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水浒求生记 >

第216章

水浒求生记-第216章

小说: 水浒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刺焯烊缏谋”较嵴獍忝飨缘亩员龋唤兴玖艘簧�

    蒋敬以为杜迁是舍不得马勥,劝他道:“杜家哥哥,常言道强扭的瓜不甜!咱们山寨声望越来越大了,投山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只顾愁甚么?”

    杜迁闻言,朝蒋敬一笑,也不解释,自嘲道:“投山的人越来越多,没人会不高兴,可你我两个肩膀上的担子就重了!”

    王伦见说,摇头一笑,道:“兄弟你这就是在怪我了!”

    杜迁嘿嘿一笑,道:“小弟此时出门走一遭,山上山下随便拉个弟兄,谁不说哥哥见识宏远,走一步看三步?我还记得当初咱们下山替李四报仇的那晚,那时山寨也是快揭不开锅了,哥哥当时出了主意,咱们便打破了西溪村。我还记得宋万看到那保正家挖出的五百两一个的大金锭时,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的样子。”

    杜迁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露出一种颇为沉浸的笑容,蒋敬有些神往的看着杜迁,听他说道:

    “咱们靠打这些为富不仁的恶霸发的家,可是各位也知道,现在这厮们贼精贼精,倒也不敢害人了。且说咱们山寨如今是家大业大。也不是打一两户豪强便能过日子的。小弟也知道,哥哥山寨忙得转不开身,但无论怎么说,哥哥好歹再出个主意,也叫小弟手头上宽裕一些!总不能整日里没事,便琢磨着卖家当罢!”

    “海贸一开,怕没钱来?”焦挺却是头一次见杜迁焦头烂额,不禁开口道。

    杜迁把手一摊,无奈道:“我的哥,就算王庆这厮揣着钱来。还不知得过多久!咱们的货物。还在番人手上赊欠着。过了这么久,却连个钱影子都没见着!先声明,我是万分相信这海贸的利润巨大,也是万分的这一来钱的路子。可关键是这海贸回钱也太慢了些呐,却不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见杜迁从开玩笑,说着说着便着了急,看来还真叫山寨这本账给逼急了,王伦当下也不多说甚么,只是招手把扈成叫了过来,当着杜迁的面,问他道:“我从登州拉回来的货,你看了没有?能值多少钱?”

    “当时哥哥吩咐给荆湖的几个好汉准备礼物时。小弟便去看了,粗略估计不下三十万贯,最多四十万贯!”扈成回禀道。

    “甚么!?两个仓库的海货,直把二十多条船装的满满当当,竟然这般不值钱?”焦挺不可思议道。显然和他的心理价位有所落差。

    “焦挺哥哥不知,这山东地界往高丽跑私商的都知道,贩东西去高丽那才叫做海贸,从高丽贩东西回来,却要看运气,运气不好也就赚两个辛苦钱,聊胜于无了!”扈成摇着头道,

    “他那里贩回来的,不过是些漆,青器,铜器,参,茯苓,松子,榛子,松花药材等物,价值哪里能跟咱们的瓷器、丝绸、书籍相比?而且这些东西成色最,成色好的不一定次次有,所以说要靠运气,就说咱们这次在登州的缴获品,虽不能说都是次品罢,但成色也强不到哪里去!”

    在这个时代,说起来,大宋的诸多商品乃是国际贸易中当之无愧的高档货抢手货,其他许多与大宋进行贸易的小国只能靠出卖最初级的来弥补贸易逆差,很显然,高丽便是其中之一。

    “捡些珍贵的药材留下来自用,其他的全部放出去,贴补一下山寨支出,若再没点进项,杜迁兄弟只怕就要夜不能寐了!王庆那边来去也得几个月了,倒也不忙!”王伦对扈成道。扈成闻言朝杜迁一笑,点头应了。

    二三十万贯对于从前的梁山来说,是个很大的数目,但在目前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随便经历一场长途跋涉的阵仗,便能耗个差不多。但有进账总好过没进账,只见杜迁摇头一叹,道:“哪天穷疯了,老子打破济州城池,问张叔夜老儿借点钱花花!哪怕最后惹得赵官家御驾亲征,老子也不理会他,到时候拍走人,去济州岛上逍遥!”

    “那你不是找错人了,张叔夜哪里有钱?再说济州不过一个四县小州,钱粮不多不说,还有转运使不停往东京输送,就是打下来时,若运气背了些,恰恰等他刚刚解送回京了,恐怕便是空壳子一个!”王伦摇头道。

    宋朝不比唐朝,唐朝地方州府财富丰厚,而宋朝就显得磕碜多了。宋代每路都设有一个转运使,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各州府除去开支以外的税赋源源不断的运往东京。唐朝安史之乱时,两京俱失,但敌后的各州郡都能各自为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州郡手上有钱有粮。而金人一入侵,宋朝大多数州县没有做出应有的抵抗,跟宋朝强干弱枝的国策有很大的关系不光收拢军权,还有财权。

    不过穷归穷,起码也是一州首府,财富肯定不是祝家庄这等民间村坊可比的,虽然开支以外的税赋要上缴,却不像后世那样存入银行便行了,他是要把银钱和粮食积攒起来,看一年往东京运送个几次,这里面便有个时间差了。也就是说,钱粮的运出之前,虽不属于州府,但是却寄存在州府。

    众人听了王伦言语,都是有些惊讶,从前山寨奉行低调发展的政策,基本不会沾惹州府,此时见王伦顺着杜迁的话开着玩笑,还做出详细解析了一番,莫非现下哥哥的态度有些松动了?

    见到众人奇异的目光,王伦笑了笑,也没解释,这个事情目前他只跟闻焕章交换过意见,等萧嘉穗回来之后,他准备再请两位军师,一起探讨一下山寨日后的行动准则:该不该打州府?甚么时机下去打?

    攻打州府的益处很明显,那就是会让山寨的财务状况大大好转。钱是个好东西啊!现在山寨发展,处处离不开使钱,要不然的话此时的船厂也不会因为缺乏木材而停工,杜迁也不必在此处哭穷了。不久之后的大移民每家每户所需的耕牛,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山寨要仿制弓弩,制造皮甲,原材料所费甚巨!总之,梁山泊未来的发展与前程,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钱字。

    攻打州府的害处却也很明显,那就是过早的对朝廷暴露自己的实力。只可惜韬光养晦这个策略在从前或许比较有效,但是就目前水泊边上三州的领头人来看,却是有些鸵鸟战术了。名臣张叔夜对朝廷肯定不会瞒报梁山真实实力,而程万里会不会对童贯隐瞒不知道,但是损兵折将的候发一定是不敢跟胞兄候蒙撒谎的。

    故而对于这个问题,闻焕章是倾向于有的放矢,既不宜以频繁、疯狂的攻城次数来过度刺激并逼迫朝廷出手,却可以在遇到合适机会时,不必再兀自忍耐,缩手缩脚。

    王伦也是很赞同闻焕章的这个观点。

    原本轨迹中,宋江打破高唐州,引来高俅的报复,随后便有呼延灼领着连环马杀来。后来宋江打破大名府,同样引来蔡京的报复,于是便有了之后关胜的出征。

    这些朝廷重臣更像是为报私仇而兴兵,比如宋江赚了青州杀慕容一家,闹了华州害了宿太尉,破了凌州,后来又山寨第一把交椅,和卢俊义各自攻打一州,最后却并没有引来朝廷的报复。

    不过王伦也注意到了,其实这里面还有个破城的频率问题,便是宋江攻打这些州府是在数年间,平均下来每年也就一两次上下,并且打完州府后马上撤退,从未占据过州府,这一点发现给了王伦很大的启示,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如此,才叫朝中权奸们虽然一时奈何不了宋江,却也始终没把他当一盘菜。

    有发现便有借鉴,看来自己倒是可以跟这位宋押司学习学习如何扮猪吃老虎,来对付朝廷,如何既破了他的州府,还叫他认为你只是癣疥之疾,不足为患。

    此事属于山寨战略转型,王伦觉得还是跟手底下的三位军师沟通好,做好万全的构想和准备,然后再开始考虑转变,不然的话,在登州时他就可以一鼓作气,破城而还了。

    相信两位军师的看法应该和闻焕章差不多,毕竟水泊边上的三位背景各异的太守都不是简单之辈,再指望他们如前任昏官那般瞒上欺下,是靠不住的。

    既然靠不住,索性便不寄希望,正好山寨财务要靠两条腿走路才能稳当。

第二九二章 沂水同乡会() 
虽然有了海外贸易和不定期攻州破府的两手准备,王伦感觉还是有些跛脚。毕竟海贸的回款周期长,且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可抗力,风险不小。而攻打州府也不是可以无限制的重复为之,除了不可避免的伤亡外,若是最后如方腊一般,把童贯和他的精锐西军吸引过来,到时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后就是胜了,估计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这对把目标放在白山黑水间的王伦来说,绝对是一个很难接受的结果。

    如此来说,就需要再找到一个来钱稳定,且风险极小的路子,为日后梁山泊的发展壮大,坚实的财力保障。

    “孟康兄弟,怎么见了我就躲?”望着不远处正和老兄弟火眼狻猊眉飞色舞的孟康,王伦笑道。

    见王伦召唤自己,孟康如债务人见了债权人一般,低着头走了过来,邓飞见状不明所以,也是跟了过来。此时孟康心中明镜似的,还没等王伦开口,便听他剖白道:“哥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容易把工匠练熟了,可小弟此时手上没了木材,再怎么也变不出海船来啊!”

    王伦见他倒是心中有数,哈哈一笑,道:“怎么我在下午时,还见岸边堆着好些木料,此时全不能用?”

    孟康点头道:“船上某些关键部位非得特殊材料不可!小弟所需的物事,事先都告知扈头领了,他也答应了一并采买,结果我俩到了杜迁哥哥面前,任我们好说歹说,他就两个字,没钱!”

    邓飞见说,“哎呀”一声,道:“你差木料,跟我说声便是,这山上山下。哪里找不出些好树木来!”

    孟康苦笑一声,道:“我的哥哥,这木头不是砍来便可用的,单是烘干,就得花个年把时间,不然你当小弟故意偷懒!?”

    见孟康真给逼急了,王伦摆摆手,示意他放心,道:“我此时也不要你造大海船,就是近海岛屿间探路用的海船足矣。材料的事情你不要操心。我自会跟杜迁打声招呼!兄弟你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且问你,这种船建多大规模的好?”

    “近海岛屿?”孟康疑惑道,旋即低头沉思片刻,开口道:“太小吃不住风浪。太大靠不近海岛,依小弟看,四百料足矣!”

    王伦见说暗暗点头,刀鱼寨立寨数十载,在无数次的摸索中,选定的最大船型便是四百料,看来孟康身上的本事也不是白给的,当即点头道:“我便要这种船型,差甚么只管说来。争取及早动工!”

    见王伦神色郑重,孟康估计这批船只会派上大用场,此时也不怠慢,拍着胸脯道:“只要料子够,小弟这边绝不会拖山寨的后腿!”

    ……

    俗话说:“归心似箭催马蹄”。四五十里的距离,对于麾下全是马军编制的萧嘉穗大军来说,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可问题是,此时队伍中有着的老百姓同行。他们拖家带口,携老扶幼,依依不舍的惜别了无法养活自己的故土,带着对新生活的满腔憧憬,投向了梁山的怀抱。

    此时离天黑已经过去了很久,走了一整天的百姓们依旧没有停下步伐,步履蹒跚的往心中的圣地前进,忽然间,前面出现一阵密集的火把,众人心中一喜,相互回头报喜。此番走来,真的不容易。路上不知耗费了多少时日,赶了几百里路,莫非终于到了梁山?

    青眼虎李云此时正斜靠在一架没有封顶的马车上,感觉到了身边人群的躁动,他强撑起来抬头四顾,在意识到马上就要到梁山之后,心中渐渐局促起来。

    这时他所歇息的大车边,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员魁梧大将纵马上前,身后跟着五七个彪壮骑士,似是前去照面。

    李云识得他,此人正是前军领队头领霹雳火秦明,听说从前是青州的兵马总管,不想此时竟也落了草。在他看来,此人完全可以说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上,原以为此人多少会有些无奈,却不想这段日子接触下来,李云暗暗惊讶,因为他在此人身上完全察觉不到一丝不甘的情绪。

    “秦将军,我师父此时人在何处?”朱富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叫李云心中有了些许慰藉。

    “就在后面不远,和军医待在一起,你往后走走,便可看到!”秦明回道。

    朱富抱拳谢了,急急往后奔来,朱贵留了下来,跟秦明聊了起来,不多时黄信也上前而来,秦明叫他整理队伍,依次搭船回山。

    朱富看到李云脸上比初见时好得多了,放下心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李云身边不远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