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直播之工匠大师 >

第364章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364章

小说: 直播之工匠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颜色都有,有些甚至外表粗砺,只在裂处隐约可见其中的耀眼光芒。

    陆子安对众人的惊讶并不知情,他轻轻在玉料上刮了一下,眼底带着一丝宠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时间框架的一部分,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再细分出七十二物候,使生产生活与自然结合得非常紧密,而这对于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国家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只停留在大概知道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气名字上。

    对于它的具体划分和代表意义,并不是特别了解。

    因此,除了一些赞美和无意义的水弹幕内容,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异议。

    【恕我直言,我可能记不住这个,毕竟,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是啊,陆大师也说了,这节气是有益于生产生活的,但我们一般都是用阳历。】

    【我倒是过阴历生日,但节气好像也不是阴历吧?】

    每做出一个玉球,然后拿材料的当口,陆子安都会看一看屏幕上的内容。

    看了这些话,他倒也不生气。

    他暂缓了手上的事情,微微沉吟着道“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个华夏古代极具价值的天文历法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社会价值。”

    二十四节气,始于战国时期,后面经历无数朝代,一步步细化,最终才有了如今的二十四节气。

    陆子安边做边解说的时候,许多人都开始了疯狂的查资料典籍。

    原来,看似简单的一个节气,里面竟蕴含了这么多的神奇知识。

    就像有些人提出的问题一样为什么节气作为农历,却又跟公历对应得那么好,比如清明总在4月5日?

    为什么有时看新闻报节气不止有日期,还精确到分秒?

    为什么有时觉得24节气挺准有时又不准?

    一切疑问,都随着慢慢的了解而逐渐被解答。

    阳历就是太阳历,而阴历则是月亮历,两者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而修订。

    而节气,则是阴阳合历。

    它既是阳历,也有阴历的一部分,取二者之长,弃二者之短。

    它是华夏古人数千年智慧的结晶!

    了解得越多,也就越感慨。

    在当年,没有任何辅助工具,只能用无比粗陋的圭表测影来记载时间,古人竟然也能琢磨出节气划分,当真是,太奇妙了!

    当然,在感慨的同时,人们也依然非常关注陆子安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桌上的玉球越来越多。

    他们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这些玉球,有大有小,有圆有扁,甚至有的还只是薄薄一片。

    这究竟是些什么呀?

    无数弹幕都发出了疑惑,陆子安却始终只是浅笑着“剧透的话,就没有意思了,往下看吧!”

    直播间人数越来越多,后来的并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陆子安削了一桌的玉球很是奇怪。

    正在很多人都充满好奇的时候,陆子安搬上来一块完整的玉料。

    。

第570章 沧海一粟() 
如果是平时,人们的注意力都会放在这玉料的质感上。

    但在此时此刻,在陆子安的刻刀落于玉料表面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于刀尖,恍惚竟忘了身在何处。

    如果你有幸见过这样的刀法,如果你能够亲眼看到这般精美而细致的创作。

    你不会注意到刻刀有多么锋利,也会将这玉料的价值不菲抛在脑后——就像此时直播间里直逼三十万的观众,心神完全被执刀的手所吸引。

    被那双手挥下的那一刀刀,刻下的一条条线。

    整整十三根玉柱,彼此间隙都非常一致。

    没有人发出感叹,弹幕也完全消失了。

    三十万人,都在怔怔地看着陆子安的创作。

    而陆子安却早已忘却了周身的一切,仿佛有一种流波缓缓包裹了他,工作台上的玉球,纷纷反射着柔和而美丽的光芒。

    他微微抿着唇,目光专注,昆吾刀切玉如泥,他甚至不需要费神去思考打磨,全副身心都投入在了创作之中。

    无数画面在脑海中掠过,有轻声长吟自远空而来“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那种声音,是人与神祈祷的韵律,撩拨心弦,让人感觉浑身炽热的同时,忍不住带着浑身澎湃的热血,五体投地,眼含热泪头抵大地“尧……”

    【我感觉很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啊,这是我家乡那边的啊!陶寺古观象台?哇,好还原啊,不过感觉陆大师这个更精细!】

    是的,此时陆子安制作的,正是观象台的模型。

    《尚书·尧典》记载,在举行禅让典礼时,尧帝要把天文观测仪器亲自授给舜帝,有什么作品,能比能够清晰地表现十二个节气的观象台更有说服力?

    只是,在制作的时候,陆子安的制作手法又让许多人感到奇怪。

    因为他多制作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意义的零件,看上去,有些像画蛇添足。

    很多人也有去过陶寺古观象台,虽然站在那巨大的观象台上目睹日出的时候,也颇为动容,但……也仅此而已。

    有人已经迅速找出了陶寺古观象台的实景图,开始拿着和陆子安正在制作的半成品进行对比。

    可是,在他们看来,这仅仅只是轮廓相似,一些多余的零件,是陶寺古观象台的实景图上没有的。

    陆子安却没有解释的意思,他的刀法干净而利落,刀锋到处,玉料分离。

    一根根均匀细致的玉柱竖立起来,以榫卯的形式与整个观象台相连接,而那些线条,却组成了四道同心圆。

    等到所有玉柱都雕刻完毕,陆子安终于深吸一口气,放下了刻刀。

    【咦咦,做完了?还挺快的嘛!】

    【这位夜猫子同学,你看一下时间好不好?】

    【哇,已经一点多啦,时间过得好快啊!】

    只是,哪怕此时夜已经深了,直播间人数却并不见少,反而有种越来越多的趋势。

    陆子安轻轻吸了一口气,站起来伸展了一下手臂,关节啪哒啪哒响了几下。

    他喝了口茶,眼睛竟然无比清澈。

    根本毫无睡意!

    “抱歉,我低估了这件作品的难度。”陆子安很干脆地放下杯子“我今晚可能需要熬个夜,大家早点休息吧,等明天再来看也一样的。”

    【不不不不,求别关直播啊啊啊啊!】

    【同求别关直播!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命你拿去,别关我的直播!】

    陆子安有些迟疑“但是,确实挺晚了……”

    他伸出的罪恶的右手,最终还是因为全屏幕都是恳求而停住了。

    与此同时,他的所有联系方式都被打爆了,陆子安看了一眼,连邮箱都全被塞满了求别关直播的邮件。

    “那,行吧……”陆子安抬眼看了一下窗外,唇角忽然浮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能与大家共赏这月色,我深感荣幸。”

    皎洁的月光从窗台跳进来,洒了他一身。

    眉眼清峻,真正的丰神朗月,温润如玉。

    尤其陆子安周身的气度,更是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突然觉得,我弯了。】

    一句玩笑,竟引起无数应和。

    陆子安却已经重新在桌前落座,舒展了一下手指,手指按在了那十三根玉柱上。

    在所有人惊讶、惊恐、不敢置信的眼神里,他慢慢地把这些玉柱按了下去。

    有人腾地地一声站了起来“怎么做到的?”

    这不会是他们太想睡觉、产生幻觉了吧?

    但是,陆子安给他们的惊喜,显然远远不止这一点点。

    所有人瞪大眼睛,看着他慢慢将四周的玉柱立起来,然后慢慢反过来,扣在了整座星象台上。

    这还是玉料吗?这确定不是橡皮泥?

    当陆子安把整件作品立起来的时候,人们已经没脾气了。

    不过这半成品侧立着,正面正好对着摄像头,人们也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他们这才发现,那些玉柱,原来不是随便排列的,当陆子安这样反扣之后,所有玉柱竟然都暗呈榫卯的形态,彼此相依相嵌,无比紧密。

    正在所有人看得起劲的时候,陆子安又把它倒扣着放桌上了。

    眼看着非常平整的玉料表面,当陆子安在左侧抵住后,竟然缓缓从右侧抽出了一块方正的玉料。

    上小下大,形似覆斗。

    更奇怪的是,陆子安轻轻摩挲着它的表面,略一沉吟,挥刀落下!

    雕琢出两个对称的出入口,再雕出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而下。

    陆子安将玉顶各边都雕刻出明显的收缩,并雕出矮墙,这便是俗称的女儿墙。

    【我看出来了……登封观星台?】

    【死而无憾,我无比庆幸,今晚留了下来。】

    此时守在直播间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幸好,他们说服了陆子安!

    如此这般奇妙的景象,他们只能在日后的成品里安静揣测,简直是对这般精绝工艺的亵渎。

    陆子安此时已经在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做出了有凹槽的“高表”。

    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这,就是俗称的量天尺。

    【量天尺啊啊啊!我的妈呀……】

    而陆子安的做工之精细,也让人无比动容。

    在观星台内,还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

    陆子安不仅把它完美地呈现出来,而且比原本的更加细致,连花纹都细腻一致。

    华夏传统的节气划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四时得以划定。

    “观星台建于元朝初年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保护得较好的天文台。”陆子安头也不抬,声音清冷“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

    轻轻吹了吹玉屑,陆子安唇角勾起一抹笑“公元1281年编制出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就是出自于此。

    在大自然面前,古人是智慧的。

    他们既执着于探秘,又懂得顺应天意、顺势而为、合理利用。

    这些观象台,完美地实现了,天与人的对话,它是我们华夏祖先敬畏自然、探索自然、顺应自然的见证!”

    所有人都怔怔然,看着这奇妙的一切。

    从无,到有,从虚,到实。

    时间不可触摸,但陆子安却仿佛将岁月固化了。

    一颗颗玉球,慢慢用纤细的玉柱固定,再与整个观象台融合。

    分布,方向,都有特定的规律。

    太阳月亮,其他星辰,从远到近。

    在他的指下,完整的星象,就这样逐渐地,慢慢呈现。

    不知不觉中,天边已经泛起了一线白。

    远处的云层逐渐散开,又缓缓聚拢,一抹金光若隐若现,衬着玉料,泛着一丝清冷的光。

    而陆子安就在此时,停下了手中的刀。

    他微微眯起眼睛,唇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辛苦大家了,接下来,我送大家一份薄礼。”

    陆子安微微倾身,调整了一下摄像头。

    直播间里的弹幕渐渐停了下来,所有人安静地等待着。

    陆大师的礼物……会是什么呢?

    仿佛是听到了他们心中的呼声一般,一片寂静里,一道金光,就那样突兀而霸道地撕开了沉寂的天幕。

    天边的云彩仿佛被染上了浅浅的金色,毫无抵抗地被这丝金色侵蚀。

    但是,最让人们沉醉的,却是那突然发出耀眼光芒的玉球。

    它仿佛是一颗正在发光的星体,容纳了朝阳泄露的所有的光。

    画面里,突然出现了一根手指,轻轻推动。

    漫天星辰,仿佛都随着这颗玉球的变化而变化。

    而观象台上的景象,也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目瞪口呆、呼吸凝滞。

    很难用语言形容此时的情绪,他们在呼吸之间,看到了日出日落,看到了岁月更迭。

    有人曾站在雪山之巅,叹沧海桑田,人类之渺小。

    有人曾深潜大海,恐惧着大自然的奇诡。

    自然也有人为着生活而烦恼,为了爱情而悲伤,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