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脚油门到三国 >

第79章

一脚油门到三国-第79章

小说: 一脚油门到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道:“天下县治多如牛毛,原本我确实不知道潞城县在何处?但袁绍欲表奏你为潞乡侯,我特意寻王匡打听过,便知晓潞城县为上党郡属县了。”

    “那你还说是好事?”秦翼更加疑惑了,“袁绍已然告诉我,并州如今归董卓管,我去当潞城县令,这不是送死吗?”

    孙坚愣了一下,立刻大笑:“哈哈哈,天羽啊,袁绍是在吓唬你呢!”

    “此言何意?”秦翼忙问。

    停住笑声,孙坚正色道:“并州刺史原为丁原。十常侍诛杀何进做反,丁原率兵进雒阳。后来董卓招降丁原义子吕布,丁原被吕布杀死。董卓便自领并州牧。但他入朝弄权,却未去并州赴任。”

    “那并州如今被谁掌控?”

    “自丁原死后,并州群龙无首,各郡太守拥兵自重,画地为牢,只守着自己的属地,却不相往来。再后来,董卓表奏上党太守张杨为并州刺史。可张杨根本就去不了太原,只能继续守着上党郡。”

    “如此说来,上党郡如今是张杨的领地了?那我去潞城县也凶多吉少啊!”

    孙坚笑了笑,说道:“你且听我把话说完。张杨只有数千兵力,他在上党郡所依仗的,是内附的南匈奴於夫罗的匈奴兵。今年年初,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张杨和於夫罗率兵进入河内,投奔袁绍和王匡,袁绍命张杨屯兵于漳水。”

    秦翼诧异道:“张杨也参与讨伐董卓之战了吗?为何我从未听人提及此事?也未见他与我等会盟啊?”

    孙坚道:“那是因为他刚移兵漳水,就被於夫罗挟持着另奔他方了。”

    “竟有此事?”

    “於夫罗乃匈奴人,与张杨根本就不是一条心。张杨率兵讨伐董卓,於夫罗不愿意折损兵马,挟持张杨叛变了我等讨伐董卓的义举。袁绍派兵追杀张杨和於夫罗,一战后,张杨和於夫罗率领残军北逃,至今下落不明。”

    听到这儿,秦翼总算笑逐颜开了:“如此说来,上党郡如今也群龙无首了?”

    孙坚点头道:“上党郡如今究竟是何情况,某也不清楚。不过,并州不太平。境内有内附的南匈奴、白波贼、黑山军等多股势力,经常扰乱地方。若你去潞城县上任,切不可只身前往。”

    说到这里,孙坚沉思了一下,随即便道:“不如,到时我借你一千兵马,随你去赴任如何?”

    秦翼闻言大喜。有了赵云、徐晃两员大将,再有孙坚帮衬的一千兵马,就真的后顾无忧了。

    “这……行吗?”秦翼故作客气。

    孙坚摆手一笑:“我是借兵于你,就以一年为限。等你在潞城安顿下来,可要立刻组建自己的军队。一年后,把兵马归还给我。”

    “好,一言为定!”秦翼喜不自胜。有一年时间,足够我招兵买马了。若是一年之内我连潞城县也守不住,那我干脆买块豆腐撞死吧。连一个县的地盘都守不住,也别想与诸侯争霸了。

    忽然,秦翼又想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将军,那你借给我的一千兵马,粮饷由谁供给啊!”

    孙坚笑道:“怎么,我借给兵马,还得为你提供粮草?”

    秦翼尴尬道:“我这不是一穷二白嘛!将军好人坐到底,连养病的粮饷也一块儿借给我点呗。”

    “哈哈哈,你这是赖上我了呀!”孙坚大笑,“也罢,我得你之助,这才立下莫大功劳。就当还你人情了。我借给你三个月的粮草。至于饷银么,哼,如今这世道,当兵时为了填饱肚子,哪家的军卒有饷银?”

    “可军官总归有俸禄呀!”秦翼印帕乘档馈�

    孙坚笑了笑,摇头道:“早知你会得寸进尺,我还不如不做这个好人呢!算了,我也不差那点饷银了,一并借你三个月。”

    “如此,秦某就谢过孙将军厚谊了。”秦翼终于满意了。

    “哈哈哈,天羽啊,你还真是个妙人啊!”孙坚又一次笑了,“不过,你可记好了,我是借兵、借粮、借饷给你,终归是要还的。”

    “那是自然!”

第148章 哑谜() 
从孙坚处得知了并州的真实情况,又得孙坚许诺借兵、借粮、借饷,秦翼心情大好。与孙坚又闲谈了几句,两人分别,秦翼自去寻徐晃。

    与徐晃再次会合,秦翼却又见到了两个老熟人,乃是貂蝉与蔡琰。

    “婵儿姑娘,琰儿姑娘,久违了。”秦翼大老远就朝貂蝉和蔡琰拱手。

    听到秦翼的声音,蔡琰和貂蝉看向秦翼。

    徐晃大笑道:“哈哈,天羽,你太不厚道了,见到两位姑娘,竟把我忘在一边了。”

    秦翼赔笑道:“公明,你我才分别一会儿,琰儿姑娘和婵儿姑娘却与我两月未曾谋面了。我自然要先跟二位姑娘打声招呼嘛!”

    “此言倒也在理。”徐晃笑道。

    蔡琰和貂蝉向前几步,对着秦翼拱手见礼。(注:汉时,女子福身之礼还未流行。)

    “二位姑娘怎会在此?”秦翼问道。

    貂蝉道:“我与琰儿姐姐就是为你而来。”

    “你们是在等我?”秦翼大感诧异。他自问他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让蔡琰和貂蝉这两位大美人思念。既然她们是在等他,必然有事情。

    蔡琰点点头,道:“听王妃说,你今日会来县衙,我恰好有事想询问你一下。便来前院等候。不想在此遇上了婵儿和公明。”

    “怎么,二位姑娘并非是因为相约在此等候秦某?”秦翼更加诧异了。

    貂蝉道:“我是受王妃所托,来此等你的。琰儿姐姐因为何事等你,我却不知。”

    “那……二位究竟有何事呢?”

    蔡琰和貂蝉对视一眼,谁都不愿意先开口。

    徐晃见状,上前道:“看来蔡姑娘和婵儿不便当着我的面与天羽叙话,那某便先问一下天羽。”

    稍顿,他便问秦翼:“官职可定下了?”

    秦翼点点头,道:“某与袁绍争吵了一顿,他总算答应,表奏我为潞城县令。”

    “哦,如此甚好!”

    秦翼和徐晃的话刚说完,貂蝉便立刻说道:“秦校尉……不,秦县令,你与琰儿姐姐叙话吧,我该问的话,义兄已然替我问了。”

    蔡琰微微一笑:“我也无话可问了。”

    貂蝉一听,立刻掩嘴而笑:“咯咯咯,我明白了,原来琰儿姐姐也是想问一下秦县令的官职啊!”

    “正是如此。”蔡琰也笑了。

    “那我们这便回后院吧。”貂蝉上前挽住蔡琰的手说道。

    蔡琰点点头,两女携手往后院走去,连告辞的话都没对秦翼讲。

    哎哎哎,怎么这就走了?秦翼完全懵了。

    蔡琰和貂蝉走出一段距离,两人忽然同时停步,又一起转过头看向秦翼。

    “王妃托付的事情……”

    “我那日在密室与你所说的话……”

    蔡琰和貂蝉同时对着秦翼开口。话一出口,两人都是一愣,然后又同时对对方说道:“你先说。”

    这时,秦翼一下明白了貂蝉和蔡琰来寻他的目的了,立刻说道:“二位姑娘不必说了,某已然知道王妃和琰儿姑娘的心思。”

    “哦,那我们便告辞了。”蔡琰和貂蝉又是同时说话,内容也完全一样。然后,两人说笑着就离去了。

    这出乌龙的内涵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唐姬和蔡琰都想知道秦翼是否会放外任。唐姬是想借貂蝉之口提醒秦翼,如果有朝一日刘辩有难,秦翼需以传国玉玺号召群雄讨伐袁绍,救刘辩脱难。而蔡琰的目的,则是想提醒秦翼,不要忘了那日她和秦翼在密室中的约定。

    两个女子的托付,归根结底都是一件事,让秦翼不要忘了救人。

    看着貂蝉和蔡琰远去的背影,秦翼深感苦恼:背着承诺过日子的滋味不好受啊!

    “天羽,赴任之前莫忘了通知某随你启程。”就在秦翼沉思之时,徐晃走上前,拍了拍秦翼的肩膀说道。

    秦翼回过头,问徐晃:“公明难道就不好奇我刚才和貂蝉、蔡琰所打的哑谜?”

    徐晃微微一笑:“该我知道的,你自会告知,不该我知道的,我也没兴趣打听。”

    “哦,公明倒沉得住气。”秦翼轻轻点头。居然徐晃如此淡泊,他也不想多言了,随即便道:“放心吧,就算你反悔了,某到时也会拉着你去潞城县的。”

    …………

    与徐晃分别后,秦翼独自回到驿站。

    刚与赵云、赵雨碰面,赵雨就迫不及待的问秦翼:“秦大哥,弘农王殿下召见你,可是要封你做大官?”

    秦翼失笑道:“弘农王的确给我封官了,不过却不是大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说出此话,他以为赵雨会大失所望,谁知她竟然非常欢喜的说道:“县令啊,能管方圆一百多里地呢,不小了。”

    咦,这丫头这是……难道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官才算大官?也对,她就是个乡间的野丫头,在她眼里,县令的确算是大官了。

    想通了这一点,秦翼就大笑道:“哈哈哈,听雨儿这么一说,我忽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那秦大哥打算给我哥谋个什么官职?”赵雨立刻又问。

    秦翼看向赵云,面现惭愧之色:“子龙,我自己才得了个县令的官职,你若还愿意追随我,怕是只能给我这个县令当佐官了。”

    赵云轻笑道:“我一介白丁,能为一县佐官,已然很满足了。”

    咦,赵云也这么好打发?秦翼大感诧异。

    仔细观察了一下赵云神色,却毫无敷衍,看来说的确实是真心话。

    秦翼稍一琢磨,也便释然。赵云此时还不到二十岁,又是出身于平民,若不是时局动乱,在这个选拔官员唯出身是举的朝代,像赵云这样的人,怕是一辈子都当不了官。能当一县佐官,对赵云这个毛头小子来说,的确应该感到满足,甚至于,可以说是惊喜。

    想那刘备,头上还顶着汉室宗亲的帽子,参与过平定黄巾之乱,也不过是因功被授安喜县尉之职。那时刘备都已经快三十岁了吧?就是现在,刘备在公孙瓒手下也不怎么得志。何况赵云既无功劳又无出身了。原先历史上,赵云投奔公孙瓒之后,也一直名不见经传。后来跟随刘备,他才开始崭露头角。

    想通了这一点,秦翼不禁感到庆幸,还好自己在赵云还是白身之时就遇到了他,如今的赵云,还是一张白纸,随便加点颜色,赵云就很灿烂。

    “子龙,那我便与你说说我将要赴任之地的情况。”秦翼静下心,开始为赵云讲述。

第149章 刘辩复辟() 
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回邺城时,正是酷暑六月。

    袁绍除安排数万兵马留守虎牢关,剩下的近十万兵马,全部进入冀州,于邺城南部扎营。

    回邺城之后,诸侯便立即为弘农王刘辩的复辟大典做准备。

    袁绍派出手下亲信文官,前往与冀州接壤的幽州、并州、青州、兖州等地,四处宣传,并与各州郡官员进行联络。以封官许愿等手段,尽力争取各地官员对刘辩的支持。

    有的官员很干脆的表态,上表支持刘辩复辟;有的官员支支吾吾,尽打哈哈,既不表态支持,也不直言反对。

    如此忙碌近两个月,除冀州官员全部支持刘辩复辟外,幽州、青州、兖州、并州也有一大半官员表态支持刘辩。

    袁绍认为时机已然成熟,便召集诸侯议事,将弘农王刘辩的登基时间确立下来。

    八月初九,弘农王刘辩正式在邺城复辟登基。年号仍使用初平。

    这个年号本来就是他在去年四月第一次登基为帝时定下的。只是,还没来得及使用这个年号,九月里,他就被董卓所废。今年便是初平元年。

    时隔近一年,刘辩再次登基为帝。

    登基大典是在所谓的邺宫举行的。邺宫便是韩馥为刘辩所修建的邺城皇宫,虽然叫做皇宫,其实只是一个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宅院。

    讨伐董卓的诸侯,以及冀州官员全都参加了刘辩的登基仪式。除此之外,北海相孔融、幽州牧刘虞、以及兖州、青州、幽州与冀州接壤的几个州郡的一些官员,也赶至邺城,参加了刘辩的登基大典。

    孔融和刘虞是袁绍和刘辩联名邀请前来的。这两人一个为孔子后人,一个为汉室宗亲,身份特殊,如果能得到这二人的支持,那么,刘辩这位复辟天子的正统地位,也能增色不少。

    其实,袁绍和刘辩不仅邀请了孔融和刘虞,与冀州相邻的几个州部,袁绍也都派人前往,邀请各郡官员、名士前往邺城观礼。不过,各地官员出于自己的考虑,即便是已然表态支持刘辩,也有很多人未来邺城。

    出现这种情况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