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铨心下稍安,又问道:“那现下咱们应该怎么做?”
“什么也不做。陛下虽然现在只是稍作警告,但咱们要是再做什么就不一定了。至于之后,就是等着正式决定出兵西北后,争一争统兵的大将人选。”
925章 殿试的题目()
之后几日,各个派系的武将受到警告,不敢再使人弹劾徐景昌,顿时允熥面前的奏折就少了许多;允熥再用早已准备妥当的办法对付纯粹的文臣,总算将此事应付过去。
随即,四月初六举行殿试。这一日一早,如同之前历届一样,会试中了贡士的人一大清早在长安门外排好队,天大亮后穿过重重的门户来到奉天殿外,随即听从侍者的命令上前参拜允熥。
允熥虽然已经主持过一次殿试,但还是很有兴头,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的这些即将成为进士的人。
‘这人就是周述?长得一表人才,满脸正气,确实很像一个正直的大臣。’允熥想着。
这一科的贡士,到目前为止允熥最重视的就是周述。他之前在对程朱理学的辩论中提出了持中的看法,在理学派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还发表言论提出不可完全罢黜理学的观点,引起了允熥的注意。
他默默回想询问解缙等人的时候得到的答案。“陛下,臣是周述的同乡,臣居乡时也和周述多有来往,此人确是一个孝顺仁义之人,必是陛下手下的良臣。”解缙如此说。
“陛下,臣虽比周述早中进士一科,但建业二年周述只是因生父病逝守孝所以错过。周述学问精深,还在臣之上,又为人十分正直,陛下若是命其知刑部或大理寺,必无疏漏。”金善如此说。
金善和解缙都是他重用的大臣,他们的话允熥当然会重视。但他们都是周述的同乡,这个年头同乡就是天然的同伙,他们多半会夸大周述的本事,所以又不可全信。
‘也不知当地的锦衣卫调查的如何了,得赶快将调查到的事情送到京城来,要不然朕如何选定他的官职?或者,朕先任命他为中书舍人,过个二三年再外派为官?’允熥想着。
他正想着,王喜凑到身旁小声说道:“陛下,该开考了。”
“哦,快让这些人坐下准备,命侍者分发试卷。”允熥回过神来,吩咐道。
周述并不知晓自己已经入了允熥的眼,参拜过皇上后就在第一排第一列的位置坐下,拿出自己准备的狼毫笔和砚台,倒了一点温水开始研磨。
此时侍者也已经开始分发试卷了。周述作为会元,第一张试卷就放在了他的桌子上。
正在研磨砚台的周述接过试卷,在桌子上放好,就要继续研磨砚台,可他一不小心看到了题目,就楞住了。不仅是他,许多贡士在看到题目的一瞬间,都愣了一愣。
导致他们都愣住的当然是今年的殿试题目。只见题目为: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七年迁定难军节度使李继善为内地节度,欲平河套、宁夏之地。但有李氏族人滞留当地未能一并内迁,致使当地生乱,数年不能平定。
宋太宗以劳师糜饷,遂罢直辖河套宁夏之地之意,许李氏族人世袭定难军节度使,年给岁币以安定西北。但其后李德明之子李元昊不服宋国,遂建国号曰夏,史称西夏,连年征伐中原,宋国所费之钱财十倍于宋太宗时。
(题目结束)
这道题目倒是不难理解,答题的方向也很明白,但内容有些惊悚。一般来讲,后来朝代虽然会点评前一个朝代的得失,但一般对前朝皇帝的点评都是现在的皇帝来做,普通大臣是不敢的;可这一道题目等于是让他们批评宋太宗当初决策的失败,相当少见。
第926章 场地乾清宫()
而允熥之所以出这道题目,原因很简单,他这段日子被企图谏止出兵西北的文臣弄烦了。
大明自从允熥继位已来,已经打过许多仗了,虽然国库还充盈,但文官们出于自己的利益,也出于对国家的担忧,不支持同撒马尔罕国开战。
当然,允熥在广州的时候公开了撒马尔罕国的奸细要暗害他之事,不和撒马尔罕国打仗皇帝的脸面就丢尽了,依照儒家的思想,他们不敢也不能反对同撒马尔罕国开战,但反对大打。
正好他们又得知撒马尔罕国有东犯大明之意,所以自从他回京已来,无数进谏此事的奏折来到他面前,提出:虽然必须要出兵西北惩戒其国,但为了不劳师糜饷,减轻国家负担,只需将进犯的撒马尔罕军队击败,对其略施惩戒即可。他们虽然没有只说,但就是这个意思。
允熥被他们进谏的烦透了,但因为大多数文官的出发点其实是对国家好,反而不进谏此事的文官对大明的忠诚度存疑,他也不能处置他们,于是就定下了这样一个会试题目,以‘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出于一时节省开销的考虑,没有彻底平定西北导致后来党项人崛起,宋国不得不连年征战,开销远远超过当时平定西北的开销’为例,告诉大臣们不能轻纵了撒马尔罕国。
在场的贡士都想到了允熥的这个意思,在短暂的愣神后提起笔写了起来。
但周述却没有马上开始作答,而是一边继续研墨,一边想还有没有其它意思。
‘……迁定难军节度使李继善为内地节度,……。但有李氏族人滞留当地未能一并内迁,致使当地生乱,数年不能平定。’
‘但有李氏族人滞留当地未能一并内迁,致使当地生乱,致使当地生乱,’周述思考良久,想了想自从入京已来看的邸报,终于体会出允熥的另外一层意思。
在色目军队‘造反’后,允熥将所有参与造反的色目士兵家人都贬为奴仆,这使得一些文官颇有微词,认为皇上处置略有严酷。允熥以李家为例表明,若是不能彻底铲除这些造反士兵的家人,难保他们不会在地方上生乱。
想到这一层意思的周述再无停顿,提起笔来开始作答。
……
……
殿试的时候,允熥当然也没有干坐在龙椅上等着。
‘明年征伐撒马尔罕,到底要不要征召蒙古本部的军队作战?蒙古本部并不会马上受到帖木儿东进的威胁,不会像瓦剌和亦力把里两国这样尽心同撒马尔罕的军队打仗,甚至有拖累全军的可能。’
‘但大军征伐西北,却留蒙古人在草原休养生息,却不是什么好事。还是要征召他们派兵参战,绝不能允许游离于外。’
‘只是如何征召他们派兵参战却需要多费思量,还是召杨峰等人入宫询问一番在做打算。’
允熥思量已定,正要派王喜宣杨峰、曹行等人入宫,就见到王喜手里端着一叠试卷说道:“陛下,诸位学生已经作答完毕,请陛下审阅。”
“噢,”允熥从他手中接过这一百多份试卷,看了起来。头一份试卷才看了几眼,他就略带惊讶的说道:“周述竟然想到了朕的另外一个意思。”
头一份自然就是周述的文章。老实说,看到他的文章,允熥是有些惊喜的。他并不是歧视这个年头的人智商,根据录取比例计算,古代能考中举人的书生相当于现代大多数省份考中清华北大的学生,能考中贡士或进士的书生相当于现代的全省前几名,甚至有些省份的第一都考不中进士。能考中进士的,除了极少数以外都是即聪明又勤奋的人,只论智商允熥还比不过他们。
但允熥的出题思路是这个年代前所未有的,虽然古代人也经常使用隐喻,但与允熥的思路并不一样,并且他出题的时候也不多,至今解缙等人还无法完全理解他出的题目想要表达什么。所以允熥看到周述竟然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有些惊喜。
他又仔细看了看文章的文采与行文脉络,发觉逻辑性很强,文采也出类拔萃,顿时就起了心思。
‘连中三元也是一段佳话,就点他为状元。至于之后,照例留在身边为中书舍人,看他生性如何再分派官职。’允熥定下了对周述的安排。
随后允熥又看了接下来的试卷。想到另一个意思的贡士不多,但也有那么一二十个,允熥将这些人排在前面,其余的让解缙等人斟酌,排定了这次殿试的名次。
殿试结束,侍者带领准进士们对皇上行礼后离开皇宫,允熥返回乾清宫吩咐过王喜派人宣杨峰、曹行等人入宫,自己又回到前殿批答起奏折来。
过不多时就到了午时,允熥放下笔,和四辅官一起用过午膳,又睡了个午觉,未时起来正要继续去批答奏折,忽然宇哥小宦官跑进来说道:“官家,中山长公主与淮南长公主殿下求见。”
“她们过来做什么?”允熥虽略有疑惑,但还是说道:“让她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就见到昀芷拉着昀兰的胳膊小跑着进了这间寝殿,见到外衣没有穿戴整齐的允熥也没有避讳,反而走过来从小宦官手里接过腰带,笑着对允熥说道:“皇兄,让妹妹给你系腰带。”
允熥坦然受了她的服侍,笑着问道:“今日怎么这么勤快,还给兄长系起腰带来?”
“这些宦官都笨手笨脚的,如何能够将皇兄服侍得好?”昀芷答道。
“他们都是服侍兄长久了的人,可比你会服侍人。”允熥笑道:“你是有什么事情要求兄长吧,所以才如此殷勤,”说着,他看了一眼昀兰:“还把你二姐拉过来,是因为所求之事重大所以让你二姐帮你求情?”
“什么都瞒不过皇兄。”好不容易将腰带系好的昀芷笑道:“妹妹是有事要求皇兄。”
“皇兄,现在是四月初,天气已经暖和起来,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妹妹想去宫外转一转。也不去别的地方,就去皇兄给了妹妹的庄子上看看,尝尝农家饭,看看农民是如何辛劳。”
“你少来。”允熥马上说道:“兄长还不知道你!看什么农民如何辛劳,你现在嘴上这样说,但真出了宫就不会这样做了。”
“何况你最爱热闹,仅仅去庄子上看看怎会满足?定然会要去街上逛一逛。若是没有兄长陪同,那些侍卫和宫女如何敢违背你的意思?最后定然会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上转过后才会回宫。”
“所以兄长是绝对不会答应你出宫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兄长!”昀芷马上抓住他的胳膊,撒娇起来。建业三年昀兰被发现喜欢杨峰,允熥从此对公主见外男提防起来,当时他正在气头上,昀芷也不敢求他允许她出宫。
之后建业四年开春开始朝堂上就不安稳,允熥整天琢磨安南的事情,昀芷瞧着也不敢求。
好不容易,今年没什么事,允熥和昀兰的关系又缓和了许多,她才壮着胆子过来求允熥允许她出宫,可不会这样轻易放弃。
昀兰也出言帮衬道:“皇兄,四妹妹年纪还小呢,又从小喜欢武艺,想在宫外多转转也是有的,皇兄不如就答应了她。”
“也不小了,”允熥看了一眼昀芷:“马上就要过十四岁生日了,该像个大姑娘的样子了。”
“十五岁才是大姑娘,昀芷还差着一岁多呢。何况就是大姑娘,也不必一定不能出宫。妹妹有一次去女子学堂,就听到她们说,在入宫上学前有时还出府到外面看看,即使入宫上学后过年时也会跟着父母去集市上逛一逛。”昀兰又道。
“那好吧,皇兄就许你出宫去转一转。但是你绝不能自己出宫,明日下午,皇兄带着你到宫外去。”允熥说道。他毕竟是来自后世的人,对于皇家的公主成婚前不能出宫之事有些不忍,最终还是同意了她出宫的请求。但也不能让她一个人与下人和侍卫出宫,他被言官弹劾倒不是什么大事,但若是昀芷的名声毁了就十分不好了。正巧自己已经回京二十天,也想体察一下民情,于是决定亲自带她到宫外去。
“多谢皇兄。皇兄对妹妹最好了。”昀芷马上高兴的说道。
允熥又与她们说笑几句,昀兰带着昀芷就要告退。可王喜忽然小跑着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昀兰,凑到允熥耳边轻声说道:“官家,杨峰和曹行求见。”
听到这话,允熥也看了一眼昀兰。正好此时昀兰说道:“皇兄,既然皇兄还有事,妹妹带着昀芷就告退了。”说着,带着昀芷就要离开这间寝殿。
却不想忽然从她背后传来声音道:“二妹妹你先别走,皇兄过一会儿还有事要吩咐你。”
昀兰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好奇的问道:“皇兄还有何事要吩咐妹妹?”
“待会儿再说,等皇兄将他们二人打发了就回来告诉你。”允熥又对昀芷说道:“四妹妹你先回去吧。”
“我也要听听皇兄要交代二姐什么。”昀芷说道。
“这,”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