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如若两位苏老一怒,一封家书扔给他们老爹,他们不死也得脱层皮,而且日后在家里的地位恐怕会一落千丈。
某位自负聪明的世家子弟眼珠子一转,随手掏出俩铜板,放在一个小男孩的课桌上,柔声道:
“小弟弟,给哥哥看看你的学习笔记行不行?只要你给我看,这俩铜板就是你的了,去城东那边能买许多糖粒哦。”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小男孩非但没给他笔记,甚至连那俩铜板都没多看一眼,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讥讽人,丝毫不留情面的冷笑道:“你当我白痴啊!?”
那名世家子弟傻在了当场,显示没想到他居然会被一个小屁孩给嘲笑了。
就在他要恼羞成怒的时候,那小男孩“噌”的一下蹦上桌子,振臂一呼,“都给我过来!”
私塾里那些小孩子,似乎都听他的话,都围了过来了。
其实那世家子弟也真是倒霉,他找谁不行,专门找了坐在最前排的“小明”。
小明,最爱调皮捣蛋,但性子却很聪明,是这群孩子里的孩子王。
小明抱着膀子,站在桌子上,大声喊道:“大家都给我听好了,这些穿的人模狗样的大笨蛋,通不过先生的考试就得灰溜溜的滚回老家,被他们老爹打屁股,所以咱们手里的学习笔记很重要,千万不要轻易给他们看!”
“好!”
“不给,就不给看!”
“一群大笨蛋,连这个都不会,真不知羞!”
小家伙们乱糟糟的起着哄,毫不留情的尽情抨击着那些年龄比他们大的多的世家子弟。
那些世家子弟嘴角一抽一抽的,想发作又不敢发作,哭笑不得。
小明大手一挥,私塾里立马鸦雀无声。
他扬着手里的学习笔记,满脸得意道:“俩铜板就想看笔记?你们真当我们是白痴啊?这是阳谷,是阳谷!我们就算是下学后到工地里捡石块、扫垃圾都能赚俩铜板!”
“想看笔记?简单!先帮我们打扫卫生,把私塾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然后给我们每人五个铜板,不准还价,我就给你们看笔记!”
那些个世家子弟都无语了,阳谷不愧是阳谷,还真是人杰地灵,这么个小家伙,年纪还这么小,就学会坐地起价,使唤人了,等他年纪大了,阅历多了,那还了得?
不过,也幸亏这小子年纪小,才没有狮子大开口,这得赶紧给钱,不然等他回过神来,恐怕就不是五个铜板可以搞定的了。
这点银钱那些世家子弟自然都不放在心上,那名最先开口的年轻人一个人就全付了。
然后,以小明为首的小家伙们蹦蹦跳跳的下学出去玩了,而那些世家子弟,则需要苦逼的先把私塾打扫干净,然后苦读学习笔记。
不要妄想他们的下人来帮忙,苏氏私塾,从来不允许他们带下人进门。
166。第166章 种子(第五更)()
私塾里发生的事情,自然一丝不落的传到了武大的耳朵里。
武大听到后只是很无所谓的笑了笑,不过第二天,私塾的新规据就来了。
从此之后,学生们入学,全都得把那些满身铜臭的污秽物交给下人,莫说是银钱,就是他们身上佩戴的首饰玉佩,也全得拿下来。
那些世家子弟听闻消息后勃然大怒,破口大骂。
去你丫的满身铜臭,去你丫的污秽物,你武家就是靠经商起家的,那时候你咋不嫌臭?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无论这些世家子弟如何腹诽,他们想要进私塾求学,就得按照武大的规矩来。
当然,也有人心有不满,可惜求告无门。
莫说是他们见不到两位苏老,即使见到了又能如何?
两位苏老说的很清楚,他们只负责教书,其他的一应事务,全都交给武家家主武大处理。
用后世的话来说,武大如今就是苏氏私塾的教导主任,不服?真开除你!反正苏氏私塾就不缺人,您走了,后面有无数人等着排队进来入学呢!
……
又是一日后,世家子弟们的第一次考试,终于来了。
或许武大是恼怒他们拿笔记,或许武大就是在故意刁难他们,总之武大将九九乘法表的顺序彻底打乱,而且很多还是颠倒着出题,把那些世家子弟整的那就叫一个**。
不过,等考试结束以后,武大一共破格录取了五十位学生。
武大首次训话是这样说的:
“我一开始之所以说只收二十名学生,是刻意给你们施压,有压力,才有动力。只要你们能够进入私塾,并且成功毕业,对你们日后的发展有何帮助,不用我多说,你们自己心里很清楚。另外,永远不要照本宣科,这九九乘法表我只是打乱了一下顺序而已,你们就找不着北了?懂不懂什么叫触类旁通?你们所学的这些学问,终究是要落实到实处的,如若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毫无疑义。”
众人还不懂数学对这个天下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抓住了一个词,那就是“毕业”。
有人立马发问了,“何为毕业?”
武大摩挲着下巴,笑眯眯的解释道:
“三年,你们需要在私塾学习三年,三年后如果你们能够通过大考,那么将由两位苏老亲自为你们颁发毕业证书。当然,如若你们通不过考试,那就要留级。”
一片哗然。
武大接着又说道:“从你们入学之日开始,每月一小考,三月一大考,剩下的时间就是你们的假期,可以自由支配。”
那五十名世家子弟顿时觉得头都大了。
他们本来是想来镀金,只是混个苏氏学生的才子身份而已,哪想过居然要在此地学习三年?
然而,他们的噩梦才只是刚刚开始。
“请你们记住,你们现在只是一年级新生,每年年底会有一次年终考试,通过,则升为二年级,通不过,就继续留在一年级。其实你们现在如果想要退出还来得及,不然,以你们的性子,如若一年后那些小屁孩都二年级,而你们当中大多数人还都是一年级,我都替你们丢人。”
鸦雀无声。
其实那场景想想真是蛮可怕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了,(古时十四岁就算成年),如若到时候他们真的被小明那些小屁孩给比下去,那就说明他们的智商连小孩子都不如,到时候叫他们情何以堪?
别说镀金了,如果真的被留级,恐怕立马就会沦为笑柄。
武大这一招忒狠了,正中他们要害。
这些世家子弟的心思,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武大打从一开始就明白他们是来镀金的。
按照武大的本意,他是不想收这些世家子弟的,但是为了扩大私塾的影响力,也为了扩大武家的影响力,武大这才不得不收下他们。
毕竟,如今武大是私塾里的先生,有了这一层师生身份,在北宋这个年月,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很管用的。
最起码,这些世家子弟以后一般情况下就不会跟武大起正面冲突,如若不然,他们首先就会被灌上个欺师灭祖的罪名。
前文说过,古代与后世不一样,古人讲究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武大与他们的关系,就不像与周侗那般是亲传弟子,所以当面对真正的家族利益时,他们肯定还是会站在各自的立场,绝不会因此而手下留情。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这就是现实。
古往今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触及各自的真正利益,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好使,何况只是这么一层简单的师生身份?
无论这些世家子弟内心里做何感想,只要他们想要留在私塾,他们就必须要接受武大的霸王条约。
有八名世家子弟无法承受这苦逼的三年,决定回家商量一下再说。
对于这种摇摆不定的家伙,武大很坚决的直接将他们的名额抹杀掉了,然后瞬间补充了八人进来。
武大伸开双臂,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恭喜你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正式成为苏氏私塾的学生。再接下来的三年当中,你们将会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这里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你们将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一系列的学科,等你们毕业之后,我相信,你们已经可以笑傲江湖!”
武大成功挑起了那些世家子弟的兴趣,他们能留下,其实大多数还是为了三年后辉煌,毕竟,苏氏子弟的身份在大宋绝对是金字招牌,可听武大再这么一说,他们似乎觉得这三年好像也不会是那么悲惨,起码有许多东西是他们闻所未闻,在外面也学不到的。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开始,他们绝对想不到,三年后,他们所获得远远要比他们想象的要多的多,多到让他们不敢想象。
不过,武大接下来一句话,就让他们瞬间哀嚎一片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再次温习九九乘法表。”
167。第167章 打虎英雄?(第六更)()
苏氏私塾里的读书种子初见雏形,除去那五十名世家子弟,以及那些年龄尚小的孩子之外,阳谷县城内的大多数年轻人,包括武府护院,也都被武府强行拉到了私塾里进学。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武大不要求他们能够背诵九九乘法表,更谈不上加减乘除会算数,武大就让他们最起码识文断字。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良机,要知道,北宋时期文学方面虽然蓬勃发展,但能够识文断字的人群也只是占了大约十分之一而已。
但,就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却让大多数人苦不堪言。
尤其是武府护院,他们强烈要求退学,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更相信手里的长刀,他们只愿意为武府看家护院。
他们并不能理解武大是真心为他们着想。
人心都是肉长的,武大在阳谷县城已经待了一年,不要说这些武府家将护院,就连那些淳朴的街坊,武大都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这整个天下,估计只有武大自己一个人知道,数年之后,大宋边境就会狼烟四起,直至灭国成为南宋。
武大虽然无意为官,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坐视不理。
原因很简单,有国才有家,战火一起,如若不能把敌人拒之国门之外,最先倒霉的,就是那些淳朴的百姓。
武大的想法很简单,他不愿意为昏庸的朝廷做事,但他愿意为这个国度做事,为这些百姓做事。
战火一起,这些家将护院极有可能就要上阵杀敌,如若他们可以识文断字,即使不会受到重用,最起码也不会被当作小卒子直接扔到前线去送死或者干脆当作弃子。
能识文断字的军卒,无论放到哪个军营里,都绝对是稀罕物,是宝贝,得小心保护着使唤,哪里舍得就那么扔了?
他们无法理解武大的好意,武大也没法跟他们多解释,干脆就动用了自己一家之主的威严,勒令武府家将护院,必须轮流前来私塾进学。
如此强制要求,连武松这个武家家将大统领都被扔进了私塾,其他人也只能唉声叹气的来进学了。
两位苏老最近很忙,他俩邀请的那些老友,虽然不能说都是一些大儒,起码都是极有名望且身怀真才实学的有学之士,在私塾教这些学生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不过,事态的转变出乎武大的预料,他们似乎对武大的九九乘法表更感兴趣,纷纷追问到底是从何处得来,又有何妙用?
这种事让武大如何解释?
在武大强行解释了加减乘除之后,那些老家伙还是不放过武大,武大眼珠子一转,放大招了。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聊聊几百字的三字经,囊括了华夏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三字经一出,震惊全场,谁与争锋!?
莫说其他人,就连两位苏老也被惊动了。
他们顾不上再追问什么加减乘除,作为文学大儒,他们对三字经更感兴趣。
对付完这些难缠的老家伙,武大长松了一口气,颠颠的出了私塾,跑回武府陪媳妇去。
可大概是今日出门武大没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