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崛起1857 >

第272章

大国崛起1857-第272章

小说: 大国崛起185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了个两败俱伤结尾。

    从九月打到十月,这场战争不得不草草收尾,因为曾国荃部动了。

    当看到吉字营的旗帜出现之后,早就对湘军产生了天然惧怕的太平军主动撤退,当然主要还是杨辅清并不想消耗自己的兵力,以此为借口将江北三万大军全部撤回池州。

    为此李秀成起了对杨辅清的弹劾,可是在一群洪姓王爷的力保下,最后洪秀全都站了出来,也只是罚了杨辅清半年俸禄了事。

    太平军北伐未遂,但因此而生的变化还是有的,太平军和满清双方纷纷向大明订购军火。

    太平军向大明订购1oo门克虏伯巨炮,价值1ooo万两银子,满清同时也看上了这种大炮,是李鸿章订购的。

    不同的是太平军竟然还希望大明能卖给他们一批铁甲舰,他们同样拿出1ooo万两银子,向大明兵工厂订购十艘。

    但兵工厂的态度,则是不想卖,哪怕郝可久很想挣这笔钱,但他还是觉得不应该卖,他打出军国重器,不能轻易与人的借口反对,但是对向满清出口巨炮却非常支持。

    朱敬伦觉得这个晋商掌柜出身的兵工厂总办的立场有问题,似乎他是倾向于满清的,所以当工部和礼部为此争论到了尚书省,接着官司打到朱敬伦这里后,朱敬伦不得不表态了。

    “铁甲舰可以卖,让他们打水战,与其6地上打的血流成河,不如让他们把银子都耗在水上,毕竟能少死人啊。”

    但是卖给李鸿章大炮的问题,朱敬伦觉得他得跟郝可久好好谈谈,于是马上就召见了郝可久。

第五百五十三节 军火买卖() 
李鸿章因完美解决了天津教案问题,荣升为直隶总督,天津就成了他的辖区。

    高升自然是喜事,可是天津是一个麻烦的地方,这已经是第三次外国的军舰兵临城下,前两次他们甚至都打到了北亰城,一次是英法联军,一次是大明軍队,这一次更是英法美俄的舰队都来了。

    李鸿章觉得,不把这里处理好,迟早还得出事。

    李鸿章的手下,戈登副将给他提建议说,只要清朝没有迁都,只要首都还是北亰,就最好不要跟洋人交恶。

    迁都这种事,李鸿章知道是不可能的,于是就问其他解决办法,戈登建议建设海军,但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李鸿章没钱,戈登说便宜的方式则是建造坚固的炮台,添置优良的大炮。

    李鸿章所幸任命戈登这个洋人为天津筹备海防专员,向朝廷请示了一批拨款,准备重修大沽炮台,他实在是不想看到洋人再一次来天津耀武扬威了。

    戈登是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如果这种人跟曾国藩共事的话,一定会相互欣赏,可是他跟李鸿章共事,却只能相互鄙视,可问题是这两个人又是这样的两种人,他们相互歧视,又能相互配合好,李鸿章胸怀宽广,能容人,戈登则公事公办,也不管别人的私事。

    戈登这种公事公办的性格,让他选中了大明仿制的克虏伯巨炮,因为简单的对比就能知道,这种后装线膛炮确实是最优越的。英国本来有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但是英国自己都要放弃不用了,英国政府调查认为这种炮有缺陷,戈登自然不能昧着良心向中国推荐这种大炮,哪怕英国公使都找上他了,他也不为所动。他认为自己不能辱没自己的名誉。

    克虏伯也能制造同样质量,甚至更好的大炮,但此时一来普法战争激战正酣,二来,克虏伯大炮的价格太贵,他们一门至少卖十七八万两银子,而且还要加上四五万的运输费用,大明仿制的大炮在性能上已经不差,十万两银子的价格非常划算不说,运费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因此采用大明的大炮,能够极大的降低成本。这对于经费捉襟见肘,东挪西借的清廷里说,是最现实的。

    于是戈登建议使用大明的火炮来建设大沽炮台。

    李鸿章没有反对的必要,他根本就不懂这些,就这样成了大明兵工厂未来最大的客户。历史上克虏伯兵工厂总共向外国出售了两万多门大炮,而李鸿章一个人就向这家工厂采购过七千多门,可谓是克虏伯第一大优质客户。现在这个客户变成大明兵工厂的了。

    “你是说李鸿章买大炮是为了建炮台?”

    听完郝可久的解释,朱敬伦点了点头。

    他还以为李鸿章是为了装备陆军呢。

    郝可久有些紧张,坚持卖武器给李鸿章,是他力主的,他是有私心的,因为他是山西人,陕西在满清统治区,他出身日升昌票号,日升昌跟满清官场关系密切,这次李鸿章购买大炮,也是通过日升昌跟郝可久联系的。

    但是大明礼部跟工部意见不一,本来就跟工部不对付的兵部,也站在礼部一边。礼部负责外交的洋务司坚决拒绝卖给满清武器,因为他们目前的外交战略就是打击满清。兵部也认为满清现在是大明最大的威胁,他们一直主张北伐,但北伐的目标一直都放在湖南身上,所以也认为谁卖给满清武器就是卖国。

    但作为一个从山西来的晋商掌柜,从小也受的是孔孟之道的教育,哪怕抛开家乡观念,郝可久的世界观也更认可满清,在满清跟大明之间,他现在可能会选择大明,但是在满清跟太平天国之间,他绝对是会选满清的。

    郝可久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工部支持了他的态度,工部此时反而不是很关心这些生意,工部尚书陈启沅最大的兴趣是推动缫丝工业,现在也已经展开了丝织以及,棉纺产业,对于军工他不懂,也不关心,所以兵工厂其实是他扔出去的一个包袱,支持郝可久,也不够是因为郝可久是自己人而已。

    所以郝可久觉得压力很大,礼部、兵部两大部门的压力,大半都压在他头上,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外地人,他自己都开始打退堂鼓了,万一卷入了朝堂之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了跟日升昌那点香火情,实在是不值得搭上性命。

    这时候朱敬伦召见他,更让他感到紧张,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他得抽身了。

    所以解释了李鸿章的目的之后,他马上道:“那李鸿章确实想建炮台。”

    朱敬伦笑道:“他建炮台是为了打谁啊?”

    郝可久冷汗都要冒下来了,中国人说伴君如伴虎,其实多半是自己吓自己,但却就是改不了,郝可久当年做掌柜的时候,见朱敬伦也没有这么紧张,可现在当了大明的官,反而不自在起来,明明朱敬伦是笑着说的,他偏偏感觉皇帝在斥责他。

    郝可久忙道:“当然是用来打洋人了。”

    朱敬伦点头:“那就好。我还怕他们拿来打我大明呢?”

    郝可久道:“许是微臣思虑的不周,不然微臣这就回去拒了他们。”

    郝可久决定果断抽身,他突然觉得自己怎么就那么抹不开情面呢,卖大炮给敌人,这不是资敌吗,历朝历代可都是诛九族的买卖,就算要做,也得是偷偷的做,就好像晋商当年给满清生铁让满清来打明朝一样。

    可自己竟然傻傻的,大张旗鼓的要卖大炮,还为此跟六部起冲突,这不是嫌命长吗。

    谁料朱敬伦却摇摇头:“既然是打洋人的,那就跟我们没关系了,他要打就卖给他。”

    不等郝可久回答,朱敬伦又道:

    “我听说太平天国那里要卖铁甲舰,也要买大炮,你是怎么想的?”

    郝可久好半天才回话,因为他得琢磨一下皇帝的意思,是真的可以卖还是随口说说。

    他发现朱敬伦很可能真的想卖给满清大炮,他不相信皇帝是为了挣钱,心里赚了一圈,郝可久觉得皇帝可能有大计略,卖大炮给满清,又卖铁甲舰和大炮给长毛,这不就死坐山观虎斗吗,等这两头恶虎斗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大明一鼓作气北伐中原,岂不是瓜熟蒂落。

    郝可久一想到皇帝竟然有这么大的考量,顿时就更感觉到自己这几天力主跟满清做生意阻挠卖武器给长毛是多么大的错误,简直是跟皇帝做对。

    想到这里他连忙改口:“微臣有一些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

    郝可久道:“微臣以为,应该卖大炮和铁甲舰给太平天国,也该卖大炮给清国。如果两国打的两败俱伤……”

    显然郝可久想多了。

    这不是郝可久的问题,这是整个国人世界观的问题,谁都觉得天下分久必合,不是你统了我,就是我统了你,迟早都要打一场,那么自然是让潜在对手你死我活最好。

    反倒是朱敬伦没有想过那么远,他当然也知道最后肯定要统一,但这统一的方式,是秦始皇兼并六国呢,还是西德兼并东德,这两个方式自然是东西德合并来的好,不用搞的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可几乎所有官员都认为,迟早得是通过武力统一天下,反正没人认为满清会主动交出政权。朱敬伦也觉得满清主动弃权很难,袁世凯逼迫满清退位,那时候已经是风雨飘摇的时候了,朱敬伦可等不到那时候。但是不能让满清主动投降,可汉人督抚却更容易拉拢一些,一旦时机成熟,江南各地的督抚宣布独立,然后加入大明,这可比动武来的更快,更稳一些。

    但是郝可久的想法错了吗,也没错,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他就是对的,因为满清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朱敬伦没有标新立异的习惯,反而赞赏道:“郝大人思虑的周全,那就去办吧。”

    郝可久出了皇宫才发现,他身上的衣衫已经湿透了,广枺驼獾悴缓茫辉碌奶炱谷鹊南窨韭谎轿鞫伎煲┟薨懒税伞

    觉得自己领会了皇帝的意思后,郝可久回去之后立刻就发报给天津和南京的商铺掌柜,告诉他们立刻答应向两方出口武器,把合同签了,把钱先收到账上再说。

    这些掌柜的,都是郝可久这几年培养出来的,他不懂兵工厂的生产管理。但是票号的商业运作他可熟得很,在相关地区多设立了办事处,凡是跟兵工厂有业务往来的地方,都开设了商铺,设置了掌柜。

    不但在大明各地,比如佛山、广州都有分号,还在天津和天京、上海开设了分号,甚至在日本都开了一个分号。

    这些分号的唯一工作,就是给兵工厂拉生意,因为兵工厂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是狂飙突进,用一个比喻那就是如同一头野猪,突然闯进了平坦的农田里面,狼奔豸突,将原本平静的原野给闹的天翻地覆!

第五百五十四节 闯入农田的野猪() 
兵工厂的改变,就是从三年前郝可久接掌兵工厂开始的。

    最大的改变,不是他引入了身股制度,老实说就算没有身股制度,兵工厂优厚的薪酬,也留得住人,加上这个时代的人观念中的公家主义思想,即便是外界更丰厚的薪酬,也很难打动兵工厂的高级人才,因为这些高级人才身上,还带着官员的品级,很多人就任这虚名。

    最大的改变,主要就是郝可久将兵工厂带进了市场,带进了一个原本是小作坊把持的大市场。

    在他之前,兵工厂就是给軍队生产,订单有了就做,没了就休息,工部给他们安排任务他们就做,没任务了大家爱干嘛干嘛,大有一种后世国企铁饭碗的架势。

    作为兵工厂的工人来说,他们自然是很舒服的,拿着高薪,不用操心工作问题,怎么能不舒服。他们舒服的代价,则是工厂连年的亏空。

    政府要甩包袱就请了郝可久,郝可久当时想的就是去生产能挣钱的买卖,什么买卖能挣钱,军火当然也能挣钱,但是当时还没有开拓出来,太平天国自己仿制了大炮,加上佛山作坊的产品,兵工厂主要就是做他们不能做的线膛枪。但是这些枪支还得跟洋人竞争,完全就没什么利润。

    郝可久看到民间机器市场十分火爆,就让兵工厂开拓民用产业,反正市场上有什么,他就仿制什么去卖。

    第一项成功的产业,就是缫丝机的仿制,佛山铁作坊的产品,完全无法跟兵工厂相媲美,因此兵工厂一进入市场,马上就攫取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之后几年,大明每年都跟英国人合办一次贸易博览会,英国的机器设备不断的展出,一些民间商人、乡绅开始引进机器,政府鼓励他们,工部给予一定的贷款,结果绸缎厂出现了,纺纱厂出现了,织布厂出现了,甚至还有人兴之所至办了一家毛纺厂。

    这些工厂一开始都用英国机器,可是一旦英国人开启了一个市场后,兵工厂马上就杀了进去。比兵工厂反应更快的,则是那些被挤压的很辛苦的铁作坊,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拼命的求新、求变,他们发现过去打农具,铸铁锅的时代他们回不去了,这些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