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穿成四福晋-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时点头问道:“可说了有什么事?”
小太监摇头说并未提起,不过年熙大公子身后小厮抱着茶具,想必是来邀三阿哥斗茶的。
弘时闻言笑了,扭头对四爷说道:“上回多亏阿玛教我,斗败了年熙。哪知道,他居然还就不甘心了。罢了,这回,就给他个台阶下吧。”
四爷笑着点头,对弘旺说道:“你也去瞅瞅。这些年斗茶的少了。临近年关,不拘着你们看书,暂且歇息半日,长长见识。”
弘旺听了,躬身称是。兄弟二人携手而出,八姐看他走远,扭头轻声问道:“年熙不是病了,出宫调养去了。怎么才不过两日就好了?这大冷天儿的,叫人多送些炭火。免得再病,可就不好了。”说着,对四爷使个眼色。
四爷点头,出去安排人手。天近正午,年熙告辞而去。弘时、弘旺簇拥着四爷回来,爷儿仨进门,脸色都不好看。
八姐正与弘春、二格格说话,看神态,不好多问。便吩咐上饭。一家人围坐着安静吃完,撤下饭菜,弘春、二格格到永和宫去陪伴德妃。翠环领着宫女们送上茶来,各自出门在外守着。四爷端起茶来,抿了一口,这才幽幽叹道:“又出事了。”
八姐捏着茶杯,不说话,只看弘时、弘旺。哥儿俩看看四下无外人,便小声说道:“朝中有人准备上折子,请立皇后。”
八姐眨眨眼,不信问道:“请什么?立皇后?”老爷子都六十多了,立后等于娶媳妇,老不害臊的,这是唱的哪一出?
弘时、弘旺点头,解释道:“年熙来时,那些人正在商议。此刻,折子应当已经进了乾清宫了。”
八姐点头,又问:“可是年家主持?”
弘时摇头,“不是。此事与年家无关。反倒是赫舍里家早年放出来的奴才,叫高斌,他家姑娘叫高红丽的,与年熙之妹是手帕交。年熙也是偶然听她状似随口说起,说是此事八成受明珠老大人暗示。年熙是明珠老大人重外孙,特意找人到姥姥家打听了,也没打听出来准信儿。这才来告诉咱们,好叫咱们心里有个准备。”
八姐听了,一时无语。赫舍里家、叶赫那拉家,连同年家,怕是都有推手参与其中。说是立皇后?立谁?德妃?这话要挑明了,不过是借机推到老四罢了。呵呵,老爷子不主动提立后,谁提谁倒霉。不仅提这事的人倒霉,老四这个新任储君更加倒霉。弄不好,就跟汉武帝他哥——栗太子一般下场了。只是,年熙巴巴地跑来告密,此举倒是惹人深思。
想了一想,扭头劝四爷:“这件事,爷您不宜多说。无论如何说,都是不合适的。”
四爷点头叹道:“爷岂不知?只是,这次可要如何拆招?”
八姐想了想,看看外头天色,起身道:“我先去永和宫给额娘请安吧。这事儿,咱们毕竟年轻,还是跟额娘通通气,免得有什么地方,咱们想不到。也好叫她提点提点。”德妃你可不能犯糊涂。
四爷点头,招呼弘时、弘旺,“外头天色不好,你们陪着过去。”
兄弟俩答应下来,护送八姐去永和宫。见了德妃,悄悄一说。德妃自己先吓一跳,低头沉默半晌,长出一口气,拉着八姐的手说道:“万岁爷选我儿为储,实在从来都没敢想过的事。如今我只知道伺候万岁爷,含饴弄孙,管好永和宫就是了。哪里还有精神,管别的呢?”
八姐看她明白过来,略微安心,感叹一句:到底是四大妃,政治觉悟就是不一般。反过来劝德妃一阵,说好日子在后头呢,请德妃一定要保重身体,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争取五世同堂。
德妃听了高兴,指着八姐肚子笑道:“成,我就等着这孩子给我添重孙孙呢!”
婆媳俩说笑一阵,八姐这才扶着弘时、弘旺告辞。德妃看她身子重,亲自送出殿外,望着他们母子三人远去,垂眸半日,站在廊下吹了一阵冷风。第二天一早,永和宫就传太医,说德妃感染风寒,卧床不起了。好在不严重,弘春、二格格两人便能照管,没两日便好。四爷、八姐这才安心。
康熙接了奏折,正是生闷气的时候,听说德妃病了,心中火气不知怎么的反而下去一些。后来德妃好了,康熙又气上了。原本就体亏,连着生了几日闷气,不觉又病了。接连几日,乾清宫传药问医不断。
四爷本欲亲自侍疾,奈何康熙见了他就咳嗽。不得已,只敢留在偏殿,随时等候召唤。朝内外见此,俱传言,说康熙克子,这位新储君八成也熬不到登基那会儿。一时间,各方又开始骚动起来。
德妃、八姐虽然心急,奈何后宫不得干政,婆媳俩只有每日里互相安慰,小心翼翼护着弘时、弘旺兄弟几个。
二格格手里暗藏四爷粘杆处部分势力,与宋氏母女二人小心翼翼看着宫内势力动态。这个时候,四爷嫡女弘春,出人意料地一反往日凡事不管姿态。冷眼旁观几日,冷笑一声,拍拍巴掌,带着人赶往乾清宫求见康熙。
康熙刚喝了药,正抱着年秋月所出小女儿逗弄,听小太监通报,说太子家三格格来了,不由奇怪:“弘春?”弘旺孪生妹妹?“她来作甚?”
小太监低头回话:“回万岁爷,三格格说,有大喜事恭喜万岁爷。”
“喜事?”康熙扭头看一眼年秋月,“和贵妃生了?”
年秋月笑着摇头,“还早呢,太医说,和贵妃姐姐要等来年春天啦。”说着,抱起小公主,笑说,“许是别的事儿呢。姑娘家面皮儿薄,万岁爷不妨请三格格进来,一问便知。外头那么冷,咱家姑娘都是金枝玉叶的,可别冻着了。”
康熙这才点头,命传弘春。
弘春站在殿外,闻听传唤,急忙整肃衣冠,吩咐贴身宫女在外候着,只身入内。
进来一看,年秋月抱着小姑姑站在一旁,便先向康熙行礼,再向贵妃、小公主问安。
康熙看这个孙女,面容沉静,模样颇似老四年幼之时,神态则有三分老八当年影子。暗暗感慨一番流年如水,那俩小子如今一个比一个会装,见了就心烦,哪里还有小时候这般可爱模样?放柔声音问道:“春儿,求见皇爷爷,可有什么事?”
弘春扭头看一眼年秋月,笑道:“孩儿是为贺喜皇爷爷而来。”
年秋月一看,以为女孩儿家私事,便笑着告退,领着屋里伺候的宫女们出去,只留总管太监三毛子侍立一旁。
康熙也以为弘春是为私事而来,想着这么大点儿的孩子,脸皮居然这么厚,登时就不悦了,沉声问道:“朕何喜之有?”
弘春见惯了自家老爹黑脸,看穿了老娘皮笑肉不笑模样,直面康熙,也不害怕,大大方方正色说道:“孩儿恭喜皇爷爷,咱大清朝——要出汉武帝那般人物了。”
康熙闻言,只看弘春不语。
弘春微微迟疑,接着爽快说道:“孩儿观史书,说汉景帝时,先立刘荣为储。后有御史进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请立栗姬为后。后汉景帝废刘荣立刘彻,是为汉武帝。如今局势,与汉景帝之时,何其相似?故而,孩儿恭喜皇爷爷,咱大清朝——又要出位圣君了。”
康熙抬头,看着这位嫡出孙女。看了半天,见弘春目光清澈,神态安宁,自己先笑了,喃喃道:“老四有你这么个闺女,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
作者有话要说:皇家剧院小剧场:
弘春:有木有搞错?为毛我长的像爹?那还能看吗?
弘旺:像爹还不好?总比我长的像八阿玛强。不知道的,还以为现在的八额娘跟八阿玛有一腿呢,有木有?
弘时:你们那算什么,我长的像八阿玛才叫坑爹!怪不得上辈子亲爹死活要把我过继,哼,李氏亲娘,你害的我好苦啊!
八姐+四爷:呃~~~
通知:作者要出差,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估计快的话这周末更,慢的话遥遥无期,啊嘤~
57中宫有主()
第五十六章中宫有主
年秋月抱着小公主;在乾清宫后殿转了一圈儿;回转之时;就见弘春开门出来。年秋月笑着问:“三格格这是要回去?”
弘春抬头,微微屈膝行礼,“是,皇爷爷说想吃我做的杏仁酥。我这就回去做好,待会儿趁热送来。”
年秋月听了;笑着夸几声弘春孝顺;柔柔嘱咐几句,放她回去。果然,没过一会儿,弘春亲自捧着杏仁酥回来;送给康熙品尝。祖孙俩一起吃吃喝喝,十分亲热。
年秋月心中奇怪,康熙朝公主不多,饶是康熙如此能生,还是得从叔伯、兄弟们家里抢女儿用于抚蒙和亲。然而,在康熙眼里,女儿纵使十分稀少,也不如小子矜贵。更别说自直亲王往下,哪家都有那么三四个孙女,更加不值钱。好多一年到头都难得康熙正眼一看。像三格格这般,能贴身侍奉左右的,只有当年太子家三格格有过三四回。只是康熙不说,年秋月也不敢多问。依旧领着后宫嫔妃,轮班侍奉康熙。
如此安安静静过了几日,这天大朝会,康熙觉得身体好些了,便想起床见见大臣们。免得一个个长时间不见皇帝面,都跑到各个皇子跟前献殷勤,忘了谁才是他们正经主子。
皇帝病愈临朝,百官一个个喜气洋洋。别管心中如何想,面上做足了姿态。恭贺一番圣体安康,再说一番吉祥话,康熙满意了,刚想回去歇着,就有那不长眼的上前找事。翰林院检讨朱天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咋咋呼呼请求康熙立后。说中宫之位空虚已久,如今太子既立,理应填补中宫空缺,以免也好叫太子、宗室、百官,以及内外命妇们知道该以谁为尊。
尽管知道老四与德妃母子二人都是恬淡性子,绝不可能于此事上做手脚,康熙还是气地笑起来:老四、德妃不撺掇着人立后,那就是有人看老四母子俩不顺眼,想借着朕的手,再换一次太子?哼,指不定这事儿,老四娘俩儿未必没抱着冷眼旁观心思,想叫朕帮着你们打擂台?美的很!
扫一眼群臣文武,康熙按捺住胸中火气,问道:“爱卿所言甚是。中宫无主,致使先太子早逝,朕白发人送黑发人。至今想起爱子,仍不胜哀痛。如今胤禛已然继任太子,理应册立中宫,以正母慈子孝之风,为天下表率。那么,依爱卿只见,何时行册封礼合适?”
众人一听,哟呵,这是要立德妃为后了?四爷绷着脸站在龙椅旁不说话,底下众王爷、贝勒们险些炸开了锅。除了老十三,一个个背地里忍不住抱脚急。能不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疼啊!
康熙冷冷一笑,看底下众人慢慢安静下来,这才悠悠然说道:“朕娶媳妇儿,也有两三遭了。除了仁孝皇后,其余的,皆是从贵妃位上晋封的。今日朕取个彩头,先晋德妃、惠妃、容妃、宜妃为贵妃,着礼部准备准备,年前挑个好日子,册后。”
说完,也不管底下人如何想,看一眼四爷,站起身来,不用人搀扶,稳稳当当走下龙椅,从侧门回乾清宫去了。
不说各方势力因为康熙一句话忙着调整策略,移动“工作重心”,单是礼部,为晋封贵妃,继而册封皇后礼仪,忙的不可开交。本来临近年关,各部都忙着结账算钱,又要赶在二十六日封笔之前办完。钦天监算来算去,终于挑了腊月二十五日,算是吉利日子。内务府也忙着赶制皇后、贵妃朝服、朝冠,皇后金册金印皇子们礼服、公主、王妃们首饰等等,等等一应物什。每日里养心殿那边造作坊灯火通明、彻夜不眠。噪音吵吵到长春宫和贵妃那里,常常睡不着。和贵妃无奈,只得奏明康熙,暂时搬到储秀宫,与年秋月母女挤着住。
宫里宫外命妇们,不管自家爷们儿是哪一党的,都想着法子往永和宫钻。人来人往,都是事端,稍不留意,轻易便能得罪人。德妃忙不过来,便叫上十三福晋来帮忙。十四福晋本来也想搭把手。德妃想着她没了男人,算是寡妇,怕粘了晦气,只叫她在一旁看着,不准动手。一来二去,十四福晋便躲在贝勒府不肯出门。倒是十三福晋百忙之中,派人送去年货,好叫她们孤儿寡母过年。
有十三福晋帮忙,德妃还觉不够。看看八姐肚子,舍不得劳累未来皇后,只有狠狠心,叫来三格格、弘春帮着迎来送往。好在命妇们见了未来公主,只有谦让恭贺的,倒没怎么难为两个小姑娘。
有了这些人帮忙,德妃才算是松了口气。
四爷每日里去永和宫请安,母子二人也能坐下来,心平气和聊聊。唯独八姐,偶尔想起康熙要立后,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叫来弘旺商量,弘旺摇头说道:“额娘担心的事,孩儿也觉得有些奇怪。只是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