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求生记-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七一九章 开国头功啊!这两个粪霸!()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不知道马背上的契丹人是不是这样,反正缺马的宋国骑兵一般是不大愿意在夜间赶路的,因为这种危险的行军方式会对本来就宝贵的战马造成无谓的伤亡。
张清和花荣都是禁军出身的军官,尽管梁山马军的配马率要比朝廷好上很多,但是爱惜马匹的习惯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已经深入骨髓。
只可惜,在登陆高丽的第一个夜晚,他们却不得不疾驰在漆黑而陌生的小道上,争分夺秒的朝着目的地前进。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俩位头领一反常态,不计代价的连夜行军?
答案只有一个:史文恭紧急求援了!
照说蕃落军也有十五个营的编制,光骑兵就有整整五千骑,且没有一个缺员。另外两千五百人虽然属于辅兵,但成色亦是出自于高丽京军,遴选蕃落军的标准高达二十取一。若是这些蕃落军的辅兵放下草料拿起刀枪,放在如今半岛上混战的三方势力中,绝对是让李资谦、弓奇之辈垂涎三尺的精锐。
拥有如此实力的蕃落军,傲气教师史文恭居然言辞恳切的求援了,不得不叫友军大出意外。
“哥哥,再这么赶下去,辎重营快跟不上趟了!”负责后军的丁得孙亲自赶到中军,张口便对张清示警。
“我军前锋离罗州还有多远?”张清的眼神在两位副将身上来回转动,没等龚旺回答,又望向丁得孙:“花将军前锋离我们又有多远?”
“我刚刚问过史文恭的信使,距离此地不到三十里地!”
“花知寨前锋距离我军辎重队不远,大概在五、七里地的位置!”
两位副将的回答让张清陷入沉思,好在他没有费多少工夫便有了决断,“我军既然是紧急驰援,就不能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看来咱们是不能一起走了!丁将军速带辅兵和大队脱离,只要明日赶到目的地便可。另外跟花将军说一声他务必派兵沿途保护我军辎重,我们马六军那点家当可都在里面!”
丁得孙闻言,面上露出一丝难为情的神情:“分头赶路小弟没异议!但是咱们的辎重,咱们自己派人保护就是。叫人家分兵,人家也是同去支援的,这个口小弟不大好意思开啊!”
“我这里五千人,去了还怕填不上窟窿,如何经得起分兵?时间不等人,援军只有去得越早、去得越多,才会越有利战局!你只管跟花知寨说,他是个识大体的人,会明白我的意思的!”在张清看来,梁山军都是一体,既然是执行同一增援任务,他离战场最近,他就要尽量把有生力量全投入到战场上去。
“现在是抢时间,不是抢功劳!”张清又强调了一句。
丁得孙和龚旺听到这句话,脸上都浮现出一丝无奈苦笑。出发的时候他们倒是踌躇满志,可是此时,已经熄了争功的念头。
似蕃落军搞出的这么一个大事件出来,不光是他们,整个梁山军短时间内谁还好意思提功劳二字?
人家野心派和保王派相互掐了大半年,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基本上是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血战,双方流的血恨不得把护城河给染红了。眼看大仁国这些豪强们把吃奶的劲都使上了,好容易这才换来今天的局面,哪知竟全毁在一个意料之外的搅局者手上。
这人简直是南北两派的克星。先是玩了一把将保王派打得只剩一口气的野心派,一口气便抹杀了征南军的主力阵容。后来反手居然又把韩安仁给劝降了。韩安仁是甚么人?前后鼓动了数十万奴隶上战场,丢了数十州县就是不肯认输的死硬分子。结果,当他遇上史文恭,就像老鼠遇上猫,再也不咋呼了,就这么低眉顺眼的从了。
这下好了,的焦点,一下子全都集中在史文恭身上。城外是数万俘虏,城内是数万降兵,外加成分复杂的三十几万口人主要是释放的女脾。所以说有时候人的胃口太好,绝对不是件省心的事儿。
“开国头功啊!这两个粪霸,也不知出征前拜了哪尊真神,竟叫他们时来运转了!”龚旺直到此时还是十分懊恼,其实,这先锋官好多人都争过,包括他的主将张清。
相对于基本上全伙出动的梁山步军,马军这次出动的编制倒是谈不上多。就因为几位军师在一起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高丽人基本不敢和对手打野战,他们最擅长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利用对手越来越沉重的后勤压力来压垮对手。
所以化身为大宋元帅的梁山泊主王伦只带了徐宁马三、张清六、卢俊义七、关胜八、花荣十五军,外加守备军的磐石、亲卫、蕃落三军。除了王伦的亲军和关胜,剩下的人基本都没有经历过开城之战的洗礼,王伦主要带他们来刷经验的。
虽然注定成不了攻州破府的主角,但马军的同仁们第一次踏上高丽半岛,还是很兴奋的。从前在大宋,即便打破大名府这样的超大都市,最终还是要放弃。就像猎人捕猎,即便捕到一头大象,最终却不能带走,渐渐会让捕猎失去激情。
但是,现在的一切都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大家脚下每一寸跨越的土地,哪怕贫瘠得不能再贫瘠,都会让人有一种全新的,这和抢一把就跑的山贼完全是两码事,它代表的,乃是开国的荣耀!
所以,争当这个先锋官,现场脸红脖子粗的场面火爆到把娄敏中、祖士远这些新近才加入梁山的头领给吓了一大跳。
落草之后在山寨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张清第一个出来争夺这个职务,理由是老兵稳,靠得住。结果梁山马军创始人徐宁就笑了,一面表示张清说得好,一面主动请缨上阵。
老人之间还没分个高下,新人们又参合进来,大家一开口就说不能不给新兵成长的机会。卢员外罕见的拍了王伦一记马屁,说他把秦明、杨志这些老人放在家里,那是最明智不过的事情。不然仗都叫他们打完了,新兵干脆做一辈子的新兵好了。
卢俊义没意识到,他无意识犯了刚才张清犯过的致命错误,那就是在花荣、庞万春面前装嫩。正好被后者顺着杆儿就往上爬。这位两浙来的好汉大概觉得活捉一个高俅不过瘾,要在高丽延续他的光辉往事,所以对先锋官志在必得。
众人争得不亦乐乎时,急需一个舞台来洗刷耻辱的史文恭也忍不住上前请战,惹得本来没打算争什么先锋的关胜也加入战团,这厮没当先锋就不把蒲东三杰里的老大哥放在眼里,若是当了先锋那还得了?
这下热闹了,老成如卢俊义、徐宁,关胜都开争了,场面还能冷清?只不过混乱中不知听谁喊了一声“我看磐石军打头阵最好!”
此言未落,当局者纷纷“惊惧”的望向寡淡的林冲,这位老大若要来争,大家还玩个屁?还好除了略有些激动的索超外,林冲本人根本没有借题发挥,坐在旁边像个局外人一般。其实在这位教头心里,只怕早把自己当成王伦的第二亲军,王伦的中军在哪里,他便出现在哪里。至于抢功甚么的,没多大兴趣。只可惜苦了急先锋索超,兴致被勾起来的他,最终白白高兴一场。
最后还是王伦一锤定音,任命了史文恭的蕃落军来充当先锋。其实王伦对史文恭和苏定本人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只不过对于这支仓促成军,又由高丽人为主的队伍却有些拿不准。要不是闻焕章的一番话,他也不会冒这个险。
原来,史文恭自从上了济州岛,岛上的头领都还没有认熟,就开始在降兵里面选兵,选完兵之后却从不练兵,反而是整天给降兵上课。他也不说别的,只是把他旁听过的讲武堂的教程拿出来现学现卖,最后竟然整出一件咄咄怪事:
济州岛诸军里战力最强是哪支队伍,这说不好。但士气最变态的,绝对是这支由降兵构成的蕃落军。
所以最终机会落到史文恭的头上,偏偏王伦给出的说法还叫众将无法辩驳:大家出门在外,总得让向导走前面吧?
就这样,一步赶上,步步赶上。这史文恭也争气,王伦给了他一个舞台,他就还了王伦一场绝伦的胜利。
“就从我们山寨来看,不少民间教师出身的头领心思野得很!喜欢用巧、弄险,觉得堂堂正正收效太慢,其实用兵之道并不排斥用险,可总不能次次弄险吶!若是被人吃透了,将来会栽跟头的!”
张清的一句感慨,引起了两位副将的深思,不过时间紧迫,众人也没在路上耽搁,一切按照张清的命令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当第一抹晨曦初现在罗州城头时,张清和他的马军第六军已经赶到了目的地,可是满世界也找不到史文恭的影子,龚旺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哪知却听张清骂了一句:“吃肉吃上瘾了,把我们都当跑腿的了?”
龚旺不解,问张清其意,只见张清甚么都不说,伸手指了指那座被拆了城门的罗州城楼,龚旺这才发现这一奇事,当下哭笑不得。
这时城楼上的降兵看到又一队宋人过来,锣鼓声大作。不多时,只见表情复杂的韩安仁带着一帮朝臣出来,开口就问张清:“请问王元帅现在何处?”
“正在前来此地的路上。怎么,韩太师有事找我家元帅?”张清问道。
“我倒要问问你家元帅,怎么天朝还有这样的将军?他怎么能做出管杀不管埋,管招降不管安置这种有辱天朝国威的事情来?哄我开了门,自己却又走了,还要我来安抚城中军心民心!也罢,这我也认了!但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把我城楼的城门全给卸下来啊!张将军,你是个明白人,你说他这是甚么意思?!到底是信我还是辱我?”r1152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七二零章 主角只有一个()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等梁山中军来到罗州城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
倒不是王伦有意在路上磨蹭,实在是这种灭国之战所要准备的细节太多,而重中之重、关系到这场战役最终成败的,当属于后勤粮草的问题。
历代中原大国征伐高丽,常常被后勤问题拖了后腿,王伦作为后来者,对这个问题显然是不打算掉以轻心。更何况此次涉及到的梁山步兵和骑兵人数就超过了十万人,还牵扯到将来数以十万计的移民,以及即将面对的高丽本土百万人口是否能稳定下来的难题。
前期调集而来的二十万石粮草,已经堆放在罗州海南郡海南半岛临时搭建起来的仓库里。这块狭长的大陆突出部,给梁山大军了优质的登陆场。
拜李资谦和韩安仁互相眼中只有对方所赐,梁山军的登陆行动基本没有受到阻碍。除了因对当地水文特征不太熟悉,水军触礁沉没了两艘靠施恩搭桥买来的水货海船以外,其他一切顺利。
在留下史进全军看守临时粮库之后,王伦这才往翘首以盼的韩安仁处进发。据说这位高丽政坛的名角在这两天是悲愤不已,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在短短时间里,已经分别跟三拨人投降了。若不是知晓宋军推进神速,只怕人家都要往是不是王元帅故意在给他下马威上联想了。
不到全罗道,不知道这附近的岛多。话说仅这么一个半岛的西南角,居然有近两千个岛屿。地理条件还不算太让人吃惊,毕竟这属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跟人为的神迹相较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自打踏上了这片土地,许多千奇百怪的逻辑概念就像洪水一般冲击着大宋军民的思维定势!别的不说,光在这片和京东路差不多大小的地方上,居然就有四京、八牧、十五府、一百二十九郡、三百三十四县外加二十九镇!单从这么霸气的数据上来看,无疑是直追宋、辽的世界第三超级大国啊!
实际上呢?不说也罢!
王伦因为身经百战,对此已经是百毒不侵了。可赏罚军政司的随军头领裴宣却已经出离愤怒了,话说他这几天听到最多的事,不是武松们一日破三县,就是卞祥们逼降两郡,搞得跟儿戏一般。你说这功叫他怎么记?难不成从前在大宋破个村子的功劳,也要回头给留在山寨的头领们补上?
战争就在这种滑稽的气氛下开启,并着。
由于前几批队伍基本上都没有入城,王伦在和智囊团商议了之后,决定还是搞个盛大的大军入城仪式。主要原因是这里的土著就吃这一套,他们的秉性逃不出八个字“遇强则弱,遇弱则强”。
虽然梁山即将实施的政策可谓半岛有史以来头仁政,但在这之前,亮一亮肌肉还是很有必要的,从来只有畏威才会怀德,不然这些蛮夷就敢把你当冤大头,得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