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宠妃[元春重生] >

第29章

(红楼同人)宠妃[元春重生]-第29章

小说: (红楼同人)宠妃[元春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步,九步……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然而在距离还有五步之遥的时候,贾元春福身*下去,并且深深低下了头。
她表露出了拒绝的姿态。
永沥盯着她乌压压的头顶心,有股火在心里烧。他步伐不变,方向不变,一步一步走过去。
然后,与她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那一秒,仿佛有一生那么长。
永沥走过去之后,贾元春还维持着福身垂首的姿势。
直到一旁的小太监疑惑提醒,她才回过神来。
重生之后,兜兜转转这么久,事情的发展还是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她千方百计避开的皇太孙反倒救了她,她费尽心思要纠缠的永沥就这样轻易走过她身边。明明该感到沮丧的,明明该感到失落的,可是为什么心上的重担仿佛轻了些。
贾元春就这样一路想着自己奇怪的心思,到了皇太孙的小金帐。
小太监直接将她引入帐内,迎面就是一架十二扇的楠木屏风,隔断了外面人的视线。
有位三十如许的姑姑走过来,仔细得看了贾元春两眼,笑问道:“是贾女史吧?殿下此刻不便见您,您在这儿稍等。”说着转入屏风内去了。
贾元春有些局促得在外间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怀里还抱着她的包裹。等了一会儿,她莫名得觉得自己像是无家可归的人,守着最后一点盘缠,期盼着有好心人收留。正这样想着,外面阴了天,草原上的雨来得急,哗啦啦得就倾泻下来了。
这下好了,偏偏无家可归的时候,偏偏天公也不作美。
屏风后突然传来人声。
是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听起来很气愤,饶是外面雨声不断,还是清晰地传入贾元春耳中。
“殿下如此不爱惜自己身体,纵是华佗在世也没办法。若您再如此行事,臣宁可掉脑袋也不给您看诊了!”
贾元春竖起耳朵,心中诧异,皇太孙病了?这个说话的人是哪个太医,敢这样同皇太孙说话。她悄悄走到屏风边,极快地扫视了一遍内室。
这一眼望去,她便愣住了。
皇太孙正躺在一张软榻上,左腿屈起,裤腿已经挽起到了大腿,屈起的膝盖肿起老高,顶端又红又亮;两个小太监正按着他双脚。方才那姑姑与一个有些年岁了的太监守在皇太孙头两侧,都俯身关切着他的情况。而旁边一个正往火烛上烧银针的男子该是刚刚说话的大夫。
皇太孙腿脚有疾?上一世明明没有的……
“不用紧张,疼得并不厉害。”皇太孙并不因为那大夫的态度而恼怒,反倒宽慰身边之人,面上犹带着笑容,抬眼时正对上屏风旁贾元春的视线。
皇太孙眼神微动,却没说话。
贾元春如梦方醒,连退数步,撞到椅子跌坐下去。
帐子外面,雨越下越大,哗哗的雨声中还能听到人在雨中疾走带起的“踢踏”声。那声音像鼓点一样,一下一下敲击在贾元春心上。
她捂住脑袋,却忍不住要去回忆之前在金帐,皇太孙压倒察花克不尔时用的是哪边膝盖。
好像……可能……大概……是左边。
皇太孙红肿的膝盖在她脑海中一晃而过,他压倒察花克不尔后起身时格外缓慢的动作一遍又一遍在贾元春脑海中重复。
虽然知道皇太孙对她的维护,并不是出于对她的关切,然而贾元春还是觉得有一点鼻酸。
雨一直下,天色暗了下来。到了掌灯时分,那大夫才退出来。
老太监指挥着两个小太监端着木盆往外走,贾元春悄悄瞅了一眼,盆里水色泛红,隐隐有血腥气。
方才那姑姑走过来,“殿下请您过去说话。”
贾元春抱着包裹转过屏风,那姑姑并没有跟过来。
屏风内只剩了皇太孙与贾元春两人。
皇太孙已经放下了裤管,他身上披了件青色的外裳,脚上踢踏着一双朴素的黑色布鞋,正坐在软榻上温和得望着贾元春。换个地方,换个身份,皇太孙就像是一位良善的秀才,只是生得出奇俊美,让邻家小妹妹望一眼都要脸红。
贾元春走上前两步,跪倒在皇太孙面前,说着想好的话,“殿下相救之恩,臣女没齿难忘。若为臣女累了殿下千金之躯,臣女万死难辞其咎。”她手指扣在柔软的毯子上,眼睛望着皇太孙脚边一点闪亮的水泽,鼓起勇气,将剩下的话一股脑倒出来,“然而臣女蒲柳之质,实在配不上殿下龙虎之体。臣女愿为殿下女史,供殿下驱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她从收拾行囊时就开始,打了无数次腹稿的话就这么直通通说出来了!
整个小金帐内静了一瞬间。
贾元春都能听到自己激烈惶恐的心跳声。
一阵清越的笑声在她头顶响起。
皇太孙的声音依旧温和,“起来说话。”他挥手虚扶了一下。
贾元春有些不安地慢慢站起来,乍着胆子窥了一眼皇太孙,只见他手握成拳、抵在唇角微笑着,绝没有生气的样子。
皇太孙察觉了贾元春的眼神,却并不看回去,以免她不自在,等她收回视线这才转过头来望着她,娓娓道:“孤今日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托付孤的那个人才是你该感谢的。至于你说在孤身边继续做女史一事,孤准了。”
贾元春讶然抬头,对上皇太孙目光,见他清澈而漂亮的眼睛里尽是善意,不禁心中温暖。
“所谓‘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不同的女子也有不同的志向。若你的志向是做安稳的当家主母,来日有了中意人选,报于孤知晓,孤定当玉成其事。”皇太孙并不以贾元春平视自己为忤,双眸中仍是一派清平,绝无调笑之意,更要使她安心,“此一节,你不需担忧。”
贾元春面对这温和关切的回复,竟有些无地自容之感。她一路上都想着靖亲王登基后对皇太孙一系的血腥清洗,心心念念着要将贾府与皇太孙之间的关联斩断;而被她在心中放弃的皇太孙却如此为她着想,让她如何不感愧!
贾元春觉得这个抱着包裹站在皇太孙面前的自己,笨拙得让人讨厌。
皇太孙静静等了一瞬,问道:“可还有别的事?”
贾元春犹豫着,将小冯氏给自己的那方丝帕递了过去,低声道:“这个……”这个算什么呢?她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好在皇太孙也没有问,他该是明白的。
贾元春忍不住想看皇太孙会是什么反应。
皇太孙垂着眼睑翻看手中丝帕,他的睫毛又长又密,像小小的扇子。这小小的扇子落下来的时候,任谁也看不到他眸中神色了。
贾元春退下时,看到烛光将皇太孙的影子映在屏风上。
长长的、寂寥的影子一直一直低着头,凝固般的静默着。
☆、第34章
贾元春到了小金帐这边;同廖姑姑一同住。
知道了称呼,贾元春才想起这个人来。上一世她在太孙身边做女史时;廖姑姑就在的。
廖姑姑是太子妃选定的,自皇太孙七岁时就照料其起居的宫女;一晃十三年过去,她也从曾经的大宫女变成了如今的廖姑姑。在贾元春上一世的印象中,廖姑姑是很老实持重的人,管束着太孙殿上上下下的事务,众宫女都很服气她。而廖姑姑本身很守礼质朴;头发总是梳得一丝儿不乱;脸上常带着和气的笑容。
于皇太孙而言;廖姑姑算是半个亲人。
“在外地方狭小,委屈女史同我住在一处营帐里了。”廖姑姑示意两个小太监在她睡处旁边加一叠毯子,又拿了钥匙让小太监去取折扇屏风来,询问贾元春的意思,“屏风放在中间如何?”
贾元春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当夜就这样歇下了。她能感觉到廖姑姑一直在尽量不着痕迹得打量她,想来是对自己一手带大的皇太孙忽然救了这么个陌生女子回来感到好奇;而廖姑姑对她有礼有节的态度里又透出些疏离,大约是对皇太孙为她伤了患处而有些迁怒。她迷迷糊糊得想着,慢慢睡着了。
***
上一世贾元春在太孙身边做女史时,其实很清闲,直到太孙被囚,她与太孙两人一同被困在马厩才朝夕相处了三个月。
那是没有第三个人,无话不谈的三个月。
这一世情况没有多大变化,虽然挂着个女史的名号,然而皇太孙并没有真正需要她做的事情。但是贾元春的心情与上一世已经不同了,内心深处对皇太孙的感愧让她觉得这样清闲着很难受。
她很想、很想、很想为皇太孙做点什么。
来到小金帐的第二天,贾元春将与廖姑姑同住的营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趁着早上太阳还不热的时候出去采了许多花回来,用盛着水的瓷盆装了摆放在廖姑姑毯子边;她虽也有送花到皇太孙处的心,但也深知这样做不仅奇怪,而且不知来历的野物是不太可能落在皇太孙身边的。
她发现皇太孙贴身服侍的人非常少,少到不符合他尊贵的身份。只有一个中年太监苏公公,一个廖姑姑,再加三个小太监:两个是昨日皇太孙治腿伤时在的,还有一个就是领贾元春过来的二喜。
一国的皇太孙,身边只剩了这么几个人。哦,唯一与他身份相符合的,是一队十二人的侍卫,只要他出了小金帐,这一队侍卫定然一步不离得跟随着。然而这种不以皇太孙意志为转移的跟随,是护卫还是监视,实在很难说。
因为皇太孙身边人少,贾元春可以搭手做的事情就很多。
第三天,她帮着两个小太监一起稳固了他们营帐的支架。两个小太监里个高点的就叫小高,个矮点的叫胖娃。
俩人一开始看到贾元春过来搭手时,都说不敢劳动,其实也是怕她一个娇娇女越帮越忙。没想到贾元春却很起到了作用。她竟然比他们还懂得如何利用木头之间的凿隙插嵌,如何让整个支架的着力点降低。
胖娃生了一张娃娃脸,到收工时候,他已经用崇拜的眼神望着贾元春了,“女史您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贾元春只是一笑。上一世在深宫中,她做了很多打发时间的事情;那时候永沥也时常送来些精致且耐玩的小东西,曾有匠人进呈积木,有可以摇起来走动的小小木头人,也有需要费心摸索才能搭建起来的小型营帐;心里苦闷却无法宣泄的时候,她就会花上整整一日小心翼翼搭一套积木,最后轻轻一指头推倒,让那些苦闷随着“哗啦”一声统统消散。
现在想起来,那些不是恍如隔世,而是真的已经隔世了啊。
胖娃虽然看着一团孩子气,但是心思机敏并不在小高之下,见贾元春面上神色,忙笑着岔开话,“今儿可是多谢您啦!等下我同小高去给您提水去!”
到了第四日,连皇太孙的晚膳都是她去提来的。二喜半路上哭笑不得地接过贾元春手中提篮,“女史您真是……您就歇着吧……”
于是到了第五日,皇太孙终于见了贾元春。
皇太孙的意思是,要贾元春像史官那样将他的日常起居都记载下来,而且要比史官更详尽;就连他何时读了什么书,都要一一记好。
“孤亦要每日三省吾身,自省之时有贾女史的记载为佐,岂不少了许多疏漏?”皇太孙看到她惊讶的样子,是笑着这样说的。
贾元春本就对皇太孙抱愧,昨日连“赴汤蹈火”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此刻能为他尽一点儿绵薄之力,心里也喜悦。于是拿了纸笔,一整个上午跟着皇太孙在小金帐中,将他一举一动都详实记载下来。
到了下午,蒙古汗王邀请皇太孙。贾元春托小太监二喜寻了一个竹背篓来,将纸墨笔砚妥帖收好,装进背篓;她则换了利落的骑装,将一头长发编好盘起,再戴上草原上遮太阳用的帽子,一时间难辨雌雄。
皇太孙换好衣服出来,就看到做清秀男子打扮的贾元春背着竹篓站在屏风外侧巴巴等着,他有些惊奇,眼角像泉水那样温润地微微张开,忍不住又笑了,笑着却道:“这次你就不必随孤同去了。”
“为什么?”贾元春一腔热血登时凉了一半,没忍住冲口问了才觉不妥,咬了咬嘴唇还是望着太孙希望得到答案。
皇太孙温和道:“你在小金帐到处来去倒也无妨。只是外面不同,多为陌生男子,你日后……”
皇太孙殿下露出个含蓄的笑。
贾元春呆了一呆才明白过来,她是皇太孙女史倒也罢了,若她像昨日太孙所说,想要做个“安稳的当家主母”,那这样跑来跑去混在诸多男子中,可不太妙。然而贾元春昨日的话只是为了护住贾府,她于自己倒是没有想过什么。
“殿下,臣女愿往。”贾元春期盼太孙改变主意。
皇太孙见她明白了其中关窍,却还是执意要去,无伤大雅便也由她。除了一队按照制度要守护皇太孙的侍卫,他并没有再额外带人。
贾元春亦步亦趋跟在皇太孙身后,将大半张脸都藏在帽檐底下,一路上跟在后面的一队侍卫都没察觉她是女子。她走在皇太孙身后,看他挺直的身姿,平稳的步伐,无法想象顶着那样红肿的膝盖,他忍受着多大的痛苦。
而在忍受着这巨大的*上的疼痛之时,他又是怎样做到总是面带笑容的。
到了察花克不尔汗王邀请的地方,却是一处赛马场。
察花克不尔汗王一看到皇太孙,便大笑着迎上来,及到眼前时停下俯身行礼。他身后跟着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