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太平天国 >

第634章

太平天国-第634章

小说: 太平天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民族英雄。而且,他还在悼词中毫不隐晦地承认,如果没有洪秀全,就不可能有拜上帝会的成立,就不可能有金田团营,也就更不可能有今天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太平天国。如果没有洪秀全早年所进行的那一切不屈不挠的努力,全体中华的民众,还将在满清的黑暗统治中,继续饱受痛苦的煎熬”

第二六二章 因为在那一刻,装殓着洪秀全遗体的红木棺椁,被八个“身份特殊”的人扛了起来() 
二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们一起。b将大平军建设成为了女旧册义卜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的新型军队。

    洪秀全曾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不仅以身悄则,更要求所有的官员们必须要对士兵小心提理视为骨肉一体”因此,在这支队伍中,官兵之间相互都有着一种极其朴素的战斗情谊的官兵关系。

    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的一兵,大家的生活用品大体相同,吃饭时,官兵共坐一桌,再高级的军官的盘碗。也跟最低级的士兵一般无一。

    行军时,长官必须要把马匹让与受伤的“能人”伤员骑坐;必须特别地要保障他们的肉食供给,“以资调养”各级的将领还必须要抽出时间,亲自前往看视自己的伤病下属。

    太平军的军规中甚至还有这样的制度:倘若是遇到了天寒雨雪之夜,各级官长必须将自己的皮袍棉衣,借给衣裳单少的巡更、守卡士兵穿着,以抵御寒冷。

    套用某个时代的话来说,这种制度,可是绝对够的上是相当地人性化了。

    而在对军中各级官员的任用上,洪秀金所积极主张的选贤任能、论功过以定升贬赏罚的机制,也被广泛地加以了贯彻和执行。

    有功者必升迁,必受奖赏。

    当年在永安的时候,林风祥不过才是一个御林侍卫。但因其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每与官兵死战素称亡命”的强悍作风使得他无论是长沙、岳州,还是汉阳和武昌的几场大战中,均屡建军功。由于其功勋卓著,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扶摇直上,一直到了天官副承相的高级岗个。

    在太平军中,不论你出身的高低,也不管你是否有文凭、有资历,大家都个共同的起跑线上。那就是只要你肯在阵前英勇奋战、忘我杀敌,你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有了军功,你可以“朝为散卒”暮擢师帅。

    而你若敢违背天条和命令,导致攻守失利着。轻者不是降职就是革职,重者,脑袋则必然不保。

    洪秀全后来的宠臣蒙德恩,当曾因为攻克永安时立下大功,而被破格擢升为了殿右二指挥。但仅仅几个月后,就因为攻打长沙失利,而被革职。

    不过,那个时候的蒙得恩可不仅仅就是一个善于拍马屁者。在随后的武昌战役中,他并未因自己刚刚被免掉了以往显赫的官职而嫉恨,也未因重新走进“大头兵”的行列而感到没面子或是羞于见人,而是早已忘掉了过去的一切,继续冲锋在前。结果,正是因为武昌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蒙德恩又得以官复了原职。

    连满清一方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在太平天国的军队中,“授职必以能战嗜杀为上,倘皆不为,虽相从日久,未立功绩,断无轻加伪职之理。”

    早期的洪秀全正是以宗教与政治教化的形式,再加上严刑峻法所推动这种铁的纪律的实施,切实保证了太平军内部的统一和团结,强化了将士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了战斗力。官兵一致,军民鱼水,这才是太平天国这场运动刚一开始,就马上能够成为一场强大的革命风暴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

    也正是由于有了洪秀全及其战友们打下的这个基础,林海丰和郑南才有可能对这支军队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造,使这支已经或多或少地都有了些觉悟的农民的军队,变成一支真真正正地知道自己在为谁拿枪、为谁作战的,背负着全中华民族的人民的期望的伟大军队。

    如果没有他早期所付出的那些努力,现在会是个什么

    在给洪秀全守灵的那个夜晚,望着静静地躺在鲜花和翠拍之中的洪秀全,郑南曾这样地问着林海丰。

    如果要是那样,到了这里的我们,也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与文化无缘,不得不更多地把寄托都放在神鬼身上,到处充斥着迷信的色彩的社会里,要想用所谓的现代思想来启蒙人们,是根本行不通的。而他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恰恰是你我所不具备的。

    是啊,是他给我们搭建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我们要感谢他,今天的人民,也都要感谢他,尽管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错误!

    这就是林海丰和郑南的心声。

    太平天国政府和人民为洪秀全所进行的国丧刚刚过去,第二天,英国驻华公使詹姆斯?布鲁斯就赶着前来拜会了太平天国政府的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林海丰。

    其实,早在几天前,布鲁斯就想当面向这位太平天国的军事领袖,抓紧时间要阐明一些问题的。不巧的是,太平天国这里却出现了洪秀全去世的重大事件,而太平天国政府的当权者们,居然还为这个名义上的天王,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实在不能再隆重的特大规模的国葬。

    起初,布鲁斯绝对认为这只不过就是一场政治上的作秀,是太平天国政府的当权者们用来迷惑国内具众的一种障眼法。

    不过,当他参加了国葬期间的几场重大活动之后,尤其是经历了为洪秀全下葬的那种令人震惊的场景之后,他开始庆幸自己没有犯一时的糊涂。

    根据洪秀全生前的愿望,他的遗体没有被火化,而是被葬在了京西的八宝山公墓。

    布鲁斯之所以在洪秀全的下葬活动中感到震惊,灵车由团结区的人民大会堂前往八宝山公墓的沿途,路两旁拥挤着的那数不清的自发前来为已故天王送行的各界民众固然是一个原因。而更要的,还是在灵车抵达八宝山公墓之后的那一方。

    因为在那一刻,装检着洪秀全遗体的红木棺挂,被八咋。“身份特殊”的人扛了起来,在各界民众代表、各国使节的众目睽睽下,在礼兵们的护卫下,缓缓走向洪秀全最后的安息地。

    他们“身份特殊”是因为他们各个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太平天国国家主席杨秀清;

    太平天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石达开;

    太平天国**同盟会主席兼政务院总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郑南;

    太平天国政府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林海丰;

    太平天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洪仁耳;

    太平天国国家工商经济委员会主任胡以晃;

    太平天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黄再兴;

    太平天国国防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同盟会宣传部长李秀成。

    看到这个场面的布鲁斯,真的要深替洪秀全感到荣幸。

    荣幸什么呢?荣幸的是太平天国政府里的这些当权者们,实在是还都很年轻力壮。在这八个人中间,除去五十二岁的胡以晃之外,从杨秀清往下,其他人还都不过三四十岁的好光景。

    所以,洪秀全才能享受到这八个人的抬棺的莫大荣誉。这要是放在其他的某个时代,连年过花甲的老人都成了年轻的国家领导人的时候,您就甭指望他们来给你抬棺了,因为估计棺材没抬到地方,他们自己就恐怕也得往棺材里钻了。

第二六三章 就在土耳其正式对同盟国宣战之后没几天,一件相当令英国人和普() 
以然众都是真的,那就别不知越地夹讨不自在所以,布鲁斯只好暂时先忘掉自己手头上的那件紧急公事,表现出极其沉痛的样子,“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洪天王的各项丧葬大礼之中,毕竟他的这件公事是吓,很敏感的事情,如果不顾一切地在眼下的氛围中摊到桌面上,本就心情火燥的太平天国人,那是绝对不会给他好脸子的。b

    照例,话头切入正题之前。客套话是免不了的。

    望着对面带着一脸的疲惫,正慢吞吞地往烟斗里鼓捣着烟丝的林海丰。刚刚把屁股挨到宽敞明亮的国防军事委员会会客室的椅子边上的布鲁斯。首先是不厌其烦地对洪天王的“不幸离世”再三地表示沉痛地哀悼。随后,又对太平天国政府给洪天王办理的这场举世瞩目的国葬,给予了高度的赞誉。直到看着那位委员长大人的脸上有了些暖色。这才言归正传。

    ,现在整个的欧洲几乎都已经成了一咋,大火药厂,大家打得是一团遭。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人,您当然也知道。战争打到了现在的这个份上。有些时候就很难保证不发生什么意外,或者是出现什么很低级的错误。

    比如说有时会敌友混淆,有时会走火误伤等等,”

    布鲁斯端起茶杯,看到对面那个林委员长的脸色并无什么异样。就喝了一口水,继续说到,“眼下,依旧能够大规模经常性地自由往来于苏伊士运河的商务船队,也就仅有贵国的船队一家了。为了避免出现因一些大家都不希望出现的意外的小事情,而破坏了我们两国间始终如一的友好关系,我们的政府让我转告贵国政府,希望贵国政府……希望贵国政府尽量地减少前往欧洲的船队批次,另外,”另外,最好不要再搭载任何的军用物品。”

    林海丰看了眼已经住了口的布鲁斯,脸上的表情既没怎么变。也没有马上开口说什么。进入一八六八年的上半年。以英日为首的协约国跟以法兰西为首的同盟国之间的这场大战,尤其是在欧洲、非洲这两个战场上的形势,是越来越有益于协约国的一方。

    一八六八年三月,俾斯麦充分展现了其“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才能。在普鲁士的威胁和利诱下,波兰正式宣

    而早在此前,俾斯麦不仅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切实保证俄国的所有利益为条件,还承诺一旦战争结束,即可说服协约国的各成员国。同意俄国将波兰全部纳入囊中,以及提供种种的贸易优惠为诱饵,又与俄国人之间搞了吓,心照不宣的秘密协定。

    接着,携灭亡了丹灵,又赶跑了比利时国王的余威,大英帝国亲自出马。威逼荷兰同样进入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于协约国来讲,荷兰、波兰和俄国,这原本可是那个遥远的太平天国政府,在欧渊还能够随时操纵得起来。给他们不断添堵的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一被摆平,令他们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登上了欧洲大陆的大英帝国,一面以大军陈兵法比边境,威胁法兰西的本土,一面与普鲁士军队遥相呼应。有了大英帝**队这个依仗。普鲁士军也是声威再起。

    五月。西线的英普联军,相继在法兰克福和布拉格会战中一举重创法兰西军队。再度逼近维也纳。

    而在东线的普军主力,则不仅横扫斯洛伐克,还在随后进行的布达佩斯会战中,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法,不仅诱使保卫维也纳的奥地利军队来援并加以重创,还几乎全歼了受命同时来援的罗马尼亚军团。

    六月,普军昂首挺胸进入了布达佩斯。

    维也纳再次告急。

    在巴黎如被火烤的同盟国带头大哥拿破仑三世番气急败坏的暴跳和咆哮之后,不得不还要倾其所有,去拉他的奥地利小弟一把。

    在欧陆抢得了先手的同时。大英帝国也没忘了拉上他的西班牙和葡岛牙兄弟,继续扩大他们在非洲的战果。大英帝国尤其更没忘了对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争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彻底掐断由印度洋经红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从而进入地中海的这条同盟国的海上生命线。

    俾斯麦连派密使跑去安卡拉小对那个早已落魄了多年,只剩下了一把骨头架子的土耳其帝国进行说服教育,外加打气壮胆。在俾斯麦的眼里,土耳其帝国纵然就是再不济,好歹也是瘦死的络驻比马大嘛。只要土耳其能够坚决地站在以大英帝国为首的协约国一边,就算他们只是出工不出力,那对协约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也是帮助非

    的确。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虽经多年的英勇奋战,但在地中海。却始终也未能与有意大利和奥地利相帮衬的法兰西海军分出个输赢胜负来,换句话说,苏伊士运河通向地中海的口子,一直就没有能够被封堵住过。如果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能够得到土耳其作为基地,近在咫尺的苏伊士运河,岂不是就成了咱协约国的囊中物。

    饱受内部的分崩离析与外部列强一俄国人折腾和蹂躏的土耳其,在俾斯麦的一通扇乎之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头投进协约国的怀抱。在土耳其人看来,这是一条千载难逢的土耳其帝国的中兴之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