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水浒求生记 >

第495章

水浒求生记-第495章

小说: 水浒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俺们白衣王秀才要请他上山?朝廷里就没个好东西上去做么?”那壮汉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此时心中还挂念着丧亲之痛,不由出声问道。和梁山好汉打交道就这个好,心里有话可以直说,不必藏着掖着,也没有人会觉得你这样就是冒犯了他。

    “就是!朝廷不但没有好东西,还专门排斥好人、良人,俺们王书生当年也是在东京赶考过的人物,偏偏满朝权贵不识得他,逼他上了梁山,却去怪谁?”

    “倒也不能这般说!武都头就是朝廷出来的,怎么就没好东西了?”人群中也不知谁接了一句。话是好话,可是听起却好生别扭,不过武松也不见怪,反而朝人群中抱拳示意,大家伙们顿时生一阵善意的哄笑声。

    这时,又有人道:“武都头这样的好汉,摆明了是做大将军的料子,只做个都头,亏得上了梁山泊,跟了俺们王书生!”

    武松道了声惭愧,拱手道:

    “这位宗知县历任数县知县、并那登州通判,当初我哥哥在登州见过他一面,知道他是一位少有清官好官能官,所以想请他上山叙叙旧情!”

    “清官?好官?没感觉啊!”

    众人闻言楞道。这话要让梁山势力范围以外的老百姓听到,那绝对是要吐血的,他们盼都盼不来宗泽这样的父母官而。可梁山周围的百姓,偏偏就这般“后知后觉”,你道为何?

    《孟子》一书中有一句名言,叫做“观于海者难为水”,也就是日后那句脍炙人口“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原始版本,意思是,大海都见识过,见到一般的小江小河又怎么会激动呢?

    想一个不抽税,不纳粮的武装集团,有病给你医,有冤无偿给你报,还给你无数挣钱家的机会,有了这样的依靠,谁不至内心的去拥护他?

    可以说,无论朝廷派谁在梁山泊岸牧守一方,都回天无力,挽回不了已然失去的民心。即便是宗泽、张叔夜这样注定名留青史的名臣,在梁山已成系统的仁政面前,也施展不开。更何况他们头上还有无数恶婆婆压制着,能全力维持下去已经算不错了。至于朝廷那个早以叫自己丢了个干净的尊严,很难靠这几位官场中的异类来找回。

    “俺们王书生说了好官,那肯定是个好官,大伙儿便不要帮倒忙了,送我们宗相公上山罢!”

    人群中质疑宗泽的声音渐渐少了,而附和武松的声音却多了起来。

    “宗相公,得罪了!俺们看你身上这身衣裳,心里就来气!天下乌鸦都是黑的,就恁一位是白的,俺们也认不出来啊!得罪得罪,莫要见怪!”

    “俺们白衣王秀才可是天魁星降世,是老天爷派来拯救俺们百姓的,恁上山好生辅佐他,将来少不了修成正果啊!”

    五味杂陈的宗泽被刚才那个要打要杀的壮汉扶了起来,周围百姓口中都道得罪了,宗泽心中毫无脱难之后的喜悦,而是打头一回感觉自己在百姓面前就像个外人,这种失落很让他难受。就好比一位在武功上以臻无敌的高手,在江湖上寂寞良久,现另外一人还未出手,就将他打败。更关键的是,这个人的目标是推翻自己的门派。

    “宗知县,多有得罪!还请虽我一同上山罢!郓州陈知州和济州张知州只怕已经在路上了,咱们不要迟了!”

    武松对这位老者,始终保持客气,因为王伦曾说,这位才堪称之“中流砥柱”“民族脊梁”。武松自上山以来,还从未听观人入微的王伦如此高度的评价过一个人。哪怕是另外两位官位比此人高得多的知州相公,济州张叔夜也不过被王伦称作朝廷的良心,而郓州陈文昭最一般,就简单四个字:这人不错。(《水浒求生记》将在官方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哦,同时还有1oo%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点击右上方“+”“添加朋友”,“qdread”并,度抓紧啦!)(!

    。。。

第六五七章 断金亭书生责贤()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dd”并加,给《水浒求生记》更多!

    在梁山泊上,有一处亭楼盛景,乃是王伦足迹基本罕至的地方。∽↗,却问此地有何不凡来历,竟叫王伦有意无意忽略了它?

    但见这亭子三面环临深谷绝涧。十二根石柱,撑起一个歇山卷棚式的屋顶,四檐上翘,脊兽栩栩如生,大有凌空欲飞之势。有道是:四面水帘交卷,周围花压朱阑。万朵芙蓉铺绿水,千枝荷叶绕芳塘。华檐外阴阴柳影,锁窗前细细松声。江山秀气满亭台,豪杰一群来聚会。

    原来,此地正是坐落于梁山西侧悬崖之畔,凭栏遥望李家道口的断金亭,可谓与前后两位白衣秀士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遥想当年,“老”秀士王伦便是喋血于此,被忍无可忍的林教头火并而退出了梁山舞台,成就了托塔天王晁盖后来一时无两的江湖地位。

    同样,“新”书生王伦也是因为这具躯体的前任在此观雪景,无端被雷电劈中,随之卷入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才有了现在傲视山东的新梁山。

    今天,王伦却要在此大宴宾客。

    这三位主要宾客之中,有两人乃是当世之大贤,注定名留青史的人物。而剩下陪太子读书的那位,却也不简单。在原本轨迹中,便是他由案宗上那些枯燥的文字中,看出了治下县衙都头武松的冤情,本着良心,从轻处置,才保下了这位打虎英雄的一条性命。

    客人分量很重,陪客来历却也不小。

    此时梁山泊的三位军师,虽然都在山寨。但因为各人手头都是一大堆的事儿,王伦一个也没叫。其他头领,也都是各司其职,在职在岗。除了“焦不离王,王不离焦”的焦挺,王伦只请了柴世宗嫡孙柴进柴大官人相陪,于公于私,他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酒筵摆好,客人也该入席了。当听到王伦身边这位官人就是前朝柴氏嫡脉时,饶是几位抱着“汉贼不两立”原则的正人。也不禁微微欠身。高家没脸没皮的可以不认旧账,当今天子可以暗地里搞小动作,但这几位君子不能没有表示,毕竟这国家,都是从人家孤儿寡母手上硬抢来的,士人们爱说“得国不正”之类的言辞,抨击的就是这种行为。

    但主动和柴进见礼,仅仅只是替自家东家略表歉意。当王伦举起酒杯,作祝酒词时。众位客人便不那么配合了,张叔夜和宗泽对视一眼后,压根没有动静。唯有陈文昭叹了口气,举杯和王伦意思了一下。算作敷衍。剩下两个后生小辈张伯奋、张仲熊自然是唯父亲马首是瞻,如中了定身法一般,不言不语。

    王伦摇头一笑,和柴进一起朝陈文昭举了杯。自饮了杯中之酒,把酒杯放下后,王伦便出言招呼大家吃菜。

    这时却听张叔夜把手一拦。出言道:“王首领不必客气!你我立场悬殊,怕也没有同桌畅饮的缘分。今日阁下把我等三人擒至山,如果有话,还请明言。只是请听老夫先说一句:若要叫我们折节入伙时……”说到此处,张叔夜“呵呵”冷笑,望着王伦斩钉截铁道:

    “张某愿以颈试剑!还望王首领莫要多费功夫!”

    话说这位张叔夜张太守虽是文臣,但自幼熟读兵书,身上还怀有武艺,是以为人作风与性子较为温吞的陈文昭成了鲜明对比。既然不愿与王伦虚与委蛇,说话便直来直去,掷地有声。

    “入不入伙,饭总是要吃的!”王伦笑了一声,道:“这里时令菜蔬都是从附近百姓处采买的,几位父母官可以取箸尝尝!”

    “买来的?你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你梁山不事生产,专一劫掠官府,拿朝廷的钱,收买人心,可恶尤甚!”

    三位正主儿还没说话,真正无关紧要的小辈已经拍案而起,原来是张伯奋明白了父亲的心志,此时说话已经不再留甚么后路。

    “黄口孺子,不知高低!我家哥哥与你爹爹说话,岂有你插嘴的份?”柴进起身喝道。

    “你!”张伯奋气急,一只手指向柴进,刚要出言骂还,却见张仲熊慌忙拖住哥哥,死死拽住他的衣衫,张伯奋回头怒视,就在这时,只听张叔夜出言道:“老大!我和王首领说话,你不要插嘴!”

    “无妨!令郎有话但讲不妨!有道是“理越辩越明”,在座都是明事理的人,小可倒也愿意与诸位论论这个理儿!”王伦替柴进倒满酒,示意他坐下再说。

    “好好好!我看你一个水洼草寇,还能把理说到天上去!”张伯奋沉声道,这回倒是没有再拍桌子,而是稳稳当当的坐到椅子上,想看王伦能有甚么花头。

    “《荀子》有言: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这句话说来已有千年,但还是很适用于当下罢?简单说来,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这八个字!而我梁山泊的做法,乃是取之于民,亦用之于民,几位也和伯奋老弟一般,对此事深恶痛绝?”

    陈文昭闻言,半晌无语以对,最后自倒了杯酒,拿在嘴边却又不饮,只是发愣。宗泽叹了口气,目光停留在桌上的菜式上,渐渐发散,好像对王伦这个说法有所触动。张伯奋显然因王伦拿他做反例,而心有不甘,刚刚站起来欲出言辩解,却被父亲所阻:“老大,坐下!”

    显然张叔夜知道儿子说不过王伦,亲自上阵道:“朝廷如何不曾救济百姓?每年旱灾水灾,治理河道,朝廷皆有明旨!更何况泱泱大国不比你一隅之地,既要养兵御敌,又要养官牧民,王首领这个说法,有失偏颇了罢?”

    王伦摇了摇头,直言不讳道:“天下的事。若下个圣旨就能解决,天下也不乱了!毕竟‘做了’和‘做好’是两个概念,拿前者替后者遮羞,贻笑方家矣。须知表面文章糊弄得了一时,糊弄不了一世,朝廷若真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不得万民爱戴,又如何有我梁山泊的今天?‘天’都自己行道了,还要我们‘替天行道’作甚?难道我这山上十数万人都是放着好日子不过。天生的强盗恶人?”王伦顿了顿,又道:

    “太守说朝廷要养兵养官不容易,确实是不容易!养得百万禁军而对外卑躬屈膝,养得万千冗官而对内敲骨吸髓,朝廷这个差事干的是好生辛苦,莫不叫天下人闻之心疼!”

    柴进闻言抚掌而笑,道:“官家要是干累了,不如退位让贤,自有人可以干得比你们好!”

    柴进这个话就有些刺骨了。只听“砰”的一声,又一人拍案而起,原来是张叔夜气得心火上头,指着柴进说不出话来。柴进哪里知道张叔夜未来的丰功伟绩。当下只是冷笑一声:“我柴家不就是被赵家请下帝位的!他赵家为何就不能被别人赶下去!天下自古便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当初大周劲敌环绕,孤儿寡母如何当朝?天下百姓计……”见父亲彻底叫这人堵得说不出话来,张伯奋起身救场。哪知还没说完,却被柴进指着鼻子骂道:“如今大宋劲敌环绕,昏君奸臣如何当朝?为天下百姓计。还是叫赵佶退位,我们王氏当朝!”

    见成了意气之争,在场一位入亭以来一言未发的老者起身道:“柴公子此言差矣!常言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你们王首领在天子脚下,妖言……”说到此处,这老者原本要说“妖言惑众”的,顿了顿,还是换成:

    “你在天子脚下,鼓动百姓,对抗朝廷,以一己私欲,拖万千人下水,王首领要是真如你自己所言的那般,何不暂免刀兵,为朝廷效力?”

    王伦见说话之人正是宗泽,心怀敬意的朝他行了一礼,道:“当日登州一别,宗通判的教诲我时时想起,对于阁下,小可万分敬仰!不过今日就事论事,小可若有不到之处,还请先生海涵!”

    宗泽眼神复杂的对王伦点了点头,对眼前这个“红头子”,他是既不敢小觑,也恨不起来,虽然县衙那一幕让他很受打击,但静下心来,细观此人的作为,还真让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虽然这么说,对他这位在职朝廷官员有些出格。

    其实,王伦在很多事情上的做法,都让他有眼界一亮之感。梁山泊做下的很多事,也有许多是他想干而没干成的。只是出于立场原因,双方才势同水火,不然,说不定两人还能成为忘年交,对酒当歌,诉说衷肠。是以,宗泽此时的心情格外复杂。

    “根据小可观察,历来帝王爱用三类人。一是安贫乐道的廉吏,用以维护纲纪,善养黎民;二是榨取民膏的贪官,用以钓取财富,积蓄国力;三是手段残暴的酷吏,用以诛杀功臣,屠灭异己!”

    王伦顿了顿,目光从宗泽、张叔夜、陈文昭三人身上掠过,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