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重铸乾坤 >

第68章

重铸乾坤-第68章

小说: 重铸乾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兆樱圆哦源群骄舱硎资钦啊!�

    “席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朱厚烈笑道,“我会让这洛阳变得更加热闹的!”

第138章 曼清院(三更,求支持)() 
座落于城西繁华地段的曼清院乃洛阳最具规模的青楼,今晚灯火通明,每一条廊道内都有迎宾侍女,而绕园的半廊每隔数步就挂了宫灯,映得整个中园明如白昼,加上人声喧闹,气氛炽热沸腾。

    原来曼清院今晚被“知世郎”王薄包下了场子,王薄乃长白派第一高手,被称为武林中的“鞭王”,自称“知世郎”,若只论武功,在北方声名之盛,尤在李密、杜伏威等人之上。

    其所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流传甚广深入民心,揭开了底层民众的反隋浪潮,而他本人更是被誉为伐隋第一人。在半年前王薄被张须陀击败,宣布放弃争天下后,在江湖上的声望不跌反升。所以今发出英雄帖,广邀朋友到洛阳观战,而现在曼青苑的盛会一是天下第一才女尚秀芳将会在此表演一场伴舞,二则是两大域外高手“曲勒飞鹰”曲傲和吐谷浑王子伏骞比武决斗,一决生死。

    王薄宴客的地方是主堂后的“听留阁”,是由东南西北四座三层重楼合抱而成,围起中间广阔达五十丈的园地。重楼每层均置有十多个厢房,面向园地的一方开有窗隔露台,令厢房内的人可对中园一览无遗。比之南方的建筑,曼清院明显是以规模宏大,豪华富丽见胜。特别与江南一带淡雅朴素、精致灵秀的宅园迥然有异。

    院内人流穿梭,加上不断有世家显贵,高门子弟,江湖豪侠域外雄杰络绎不绝的赶至,虽然正戏还未开始,尚大家也没有出场,但只是中园内轻歌曼舞,为她暖场的女郎中就有曼清院三大名妓,这亦是寻常时节难得一见的场面了。

    应邀而来的大人物之多更教人瞠目结舌,往常那些蛮横霸道的帮会分子,即便是帮主会主一类的人物到了这里,也没几个有资格入驻任一厢房。每个厢房都被预订了出去,最次者也是名动江湖的大高手,或称霸一地的豪雄,而位于顶端第三层的厢房内才是为真正的大人物们准备的。

    宋阀、李阀、独孤阀,四大阀门来了三个,即使现正准备攻打洛阳的瓦岗军统帅李密之子李天凡和其麾下“俏军师”沈落雁和大将徐世绩也堂而皇之地来到了曼青苑。

    除了中原群雄外,域外高手也来了不少,最引人瞩目者当属东突厥王子,有着“龙卷风”之称的突利以及“武尊”毕玄的两大弟子拓跋玉和淳于薇。

    “师妃暄在哪?”

    曼清院现在虽然人声鼎沸,但还是有幽静的小屋,朱厚烈坐在一个竹椅上冷冷地向祝玉妍问道。

    在进入洛阳城前夕,朱厚烈便和祝玉妍分开了。不过在离开之前,他的魔种已经在祝玉妍体内扎根发芽,无法抵抗,而祝玉妍本人也被朱厚烈狠狠地教训了几顿。现在的她即使摆出阴后的架子,但也面对朱厚烈也很难生出抵抗之心了。

    “她在前来曼清院的路上。”祝玉妍清冷道。

    曼清院被洛阳帮控制,而洛阳帮帮主上官龙则是阴葵派的长老,所以对于曼青院周围的情况他们很熟悉。

    “在曼青院的路上,看来就要来了。那正好一并解决了,不过你们怎么不趁这良机围杀师妃暄,就算不能杀她,把师妃暄搞成重伤,不也是利于婠婠吗?”朱厚烈微微一笑道。

    “圣帝说笑了,她们两人之间的斗争只能是她们自己解决,我们做长辈的不好干涉。”祝玉妍大义凛然道。

    师妃暄的所在,她们阴葵派随时掌握着。但她们真的不敢派其他人去干扰师妃暄,因为白道和魔门经过数百年的惨烈交锋,在这近百年间,两方达成妥协。双方让慈航静斋与阴葵派作为双方交锋的缩影和前哨。

    规定每过二十年,两派便会各推举出一名最出色的弟子,相互比斗,谁方输了,便需隐世,以后的二十年就不可有人踏入江湖半步,直至下一次比斗分出胜负。

    这种约定已经达成了默契,形成了暗地里的契约,所以不管是阴葵派还是佛门差不多都知道两派传人的大概位置,但双方也不会派其他高手去打扰这二人。因为这种默契一旦破裂,就会造成极其严重后果,双方便会再次全面开战,到时候不论是哪方都承担不起,所以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几十年来,唯一敢破坏阴葵派和慈航静斋决斗的是石之轩,所以四十年前石之轩遭遇以阴葵派为首的魔门追杀。

    这逼得他隐姓埋名,从而让其产生了去佛门偷学武功秘籍念头,不死印法融合佛魔两派武学,石之轩也成为了大宗师。不过他又擒获了碧秀心,并让其**于他。结果石之轩偷学佛门秘典的事情也东窗事发,两事叠加,白道武林高手都疯狂找石之轩算账,就算是宋缺也发话要教训石之轩。

    说来也是好笑,石之轩所做的这几件事虽然算恶,但还真没有到达伤天害理的地步,其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如他化身裴矩分裂突厥的事情。但就是因为石之轩破坏黑白两道共尊的规矩,开启了嘲讽属性,才被所有人喊打喊杀。

    “嗯,和归元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朱厚烈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你陪我一起去见一见,归元他们的贵客吧。”

    说罢,便想揽着祝玉妍这纤细的蛮腰,祝玉妍身体微颤,想要拒绝,但又不敢拒绝,任凭朱厚烈的双手勾在她的腰肢上。

    “怎么,你害怕?”朱厚烈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不,不敢。”祝玉妍好像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连忙摇头,之前女王般的气质消失殆尽。

    “不敢就好。”朱厚烈淡淡道,“等一会儿端庄娴熟点,别丢了我的面子。”

    “是。”祝玉妍轻轻点头,一点也不敢拂逆他的意思。

    “你说师妃暄要来,婠婠会不会也来曼清院?”朱厚烈似有所问道,“还有你认为石之轩回来洛阳吗?”

    “我不知道。”祝玉妍恢复了平静的模样。可是透过魔种,朱厚烈却对此时祝玉妍的内心的波动一清二楚。

    祝玉妍还是没有走出石之轩给她的禁锢!

第139章 对话李二(四更,求订阅)() 
“朱兄,你最近过得还真快活啊。”归元一身常服,在听留阁西面三层顶楼看着朱厚烈揽着一位绝世美人悠闲走来。

    “我可不像归元道兄你是一副劳碌命!”朱厚烈嘻嘻笑道。

    “我在来曼清院之前,听你让席兄带话,要五日子时月圆之夜去强取和氏璧,这不是不是真的。”归元一脸凝重地说道。

    两人极为靠近,而归元又聚音成线,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任何人都不清楚,包括祝玉妍。

    “归元兄,放心好了,我可不会坏了你的大计。”朱厚烈笑道。

    他现在又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心思,自然不会闲着无聊跟其捣乱。

    “也罢,你自己心里有谱就行,师尊哪里我会为你说话,只是佛门何慈航静斋的压力你能抗得下去吗?”归元又问道。

    道家现在有意愿支持势力争夺天下的就宁道奇归元师徒和天师道,如今可以代表天师道的席遥既然支持朱厚烈的胡闹,那么只要归元成功劝说宁道奇,整个道门都会对朱厚烈的取宝之举冷眼旁观。

    不过也只是冷眼旁观了,他们还不可能为了朱厚烈一人而跟佛门全面开战!

    “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朱厚烈了然道。

    “李将军,红拂夫人,客人来了。”

    朱厚烈在归元的带领下来到了顶楼的一个包间。

    “玄通道长,秦王已经在里面等您了。”李靖抱拳请道。

    “走吧。”朱厚烈拍了拍祝玉妍的翘臀说道。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朱厚烈羞辱,这让祝玉妍羞愧难当,甚至杀人的心思都有了,但是在这里她什么都不能动,只能收敛自己的杀心。

    一踏入包厢内,便看着桌子上首坐着两个儒服青年,一个面容俏丽和祝玉妍有几分相似而朱厚烈也曾与其有过一面之缘,正是祝玉妍的孙女单婉晶。而另一个生得方面大耳,形相威武,眼如点漆,奕奕有神,此刻傲然卓立,意态自若,一派渊停岳峙的气度,让人心生好感。

    “李兄你好。”朱厚烈笑容满面地打量着李二。

    “朱兄”李世民起身迎来。

    “你——”单婉晶突然站了起来,玉手指着一身黑色女装而没有带面纱的祝玉妍,“你怎么会在这!”

    “原来公主和玉妍认得啊。”朱厚烈哈哈一笑,对着祝玉妍做出亲密地举动,“今晚曼清院可谓是花团锦簇,我来此赴会可不想孤身一人,所以玉妍便暂时成了我的女伴。”

    “恬不知耻!”单婉晶俏脸气得通红,最终憋出了这一句话。

    “小公主何必动怒呢?”朱厚烈戏谑道,“你情我愿之事,对了公主你的尚明呢?”

    “你,你,算你狠!”单婉晶气的坐了下来,再也没说一句话。不过还好她的理智没有丧失,没有破门而出。

    这一瞬间的让李世民看得目瞪口呆,不过马上他仔细打量了祝玉妍的容貌,发现了什么,便什么都没问。

    “朱兄,邀小弟一会,可有什么见教?”李世民拱手问道。

    “李兄放心,我可不会问你为君之道,因为你现在还不是君王,而我也没什么资格代替天下万民选君,任何人都没有这资格。”朱厚烈说道。

    “朱兄这话倒是不差。”李世民脸上郁闷之色一闪而逝,看似赞赏地说道。

    玄通道长朱厚烈此人虽然年轻,而且名气才起来。但因为他彪悍地战绩,已经归元等人的评价,在李世民眼中把朱厚烈和宁道奇划上等号了。

    大宗师级别高手在这个世界是什么地位呢?看看毕玄和傅采林就知道了,都是一言可决定突厥和高句丽国君的神,即便宁道奇在大隋的地位不如这两个,但是只要宁道奇和朱厚烈这两位大宗师摆明态度支持他,那么他就算不是大唐太子,也比李建成的胜算要大。

    能不得罪朱厚烈,李世民绝不会去得罪。像这等级的大宗师就算不支持他,李世民也不能让朱厚烈站在他的对立面,因为到了这个级别他们或许不会让你成事,但却会坏你的事。

    “那朱兄要见小弟,到底是要做些什么?”李世民面色如常道。

    “我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对科举制度怎么看。”朱厚烈问道。

    “科举嘛。”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下诏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启分科选才,为国家挑选贤良之制。而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此后科举在杨坚一朝再也没有开过。而杨广则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同时设立进士科,不过进士一科只是考诗词歌赋,并没有考出多少人才来,所以杨广执行了两年也就不执行了。”

    “两代隋帝所设立的科举制是由各个大臣或地方名士推举人才給朝廷,然后朝廷用考试进行筛选甄别。和汉代是察举制没有多少区别,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所以大隋选拔人才其根本还是军功爵制度和推荐制。”李世民侃侃而谈,“朱兄为什么会特意提到科举制,在我认为杨氏皇族的科举还不如魏武帝的招贤令!”

    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在一开始都不会非常完善,后世大名鼎鼎甚至改变不少朝代选官的措施,在现在并不是主流,不仅不会缩减豪门和寒族的差距,甚至会扩大世家门阀的优势。

    因为有资格参加科举的人都要必须要门阀大官的推荐才行。至于那些官员和地方名士会给朝廷推荐多少人才,而这些人才中会有多少寒门之人,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而杨广重开杨坚时的科举,其目的就是要提拔南方世族,让他们和北方的关陇山东两大集团打擂台,希望朝堂势力形成三足立鼎之局。

    而隋朝能够带给大量寒士出路的唯有军功爵制度,普通百姓战功积累到一定等级成为军方一员大将,才可以外放做官。这也是杨广远征高句丽时,天下百姓寒士踊跃参与的根本原因,他们想要用战功改变地位。只不过战功没有得到,人头却留在了高丽。

第140章 小议科举(五更,求订阅!)() 
“没想到李兄欣赏曹操。”朱厚烈笑了笑。

    从魏晋到北宋,曹魏才是正统,尊曹贬刘者居多,到了南宋之后,因为南宋偏安的本性,所以整个朝廷舆论则开始尊刘贬曹。因为南宋朝廷和蜀汉有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