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皇帝-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谓是鼎鼎有名,被刘邦改头换面,添油加醋渲染一番,一群人皆被那美好而又虚幻的生活吸引住了。
看他们一个个心怀憧憬的模样,刘邦心中感慨,不得不说,陶渊明陛下的桃花源在这个时代,就是天堂。
大家都想过男耕女织,富足安详的日子,经历过飘零的人,比其他人更能明白,安定是多么的珍贵。
可愿望终究是愿望,无论它有多么美好,也不会成为现实,就像五彩缤纷的泡沫,一扎就破。
这是封建时代,这里是封建帝国。百姓需要承担赋税,需要承担徭役,更需要上战场打仗,生活给予他们最多的是困苦而不是舒适。
“现实啊。。。”
刘邦无奈地笑了笑,沉默无言,他不打算戳破这些人的幻想,美好的东西谁都不嫌多,即便是一个虚幻泡沫,有,也总比没有要好不是?
“你说的不对,那里不是这样的。”
最终,是一个嫩声嫩气的童音打断了众人的幻想,这声音刚出现的时候,刘邦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当他再一次说话的时候,刘邦这才确定,这里的确有人。
“谁?”
众侍卫皆拔出佩刀,将刘邦围在中间,警惕地观察四周。
“哗啦。。。”
衣袂翻动,一个黑影从天而落,那是一个和刘邦年龄相仿的少年,身着青色道袍,头发被挽成发髻,由一根木簪固定。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的睫毛比女人还要长,还要黑,一双如黑曜石般的眼珠子格外灵动。唇红齿白,灵气逼人。
“好一个漂亮的少年!”
刘邦抬头看了看那棵足有两丈多高的树,问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从上面下来的?”
少年点点头。
“你是怎么上去的?”
“就这么上去的啊。”说话间,只见他,纵身一跃,脚踏树干,蹭蹭蹭,几下就到了树顶,身法之飘逸,动作之潇洒,让人叹为观止。
“这就是武林高手啊,他娘的,终于让老子见到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刘邦喜出望外。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就十分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武林高手,就是贼牛B,贼潇洒的那种。
可事与愿违,他认识的人当中,只有一个魏鞅勉强算是高手,但也仅限于战斗技巧,身体素质优秀,并不能像眼前这少年一样飞檐走壁。
“原来轻功真是存在的啊。。。”刘邦吞了吞口水,指着他道:“你,你下来,朕有话要问你。”
少年纵身跃下,他看着刘邦“你是皇帝?”刘邦点头“不错,朕就是皇帝,你叫什么名字?”
“师父说了,不能跟皇帝说话,所以我不能告诉你。”
在刘邦惊愕的目光中,他摆了摆手,从怀中掏出一窝雏鸟,转身就走,刘邦嘴角抽搐,“敢情这家伙,上树是为了掏鸟窝啊。”
神秘少年的无礼举动彻底激怒了侍卫们,王忠也愤愤不平,他用尖锐的嗓音大喝一声“休走!”随后,几名侍卫就冲了上去。
“你们要做什么?”少年冷静地看着冲来的侍卫,一字一顿道。
膀大腰圆的侍卫呲牙一笑“不做啥,就是教训一下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说罢,便迎面而上。
“师父说了,不能跟皇帝的人打架。”
少年不理会,又转身准备离去,侍卫们更怒了,这是丝毫没把他们看在眼里啊这是,“岂有此理,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儿,看某家替你师父好好管教你!”
侍卫们将他围了起来,其中一个一巴掌拍向少年,不料却被人家轻轻松松就躲开了,侍卫脸上挂不住了,其余几名也一哄而上。
少年身法虽然飘逸,但毕竟年轻,在几个大汉的围攻下,很快就被逼的无路可退。
“过来吧你!”
一名侍卫狞笑着,去抓他的手臂,少年没辙,只得抽手,手抽开了,落在侍卫手上的却是一直嘎嘎叫的幼鸟。
侍卫十分恼火地将鸟窝给扔了,少年见状,眼睛中迸发出熊熊怒火,他招式忽变,攻击也变得犀利起来,而且处处都是要害部位。
刘邦的神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看的出来,这少年学的是杀人本事,一招一式都是要人命的,如果他手里有武器,那几个侍卫恐怕就不是捂着裤裆惨叫,或者按着咽喉干咳了。
“这家伙真的是杀手?”他心中疑惑。
侍卫也放弃了玩闹的心思,杀气释放出来,刀也再次出鞘,那少年眼神冰冷,他以一个十分微妙的角度躲过劈来的钢刀,手心里多了两条细细的丝线。
在如此暗的光线下,那两条丝线都能闪出寒光,很明显十分锋利,刘邦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感觉,正当他准备喊停。
远处突然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阿恒,还不住手?”刘邦闻言转头,只见从山道尽头,来了两个老头。
少年恨恨地看了那些侍卫一眼,跑到其中一个老头面前,十分委屈地指着刘邦道:“师父,他毁了我的玩具!”
刘邦摸了摸鼻子,让几个大汉去欺负一个孩子,这事做的确实不地道,不过,他也只是想瞧一瞧,这少年的真功夫,谁料想,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两老头很快就走到近前,刘邦这才看清其长相,站在左边的那位须发飘飘,仙风道骨,眉眼间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右边的一位,短发,皮肤黝黑,眼神让人很不舒服。
被他看着,就好像被一头野兽盯上了一般,更让他感到疑惑的是,他的衣着很明显不是大渝民众的装束,而且,他的衣领是向左的。“披发左衽,这是胡人才有的打扮啊。。。”
“小民慕容安南参见大渝皇帝陛下!”短发老者抚胸行礼。
刘邦笑着点头,这位的身法,他不在乎,刘邦在意的是,他身边那位仙风道骨的老者。
看他一脸笑意,没有丝毫要行礼的模样,就能知道,他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建安王了。亲叔叔,刘邦不敢怠慢,他上前几步,躬身行礼道:“小子季,参见皇叔!”
果然,长须老者抚须笑道:“确实是长大了,一天一个样啊。嗯,不错,慕容兄,我的侄儿还可以吧?”
慕容安南笑着点头“诚闻大渝新皇,少有智谋,聪颖过人,是为一代英主,今日一见,确非浪得虚名,就是身体单薄了些,印堂隐约见青气,这是中毒的迹象啊。”
刘邦一惊,只看一眼就知道他中了毒?这绝对是个高人啊,建安王叹了口气,似是不愿意再说此事,他岔开话题道:“季儿,你是怎么和小恒起冲突的?看拿出了兵器,这要不是我们来得快,后果不堪设想!”
建安王责备的语气让刘邦有些不爽“都是这小子不识抬举,老子只想问句话,竟然这么拽,他娘的。”
不爽归不爽,在长辈面前,刘邦不敢放肆他笑了笑道:“实不相瞒,侄儿见这位少年身法飘逸,上树掏鸟如履平地,一时兴起,就像试一试其身手,实在是误会。”
慕容安南哈哈大笑道:“少年心性,再正常不过了,玉宛兄,我们就不要再追究了。”
刘邦心头更是不爽,这老家伙见着堂堂皇帝还口出狂词,好像错就在我一人身上似的。
“他娘的,倚老卖老谁有办法?况且,他还是老子叔叔的朋友,那也就是我的长辈,算了,不和他一般计较。”
刘邦讪讪一笑,建安王看着刘邦身后灰头土脸的侍卫,皱眉喝道:“一群丢人现眼的东西,还不滚去把身上洗干净?”
建安王虽然远离朝政,但再怎么说,那也是亲王,他的命令,侍卫们自然是不敢拒绝,一个个只好去溪水里洗澡。
建安王看了看天空道:“这雨还得下,山里阴冷,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回观里吧?”
刘邦笑着答应,一路上,看着慕容安南,还有他旁边那个漂亮的少年,刘邦不由对他们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
(本章完)
第131章 沉重的国家利益()
沿着青石小道,一路拾阶而上,刘邦等人来到了所谓的‘红枫观’,道观在山坡上,算不上恢弘,但胜在别致。
站在观门前可一览山林幽谷,烟雨朦胧,进门便见竹林兰园,其中更有砚池梅树,人随物,物随人,从如此风雅的居所就能看出其主人的秉性。
转过影壁,刘邦跟着建安王来到后院,他惊讶地发现,后院空地里,种满了蔬菜瓜果,有两个青衣童子正在拱土,添肥。
其中不少蔬菜,他还十分眼熟。那细长的是黄瓜,那长着许多小角的是蚕豆,剩下的是葱还有韭菜。
见刘邦盯着菜园子愣愣出神,建安王爽朗一笑,指着地里的蔬菜给他介绍道:“那种蔬菜叫胡瓜,产自西域胡地,亦菜亦瓜,味道极为甘美,既解渴又消暑,夏季食用是最好不过。哦,还有那个——”
他指着蚕豆道:“它的名字叫胡豆,你别看样子长得丑陋,味道却极为鲜美,更难得的是,它还能作为粮食,顶饱抗饿!”
建安王顿了顿,似是十分感慨“哎,我大渝虽是天下间少有的富庶之地,物产丰富,可还是会有饥荒啊。
真皇七年江南大涝,三郡之地颗粒无收,踵武十一年,北方大旱,山东,河北两地,遍地灾民,那些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场面,想想就觉得心酸。”
刘邦无言。
建安王走到地边上,从童子手中接过铁铲小心翼翼地在蚕豆藤旁挖了小坑,又从瓦罐里,掏出一铲子草木灰混合粪便制成的肥料埋在里面。
做完这一切,他又抚摸着刚长出的豆角叹道:“三年前,我在凉州有幸参加了那里举办的胡宴,吃过这些东西以后,我就想着,能不能将这些作物引进中原。
不但可以为我华夏子民多一份菜食,说不定还能解我大渝饥饿之忧,于是我就从西奴国的商贩手中买了一些种子。
大多数作物都没能长出来,唯有这胡豆与胡瓜,开了花,结了果,成功是成功了,可是这小东西,对土壤的要求很高,产量也远不如稻谷,注定也只能满足一下我这种闲人的口腹之欲。”
说到这,他又长叹一口气,看得出来,对于蚕豆与黄瓜不能大面积种植,他很沮丧。
刘邦看着植株上已经垂挂下的小黄瓜,心中五味杂陈,他刚才惊讶,不是因为看到了黄瓜等熟悉的农作物,而是堂堂的大渝亲王竟然自己种田。
贵族是天生就拥有特权的,尤其是建安王这种顶级贵族,即便是没有封地,淡出朝堂,就凭他堂堂七珠亲王的爵位,也能一生衣食无忧。
在这个谁都想坐享其成,锦衣玉食的时代,最有这种资格,最理所应当的建安王,竟然在深山里自己劳作。
光这份精神,他完全当得起贤王之称,更别说,他还引进外域作物,欲解黎民困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仁宗皇帝真是瞎了眼啊,不让这么一位好皇子当皇帝,反而立刘跃那个糊涂虫!”
刘邦腹诽,也只是腹诽。
世间事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也不是一句谁对谁错就能说得清的,事实上,从宫中留存下来的密宗档案里就能看出,当时仁宗皇帝在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上也很头疼。
在立嫡还是立贤的两个选项中,仁宗皇帝最后选择了前者。
一方面,刘跃当时虽然不如刘柯,但也不至于差劲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另一方面,刘柯的生育功能似乎不是很妥当。
当然,这只是传闻,但建安王至今膝下没有一儿半女,让人不得不相信,这绝非空穴来风。
况且,刘柯要是当了皇帝,现在也就没刘邦什么事了。
这些念头只在转瞬之间,抛开其他不言,就个人品质与魅力来讲,刘邦还是非常欣赏建安王的,对他是自己皇叔的身份也不由多了几分认同。
建安王还在刨土施肥,一双老手上全是泥巴,刘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亲力劳作,自食其力不假,但贵客临门,将客人搁在一边,自己在雨中劳动,这就有些作秀的因素在里面了吧?
刘邦不是傻子,他哪里看不出建安王是在教育他,想让刘邦明白一箪食,一豆羹,皆来之不易,需念物力之艰辛,要善待百姓,抚恤黎民的道理。
“所以,这一幕,是他早就安排好的,就等我来开始表演。。。”刘邦心中苦笑,不过,善意的谎言,刘邦是不反感的,遑论,人家还是为了他好。
刘邦深施一礼对建安王道:“皇叔的教诲,侄儿铭记于心,不敢有片刻遗忘!”
建安王闻言大喜,他放下手里的铁铲,笑着对慕容安南道:“慕容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