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皇战 >

第20章

三国之帝皇战-第20章

小说: 三国之帝皇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扯淡一样呢吧,完了,这样在蔡文姬面前真的是没有好印象了,丁羽此时心中一片哀嚎。

    “怎么,丁刺史不愿意给昭姬讲讲吗?”蔡文姬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委屈道,大有一言不合就哭给你看的样子。“哼哼,坏家伙,没话说了吧,看我也弄的你没话说,羞你个大红脸。”蔡文姬内心腹黑的想道。

    “这个,不是,我这就讲,这就讲。”丁羽看着蔡文姬一脸的委屈,登时受不了了,一个万年老处男你让他如何忍受一个绝世美女露出如此表情,更何况这还是一只发情的老处男,天哪,太可怕了,丁羽一时间急的脸都红了。(丁羽:作者君,你不厚道,我堂堂主角哪有这么不堪啊?作者君:小子,你还想不想要老婆了,不想要乘早说,哼哼。丁羽:我错了,作者君你是对的,呜呜。作者君:哈哈,小子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咳咳咳,老夫先去那边走走,贤侄啊,你就跟昭姬讲讲吧。”看到女儿的表情,熟知自己女儿性格的蔡邕知道自家这个小魔女已经知道刚刚他们聊得啥了,这是在捉弄丁羽呢,未免待会尴尬,蔡邕赶忙找了个借口开溜了。

    “伯父小心啊,这儿兵荒马乱的还是我陪伯父走走吧,待会回来再讲与昭姬听吧。”丁羽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赶忙开口道,同时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不用了,我就在这附近走走,没有危险的。”蔡邕摆摆手道。

    “是啊,爹爹在这附近很安全的,丁刺史你就放心吧,昭姬很想听丁刺史的趣事呢。”蔡文姬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丁羽说道。

    “这,好吧。”丁羽知道自己躲不掉了,妥协道,一双哀怨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蔡邕看,仿佛被抛弃的小受一般。

    蔡邕走了,丁羽和蔡文姬就这样大眼瞪小眼,一时间画面僵住了,丁羽是看着蔡文姬的美貌无话可说,蔡文姬是在等着丁羽不打自招呢。

    “哼哼,丁刺史,讲吧。”蔡文姬看着丁羽还是不说话,哼哼道。

    “那个啥,你让我想想,我有点忘了。”趣事丁羽倒是知道不少,可是作为一个闷骚的万年老处男,丁羽前世积累的趣事大多都是些荤段子,丁羽怕讲出来直接被打死,于是,只能尴尬当场了。

    “哼哼,没话说了吧,马屁精。”蔡文姬瞪着大眼睛气呼呼的道,那小模样又让丁羽看的呆了。

    “啊,蔡小姐,你都听见了啊。”饶是丁羽脸皮很厚了,还是被弄了大红脸,这时丁羽可谓是心乱如麻,满脑子的想着的都是蔡文姬对他的印象和看法问题。

    同上章所说,关于蔡邕父女的描述纯属虚构,请勿与史实挂钩,谢谢。

    (本章完)

第41章 秀文采() 
“哈哈。”看着丁羽窘迫的样子,蔡文姬一时没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额。。。。。。”丁羽看着笑得毫无形象的蔡文姬,更加尴尬了,呆立原地,不知道做啥了。

    “这样吧,你答应我几件事我就原谅你了,你同意不。”蔡文姬看着丁羽的样子,眨巴着邪恶的大眼睛,扳着手指头道。

    “可以,可以,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答应。”丁羽一见事情有转机,赶忙答应道。殊不知,他又步入了某个小恶魔的圈套里,可惜,这个可怜的小处男是发现不了了,他还在等待着蔡文姬给他下任务呢。

    “那好,你先给我把那首诗补全了。”蔡文姬羞涩道。

    “什么?哪首诗?”丁羽故作疑惑道。

    “就是你夸我的那句。”蔡文姬毕竟还是个文艺女,对丁羽的那首诗还是非常好奇的。

    “额,这首诗就这一句,我就想到这一句啊,如果能完善我就念给你听好不好?”丁羽纠结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一句乃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很长,丁羽根本记不得了,而且全部念完后又与现实不符,到时更无法解释。

    “好吧,算你了,但是你必须给我做出一首诗,不然我可不依。”蔡文姬撒娇道,一时间丁羽又看的呆了,居然能看到蔡文姬撒娇,天哪,丁羽感觉自己活在梦中了。

    “好好好,依你,你想要什么样的诗?”丁羽无奈道。

    “我喜欢花花草草,你就以花草为题为我作诗一首如何,就以一周为限吧。”蔡文姬眨巴着眼睛道,这个提议对于蔡文姬来说,她认为这个时间对丁羽来说已经是颇为苛刻了。

    “这个简单,你等我一柱香的时间,我给你做出一首便是。”丁羽觉得这个提议太简单,对于从小熟读唐诗宋词的他来说,这就是个小意思嘛,一柱香的时间都是为了不惹人怀疑才加上的,所以丁羽决定小小的装一波逼。

    “真的,你可不要随便弄一首不好的来忽悠我,最少也不能比那句差的。”蔡文姬鼓起腮帮子哼哼道,那小模样可爱极了。

    “放心,我丁羽说话算话,绝对不忽悠你,等着吧。”丁羽自信满满道。

    “好,那等着吧,看我不惊住你。”丁羽昂首道。

    丁羽装模作样的摇头晃脑,就是想不到能应景的诗词,突然,丁羽想到了,一拍脑袋有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的,丁羽想到了这首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虽然有点不应景,但是,表达的意思确是丁羽前世最想要的生活,所以也算是真情流露了。

    “好诗好诗,只是这意境似乎有点不对?”蔡文姬不愧是才女,听了一遍便感受到这首诗的好以及其意境。

    “没有什么不对的,吾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天下太平,马放南山,回归山林,悠然此生。”丁羽摇摇头,轻声道。

    “丁刺史此愿恐难实现啊,如今这天下大乱,恐战乱不断啊。”果然不愧是著名的才女,一针见血,分析的恰到好处。

    “哎,我此生之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此足矣。天下乱,吾当提剑平之,定鼎九州;天下定,吾当隐于山间,纵情逍遥。”丁羽此时顺势念出了这段千古名句,表情好不做作,表现出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他此时心中最真的想法。

    “丁刺史好文采,此句可是刺史所创?”蔡文姬听着双目放光,激动道,实在是丁羽这连续的文采流露彻底震撼了她。

    “当然是啊,你可从别处听到此句?”丁羽骄傲的道,丁羽毫不担心被人揭穿,因为只有他一人穿越而来,这句又是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他自然是不客气的收为己用了。

    “自是没有,昭姬冒昧了,还望丁刺史莫怪。”蔡文姬此时已经为丁羽的文采所慑服了,所以才会如此的客气道。

    “蔡小姐多虑了,羽之名尚未传出,蔡小姐所虑自是应该的。”丁羽客气的道。

    “丁刺史称我昭姬便好,你我二人不必如此生分啊。”蔡文姬眨巴着眼睛道,这个时候的蔡文姬对丁羽那是充满了好奇,对丁羽有着强烈的了解欲。

    “好的,昭姬。”丁羽开心道。

    “不知丁刺史可曾有字?”蔡文姬问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孔子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故而吾字鲲鹏。”丁羽想起来了三国还没有给自己取一个字,脑子一转就想起了李白的这首(上李邕),于是又装了一波逼。

    “丁刺史好文采,这首诗当真是完美。不知吾可能直呼汝之字?”蔡文姬瞬间被丁羽征服了,在听完这首诗后,蔡文姬立马就成了丁羽的小迷妹了。

    “昭姬自是可以的。”丁羽点点头道,见到自己终于算是用文采征服了蔡文姬,丁羽不禁感谢以前的老师,如果不是学校老师逼她背诵这些诗词,他可装不了这些逼了,哈哈,丁羽心中自是开心不已。

    “鲲鹏兄长当真是好文采,如此文采,当时大儒自当有兄长一位,待会我就找爹爹为兄长正名。”蔡文姬此时非常激动,对于蔡文姬这种才女来说,丁羽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啊,故而言语间尽是对丁羽的维护与推崇。

    “这就不必了,吾相信终有一日吾之名必能传遍天下。”此言丁羽毫无勉强之色,底气十足。

    “好吧,那就依兄长所言。”丁羽的自信感染到了蔡文姬,让她情不自禁的选择相信了丁羽。

    “不知兄长可否把刚刚几首诗写下来赠与小妹收藏?”蔡文姬坎坷道,生怕丁羽不同意。

    (本章完)

第42章 蔡邕的质疑() 
“这有何难?”作为一个发情的资深处男,丁羽怎么会不给蔡妹妹这个面子呢?

    “那真是太好了。”蔡文姬高兴的跳了起来,毫无淑女风范。

    “哦,贤侄跟乖女儿在聊啥呢?”这个时候,蔡邕见到丁羽跟女儿有说有笑的,又悄悄走了回来。

    “伯父,我们在聊一些诗词呢?”丁羽笑笑道。

    “哦?聊些什么诗词呢,老夫对诗词一道也是颇感兴趣呢。”蔡邕饶有兴致的道。

    “爹爹,你不知道,兄长还是一个大诗人呢。”一边的蔡文姬急忙为丁羽捧场道。

    “哦?贤侄对诗词一道也有研究?”这下蔡邕更有兴致了。

    “略有所得,略有所得。”丁羽憨笑道。

    “兄长过谦了,爹爹你是不知道,刚刚兄长做的几首诗,堪称经典啊。”蔡文姬急忙说道。

    “哦?贤侄作诗了?可否念与老夫听听?”蔡邕好奇道。

    “我来,我来,我来替兄长念一下。”蔡文姬伸手积极道。

    “好好好,没人跟你抢,你来吧。”蔡邕看着女儿的动作笑笑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果然不愧是才女,这记性没话说。

    “这首诗当真出自贤侄之手?如此意境不似贤侄如此年龄之作啊。”果然不愧是汉末大儒,一针见血,一下就看出了意境问题。

    “自是当然,此乃吾之所愿也,只是如今天下,哎。”说道这里,丁羽又开始他的表演,装逼,没毛病。

    “是啊,如果不是兄长所做,爹爹可曾在其他地方听闻此事?”蔡文姬生怕蔡邕误会,赶忙为丁羽解释道。

    “这倒是,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贤侄勿怪。”蔡邕一拍脑袋道歉道,而一边的丁羽松了一口气,他真怕蔡邕死问到底,那样他非得露馅不可,毕竟虽然他知道的诗多,但是文学底蕴并不算高,追问的久必然会出事,还好他的蔡妹妹帮他说话。

    “无妨,伯父无需挂怀。”丁羽可不敢摆谱,因为人家的女儿他还想泡了,更别提蔡邕本身的影响力了。

    “好好好,贤侄这首诗虽然意境不是很适合贤侄的年龄以及现下的国家情况,但是,瑕不掩瑜,论诗词的文采,此诗足以传世,只是老夫还是希望贤侄能做一些壮丽的诗词啊。”蔡邕感慨了一下,同时也给予了丁羽高度的评价。

    “才不是呢,爹爹,兄长的诗可是很大气磅礴呢。”蔡文姬赶忙为丁羽辩白道,看来这妹子对于丁羽来说已经稳了。

    “你啊,休要框我,你爹我还没有老糊涂呢?这首诗明明就是一种隐居山间,悠然世外的意境嘛。”蔡邕两眼一瞪,生气道。

    “不是啊,爹爹,谁跟你说这首诗了,我说的是兄长的另一首诗啊,而且不比这首诗的文采差。”蔡文姬也是瞪着眼睛不服道,很有种为丁羽鸣不平的感觉。

    “什么?贤侄不止做了这一首诗?”蔡邕觉得不可思议,很是惊讶,因为在他看来,丁羽这么年轻,能做出一首这样的传世之作已是很不容易了,再做出一首传世之作也就罢了,居然还是一首不同风格的传世之作,这简直是不可能啊,所以蔡邕是非常怀疑的。

    “那是当然,兄长的文采可是一点不逊色于当世大儒呢?”蔡文姬骄傲的道,仿佛在说自己一样。殊不知她现在这种态度,让丁羽惊讶不已,甚至感觉蔡文姬吃错药了。要是蔡文姬知道丁羽此时的想法,估计一巴掌拍死丁羽的心都有了。哎,可怜的处男啊,这样都不明白人家女孩对他动心了。

    “真的?你念给我听听。”老头蔡邕不信邪,不死心的说道。

    “好,你听着。”蔡文姬一脸骄傲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孔子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蔡文姬昂首念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