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错天下 >

第44章

错天下-第44章

小说: 错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高煦自然明白此间道理,喝令朱高炽等人拨马向城门左侧山峦驰去。回首瞟着徐辉祖已追至二十步外,便欲回身阻挡。

    正在此时,却见第五安忽地回身掠去,朱高煦一怔之下亦便停下身来。

    朱高煦自然不知第五安先于他而想到回身阻挡徐辉祖,更不知道第五安简单的心思突然想着擒贼先擒王的简单办法。

    第五安并未想着身后追兵为何只向自己射箭,却担心越来越近后,极有可能射着朱高炽等人。又见来人与后面的追兵拉开二十步的距离,便突然生出将其擒下之计。

    此番念头升起突然,第五安回掠更是突然。徐辉祖本就仅与其相距二十余步,是以不过眨眼之隙第五安便已掠至马前。

    徐辉祖座下战马正是早先被朱高煦相中的黑马,自黄安买回后便深受徐辉祖喜爱,成为其唯一座骑,先时巷中那般紧急,却也寻机换乘过来。

    黑马不愧为蒙古宝马,正自疾驰中突见身前冒出一人,便似遇着挫马桩一般嘶声扬蹄、起身急停。

    徐辉祖戎马一生,遇此突变惊而不慌,勒紧缰绳、蹬镫直身,数个动作一气呵成,堪堪稳住了身形。但遇此一变,到底惊出些冷汗。

    待黑马四蹄落地,徐辉祖暗松下口气,却又觉得后背酸麻,然后衣领一紧,自已竟然飞了起来。

    却是第五安已然趁黑马立身之际而跃至于马臀,右手伸出点中徐辉祖背部天宗、秉风***左手揪住其衣领将其生生拎起,再换右手抓住其后背衣衫,霍地一声举过头顶、横托马上。

第六十五章 那一个地方() 
众骑兵甲士见国公一骑在前,心下均是隐隐着急,纷纷策马加速。忽见黑马急停,不由得一惊,手中不由自主地勒马减速。

    正又此时,众骑兵甲士耳中如闻炸雷一般,听到一道厉喝:“尔等下马,否则此人必死!”瞪眼瞧去,见一人立身马上,国公竟被其高高托起,不禁大惊,纷纷再勒马缰。

    待坐下战马停住,前方骑兵甲士距离第五安已不过数步距离,看清国公手脚瘫软,一动不动,瞬时默然。

    第五安那声厉喝灌注内力,近三百骑兵甲士均听得清清楚。后方甲士虽然心中微凛,但到底想着眼见为实,于是纷纷从两侧涌出。

    此时黑马虽然不再奔驰,却仍然在原地打转徘徊,第五安站在马臀上,单手将身高八尺五寸的徐辉祖高高举着,却是纹丝不动。

    两侧涌出的甲士见此一幕,无不骇然,终是完全静下来。

    此等护卫甲士均由徐辉祖亲自教习,甚是训练有素,倘或其一声令下,纵然知道国公本人有危,众甲士亦会毫不犹豫地冲锋上前。

    但徐辉祖已被第五安点中天宗、秉风两处穴道,不但不能动弹,连话亦说不出来,如何发出命令?

    朱高煦不想第五安竟然如此得手,一时瞧得目瞪口呆,又极快地反应过来,喜滋滋地上前,欲从两名骑兵甲士手中牵马。

    见甲士怒目而视、不肯松开手中缰绳,朱高煦笑道:“给还是不给?若是不给,魏国公必死,你们就如此想魏国公死去?”

    两名甲士面面相觑,再看看国公仍然没有下令,只得冷哼一声翻身下马,任由朱高煦笑呵呵地将战马牵走。

    第五安仍将徐辉祖高高举着,见朱高煦牵马回来,说道:“朱兄,你们快快上山,我且来拖住他们。”

    朱高煦一怔,仰头说道:“你为何要拖住他们?”冲着上方努努嘴,道:“把他挟持便可,上了山再放他嘛。”

    第五安想了想,道:“如此……甚是有理。”手臂微垂,将徐辉祖横置于黑马背上,自己亦蹲身坐于鞍中。

    朱高煦纵身上马,一手牵着另一匹空马,一手向众甲士指指点点,再道:“你们谁要再追,便是谁害死了魏国公,可曾听得明白?”

    众甲士无语,待第五安、朱高煦两人驰出数十步后,到底还是喝马动身,慢慢坠在后面。

    第五安二人听着甲士尾随亦不在意,待追上朱高炽三人后,各自乘马轻装前行,不多时便进入山林。

    朱高煦心下轻松,将第五安、徐妙锦等相互介绍,又瞧着趴在黑马背上的徐辉祖,笑道:“大舅,你好人做到底,干脆把我们送到江边罢?”

    徐辉祖此时穴道被封,自然说不出话来。耳中到是听得清楚,不免羞恼难当,心里早将朱高煦等人以及三五代祖宗骂了个遍。

    徐妙锦心下不忍,说道:“第五公子,不如我们换马罢?”其意很明显,便是她坐过去则当将徐辉祖扶起来,虽然暂时不能放兄长,但让其坐着总归比趴着强。

    第五安虽然经朱高煦介绍知道徐妙锦是三姨,却没反应过来这个三姨和自己面前这个趴着的大舅正是亲兄妹关系,只道徐妙锦顾及他两个大男人同乘一马太过拥挤,便客气道:“多谢徐三姨,此马乃蒙古宝马,身长力壮,托我们两人却是轻松,换马便不必了。”

    朱高煦三兄弟倒是清楚徐妙锦的意思,听着第五安如此回答都暗自发笑。但念及这个大舅今夜的所作所为,个个都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他。

    徐妙锦见状只得轻叹一声,也不再多说。

    天亮,第五安等人已翻越山林到到江边,待寻得渡船方才将徐辉祖放还。

    徐辉祖万万没想到一夜追杀会是如此结果,见着渡船远去,只得羞恼回京师。想着负了圣意,却是府也未回便直接去了皇宫面圣,自请降罪。

    巧值李景隆亦在宫内,徐辉祖以为其定然要落井下石一番,不想李景隆坦然禀告皇上,放跑朱高燧皆因他误事,又将徐辉祖的忠勇、辛劳等等着着实实渲染一番。

    徐辉祖自然意外,但更意外的是皇上对他与李景隆均不降罪,反道国有他二人这般重臣,自己心中甚慰甚喜之类。

    经此一事,徐辉祖对李景隆印象颇有改观,更有李景隆频频示好拜访,二人关系便渐渐融洽。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第五安五人五骑过江后再未遇着牵绊,于六月初十顺利抵至北平。

    第五安在城门外勒马拱手,与朱高煦等人一一见礼,道:“三位兄弟、徐三姨,我们就此别过。”

    此行二十多日,众人早已熟络。

    朱高燧习惯跟着朱高煦行事,亦佩服第五安威勇,见二哥与其称兄道弟甚是亲密,自已也就跟着与第五安亲密起来。加之一路行来觉得第五安说话颇为有趣,此时竟有些不舍,道:“第五兄,干脆随我们回燕王府罢!你身手如此好,父王定会留你执事。”

    第五安心中微动,想想又摇头道:“我还有要事未办,心中甚是挂牵。燧兄放心,改日我定会到府上拜访。”

    朱高炽极是感激第五安在京师那夜背着他一路逃脱,但总觉得称兄道弟还是与身份不符。矜持了数日后,见煦、燧、安三人谈笑如手足,自己反倒显得像是外人,便也改了口,此时亦说道:“那便如此说定,待第五兄落得空闲,还请一定到府上相聚。”

    徐妙锦初衷并没想过会到北平,但那夜形势所迫,又觉得愧见大哥徐辉祖,只得一路同行。她本不相信燕王会反,想着借此能确实一下,转念又想着能够见着大姐徐妙云,心中也便安定下来。

    徐妙锦性情与湘王朱柏相似,亦是喜欢道仙种种,虽然对三个侄儿疼爱异常,但终不是适合说话的对象。却是与第五安偶尔谈及经道,便颇觉得投缘,闻言笑道:“第五公子,我们还未将《参同契》论完,你可得说话作数,尽快到燕王府来。”

    第五安对这位年纪相仿但叫得莫名其妙的徐三姨颇为钦佩,虽然近日来越发觉得这个姨叫得有些别扭,但却甚是喜欢与她共论《参同契》,于是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定下来,五日内必然到府上拜访。”

    朱高燧等人笑而欲辞。

    朱高煦一直未语,此时忽然说道:“大哥,我暂时不打算回府,请代我向父王请安。”

    众人闻言一怔。

    朱高煦笑着解释道:“你们今日回去,父王便知道我们都安然无虞,是以不必担心我。再者,我却是去北方,亦是有要紧事。”

    朱高燧恍然道:“你却是想着你那个十五神甲了罢?”

    朱高煦哈哈一笑,道:“就你聪明!”口中并未明确是与不是,又向徐妙锦行礼告辞。

    朱高炽见状不再多问,只以兄长身份叮嘱朱高煦小心等等,便与朱高燧、徐妙锦勒马进城。

    待朱高炽等人远去,朱高煦笑吟吟地对第五安说道:“有没有兴趣陪我去草原看一看?那里可有世上最神俊的战马,和世上最彪悍的骑兵啊。”

    第五安微微一怔,觉得脑子中似乎涌起些后世记忆,但这记忆十分模糊,却是想不起到底是什么。正自迟疑,另一个念头反倒突然冒出来,于是问道:“这些日子常听燧兄说十五神甲,令我十分神往,若是有机会,我倒想见识一番。“

    朱高煦笑道:“那你就随我前去罢,他们就是燕山脚下。不过,所谓神甲,那是我幼时狂妄瞎闹,随便取的名罢。其实与第五兄相比,他们当真不值一提……你真不与我同去?”

    第五安摇头道:“此次确然不能,我还要去个地方。”

    朱高煦不再勉强,抱拳而辞,策马北上。

    第五安勒马回首,看向西南方向,口中默念:“宝刹都城内,今朝旷野中。浮图瞻宝志,书记忆刘聪。画屋烟花绕,青松雨露浓。徘徊增感慨,历落问英雄。”

    此是前朝留诗,指的便是那个地方。

    第五安从未到过那个地方,但他却知道那个地方有两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一座九层,一座七层。

    甚至,第五安亦知道九层塔额为特赠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七层塔额为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在那个地方,有他必须要见的人。

    也有他想见的人。

    。。。。。。。。。。。。

第六十六章 什么也不想() 
斜阳西照,庆寿寺如披佛光。

    寺庙周围松林翠聚、浓荫如夜,显得格外清幽古朴。寺前有一座桥,桥下清水横流,桥两端各有一石碑,分题“飞渡桥”、“飞虹桥”,字迹强健有力、王气十足,相传为金章宗完颜璟亲笔书题。

    金色的夕阳余晖洒满飞虹桥,亦洒满桥上那道湖蓝身影,如同在那湖蓝身影上面再镀上一层金色,看着有些梦幻。

    此值晚课时辰,寺内的袅袅梵音叠叠漫到桥上,那道梦幻般的、金色的湖蓝身影在诵经声中便显得愈发缥缈出尘,甚至显得有些虚无。

    静女喜欢虚无。

    心中的虚无,便是什么也不想。

    要做到什么也不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静女能够做到,因为她本就是如此天性。

    天性一旦得到释放,便与旧时的曾经割裂开去。甚至,亦割裂了世间一切的约束与沉重。

    是以,自从作出离开山水荒这个她人生中最大的决定或选择以来,她似乎忘了过去,忘了人生的几多风雨。

    像春天里一棵刚刚冒出地面的小草,带着对这世间的新奇与喜爱,向着阳光的方向欢愉地滋长。

    整个庆寿寺仅她一名女子,她并不觉得有甚不妥。看着那些个被她多问几句话便会面红耳赤的小和尚,反而还会很开心。

    寺内主持对她极好,只是不明白他那么大把年纪,为何却反过来对自己极为恭敬?

    想不明白,便决定不再去想,而且亦能做到立即不去想。

    这便是静女的什么也不想。

    什么也不想,却充满着希望。

    黄裳和想得美将其送至寺内便继续北上,经鲜朝回倭国。她则在此留驻,时已近两月。

    这两月以来,静女每天都有希望。在小和尚们晚课时辰,她便来到飞虹桥上,静静地看着南方,释放出自己的希望。

    她希望遥远的地平线上能够突然出现一道身影,一道蔚蓝色的身影。

    每天如此,今日自然亦不例外。

    夕阳越发金黄,像一枚圆圆的、熟透了的脐橙,马上要坠落枝头。

    静女在这片金色中缓缓转身,准备如以往一样,将希望留待明日。此时则当围着寺庙散散步,然后便回房炼功。

    转过身来,她无意看到东北方向远远出现一道身影。看不清是否是一道蔚蓝色的身影,但看得清那是一道纵马驰骋的身影。

    静女怔怔地看着,片刻后,她突然听到自己的心在怦怦直跳,里面像是藏着一面越来越欢快的乐鼓。

    …………

    远远瞧着两座高塔,第五安心中突突直跳。

    终于到了庆寿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