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水浒求生记 >

第648章

水浒求生记-第648章

小说: 水浒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见说连忙望向曹正,只听这汉子一本正经道:“我不是林教头的兄弟,我是林教头的徒弟!辈分莫搞乱了!”

    四人还道是甚么落草之类的忌讳,见是这么个事儿。顿时哈哈大笑,连道抱歉。曹正也笑了起来,心道反正也顺路,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传达军师的军令。便亲自带着他们四个往伙房而去。

    此时正值初春,冷意不减,但山寨各处站岗的军士一个个站姿挺拔,虎虎生威。看得这四个初来乍到的后生心中一阵激荡,原来是做梦也想成为这样的好汉,如今眨个眼。自己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说来好似做梦一样。

    不过他们从聚义厅出来的时辰不对,这个点不尴不尬的正是两顿饭的中间时段,眼下偌大的伙房里一眼望去并没有几个人,就连不久前离开的黄全也不见人影。

    四人有些拘谨的站在这个能容纳几百上千人同时就餐的空旷大厅中,感受着梁山泊恢弘博大的气势。这时只见曹正把手一招,招呼执勤的头目过来,开言道:“这四个小兄弟是咱们梁山泊的功臣,今日刚刚入的伙,你弄些硬菜,好生招呼着!账……嗨,就挂在我们探事司账上!”

    曹正这种关于挂账的说法是有来历的。配合钱粮司和军政司查账,后勤这一块如今分得很细,单独开伙的部门不是说不能在伙房进餐,但得记账留底,以供日后抽查统计。这种做法是去年在王伦要求下,杜迁宋万和裴宣商量后报山寨高层通过的。

    曹正说话时那种霸气而又不失和气的派头别提多对这四个晚辈的胃口了,他们的偶像阮氏三雄是甚么样的风采,他们还没见识到。反而曹正这种超脱出他们日常熟悉的成年男子的男子气概,已经让他们暗暗折服,不禁成他们下意识想要去模仿的对象。

    “敞开吃,都别给我来虚的!等吃饱了,对,老成,这几个小兄弟吃完了,你帮我个忙,亲自送他们去军政司录籍!记着,这几个小伙子都是将来渔业运输营的小头目,十夫长哩!呵呵,到时候估计许军师的调令应该差不多就送去了!”曹正嘱咐道。

    “嘿,这点小事还能劳恁挂心?哥哥们只管忙大事去,这些跑腿的差事,便交给俺们去办了!”老成是个三十多不到四十的中年汉子,一眼看去,热情就洋溢在脸上,也不知道做饭的师傅是不是都这样古道热肠。

    曹正见说笑着道了谢,转身对这四个后生道:“如今都是自家人了,莫要拘谨,等录完军籍,领了赏赐,先去金沙滩上水寨认认门。等跟你们的顶头上司说妥了,便只管来寻我,到时候我派人去接你们家眷!”

    感受到梁山部门繁多带来的无形威势,四个后生哪里还敢烦劳曹正?都不住嘴的推辞,却听曹正笑道:“我是山寨邀接来宾头领,此乃我份内之事,只顾客气个甚!说好了,到时候来找我!”

    曹正嘱咐完便走了,隶属于伙房的头目老成热情洋溢的请四人寻了处座头坐了,笑呵呵的问了这四个后生几句,便下去准备菜式去了。等主人离开,四人顿时轻松起来,初时对视无言,忽然间都笑起来,“梁山好汉勒!俺们如今也是了!”

    就在四人热烈的说着上山以来的见闻时,忽见各种肉食不要钱的往这里送。四人看着满目琳琅的各种鸡鸭鱼羊肉,口水都快忍不住流出来了,老成在边上笑道:“会喝酒不?接风宴没了酒,总感觉少了点滋味!”

    说句实话,四人生平喝酒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毕竟这日子过得有个盼头也就这两三年间的事,家里当家的大人还没有养成殷实人家的那种生活习惯,自然没有“闲酒”给这些半大小子练量。故而四人此时闻言,都有点嘴馋,正纠结间。只听郑握道:“等会儿好多正事要办哩,俺听说喝酒误事!”

    尽管孟威和贾虎还有些不甘,这时张荣也赞同了郑握的建议,拍板道:“做了好汉,还怕没有酒喝?今天俺们头一次上山,办正事要紧,莫叫爹娘在家中久盼!”

    四人反应落入老成眼中,他顿时对这当头的后生有些刮目相看起来,便再也不提上酒之事。笑着指挥手下伙夫上完菜,道了声“慢用”,便知趣的下去了。眼下没有旁人在场,四人馋相毕露。狼吞虎咽的大快朵颐起这辈子都没吃饱过的美食来。

    正吃得酣畅,在伙房窗口边检查的老成立直身子,面色恭敬的望向门口进来的一位魁梧大汉,那大汉不知为何。脸上冷若冰霜,见了老成只是摆了摆手,旋即又冷眼往自己的地盘扫了扫。忽问道:“这四个,是甚么人!”

    老成见状,忙上前向他介绍了这四人来历,那大汉“咦”了一声,面色缓和了些,自言自语道:“莫不是救了俺们山寨弟兄的四个后生?”

    老成惊讶的“啊”了一声,反向这大汉问起这四人的底细,那大汉咬牙切齿的说了一通,老成听罢一挥拳道:“狗贼子,贪吃牛粪撑大的胆子,竟敢害俺梁山的兄弟!俺当春生是回家被琐事绊住了,竟竟遇害了……哥哥,俺得去见春生最后一面!”

    “去吧,晚了怕就要入土了!”大汉叹了口气,拍了拍老成的肩膀。老成走后,大汉不禁又朝那边看了一眼,只见这四个后生吃得口滑,五七个盘子竟快空了,四人又不好意思再要,只是一脸的意犹未尽,那大汉见状顿时了然,当下发话道:“接风宴总得让人吃饱,再上四个人的分量!”

    四人见说,连忙起身推辞拜谢,那大汉却不管,只问道:“吃得完不?”

    “再上八个人的也吃得完!”还是贾虎老实,实话实说道。

    座头之下,贾虎挨了张荣一脚。座头之上,张荣有模有样的对那大汉抱拳道:“多谢这位大哥美意,只是这顿却是别人请的,已属情分了,俺们再多占,就不知好歹了!”

    “你们几个小家伙未免也太小看操刀鬼了,难道多吃点,他就翻脸了?只管吃便是!就算他真不认账,俺认!”那大汉把座头一拍,回头叫道,“就依他,再上八个人的份!”

    见这人气势又不一般,张荣小心道:“敢问哥哥名姓!”

    那汉子却不答话,只是道:“你们日后多来几次,自然认得我了!只顾问甚么?坐下吃,吃干净了好上热的!”

    四人感觉这汉子说话有种上位者的威势,只好又低头吃了起来,这大汉站了一会,便离开了。没多久,伙夫们上菜的时候,却见这大汉提了一瓮酒来,放在座头上,“接风酒,得喝点,不然不像样子!”

    四人又是连番推辞,那汉子却不顾,放下四个空碗,给四人都斟满了,道:“这酒跟水似的,还怕喝醉了?头次上山,军政司那伙人不会苛责你们的,听俺的,敞开喝!”

    尊者赐,不敢辞,四人只得都端起碗来喝了。酒一下肚,张荣只觉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快感在喉间回荡,在这大汉的连番劝酒下,不由多喝了几杯,脸顿时就红了。

    那大汉不知为何,偏死命灌他。没多久,这瓮酒竟大半入了张荣肚中,看得身边三个伙伴都惊呆了。那大汉正要夸他好酒量来着,哪知张荣突然“哇”的一声,毫无预兆的吐了,直吐了个翻天倒海,一塌糊涂。

    那大汉首当其冲,沾了一身的“彩”,只见他一声不响的起身走了,留下三个莫名其妙的后生手忙脚乱的收拾着残局,没过多久,却见那汉子却又折返回来,身上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手上……竟然又提了一瓮酒。

    “俺说后生,你知道这喝酒最怕甚么?”那大汉坐到狼狈不堪的张荣身边道,不过说话间眼睛却不时在剩下三人身上打转他们也不觉冷落。

    张荣不知道这位大哥怎么格外看得起自己,偏偏一个劲的拿些难以拒绝的劝酒词来灌自己喝酒,但人家给脸,他觉得自己就该接着,当下喘着粗气道:“俺不知,大哥恁说!”

    “怕的就是伤感情!”那大汉将这瓮酒哐当一下又按在座头上,“还敢不敢喝?”

    张荣见他竟然还不肯放过自己,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吐都吐了,还怕甚么?只见他抹了抹嘴巴,也不说话,直将面前的空碗往那大汉面前一放。也不知是不是酒劲上来了,那碗在平平的桌面上竟没立稳,此时“噔噔”作响。

    “哟呵!有股子心气!”那大汉激了半天,此时反不倒酒了,直盯着张荣问道:“后生,你姓甚名谁,端的报个字上来!”

第八六三章 开了天眼;那就是知遇之恩() 
感谢轻牛好汉的万赏!上月底的时候因忙没有看到,此时补谢,也祝好汉新春愉快!

    ……………………………………………………………………

    安东都护府,汉城府,白虎节堂。

    自从身边多了一位尽职尽责的“秘书”,这位田虎麾下的伪尚书每天都会把公文分得十分仔细,轻重缓急一目了然,直叫王伦在处理政务上,顿时顺心了许多。

    不过就眼下来讲,程序上的优化,并没有让这个安东都护府的创始人看上去要轻松些。此时,王伦正皱着眉头,望着一幅半岛地形图暗暗出神。

    “天赐,倘若换成你,此时放着一顿大餐在跟前,还会分出神来,盯着路边的野食垂涎三尺麽?”

    听到王伦有感而发的这句言语,再联想到他对着发呆的物事,李天赐心知新主公定是在处理女真人的问题上有了烦恼。

    他天天在白虎堂行走,心中自然早便有底。其实并不怪王伦杞人忧天,而是这段时日女真人表现得实在是贪得无厌,毫无节制的蚕食着两界之地。两国之间的摩擦,或者说女真人和梁山安东都护府边军之间的冲突,业已上升到了近千人规模,而且频率激增,朝着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发展。要不是王伦一直压着,梁山泊边郡节度使王焕和张开早就要甩开膀子跟这厮们见个分晓。

    “主公,以我之愚见,虽说大餐放在面前,但离我们最近的这伙人光闻得到香味,偏偏吃不到啊!小弟曾听高丽土人介绍,这伙人茹毛饮血。打生下来便一无,原本处境连破落户都算不上。此时看着原本同他们一样涂满兽脂的同伴换上锦衣华服,坐拥数不过来的奴隶。躺在契丹人繁华城池在里面吃香喝辣,他们能不眼红?如此哪怕是路边的野食。也总比没得抢要强啊!”

    王伦背着手,并没有动作,半晌丢出一句硬邦邦的话来:“野食别看粗陋,那也是能噎死人的!”

    李天赐见说,心中有些着急,想了想,还是进言道:“主公,如今咱们在倭国以及大宋两面开战。若是换成寻常小国,早吃不消了。亏得主公五年磨得一剑,咱们眼下才能打的有声有色。但若此时再加上一个将契丹人打得奄奄一息的大金国,咱们恐怕力有不逮啊!故而小人斗胆主公在北面的战事上,务必要以克制为主。起码在咱们跨海支援梁山本部的大部队返回汉城府之前,不宜大动干戈啊!”

    李天赐是诚恳的,毕竟老东家亡国的惨状犹历历在目,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稍微不慎。就会砸锅。他打心眼里不想,看着梁山泊走上昙花一现的大晋国之老路。

    其实自归顺梁山这段时间以来,李天赐跟王伦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个曾经差点走投无路的人,又焕发了强人生涯的又一春,他可不想再经历一遭死去活来的人生惨剧。

    “天赐,三面国战,我又何尝不知是庙堂大忌。可如今风云变幻,宋、金、倭都把矛头对准我新生之梁山泊,你我就是缩头,也不是想缩就能缩得回去的!”

    王伦慨然一叹,既然命运要在这种时刻给他和梁山泊以最大的考验。除了积极面对,哪有甚么巧好讨?

    回头想想。王伦生出些感喟来。人人都想抢头把交椅来座,须不知坐上这个位置。压力和责任绝对是成正比的。而有些时候,决定再难,也得你来下这个决心。

    “金参军此时也不知见没见到契丹那个昏君!”王伦话锋一转,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他感觉到眼下梁山泊在辽国的情报基础等于零,将来梁山真要与女真人刚正面,绝对少不得契丹这个酱油郎的身影。

    看来有些事情,现在就要提前着手了。

    李天赐闻言,抬眼望了王伦一眼,突然意识到了甚么。他心里暗忖道:如今最事情,莫过于是正在进行中的京东反朝廷围剿之战,偏偏王伦看上去并没有多担心的模样,反而把注意力都放在对北战略上。这种反应足以证明两件事,要不就是,田虎当年求之而不得的许贯忠真有经天纬地之能,足以应付偌大场面。要不就是,王伦……早已做好了和女真人硬碰硬来一场的准备。

    突然明白这一点,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