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太平天国 >

第605章

太平天国-第605章

小说: 太平天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个重要当口,不甘心失败的英军,却再次又卷土重来。

    英军的再次来犯,给了行将离去的三千天朝红军将士,一个完美谢幕的大好机会。

    当硝烟散尽的时候,不可一世的英国人,已经再次灰溜溜地夹着尾巴而去。

    而三千太平天国的英勇将士,也带着一身的荣耀,告别了加尔各答。

    美丽的加尔各答变得宁静了。

    但是,印度的首脑们很清楚,只要万恶的英国人还盘踞在他们的土地上哪怕是一天,加尔各答的这种美丽和宁静就都是暂时的。

    可如何能确保加尔各答的永久美丽和长期的宁静呢?

    话当然很轻松,把英国人彻底赶出印度不就完了嘛。

    但要是真想做到这一点,那可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至少印度临时联合政府中的首脑们认为,如果单凭他们现在的力量,就想把英国人彻底赶下大海,那还是一件并不太靠谱的事件。

第一九三章 英国人的这种能折腾法儿,实在令印度人头疼不已() 
过去的英国人之所以好打,那是因为面对一股股力量分散,彼此之间联络不畅、接济艰难的英国人,咱人地两熟的印度军民,总能占有相对的优势。

    可自从英国人被压缩在了西南一隅之后,情况变了。

    已经把所有的力量全部集中在了一起的英国人,再没有了各部之间的过去那种联络不畅、相互接济艰难的困扰,因此,对印度无比钟情的英国人,现在不仅成了一个拳头,而且还磨练成了一个铁拳。

    当初拉克希米。巴伊女王的詹西军,以及那那。萨希布的坎普尔军,为了配合东线的作战,还只是佯作攻取海德拉巴和强渡纳巴达河,就已经体验到了英国人的真正厉害。

    血的教训告诉了印度人,在这种情况下,咱要是还按照过去的老方法,用武器既原始、又落后的军民,继续去跟英国人玩什么人海战术,那无疑就是拿着鸡蛋去往石头上碰,有多少人也不够去填的。

    “我们必须要有一支像在加尔各答帮了我们大忙的太平红军那样的军队!”拉克希米。巴伊女王多次在临时联合政府发出这样的声音。

    正是经过了一番周密的前思后想,印度临时联合政府中的各方势力最后才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促使太平天国政府与印度继续进行合作,修建一条由加尔各答港直接通往阳布的铁路。

    印度方面相信,随着铁路所带来的陆地运能的大增,为了安西和拉达克,太平天国政府的海上运输船队,就会源源不断的抵达加尔各答。

    也就说,印度方面则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油水。而一旦有了这充足的油水的滋润,印度就会更快、更茁壮地成长起来,不久的将来,印度就会拥有一支,乃至数支堪与太平红军相媲美的,不说是无敌于天下,至少也能彻底铲掉英国这个赖在印度身上的毒瘤的强大军团。

    另外,这次合作只要一开始,加尔各答就又会迎来英勇善战的太平红军,有他们来替咱们看守加尔各答,咱们就大可高枕无忧了。

    对印度方面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最佳方案。

    一八六三年秋,加尔各答至阳布的铁路破土动工。

    这一次,印度方面一反常态,对这条铁路的建设异常热心,可以说是上上下下齐动员,与再次前来援建的太平红军将士们一起,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铁路大会战。

    这里面固然有印度方面急于从中尽早得到油水的私心,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一次又得到了来自太平天国政府的极大恩惠。

    太平天国政府不仅无偿地派出数个工程大队参与铁路的施工建设,还再次以贷款的方式,向印度方面提供了在铁路修建中所需的全部枕木、铁轨、机车等全部的物资及设备。

    更为叫印度方面感动的是,当他们只是顺嘴那么一说,希望这条铁路最好也能将德里连接进去,结果,太平天国政府的谈判代表团居然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按照双方的协议,铁路由加尔各答直通德里,只是在中间的坎普尔,再经勒克瑙向阳布又引了一条支线。

    而且,在建设中所有的桥梁及艰苦地段的施工,全部由太平天国政府派出的工程大队来承担。

    正如印度方面当初所担心的那样,在这场铁路大会战正紧张地进行当中,加尔各答又遭遇到了英国人的数次进攻。

    此时,那顶还被称为是大英帝国政府的印度总督的桂冠,已经从倒霉蛋儿肯宁的脑袋上,换到了詹姆斯。布鲁斯——第八代额尔金伯爵的头上。

    现如今,在这位额尔金伯爵的手下,单单是盘踞在印度西南的孟买及海德拉巴等地的大英帝国的陆军,就已经增至了逾五万之众。而那支庞大的印度舰队,更是有各类战舰数十艘。

    在这位与病魔奋战了两年多,最终从死神的手里逃脱了出来,还想再创人生旅程中的更大辉煌的额尔金伯爵的带领下,英军对加尔各答是志在必得,因此,英军对加尔各答的进攻比以往的任何一次进攻都更加凶猛,也更加疯狂。

    遗憾的是,为了确保这场铁路大会战的顺利完成,不仅是在加尔各答周边担负援建任务的太平天国政府的各个工程大队,又与加尔各答的印度军民一起同仇敌忾,投入到了共御来犯英军第一线。

    同时,太平天国政府还暗中调动起了法兰西人的积极性,屯扎在本地治理及开利开尔的法兰西势力及其印度舰队,开始没事找事地与英军频频发生摩擦。

    詹姆斯。布鲁斯是前方遇阻,后方受制,几番折腾,都是无功而返。但詹姆斯。布鲁斯很顽强,就像当年的左宗棠教给曾国藩的那把活儿一样,他是屡败屡战,毫不气馁。

    英国人的这种能折腾法儿,实在令印度人头疼不已。

    在这次铁路大会战中,他们可是地地道道地使出了吃奶的劲头,所承担的工程那也是进展神速。但由于英国人没完没了地折腾,加尔各答是三天两头地处在战火硝烟之中,来自太平天国的工程大队,简直就变成了救火队,铁路建设工程成了副业,这打仗反倒成了他们的主业了。

    这样一来,他们所担负的铁路建设工程,自然也就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印度人恼火啊,如果任由英国人再这么地折腾下去,估计铁路每个十几二十年,那是根本就修不完了。

    不过,正当印度临时联合政府的头头脑脑们对英国人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是无计可施之际,几位因此被“气病”,再次跑到太平天国的安西边疆区(一八六四年,安西廓尔喀被太平天国政府正式命名为安西边疆区)求医的印方首脑,却在某次无意的闲谈中,又听到了安西督军蓝朝鼎的几句多余的闲话。

    听完蓝朝鼎督军的那几句的多余的闲话,这几位印方首脑们就像吃了一剂良药,“病”马上就好了。

第二三二章 于是() 
。位副市长顿然悟到了自只的错误,他很想自我做个纠心,一罕怀在老汉出门之后,就有点儿跌跌撞撞、三步并作两步地追出了门外,不过,他还是晚了那么一点儿。(完全后,分别报送市府、省府及国家监察部等各个相关的机关。而照例,他的大名还要连同他的检查一起,不久就将被省府登载在批评的通报上。

    有了这种“污点”对这位副市长的未来“前程”不能说是没有影响,但也不会就一定有影响。关键是你自己如何对待这种问题。

    这位副市长是一个能够认真对待自己所犯过的错误的人。十五年后,他因病以身殉职在了太平天国宁远特别区的工作岗位上。

    头一天的晚上,又是一场大爆风袭击了宁远。忙了一整夜未睡的他,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带着区政府的一干人马,四处检查灾情,组织全区军民投入抗灾自救。下午,疾病的痛楚以及工作的劳累,使得他疲惫地再次地趴在了办公桌上想小憩一会儿。

    但这一次,他永远地睡去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当年的除夕夜,相隔宁远数千里外一户人家的年夜饭的饭桌上,一位满头白发,脊背已经弓得十分了厉害的老汉,在全家老少的默默注视下,抬头先看了看家中那吊着盏正发着耀眼光亮的电灯的屋顶,然后用他那双忍不住颤抖抖的手,在饭桌的正席上,端端正正地摆好了一副碗筷。

    “小伙子,今天俺老汉一家请你一起过年!”

    老汉揉揉湿润的眼角,嘴里这样地念叨着。

    这个时候要是越过饭桌朝后面看,可以看到正对着正席个置的墙上,贴着一张不大的像,那显然是来自于报纸上的剪裁,远远地望去,也很不清晰。

    但是你要是靠近了,你就会看到一张笑脸,这个才刚过世不久的宁远特别区政府的副主席,正在望着曾经把自己告了的山东老汉一家,露出的是一副心满意足的笑。

    “小事”不含糊,要走到了“大事”上,天朝的信访处那自然就更加认真的不得了。

    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件事。

    厦门一位小学校的老先生,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被一个颇为令他不解的问题所缠绕着。这个困扰着他的问题,并不是他身染的病,而是一个颇为的奇怪人。

    这位正在养病的老先生的家,住在离着厦门城区还算是比较近便的一个郊区村落。一八六一年的时候,虽然互助组的这种形式几乎已经成了天朝各地农村的生产潮流,但在他家乡的这个村子里,依然还有一家“大户”一直游荡在互助的这个大门之外。

    其实,这家所谓的“大户”也并不大,不过就是他们自己的家里在当年分地的时候,分到了那么一头壮骡子而已。而之所以他们一家不愿意参加互助,大概就是唯恐自己互助后会吃了亏罢了。

    “大户”人家虽然有牲口,但在头些年的时候,毕竟由于家里的实际劳力还很少这户在光复前原本是个极其贫困的人家,本来也是有儿子的。可惜的是,一个儿子正值风华正茂之际,却不幸患上了重病,无钱医治而死。而另外一个儿子,又由于追随了当年的林万青闹暴动,后来在义军转战闽西期间,不幸阵亡,现在的家中除去都已经五十挂零的老两口之外,就只剩下了一个还未成年的姑娘,因此,每当春秋两忙的季节,他们还都必须得瞅空子去沾乡亲们的便宜。因为乡、村两级农会每到这两个农忙的季节,都会专门组织人手尽力地去帮助缺少劳力的人家,尤其是像他们这样的“军烈属”。

    但在一八六二年,“大户。人家的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这一年的秋天,他们身边唯一还有的那个姑娘成亲了。

    而令后来能令老先生所困扰了一眸子的那个问题,就走出在“大户。人家的那个女婿身上。

    这年的春天,春播时候“大户”人家突然腰杆挺直了许多,因为在他们耕种的地里,开始出现了一个精干的男子汉的身影儿。

    在“大户”人家的地里,一连数天都是挥汗如雨的这位男子汉,老先生是认识的。因为在城里学校的时候,老先生曾不止一次见到过他,他是厦门政府中担负主管教育工作的官员,也就是教育委员会主任。

    对于这位早来晚走,肯为老丈人家出大力、流大汗的主任,开始的时候,老先生并未多想。相反,他还很是有些被主任所感动。主任毕竟是个“官儿。啊,“官儿”能挽起裤脚、袖子去下地,这本身就能感动不少的人。

    但慢慢地,老先生就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一连好几天,主任都是这样地度过的。

    难道主任“转行”去了“扶助办。?难道主任”

    所有的类似的这样念头,很快又都被老先生自己否定了。

    因为作为一个岛屿的厦门,过去由于战乱和交通的不便,岛内的老百姓们不仅穷,甚至连家中炉膛内用来烧火的东西都缺的厉害。于是,没有柴烧的老百姓们就去山上四处砍伐,结果,厦门的山,从此就都变成了几乎是寸草不留的和尚岭。

    为了改变这里的面貌,从去年开始,天朝的厦门市政府在带领着人们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又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在市府的号召下,全体厦门军民准备要在一定的时期内,对辖区内的所有荒山及荒岛,实行完全的植被覆盖。这样一来,既绿化了厦门,又能够利用果树的种植,来改变广大山乡的贫穷面貌。

    而每年的春天,怜恰就是厦门造林的高峰期。

    就在前一天,学校的同仁在前来探望老先生的时候,还曾提及,今年学校也像去年一样,又包下了一块荒地,为了这片荒地的绿化,学校的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