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摄政大明 >

第747章

摄政大明-第747章

小说: 摄政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稍犹豫了一下,章晟德还以为赵俊臣尚未发现这件事的棘手之处,却是问道:“钦差大人您打算是如何处置这批难民?总不能继续供养着他们吧?”

    赵俊臣似乎是早就有了想法,缓缓答道:“这些逃荒百姓不愿意返回原籍故土,乃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田地与家宅的缘故,就算是没有失去田地与家宅,曾经的那些土地也已经无法养活他们了……既然如此的话,那本钦差就给予他们足够的田地家宅也就行了!”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章晟德愈加是目瞪口呆。

    赵俊臣的这般回答自然是无懈可击,逃荒百姓们只要是拥有了足以养活自己的土地,自然是不会再生乱子,所有麻烦都会迎刃而解,这般道理章晟德也同样很清楚。

    但问题是章晟德无法想象赵俊臣要从哪里去寻找足以供养近十万百姓的土地。

    “钦差大人你要从哪里寻到足以安置近十万百姓的土地?这可不是一批小数目!”章晟德忍不住再次问道。

    对于章晟德的疑惑,赵俊臣却是笑而不答。

    实际上,明朝的土地兼并状况极为严重,穷苦百姓们就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但实际上明朝境内可用之地依然不少,只不过这些土地全部集中到了各地王府与乡绅手中。

    尤其是明朝的那些王爷们,每一位都拥有上万倾的良田,偏偏又仗着皇家子弟的身份从来都不向朝廷缴纳税赋,并且他们为了追逐利益也很少用这些土地耕种粮食,大都是种植一些利润更高的棉花、花卉、水果等作物,每年还领着朝廷大笔钱粮作为供养与俸禄,可以说明朝国库如今的缺粮窘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皇室蛀虫。

    但赵俊臣很清楚,德庆皇帝对于这般状况已经非常不满了,当初“八王船行”的事情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德庆皇帝的决心,等到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德庆皇帝的威望也会大为高涨,到时候必然会出手对付这些“贤王”!

    这也是赵俊臣想要出兵收复河套的动机之一,唯有让德庆皇帝拥有了收复河套的荣光,他才可以拥有足够的威望去铲除一批明朝皇室。

    赵俊臣也同样很清楚,随着“小冰河时期”的逐步到来,明朝已经完全无力继续供养这批蛀虫了,反倒是出手除掉这批蛀虫之后,明朝这颗垂死老树才会有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顺利渡过“小冰河时期”的成功可能性也会增强许多。

    所以,就算是德庆皇帝到时候不能下定决心,赵俊臣也一定会想办法让德庆皇帝下定决心。

    等到德庆皇帝出手铲除了一批皇室蛀虫之后,到时候自然会有大批土地空闲出来,供养百姓的压力也会降低不少。

    当然,想要实现这个想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就算是没有从皇室蛀虫手中解放一批土地,赵俊臣也同样有办法安置这批逃荒百姓。

    在明朝时期,各地军镇为了供养军队,也同样都是大地主,但因为逃兵太多的缘故,各地军镇的土地也纷纷是闲置了下来,受到各地军官所侵占。

    然而,各地军官侵占了军户们的土地之后,一旦是有了调动换了驻地,却也不能带走这些田产,多年来的巧取豪夺也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只会便宜了下一任军官,所以在赵俊臣的运作之下,“聚宝商行”如今已经从各地军镇的军官手中收购了大量的闲置土地,数量足是高达万倾之多。

    从某方面而言,赵俊臣如今也是一位不逊于各地皇室蛀虫的大地主了。

    等到德庆皇帝出手铲除一批皇室贤王之后,赵俊臣还会拥有更多的土地,到时候还能接手更多的百姓。

    也正是有着这般底气,所以赵俊臣才愿意接手这批逃荒难民,因为赵俊臣拥有足够的土地安置他们。

    除此之外,赵俊臣手里也有非常多足以谋生的工作,不论是联合船行的运行,还是川盐开发的进展,又或者是今后涉及了北方车马行与黄河水运的商税整改,也都需要大量人手。

    所以,赵俊臣并不担心这批逃荒百姓会成为自己无法解决的烂摊子。

    不过,关于这些事情,赵俊臣并不会向章晟德详细解释,否则就会向他暴露太多的事情。

    所以,赵俊臣并没有回答章晟德的询问,只是闪过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然后转头向着洪高功问道:“查抄汪家家产、抓捕汪家朋党的事情,如今处理的如何了?”

    与花马池营代总兵郑余一样,洪高功这段时间同样没有参与到明军与蒙古联军的战事,所以也就没有分到太多的军功,但洪高功此时却是没有丝毫的遗憾之色。

    无他,汪家乃是陕甘首富豪族,查抄汪家家产的任务自然是油水十足,再加上汪家的一众朋党也皆是富贵之辈,所以洪高功与他麾下的锦衣卫们这段时间可谓是捞得钵满盆满,即使是没有分到军功也完全不觉得遗憾。

    这般情况,也是赵俊臣所默许的。

    德庆皇帝安排这批锦衣卫跟在自己身边,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则是监视,赵俊臣安排他们这段时间负责查抄汪家之事,一方面是为了把他们从自己身边调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趁机喂饱他们,若是一点好处也不给他们的话,他们返回京城之后必然会向德庆皇帝说自己坏话,到时候又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尤其是这个洪高功,他叔父洪锦乃是锦衣卫的最高长官,在京城里的勋贵世家也算是人脉广阔,即使是赵俊臣也不愿意轻易得罪,反倒是不如趁机结下一个善缘。

    此时,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洪高功却是满脸的兴奋,当即是答道:“启禀钦差大人,卑职这段时间查抄汪家的家产,并且是缉拿汪家的各地朋党,抓捕了汪家族人三百一十七人,另还有汪家朋党三十七家,其中包括顺元知府李禾德、宁夏军镇千户张大元等人,总计有七百三十一人被抓捕入狱……在卑职的查抄之下,从汪家及其朋党家中总计抄到了白银一百三十五万,黄金六万七千两,田产四千余倾,另还有大量的贵重珠宝古董正在点算之中……”

    说完,洪高功就把一份名单与一本账目用双手递给了赵俊臣。

    与此同时,洪高功向着赵俊臣不断打着眼色示意,暗示自己另还隐瞒了一些事情,需要与赵俊臣私下里密谈。

    ……

    原本是想要双更,但写起来发现自己收不住笔,所以今天只有一章。

    不过,本章有八千字,相当于许多书的三章内容了,大家就权当是二合一章节吧。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也会是二合一大章节,字数还会更多。

    其实,虫子很喜欢写作,这让虫子感到很充实,所以有时间就会写,虫子这几年更新缓慢并不是因为懒,主要是因为没时间,也不想仓促间写一些连自己都不满意的内容糊弄大家。

    ……

第九百二十章。密信。() 
……

    ……

    听到洪高功的禀报内容、看着洪高功的眼色示意,赵俊臣完全不需要私下密谈,也可以猜到洪高功究竟想要与自己说些什么。

    汪家乃是陕甘境内的首富巨贾,汪家的三十七位朋党也皆是陕甘各地的富贵豪族,这些人的家产加在一起怎么可能只有白银一百三十五万两、黄金六万七千两?再翻一倍还差不多。

    也就是说,洪高功与锦衣卫们在这场抄家行动中至少是隐瞒了一半收获。

    当然,洪高功是一位“讲究人”,他深悉官场上的门门道道,也知道赵俊臣把查抄汪家的肥差交给锦衣卫负责是故意给他们好处,所以锦衣卫们也就不能独吞所有好处,他如今想要与赵俊臣私下密谈,不外乎就是想要与赵俊臣分赃罢了。

    对于洪高功的心中猫腻,不仅是赵俊臣看出来了,就算是章晟德与郑余二人也同样看出来了。

    赵俊臣伸手接过了账目与名册之后,眼角余光扫向了章晟德与郑余,只见章晟德不动声色,就好似这一刻变成了聋子瞎子,郑余则是脸上满是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能参与分赃,但很显然两人都不打算揭发此事。

    见到两人的这般表现,赵俊臣的心中有些遗憾。

    这种遗憾心情,主要是针对章晟德。

    *

    庙堂之中,任何官员若是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官场智慧,这些官场智慧不论高低好坏,最重要的是把它们坚持下去,绝不能朝三暮四、反复无常,否则就要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也无法取信于人。

    比如说,周尚景的官场智慧总结起来就是“公私兼顾”四字,他从来都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危害到朝廷大局,也从来都不会因为朝廷大局就牺牲自己与朋党的利益,他总是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他为自己与朋党争取利益之际也总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他一直都坚持着这样的原则,所以他就成为了臣权代表,得到了百官的支持,即使是德庆皇帝到了关键时候也会更加信任周尚景的判断。

    比如说,左兰山的官场智慧总结起来就是“既不为鸡首、也不做凤尾、只当一个爪喙”,他也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原则,忠心依附于朝中权臣、在党派争斗之际冲锋陷阵不遗余力,所以每一位权臣都愿意接纳他,所以他也就在庙堂中屹立不倒,所以左兰山也同样成功了。

    再比如说,沈常茂的官场智慧总结起来就是“睚眦必报”四字,任何人只要是侵犯了他的利益就会遭到猛烈报复,当他坚持这项原则的时候,庙堂之中无人敢轻易招惹于他,所以他也一度成功过,在百官之中威望甚高,甚至是取代周尚景成为了内阁首辅,但当他成为了百官领袖之后,反而是患得患失了,不再像是从前那般性子刚烈善斗,所以也就无法坐稳内阁首辅的位置,眼看就要失败垮台。

    赵俊臣也有自己的官场智慧,那就是把自己的利益与朝廷的利益融合于一体,让两者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朝廷已经渐渐离不开赵俊臣,从目前来看赵俊臣也同样称得上是成功。

    章晟德如今不过是四十出头,就能坐上正二品陕西巡抚的位置,显然也是坚持着自己的官场智慧。

    依照赵俊臣的猜测,章晟德的官场智慧不外乎就是“和光同尘”四字了——他完全收敛了自己的性格与想法,彻底融入到了周围环境之中,随着自身所处环境不同,章晟德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

    当初梁辅臣还是三边总督的时候,章晟德就表现出一副老成持重、忠君爱国的样子,于是梁辅臣对于章晟德一直是信赖有加、评价甚高;

    梁辅臣回京辅政之后,蒙古联军大举来袭,眼见到各位督抚们皆是畏敌如虎、想要绥靖乞和,章晟德也同样是积极与各地督抚联合起来截留朝廷赈济粮草、到处拘押逃荒百姓,可谓是表现不遗余力,于是各地督抚们也都把章晟德视为自己人;

    如今,陕甘三边的主事人变成了赵俊臣,于是章晟德的表现又是发生了变化,突然间成为了一位积极主战的鹰派官员、一位实干有为的封疆大吏、甚至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把赵俊臣交代的事情皆是处理得井井有条,所思所为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对于赵俊臣的某些见不得光的做法也是视而不见……所以,赵俊臣也同样对他很满意。

    简而言之,章晟德究竟是怎样一名官员,首先要看他的上官的表现,他的上官若是忠臣,那章晟德也同样会成为一名忠臣,他的上官若是变成了奸臣,他也同样会变成一名奸臣,他的上官若是坚定主战的鹰派,他就会积极为上官准备刀枪,若他的上官是软弱怕死的投降派,他也会一同跪在地上垂下脑袋。

    显然,正是因为章晟德坚持着这样的官场智慧,他才会深受历任上司的喜爱与器重,所以他才会爬上陕甘巡抚的高位。

    但也正是因为这般缘故,赵俊臣见到章晟德此时的不动声色之后才会感到遗憾。

    眼见到赵俊臣与洪高功即将要瓜分上百万两银子的巨额财富,章晟德这个时候不论是表现出嫉妒、羡慕、愤慨、不屑等等任何情绪,都能够让赵俊臣看出他的真实秉性,但章晟德这个时候偏偏是不动声色,就好似自己变成了聋子瞎子,又好似赵俊臣与洪高功瓜分赃银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简而言之,章晟德的表现依然是赵俊臣所“希望”看到的样子。

    这样一来,赵俊臣依然是无法看透章晟德的实际秉性,所以也就不敢把章晟德收为心腹、交托重任。

    依照章晟德一贯以来的表现,若是赵俊臣就这样把章晟德收纳为心腹朋党的话,一旦是他的上司变成了赵俊臣的朝中政敌,他也许就会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