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脚油门到三国 >

第233章

一脚油门到三国-第233章

小说: 一脚油门到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里。

    当天晚上,秦翼大摆宴席,款待匈奴各部头领,去卑也以第二主人的身份,参加了宴席。

    十月十六,秦翼派郭嘉、聂彦、李桢为谈判使,与南匈奴各部头领展开了会谈。

    其实,这也算不上谈判,因为南匈奴已经战败了,郭嘉等人只是像南匈奴各部头领宣读秦翼对他们的处置方案。然后,对不同意处置方案的匈奴头领进行说服工作,就一些细节问题在进行磋商。但秦翼制定出的几条大原则是不会变的。

    谈判一开始进行的很艰难,当郭嘉宣读了秦翼代表朝廷做出的停战协定后,那些南匈奴的首领们立即炸锅,没有一个同意这份停战协定的。

    郭嘉和聂彦、李桢等人便耐心规劝这些首领们。令参会的南匈奴首领感到意外的是,去卑居然也帮着汉人官员说话。他摆出南匈奴右贤王的架子,直言这份协议是他与秦翼商定的,要求南匈奴各部首领遵从。

    头一天,谈判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当天晚上,郭嘉等人就开始半公开半秘密的拜访一些匈奴部族首领。但好像他们有意避开另一部分首领。

    第二天,谈判继续进行。昨夜郭嘉等人拜访过的那些部族首领们,有几人的态度明显松动。

    这天虽然没有达成谈判协议,但形势已经往利于秦翼一方的方向发展了。当天晚上,那些在头天晚上没有被郭嘉等人拜访的部族首领,居然主动去拜访郭嘉等人了。

    谁都不是傻子,这些人看得出来,汉朝肯定暗中许诺给了那些受到拜访的部族一些好处。不想吃亏之下,没有受到拜访的部族首领,也便主动跑到郭嘉等人的住处,打听消息了。

    其实这是秦翼和郭嘉有意使的离间计。郭嘉、聂彦等人的确暗中许诺给了一些部族首领好处,但这些好处,其实是秦翼早就确定的,只是没有写进协议当中。

    谈判又进行了两天,在第四天,终于达成了一份令所有人都基本满意的合约。

第454章 雁门条约() 
秦翼和南匈奴达成的条约,共分八项内容:

    第一,双方停战,南匈奴依旧为汉室臣属,朝廷封去卑为南匈奴单于。

    第二,朝廷负责在太原郡设置南匈奴王庭,去卑保留五百人的王庭卫队。

    第三,南匈奴内迁八万部众至并州,由并州官府安置,并保证这八万人今后的生活来源。内迁部众中,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丁壮不少于四成,此项在三年内达成。所内迁的南匈奴部民,由并州和官府南匈奴王庭共同管理。如果内迁的部众今后生活困顿,朝廷应根据他们的意愿,允许其返归关外。

    第四,并州外迁三万汉人,其中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丁壮不少于四成。朝廷在关外设置南匈奴都督府,管理关外的南匈奴部民和外迁的汉人。都督府的官员,匈奴人和汉人各占一半。外迁的汉人,应教授南匈奴部民耕种之术。此项在两年内达成。

    第五,朝廷对待汉人和匈奴人一视同仁。无论是关外的南匈奴部民,还是内迁的南匈奴部民,都应像汉人百姓一样,承担赋税和兵役、劳役;若关外匈奴人遭遇生产灾害,朝廷应给予赈济。南匈奴部民有权利进关内求学,可以出仕为官。朝廷保护南匈奴部民免受其他势力侵害。

    第六,开放边市,除违禁物品外,其余物资皆自由交易。朝廷在边市设置市易司,负责对边市的管理,维持治安,收取赋税。市易司官员由匈奴人和汉人各占一半。但市易司主官由汉人担任。朝廷无正当理由,不可贸然关闭边市。

    第七,南匈奴各部除保留自卫力量外,未经朝廷许可,不得擅自扩充军队。各部自卫力量,应纳入并州官府及其派驻关外的官员统一管理。遇有战事时,并州刺史府拥有对南匈奴部民的指挥权。

    第八,大汉并州刺史府拥有对本条约的最终解释权。

    这份协议,对南匈奴来说,是一份不平等条约。不平等的地方重点体现在第二条和第七条。将南匈奴王庭设在太原郡,实际上就是把去卑给软禁了。而并州刺史府拥有对南匈奴部民的指挥权,又等于剥夺了南匈奴的兵权。

    但是,南匈奴早就内附朝廷了,从法理上来说,这两项条款一点也不过分。

    抛开这两项条款,其余条款还算公平。当然,这只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看法。他们没有秦翼的长远目光,根本看不出这份条约今后的威力。

    秦翼相信,只要按照这份条约执行,数十年之后,南匈奴定会名存实亡,南匈奴部民,也必会被同化成汉民。

    另外,条约的各项条款表述的都很宽泛,其中可操作的余地很大。尤其是最后一条,并州刺史府拥有对本条约的最终解释权,这一项看似无用,可实际上,只有秦翼知道,这一条才是最有威力的一条。

    说白了,秦翼就是欺负匈奴人不懂《合同法》,用一些看似对匈奴人有利的宽泛条款,逼匈奴人就范。

    不过,要说秦翼完全剥削匈奴人,也不尽然。实际上,如果匈奴人不反悔,今后一切都按照秦翼的想法执行的话,他们的生活定然会提高一个档次。至少,也能达到汉民的生活水平。当然,真到那时,南匈奴这个民族,也只剩一个代号了。

    这份协议能够达成,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南匈奴各部不合。条款中对南匈奴不利的条约,主要是针对去卑和於夫罗两部的。内迁的部民,也大多数出自这两部。

    去卑已然做了俘虏,他如果不想被秦翼斩杀,就只能捏着鼻子认账。而其他部族的头领,都是鼠目寸光之辈,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反正遭殃的是去卑和於夫罗的部众,大不了我今后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条约中的其余条款对我们很有利,我签了就是。

    这份条约,被秦翼命名为《雁门条约》。条约签订之后,秦翼大摆宴席庆祝。

    南匈奴各部头领又在雁门关待了三天,与秦翼等汉人官员就今后开放边市,以及设置南匈奴都督府的一些事项进行了详细商谈。然后,他们就各自回家了。

    在与南匈奴谈判的这些日子里,秦翼陆续收到了并州各郡派人送来的庆捷书信。紧挨雁门郡的定襄郡和云中郡的太守,还亲自来至雁门关,向秦翼庆贺,并带来了一些酒肉,慰劳雁门关将士。

    对此,秦翼非常欣慰。这一战,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并州各郡太守派人前来庆捷,实际上也是变相的认可了秦翼这位新任并州刺史,这对秦翼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

    送走了南匈奴各部头领后,秦翼就着手准备率军回太原的事情了。

    临走前,他又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与众人商量一番后,秦翼决定,表奏张杨为南匈奴都督府都督,李桢为长史,穆顺为主簿;表奏阎柔为雁门关市易司司正,并全权负责市易司的组建。

    张杨和穆顺曾经在南匈奴生活了一年多,对于南匈奴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让张杨执掌南匈奴都督府,这也算人尽其用。李桢镇守雁门关多年,为人聪明,能文能武,且对大汉忠心耿耿,由他担任长史,兼领南匈奴都督府兵权,秦翼也很放心。

    阎柔此人一直往来于关外关内,从事商贸往来,是个老商人了,他是市易司司正最合适的人选。另外,阎柔虽然主动归顺了秦翼,但秦翼对此人很不放心,这个人做事毫无原则,秦翼难以对他完全信任。

    秦翼不想把阎柔带回太原任职。恰好,要与匈奴人开放边市,他便一下想到让阎柔负责边市的管理。边市就设在雁门关外,即使阎柔有异心,也翻不起风浪。

    再说,秦翼手下也缺少商业人才,而阎柔就是最好的商业上任,还是很懂外贸经济的商业人才。可以说,市易司司正这个职位,天生就是给阎柔设的。

    张杨、穆顺、阎柔都参加了会议,对于秦翼的安排,他们都没有意见。相反,他们还认为这是秦翼对他们的信任和器重。毕竟,条约刚立,秦翼就让他们负责履行条约中的具体事项,这的确是对他们极大的信任。

    会议结束后,秦翼就让郭嘉起草了一份奏疏,将雁门关之战的前后经过,以及他与南匈奴签订的《雁门条约》的内容上奏邺城朝廷。自然,也少不了表奏张杨、李桢、穆顺、阎柔的官职。

    秦翼不仅给邺城朝廷发去了奏表,他还用通报的形势,对长安朝廷也发去了一份文书。

    之所以对长安朝廷也发去文书,一来,是让全天下知道他秦翼做成了一件怎样的大事;二来,也让长安朝廷重新对南匈奴定位;三来,他也算对王允有个交代了。

第455章 正式上任() 
十月二十八,秦翼率领大军离开雁门关,凯旋回太原。他只带走了五百匈奴兵俘虏。这五百人,是准备给去卑当王庭侍卫的。其余的俘虏和缴获的战马、辎重,秦翼除了分给聂彦小部分外,剩下的大部分,全留在雁门关,交由张辽管理。

    秦翼任命张辽为雁门关镇守使,顶替李桢的职位。留在雁门关的这部分俘虏和战马,秦翼今后还有大用。这些俘虏和战马也只是暂时留在雁门关,今后,秦翼还要视情况进行调度的。

    十一月初三,秦翼回到太原。戏志才、崔宏等人率太原郡文武官员和豪强士绅代表,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庆祝秦翼的军队凯旋。

    休息两天之后,秦翼便召开会议,对并州刺史府和太原郡的官员职事进行了安排。

    戏志才被正式任命为并州別驾兼太原郡太守;郭嘉任并州治中从事,赵云任兵曹从事;杜畿任刺史府主簿;华雄以直属刺史府校尉的身份统领一营兵马,并协助赵云掌管并州军事;廖化升任军正,以军法官的身份,执掌军纪,并统率斥候和秦翼的亲卫。实际上,廖化的职务就相当于后世的宪兵团团长。

    刺史府其余职位,秦翼分任给了太原郡以及雁门郡举荐的一些官员。对于太原郡的官员,秦翼没有做大的调整。除了由戏志才兼任太守,将原晋阳县县令调整为兼领郡丞职位外,其余官员各安本职。

    同时,秦翼也向并州各郡发去公文,以并州刺史的名义,命令各郡太守在腊月初二前来太原议事。

    两天后,崔宏交卸太原郡郡丞职事,向秦翼告辞,赶赴长安,去帮助王植。

    又过五天,秦翼收到了邺城朝廷发来的公文。公文中,朝廷对秦翼取得雁门大捷大加赞赏一番,也认可了秦翼与南匈奴签订的《雁门条约》,批复了秦翼对于一系列官职调整的表奏。朝廷加封秦翼为护匈奴中郎将,嘉勉秦翼的功劳。

    护匈奴中郎将这一职位,与一州刺史平级。本已废置多年,如今又重新设置了这个职位。

    秦翼猜测,大概是袁绍想不出该如何封赏秦翼了,才把护匈奴中郎将这个职位又重新弄了出来。如果不封秦翼这个职位,那就只能封秦翼为并州州牧,或者是将他身上的安北将军一直提升为平北将军。但袁绍肯定不想让秦翼升官这么快,就只好加封他为护匈奴中郎将了。

    对此,秦翼倒是无所谓。如今大汉已进入乱世,朝廷法度如同虚设,不管他的官职是什么,反正他都是并州的主人,这就足够了。

    之后的日子里,秦翼就忙于熟悉政务,以及筹划履行《雁门条约》的具体条款。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了,按照他与南匈奴各部头领的约定,十一月末旬就要第一次开放边市,与匈奴人进行交易。

    第一次的交易,匈奴人主要是想换取粮食。因此,秦翼召集了太原郡的一些豪强地主,让他们拿出部分余粮,前往雁门关与匈奴人交易。

    这些豪强地主对此事并不抗拒。他们不缺粮,也对匈奴人的一些特产很感兴趣,便都欣然同意了。

    不过,秦翼也告诫这些愿意参与边市交易的豪强地主们,不用拿出太多粮食进行交易。他的目的,是让匈奴人吃不饱,也饿不死。要让他们先尝点甜头,但又不能把他们一次喂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边市今后的健康发展。也能保证匈奴人不起异心。

    除了太原郡要出粮食,雁门郡同样也会召集人手,携带粮食前往边市,与匈奴人进行交易。秦翼让戏志才通过精密的计算,严格控制了粮食的输出数量,具体分担到了每一个参与交易的人头上。

    另外一件事,就是南匈奴王庭的设立。秦翼用缴获的财物,为去卑在晋阳城购买了一处大宅子,当做南匈奴王府。又任命杜畿兼任王府长史,命廖化派出三百名士兵,负责王府外围的警戒。

    去卑回太原之后,便由华雄带领五百人护送去往邺城,觐见刘辩。如无意外,去卑应该会在过年之前回来。等他回来后,就要过坐井观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