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水浒求生记 >

第529章

水浒求生记-第529章

小说: 水浒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结果大出意外,竟是方腊出来吸引了火力,如此,悲剧就铸成了。时隔许多年以后,江湖上还有传言替此人惋惜:“宋江该早不早。方腊该迟不迟!”

    其实吕方和方腊一样,都不知道宋廷已经集结大军,准备和金国联合攻辽。但吕将却十分警觉,他深知战事一起,对双方来说,都不容有丝毫纰漏。如果战略上出现错误。战术上再漂亮,也于事无补。

    说来让人有些无言以对的是,宋国南征方腊,这时方腊也在“南征”宋国,只派了偏师方七佛北伐。刚刚打到秀州的时候,便遇上官军先锋大将王禀,血战一场,伤亡惨重,自此拉开起义军败亡的序幕。

    这时从明教起事算起,还不到四个月,朝廷用来北伐的队伍就开赴了东南,方腊终于尝到自信过头的恶果。

    中肯的说。方腊就是夺了江宁府,也不一定能够按他的预想成功割据东南,但吕将的方子算是开对了。至于药性不力,实怨不得医生。

    大厦将倾,回天无力。

    吕将后来又给出一些战术层面上的建议,比如放弃杭州城、保存有生力量之类,方腊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采纳,最后吕将被官军俘获此处史料繁杂。有一说是韩世忠俘获方腊时,他也在内。结果辛兴宗过来抢功。官军内讧,居然叫他趁乱逃了。又有一说。方腊被俘时,吕将正在临县总之在方腊被擒之后,吕将仍带领义军余部再战宋军,最终在走投无路时,这位前太学生选择了以自刎来结束自己的性命,而不是投降。

    这样一个有胆有识,又对宋国朝政失望透顶的士人,居然叫吃遍千里闭门羹的王伦撞上,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特意开恩他这趟江南之行不至于空手而归。

    “先置酒肉,与他压惊。等我处理完大事,再请他相见!”王伦虽是恨不得立刻和此人倾谈一番,但江南群雄还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王伦先得把这个摊子收好,这关系到梁山下一步在江南的发展方略。

    “我们梁山做事,向来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方腊的事情,绝不会无端牵扯到诸位身上!我此番给大家这位绿林盟主,也无吞并诸位之心,尔等大可放心。反而在这里,我还要给大家指一条财路!下面请晁盟主与诸位详说!”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晁盖早已是枯荣看淡的人物了,这次王伦让他扛此大任,其实一开始他是拒绝的。作为老江湖,他怎么能看不出这是犯忌讳的事儿?可最终王伦一句话让他决定站出来:现在正是打基业的时候,你坐在一边看着我一人奔命,就那么心安理得?

    能让王伦用这等“责怪”语气针对的对象,放眼梁山,实在没有几个人。晁盖当时就心头一热,收起了的顾虑,表示坚决听从这个“小老弟”的安排。晁盖当时是这么想的,反正他固执己见的时候,基本都是靠人家救场才有今日。如今听王伦一回,即便是刀山火海,又算得了甚么?

    “我家哥哥发话了,鄙人就简单跟大家说两句。从即日起,我四明山开门市盐,在座诸位,想涉足其中者,无论早晚,皆可以和本人接洽!”

    晁盖说完,把手一挥,只见数十条大汉,手托盐盘,在群雄中走动。在此有不少人是两浙路来的,两浙路又是大宋海盐主产地之一,是以大家对私盐这种偏门,倒不陌生。不少人在看了梁山拿出的盐样后,都暗暗称奇,均与当初王庆是一般感想:老大,私盐畅通靠的是“便宜”二字,恁拿这么顶级的产品,怎么卖啊?

    就在众人私下里暗道梁山不大懂行之时,晁盖又道:“这是我们梁山能够保证的成色,每斤发货价是三十文……”

    众人一听,又与当初王庆的反应如出一辙,顿时炸了锅。要知道朝廷在两浙包给盐商的海盐价格,最低一种是二十文一斤,但那种货却乃是海盐中最次的残次品。再往上一等,根据蔡京的盐法,溢价十文,最低批发价格就到了三十一、二文了,但跟面前这等成色的盐粒比较起来,那些简直就是盐渣,估计朝廷四十多文发货价的海盐,都不一定能跟梁山的盐相比。

    不过和王庆那边稍有不同的是,王伦给他的价格是二十八文一斤,这里面有李助的面子不说,王庆也是区域级别的大经销商,这些小山头自不可能跟他享受同遇。要不是因为东南地区的盐价比内陆地区普遍要低,梁山还要涨价。

    “货量保证充裕,诸位要多少有多少,现款赊帐都好商量,只是销售地域,北不过长江,西以荆湖南北路为禁地,另外明州、越州、杭州、湖州、秀州为我四明山自销之地,他者不可觊觎,违者自负!”

    晁盖到底是十多年坐地分赃的大佬出身,面对这种场合游刃有余。放眼梁山内部,可以跟他对换的人还真不多见。

    他的一席话,顿时引起了台下群雄的激烈议论,特别是“赊账”二字许多游离不定的山寨产生干一锤子再说的想法。

    当然也有没有碰过这种生意的山头,此时虽不以为意,却也没有太大反感。毕竟刚才方腊开英雄大会时,说好听点是拉人入伙,说不好听那是吞了你没商量。身边尽是那种与你稍微有点拐弯抹角关系的“熟”人,一见面就拉着你说明教的前景多么多么好,不加入一定是你的损失之类的话,虽然当场也有一些山头答应,但更多的人感觉心里十分膈应,答应又不愿,不答应又不敢,生怕出不了这歙州城。

    好在王伦一来,这恼人的一幕都烟消云散了,他明显比方腊强悍,却并没有强迫大家入伙,反而还有财拉着大家一起发,这高下就立判了。虽然明教画好的大饼“歙州钱粮”落了个空,大伙也不好多说甚么。

    “蒙大家抬举,给我们寨主面子,选我做江南绿林盟主,我晁盖也没有甚么好回报的,如此就拿歙州库银相酬,也算我们梁山给大家准备的一份本钱!好了,大过节的,大家还是先喝粥罢!”

    给晁盖立威,王伦几乎只是起了个头,就不怎么再说话了。就连晁盖请他宣布这一事项时,王伦都拒绝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他相信,只要有晁盖在,四明山在江南的声望就是梁山的声望,晁盖的威望更是他王伦的威望。

    无数弟兄鱼贯而出,手上托着方腊事先备下的腊八粥,就在方腊的歙州据点里方腊聚拢来的群雄分食,大家吃得好不开心,顺带还拿方腊当下粥菜,骂他不识时务。

    此时是既有钱拿,又不用担心被吞并,接下来还有财发,江南绿林的春天真是来得太快。

    “好一位学兄!手段恁地了得!小生看那方腊败在你的手上,他真是一点都不冤枉!”

    王伦正在听取晁盖汇报,商议把库粮散发给本城居民之事,却不料此时有一人走了出来,丘岳反应比焦挺还快,瞬间拦在此人跟前,做警戒状。

    “他是哥哥要见的人!”焦挺不屑道。

    丘岳脸也不红,心也不跳,反而笑道:“焦爷,小心无大错!”

    饶是焦挺生性粗犷,此时也不免被这一声“焦爷”激起一阵恶寒,要是刚上山的小兄弟这么叫也就算了,可是这位大哥,你好歹也曾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有点脸面好不好?丘岳却是丝毫不以为意,只是含笑退开。

    “吕学士过奖了,坐下同饮一碗腊八粥,如何?”此人现身,王伦毫不怠慢,起身招呼道。

    “承蒙款待,事先已经用过了!我是来道一声谢,顺带告辞的!”

    。。。

第七零一章 毒哉吕将() 
见吕将居然是来向自己辞行的,王伦微微有些诧异,略想了想,回头对晁盖耳语几句,晁盖点了点头,起身对吕将招呼一声:“吕学士稍坐片刻,鄙人招待一下宾客!”

    吕将颇为尊重这位新任的江南绿林盟主,见说拱手相谢,待他下了台去,又再次对王伦辞行道:“承蒙学兄拔刀相助,小弟感佩在怀。只因还有要事在身恕不能久留!”

    放着贤才就在面前,方腊是有眼无珠,难道自己也明知故纵?王伦之所以让晁盖下去招呼群雄,就是想专门留出时间来会会这位很有战略眼光的前太学生。当下指了指晁盖留下的位置,示意吕将道:“说两句话,耽误不了足下的大事!”

    只听王伦话音一落,丘岳有意无意的渡步至吕将身后某处,好似上前笑看群雄吹牛,实际却堵住了吕将后退之路。不过他此时是背对着这书生,即便对方有所察觉,也不一定能肯定他是有意的。

    不知丘岳是不是做得太过高明,拙于人情世故的吕将并没有现这一点,闻言只是两只眼睛在王伦身上打转,最终点头道:“小弟不敢和前辈坐而论道,还是站着聆听教导吧!”

    来到这个时代经历了这么多的人和事,王伦此时完全听得出来,此人说的不像反话。但事情怪就怪在此处,他既然对自己很尊重,为何表露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王伦不想再猜哑谜,开门见山提出邀

    “刚才吕学士在酒肆前,虽然对方腊是诸多不满,却隐隐有怒其不争之意。既然阁下有意投身绿林。王某斗胆相邀,不如随我上梁山如何?”

    吕将闻言暗暗叹了口气,对方的招揽倒是在他意料之中,他怕就怕王伦来这一手,逼得他左右为难。于情于理。王伦是救命恩人,实力又比方腊强盛,他肯投方腊而不肯上梁山,绝对是说不过去。可上梁山实在不是他的志愿,他也不愿违心应允,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实言伤人。学兄莫要逼我!”

    说实话王伦倒还真想听听,上梁山怎么就委屈这个人了?道:“你我都是读书人出身,也不必尽讲虚话。如有实言可戳我痛处,你但说无妨!”

    望着这位一袭白衣,和自己有着同样气质的绿林魁。吕将有些纠结。但他好歹也是上书抨击过当朝天子花石纲的人物,此时虽然犹豫,还不至于让他缄口无言,最终还是说道:“吕将要投之人,是能够推翻这个腐朽皇朝之明主!只可惜,在小弟看来,此人还未出现!”

    “噗”的一声,假装喝粥实则身后书生一举一动的丘岳突然一口呛到。这货是哪里蹦出来的?真是东京太学培养的人物?怎么方腊这样的货色他当个宝,来到金山前反而却晃了眼?

    此时不只是丘岳反应异常,就连焦挺都怒道:“我哥哥拳打河东田虎。脚踏江南方腊,后面还有一个王庆跟着!你这厮自己说,天底下还有谁人强似他!”

    “每逢乱世烽烟四起,强横者如过江之鲫,最后还不是叫真命天子定鼎中原?”

    其实吕将说话还是算有所保留的,每每说到伤人处。他便缄口不言。前一句没有明说王伦不是明主,后一句也没有点明王伦无非陈胜吴广这些替别人做嫁衣的人肉布景。

    听他这么一说。王伦此时已经能断定,他还真不是在跟自己讨价还价。而是压根就不看好梁山啊!王伦自千把人起家,受过无数责难磨难,若是当初小打小闹时,被人家这样说,也还算有理。可此时梁山实力几乎过其他田、王、方三人总和,也远远丢下原本轨迹中的宋氏梁山,怎么此人这时还这样说?

    若是大言唬人的酸儒也就算了,偏偏是个前方腊集团中眼光比较毒的苦海明灯,王伦此时还真动了兴致,非要他说个明白不可。

    “吕学士说话留一半,高深有余,坦荡不足。你我好歹相识一场,也是缘分!还请学士教我,你怎么就这么不看好我梁山?”

    也许是被王伦表现出的诚意给触动,吕将叹了口气,道:“学兄学贯古今,你可曾见过,古往今来有书生得天下者?”

    王伦闻言一怔,吕将这是拿统计学的结果来做依据啊!他既然是持有这个观点,倒是可以理解其不投梁山泊的苦衷。王伦之前还生怕梁山是出了甚么大漏洞了,叫人避之不及。得知是这个原因,王伦此时已是心安如水,捧哏道:“还请赐教,书生为何坐不了天下?”

    哪知,此时吕将还真就长篇大论起来:

    “咱们书生,看似前途无量,实则尴尬无比。你我进一步则可跻身权臣勋贵,退一步却又沦为贫苦百姓。我辈向上之路艰辛无比,有诗曰‘一将功成万骨枯’,我辈的道路又何尝不是如此残酷?”

    “我们只有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杀开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这条血路上,有无数同类被我们落下。我们不懂得什么叫精诚团结,最多只知各自小团体利益。从古至今,我们只能依人成事,破落户刘邦成事了,我们去依附他,贵族李世民成事了,我们又去依附他。所谓“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须遗臭万年”,这样的话绝不是书生能说出来的。我们只会说‘使我有洛阳二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