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油门到三国-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守军?哪里还有守军!”秦翼继续笑着说道。
孙策一怔,忙问秦翼:“师父此言何意?”
秦翼道:“我敢断定,虎牢关已空无一人了。”
“这怎么可能?”孙策大感惊愕。
“若虎牢关上还有喘气的,我们已然离着这么近了,他们怎么会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孙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见孙策发懵,秦翼继续说道:“伯符,如果我没有猜错,虎牢关的守军已然撤走了。”
“怎么可能呢?”孙策此时满头雾水,大脑短路了。
“怎么不可能,若是董卓已然迁往长安,那虎牢关还有守卫的价值吗?”秦翼说道,“我敢断定,今晚天一黑,虎牢关的守军就撤走了。”
听秦翼此言,孙策忽然摘掉头盔,一只手使劲的挠头。秦翼做出的推断太诡异了,可却又极为令人信服,孙策一时绕不过弯了。
“走,去看看!”
秦翼丢下这句话,骑着马继续向前。
见秦翼如此笃定,孙策也连忙带着那一百多名士兵跟上。别看孙策已经有些相信秦翼的判断了,可他此时还是心里发虚,生怕秦翼判断失误。
那一百多名士兵就更紧张了。前面的人因为离着孙策和秦翼近,还听清了他俩刚才的对话,心里多少有点底气,可后面的人却完全不知状况,见秦翼和孙策居然对着虎牢关冲锋,他们都已经吓傻了。但军令如山,他们也只能跟着冲锋。
直到众人行到离虎牢关两三百米远了,关墙上的士兵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此时,秦翼已然看清,虎牢关上站立的那些士兵,虽然衣甲齐整,却根本没有面目,全是用别的东西伪装的。
秦翼加快马速,朝着关门就冲了过去。这时,孙策已然完全相信了秦翼的判断,再不犹豫,紧跟着秦翼而去。
一百多人很快就冲到了虎牢关大门外。关墙上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到了这时,傻子也能明白,虎牢关已经成为一座空关了。
“哈哈哈,伯符,我们立下大功了,虎牢关马上就要被我们占领了。”秦翼大笑着跳下马,对着虎牢关的大门就是一脚猛踹。
“咚——”大门纹丝未动,秦翼却被反弹力震的一屁股坐倒在地。
“卧槽!居然还把门给堵住了。”
孙策下了马,上前扶起秦翼,又惊又喜的说道:“董卓军果然撤走了。师父,你可太厉害了,凭借那么一点蛛丝马迹就推断出了这种情况。”
“傻小子,别愣着了,赶紧回去告诉你爹,让他带人来撞开大门。今晚,咱们就在虎牢关里睡觉!”秦翼一边拍打着屁股,一边说道。
“好嘞——”孙策应了一声,骑上马就往回飞奔。
望着孙策的背影,秦翼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董卓,你终于离开雒阳了!
本书已于今天下午开通上架。明日我再更新两章免费章节,之后的章节就要收费了。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本书,多多订阅!
第103章 不攻而克()
“什么,虎牢关守军都撤走了!?”
孙坚一脸震惊的看着孙策。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孙策告诉他的这个消息。如果不是孙策是他的儿子,又当着数千士兵的面,他真想给孙策一巴掌。大白天……呃,即便是黑夜,你也不能说胡话啊!
“父亲,真的,虎牢关已经是一座空关了。”孙策急忙说道,“城墙上的士兵,都是披着衣甲的假人!”
孙坚愣愣的盯着孙策,没有任何回应。
孙策继续说道:“我师父他们此时就在虎牢关的大门外面。大门被堵上了,您赶紧带人过去看看吧!”
“此言当真?”孙坚回过神来了。这种军机大事,孙策断然不敢开玩笑。
孙策连连点头:“绝无虚言!”
孙坚回过头,下令道:“韩当,你速回营,调几辆冲车和云梯车到虎牢关前。某先过去看看。”
“诺!”韩当应了一声,点上一队士兵就往大营折返。
“儿郎们,随我去虎牢关!”
孙坚一声令下,带着军队就朝虎牢关冲去。
三四里路程,对骑兵来说转瞬即至。
此时,秦翼正背靠着虎牢关的大门坐在地上。见孙坚来了,他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孙坚骑在马上,高抬着脑袋,望着虎牢关的关墙发呆。事实摆在面前,虎牢关的确是一座空关了,可孙坚却如坠雾里,怎么都觉得这种状况不真实。
“将军!”
秦翼一声招呼,令孙坚回神,他低下头看向秦翼,问道:“天羽,你是如何发觉虎牢关的异状的?”
秦翼自然不会说出实情,便敷衍道:“我只是觉着虎牢关今晚不大对劲,便想近前些观察一下。越靠近虎牢关,我就越觉得虎牢关的守军不正常,这便推断出虎牢关已空。”
孙坚盯着秦翼看了一会儿,赞叹道:“天羽对战场形势的敏锐,某自愧不如啊!”
秦翼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哪里是对战场敏锐了,还不是靠着逆天的装备。
孙坚下了马,招呼一队士兵试探着上前撞门。可大门却堵得非常严实,靠人力根本撞不开。
无奈之下,孙坚只好放弃这无功之举,等候着韩当带攻城器械前来。
孙坚与秦翼、孙策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等了约两刻钟,忽然听见东边传来纷乱的马蹄声。
三人寻声望去。孙坚和孙策尚看不清来者,秦翼却看清了,来的不是韩当带领的攻城士兵,而是曹操和曹洪,他俩身后,还有约四五十名骑马的士兵。
“文台可在?某听闻虎牢关守军撤走了?”曹操还未至近前,声音先传来过来。
一听是曹操的声音,孙坚忙带着秦翼、孙策迎了上去。
曹操等人至近前停下。曹操、曹洪二人下了马,迎上孙坚等三人。
“文台,某处理完桥瑁和刘岱内讧之事,就想带兵出营助你监视虎牢关,正巧遇上你麾下的校尉韩当回营。一问才得知虎牢关守军已然撤走,某便立刻赶过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曹操急切之下,刚与孙坚碰面就劈头直问。
孙坚没有急着解释,而是问曹操:“桥瑁和刘岱那边究竟发生了何事?”
“唉,桥瑁那厮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突然带兵攻打刘岱的军营。刘岱仓促应战,难以抵挡桥瑁,被桥瑁一枪刺死了。”曹操叹气道。
“什么,桥瑁竟杀死了刘岱!”孙坚闻言大吃一惊,“那桥瑁此时……”
“那厮大概自知闯下大祸,急急忙忙带兵撤走了,只留下了两三千老弱士兵收拾辎重。”曹操说道,“某与本初商量了一下,扣下了桥瑁的辎重,并命人火速传信给荥阳那边,让他们务必拦住桥瑁。”
“原来如此!”孙坚轻轻颔首,“桥瑁与刘岱本就不合,但桥瑁也太不省事了,竟在此时攻伐同僚。”
曹操摆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虎牢关究竟是什么情况?”
孙坚道:“某带兵出营后,停在虎牢关之外三四里处监视。是天羽发觉虎牢关有异,与犬子孙策靠近虎牢关观察,这才发现守军已然撤离。”
“守军居然撤了?”曹操有些茫然,想了想,又道:“定是董卓已然离开雒阳,便召回了守军。”
“某和天羽也是如此推断的。”孙坚说道,“牛辅此人也是大将之材啊,竟趁着夜色掩护,于关头广布疑兵,不声不响的撤退了。若不是今晚发生桥瑁攻伐刘岱之事,我等怕是要等到明日天亮后才发觉了。”
正说话间,韩当带着两辆冲车和两辆云梯车,还有上百名士兵赶来了。
孙坚和曹操也便结束了交谈,立刻命士兵用冲车冲撞虎牢关的大门。
可是,大门被堵得很死,冲车竟撞不开。
于是,孙坚又命人搭起云梯车,他和曹操、曹洪、秦翼、孙策鱼贯登上了云梯。
后面,士兵们也一个个登上云梯,向虎牢关城墙上攀爬。
待孙坚等人上到城墙顶上,这才发现,城墙上的士兵,全是披着甲衣的稻草人。
顺着城墙内侧的台阶下到地面,众人直奔城门洞。
等到了城门里侧才看清,城门洞竟全用土石堵死了。难怪冲车撞不开。
孙坚当即下令,命士兵们搬移土石。又费了约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将城门洞清理出来。
打开城门后,孙坚的士兵依次入关。孙坚又命他们占领关内各处要点。曹操则回转了大营。
当晚,其余诸侯便陆续得知虎牢关守军已然撤走的消息。他们纷纷带着亲兵,急急忙忙的出了大营,赶来了虎牢关。
可他们终究晚了一步,虎牢关各处要点已被孙坚军占领,董卓军丢弃的物资,也尽归孙坚军了。
其实,孙坚军也没捞到多少油水,人家牛辅是从容撤退,该带走的东西全带走了,孙坚军只是捡了些破烂。
不过,虽然虎牢关是不战而克,但孙坚军毕竟是率先入关的,这也算一份功劳。以后市井间谈论起来,也定然为孙坚增加莫大名声。
第104章 竖子不足为谋()
(感谢子轩思念、isaactangtt两位书友的打赏。能够收到打赏,作者君非常感激。不过,书友们也不要打赏太频繁,意思一下就行了,大家留出打赏的钱多多订阅吧。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可以多投点推荐票,能一直追看本书,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了!)
正文:
诸侯既进虎牢关,第二日天亮后,袁绍便召集军议。
“诸位,虎牢关既克,我等下一步该如何呀?”
袁绍端坐在正位上,眼睛盯着大堂正门,目不斜视的问道。
“多此一问,自然是进占雒阳了。”袁术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袁绍横了袁术一眼,道:“进占雒阳是必然的。然昨夜刚生出桥瑁杀死刘岱之事,我军人心不稳。若急切进占雒阳,倘若董卓在雒阳还留有守军,怕是于我军不利啊!”
此言一出,堂下诸侯纷纷交头接耳,小声交换意见。
袁绍又道:“依某看,我军还是先在虎牢关修整几日,再进占雒阳不迟。”
袁术眼珠一转,立刻冷笑道:“呵呵,本初,我看你是想利用修整的时间,吞并刘岱的兵马吧!”
嗯?
经袁术这一提醒,其余人也一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啊,刘岱已然被桥瑁杀了,他留下的一万多兵马,该何去何从呢?
想到这个问题,诸侯人人动心。汉室势衰,乱世之象已显,手中兵马是越多越好啊!
仿似被袁术点破了心思,袁绍面色一红,随即就羞恼道:“荒谬!刘公山虽死,但他的儿子刘钊却仍在军中。刘岱所遗兵马,自是要由刘钊继领。公路,你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是小人,你袁本初就真是君子?”袁术玩味一笑,“没错,刘钊自然会继领刘岱的兵马,可袁本初难道就不会把刘钊纳入麾下吗?刘钊一弱冠小儿,毫无主见,岂不任凭你袁本初搓揉?”
袁绍被袁术一再刺激,气得胡须乱抖,当即大声说道:“绍岂会与你袁公路一般想法?刘岱的兵马,自有刘钊做主,他是愿意继续留下,还是回兖州,某听凭他的主意。”
说完,他就往堂下看了看,发现刘钊并不在堂内,便又问道:“刘钊怎么没来?”
袁遗说道:“昨夜刘钊并未进虎牢关,想来是在忙着打理刘岱的后事吧。”
袁绍点点头,忽做悲色,怅然道:“刘公山身亡,我等就更不能急于进占雒阳了。同僚一场,好歹也要先为他办完丧事,再言其它啊!”
他这也是刻意转移话题。
堂下诸侯纷纷点头,只有孙坚和曹操对视一眼,两人都面现急色。
曹操站起来,对袁绍说道:“本初,某认为我军当前首要之事,是立刻发兵追击董卓。我军既为讨董而来,若只进占雒阳,放任董卓西去长安继续把持朝政,岂不是半途而废?”
孙坚也立刻说道:“孟德兄所言极是。刘岱逝去,某也深感痛心。然则,刘岱本就为讨董而与我等起兵来此,若讨董之战不能竟全功,岂不寒了刘岱之遗愿?某认为,不妨先把刘岱的丧事放下,待诛杀董卓后,用董卓的人头祭祀刘岱,为他办一场风风光光的丧事。”
听了曹操和孙坚的话,袁绍眯起双眼沉思了一会儿,犹豫道:“可是,韩馥久未发粮,如今我军粮草不济,怕是难以追击董卓啊!”
“粮草不济才更要立刻追击董卓。”曹操急切道,“以战养战,方为正途。若韩馥一直不发粮草,我等难道要在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