外人很难打进去。编练新军却是从头开始,从主官到下面的基层军官都是各处拼凑起来,还没形成系统,主官掌握军队就要依靠基层军官。应该多安排些会员过去,争取多占据些基层军官的职位。那么,现在包括自己在内,在校的还离不开,谁去主持为好呢?
已经离校的七个理事会成员里,白崇禧回了广西,加入了桂军;廖磊去了广东,加入了粤军;刘文辉回了四川,入了川军;张治中也去了广东,加入了驻粤滇军;熊式辉回了云南,入了滇军;刘建绪回了江西,入了湘军;这些人现在都不在北洋系统里,到了参战军也很难受重用。只有回了安徽,加入了皖系安武军的徐庭瑶了。段祺瑞、徐树铮都是皖系大佬,徐庭瑶同为皖系过去的话,应该比较容易得到信任!一番思量后,杨寰宇做出了决定。
1916年12月,杨寰宇调徐庭瑶前往加入参战军,主持参战军内兴华会的一切事务,所有加入参战军的兴华会会员听从徐庭瑶调遣。兴华会控制下的第一支军队形成雏形。
第七章 锋芒初露()
杨寰宇再一次引起了杨祖德校长的注意。当步科教官程长发把他的那篇文章拿到杨祖德面前时,只说了一句话“后生可畏啊,我觉得我都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了,相反,我该跟他学习学习”。文章的题目是论未来战场上步炮协同作战条件下的渗透战术的运用及可行性。在看完整篇文章后,杨祖德露出疑惑的神情。
“这样的战法可行吗?那来那么多大炮配属部队?就算有,一场战斗要打掉多少炮弹?”
“我们是没这样的条件,但是日本人有!俄国毛子有啊!校长,你想,假如日本人和俄国老毛子用这样的战术来打我们的话,我们有那支部队能抵挡的住?”
“那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抵挡住这种方式的进攻?”
“校长,说实话,我还没想好!说实话,我在之前根本就没想过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发动进攻!不过我想杨寰宇同学既然能想出这样的战术,那么应该也想过对抗的方法,不然,他应该不会把这篇文章交给我们!所以,我才说,我也应该和他学习学习。”
“欧洲战场上有过这样的战例吗?”
“校长,目前还没看到这样的报告!不过,徐次长现在不是正在编练参战军吗?我觉得,这篇文章应该上报给徐次长也看看。我觉得,以德国人现在的装备水平,这样的战法应该能够实施。那么,我们的参战军如果真的参加欧战的话,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不然就可能吃大亏的。”
“这样吧,程教官,下午1:00点我召集在校的所有教官一起,请杨寰宇同学来谈一谈他对这个战法的想法和应对方法。你说得不错,这个杨寰宇真是个人才,他这篇文章里,步科、炮科、工兵、辎重全都涉及了,而且不是对这几科都有相当的理解,确实是想不出这样的战法的!”杨祖德越想越觉得佩服,禁不住的称赞道。
杨寰宇走进教室的时候,着实惊讶了一下,因为几乎学校所有的教官都坐在那里。来之前,程长发教官只是说要他去和学校领导具体谈下他文章中的观点,却没想到要面对的是几乎全校的教官。这让他很无语也很感叹。自己的文章只是把前世在军校时,资料里看到的一战德国人用过的战术说了一下而已,竟然引起学校如此的重视。
程长发在门口迎接他。“校长对你文章中提出的战术思想非常重视,准备上报陆军部,上报之前特地让教官们过来,和你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内容需要补充。”
杨寰宇走到讲台边,面向教官们敬了个礼。然后到黑板前,写下了标题:步炮协同作战条件下的渗透战术的运用及可行性。
“各位教官,你们好。学生今天站在这里,心里很是惶恐。下面我就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向各位教官做个汇报。我是在看到这次欧洲战事中,德国陆军师的编成中产生的这些想法。我们知道,德国陆军师的编成,和我们陆军师的编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炮兵的配置。我们的陆军师,炮兵一般都是配备一个炮营,配备8…16门不等的75山炮,团属也就几门迫击炮。德国的陆军师,炮兵一般配备一个炮团,通常装备105榴炮或105加农炮36门,团属炮兵营75炮36门左右,加上营、连配属的迫击炮。也就是说,一个德军师的火炮配置在130门以上。”
“有了那么多炮,在战术上和以前必定会有所区别。以往,炮的作用是城防攻坚和杀伤。那么现在会怎么改变呢?我认为,还可以用来压制、遮断、排雷和掩护。压制很好理解,我就不说了。重点要说的就是遮断和掩护。有了足够多的炮,那么在一定宽度和纵深的攻击正面上形成一道弹幕,覆盖整个防御阵地的正面以及他的前沿雷区,达到对防御阵地的火力压制、雷区清扫、和有生力量的杀伤。在一定量的饱和覆盖后,弹幕逐步前移,或者说炮火延伸或者弹幕徐进吧,遮断防御方后方对一线阵地的增援通道,掩护步兵运动占领并巩固阵地。这就是现代条件的典型的步炮协同。”
“渗透战术,就是在以上战法上的延伸或拓展。区别在于,炮火准备不是面向防御正面,而是阵地与阵地之间的结合部。掩护步兵运动的目的不是占领阵地,而是突破。避开防御正面的坚固火力点,将部队运动到敌方阵地的后方,阻断敌方增援,围歼防御正面守敌,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杀伤敌有生力量。”
“这样的战术,以我们现在部队的装备还无法实施。但是,德国、日本、俄国这样的工业国家都有能力实施这样的战术。”
杨寰宇的话语停了下来,在座的教官们没人说话,放佛都还沉浸在杨寰宇描绘的战场画卷上。
“这样一场战斗,那得需要多少炮弹啊?”终于有一个教官出声。
“需要1…2个基数吧。以一个师的消耗来说,大约需要100吨炮弹。”杨寰宇略略计算了下。
“嘶”台下一片吸气声,一场战斗,上万发炮弹,这在现在的这些北洋军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按照现在的华夏军队,一场战斗打个上百发炮弹,那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了。
“照你的说法,遇到这样的战术,像我们的部队,那是没得打了?”另一个教官问道。
“能打!”杨寰宇的答案非常明确。“构筑环形阵地,火力点修筑坚固的防炮工事,单兵构造防炮洞,加大阵地纵深,做梯次防御。还是能打的,只是伤亡有点大。毕竟这样高强度的作战,对后勤保障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后勤跟不上,一次进攻没有取得应有效果后,短时间内难以组织第二次进攻。”
整个下午,就在这样的讨论中过去了。散场的时候,已经再没有谁把杨寰宇当作一个学生来看待了。
“校长,我觉得,以杨寰宇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胜任做一个战术教官!这样的人才不用,放着真是太可惜了!”会后,程长发向杨祖德提议。
“嗯,我也有这样的想法!这样,我给陆军部打个报告,建议让他提前毕业,并聘任他做战术教官。把他的文章也一并上报。”杨祖德做出了决定。
1917年二月,陆军部的批复送到了学校。同意杨寰宇提前毕业,并聘任他为步科战术教官,授予少校军衔。至此,杨寰宇以最快速度毕业,入学9个月毕业。最年轻的教官,时年二十岁,比在校的大多数学生岁数都小。在保定军校连创几个第一,被誉为最天才的学生。
杨寰宇并没因此而飘飘然。这个结果是在他把那篇文章交上去时就预见到的。在他看来,同学之宜和师生之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华夏是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的。做为同学,当他遇到前几期的同学时,那得尊称对方是学长,后几期也就是学弟,别人不买账,也无计可施。做为教官,不管前几期还是后几期,都要尊称自己是老师,要以弟子自视。在保定出去的学生中,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他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年底新入学的第六期上面。保定第六期和第三期一样,也是在日后将星荟萃。薛岳、叶蓬、上官云相、李汉魂、吴奇伟、余汉谋、郝梦龄、顾祝同、黄琪翔等等,日后都是赫赫有名。
“杨教官,我们华夏现在道路交通状况非常差,您讲的这种步炮协同作战能实现吗?那么多大炮,特别是105口径大炮,运输起来很不容易。”这是在给第六期上课的课堂上,薛岳的提问。
“如果在江南那样河网纵横的区域,这样的重装部队机动能力确实有些差,行军速度不快!但在黄河以北的平原,这些都不是问题。实际上,在没有完备的后勤体系的状态下,是无法发起这样的进攻的!”
“杨教官,在国内,应该没有那支部队能够实施这样的战术吧?那么您的假想敌是谁?”这次提问的是李汉魂。
“目前来说,华夏国内确实还没有,但不能排除以后也没有!不过我个人对于打内战是十分反感的!我的愿望是做为一个华夏军人,收复我们被列强占去的领土。那么一切占据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