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千古大帝 >

第94章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94章

小说: 三国之千古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恕罪,方才见到老友,实在是有些兴奋,还请主公谅解。”

    “无妨,只是你们两竟然认识,真是让我意想不到,我对你们是如何认识的比较感兴趣!”

    陈宫和戏志才认识,这一点孔武是没有想到的,毕竟对于人物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史书上还是历史中都没有详细的讲解,所以孔武一定要问出来。

    若是自己先前再多问问陈宫,想必戏志才早就已经是自己麾下的一员谋士了,自己又何苦费这么多的心血。

    “当年我游历天下,路经兖州之地,饥寒交迫,但是却身无分文。”

    “后来遇到了志才,这才捡回了一条命,所以志才也算是我的救命恩人吶!”

    戏志才听到陈宫说自己是陈宫的救命恩人,赶紧撇撇嘴说道。

    “若你当我是你的救命恩人,就早就该找到我,何至于今日才能相见!”

    听到戏志才对自己在平原县却不告诉他的事情耿耿于怀,陈宫解释道。

    “承蒙主公器重,任我为军师,志才想必也看到平原现在的盛况,但是当初主公刚到平原县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那时候平原县掌握在青州高家的手中,若不是主公以雷霆之势拿下了平原县,恐怕到现在你也站不到我面前。”

    “那个时候平原刚刚收复,百废待兴,我只能留在县中,没有时间前去书院中看你,没想到这一拖就是一年多!”

    “若是志才介怀,我在此致歉,还请志才谅解!”

    听完陈宫的话,戏志才才冷静了下来,孔武手底下能用的人不多,陈宫是唯一一个面面周全之人,若是陈宫离开自己,这平原县也发展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孔武是一只异军,在所有人都还没注意到孔武的时候,便开始悄悄的崛起,这一切,都离不开陈宫的功劳。

    看到场中的气氛有些怪异,孔武赶紧说道。

    “你二人今日不是相见了吗?旧事何必再提!”

    一语点醒梦中人!孔武的一句话,这才让戏志才缓了过来,拱手对陈宫说道。

    “公台大才,忠孝仁义,我岂能不知,方才都是玩笑话,以后我便与公台同力辅佐主公,必然会让主公的地盘不能受到贼军丝毫的侵犯。”

    这边戏志才说得激动,那边陈宫却笑了起来。

    “主公!你这次可是捡到宝咯!你可知道志才是何人?”

    陈宫的话让孔武一阵纳闷,自己脑海中的戏志才不就是曹操手底下的一名谋士吗?难道还有别的自己不知道的身份不成。

    孔武摇了摇头,陈宫关子卖够了,赶紧说道。

    “志才乃是兵家之传人!现在我法家仲德与公台,兵家志才,皆归于主公,主公现在还觉得自己没有捡到宝吗?”

    陈宫的一句话,让孔武是睁大了双眼,孔武知道戏志才的谋略很厉害,但是先秦兵家之名实在是太过响亮,这一下让孔武有些没反应过来。

    戏志才听陈宫把自己这最后一层面纱给揭开来,只能正经起来,开口说道。

    “兵家戏志才,拜见主公!”

    孔武这才反应了过来,一把把跪在地上的戏志才扶了起来,戏志才看到孔武还是满脸的震惊,接着说道。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家都有各家的传承,若只取一家,总会有遗漏或者不完善的地方,志才不求主公把我兵家放在第一位,但求兵家能够在主公的手下让天下人皆知我兵家之名。”

    和陈宫的想法是一样的,戏志才是兵家的传承,不求能够光复兵家的光荣,只求在以后能够让兵家的名声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这样合理的要求,孔武怎么会拒绝,知晓了戏志才兵家传人的身份,这样一来戏志才与孔武便有了共同的目标。

    戏志才要光复兵家,孔武便是他的支柱,只要是能够把孔武送到更高的位置,那无论是兵家、法家,都可以重现世人的眼中。

    而孔武也需要戏志才或者陈宫的能量来帮助自己,几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志才请起,就像我与公台所说的一样,以后只要是我的治下,我定然会让兵家有一片空间,我在一日,兵家便会在一日!”

    “我不需要一家独大,我要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你可能接受?”

    “戏忠,谢过主公!”

    终于是把戏志才收入囊中,孔武冷静下来,这才想起门口士兵告诉自己的话,平原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方才一激动给忘了,现在才想起来。

    孔武让自己坐下,开始问起了陈宫,陈宫面色严肃,把最近发生的事全都告诉了孔武。

    毛玠在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帮助自己整理政务,正是因为毛玠的加入,陈宫处理起政务来才更加的得心应手。

    虽然毛玠嘴上说是谢过孔武的相助之恩,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毛玠已经愿意加入孔武的阵营,只能孔武回来的一片礼贤下士之意,便能把这个清正廉明的毛玠收入囊中。

    还有便是近段时间,行商想要和孔武做些交易,平原位于东西来往之地,素来都是商业往来较为频繁的地方,但是由于之前的平原县一片乌烟瘴气,行商都不愿意再在平原做交易,这才搁置了下来。

    现在平原繁荣,愿意来行商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件事陈宫压了很久,只有等孔武亲自来做决定。

    最后一件事,也是最让陈宫最揪心的一件事!

    太平道,反了!!

第189章 :大乱始黄巾揭竿…() 
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杆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残酷的统治者们发起了激烈的攻击。

    统治者腐朽无能,外戚、宦官相继专权,朝政腐败。于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

    这大汉天下早就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一具空壳子罢了!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略,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在太平道的事情终于通过了重重的关卡之后,这才第一次有不好的消息传到了汉灵帝的耳朵里面。

    但是早已经被酒色掏空了的汉灵帝又能有怎样的办法呢,朝堂之上早就已经被外戚与宦官把持了朝政,朝中正直的官员们纷纷挂冠而去。

    但是现在战事已经是迫在眉睫,汉灵帝已经没有时间来悔过。

    同年二月戌申日,汉灵帝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

    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

    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而后汉灵帝在汉臣皇甫嵩的建议之下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

    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同时在外围号召各地精兵镇压乱事,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

    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隽军连军。

    同年庚子日,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响应张角的起义!

    同年4月,朱儁军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

    又有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

    黄巾起义开始只有一个月,但是已经让汉室半壁江山都被黄巾掌控,七州的无数百姓,在黄巾与汉朝将士的争斗中湮灭成了历史的尘埃。

    天下大乱已经开始,现在皇帝已经顾不上谁是谁,黄巾的名号只要一提起,宫内便夜夜不得安宁。

    有识之士尽出,在各地诸侯,义军,大小官员的号召之下,纷纷贡献出自己的才华,助各地诸侯与黄巾盘旋!

    各州都在加紧征兵,打造器械,铸造守城器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是大汉朝亡了,这些人又岂能存活。

    天下间都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局面,黄巾军三十六方皆人数众多,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已经取下了七州当中不少的郡县。

    距离郭嘉和戏志才来到自己的麾下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随着陈宫告诉孔武太平道开始了之后,孔武的心里没有畏惧,也没有害怕。

    孔武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自从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慢慢的就融入了这个世界。

    可以说现在的孔武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孔武了,那个刚刚穿越过来,嬉皮笑脸对什么事都不在意的孔武经过了两年的蜕变,终于破茧成蝶。

    平原县的所有资源已经准备的很好,平原县也是城高墙厚,这都归功于孔武的****夜夜不断的铸造。

    向朝廷买来的平原国相,诏书早就已经到了孔武的手中,孔武手中的这份诏书,也意味着自己在加入这场战斗的时候,等级更高。

    刘备在号召义勇军抵抗黄巾的时候,尚且是白身,最后十八路诸侯聚集讨伐董卓之时,被众诸侯皆羞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孔武这才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去取得这个华而不实的位置。

    平原郡的所有下属县城,里面的百姓早就已经被孔武给送了出来,现在这些子民是自己所管辖的人,护好百姓才是当务之急。

    除了安置流民之外,趁着一个月的时间,程昱在孔武的授意之下,向天下各地散发招贤令!

    上书:天下崩兮,护我河山;黄巾之贼,犯我良民。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奏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这篇精彩无比的招贤令,乃是孔武仿制后世记载中曹操的招贤令而写,在加上毛玠的一番润色,这篇招贤令被孔武拿给了程昱,程昱片刻不敢耽搁。

    在自己的麾下的所有势力的散播之下,这篇文辞果决,发人深省的招贤令,传到了许许多多的人耳中。

    当然,在传的时候,这些人没有忘记要告诉看令之人,这篇招贤令乃是平原相国孔武亲自起草,一时间,孔武的名气大振,天下名士莫不识孔武之名。

    与此同时,孔武更是快马加鞭派人送信到京中,通过张让等人的帮助,把自愿领兵击贼的手书交给了汉灵帝。

    灵帝一听名字好像有点熟悉,却有忘记了是谁,张让趁机把孔武的许多事都告诉了汉灵帝,在这个时候,孔武平时对张让供奉自然是起了作用。

    汉灵帝听说这大汉的天下间竟有如此的儿郎,又是孔圣人后人,德行自然无碍,顿时大喜,而后下旨!

第190章 :青州乱受封将军…() 
天子下诏:敕封平原国相孔武孔子陵为平东将军,可任意征召在野名士为己所用,可在辖区内自行征兵抗贼,令孔武同卢植与皇甫嵩二人共同镇压青、冀二州的黄巾贼!

    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孔武可算是乐坏了,虽然现在大汉朝的疆土已经不在汉灵帝的统治之下,但是汉灵帝仍然是皇朝正统的君王。

    他的话在这个时候,还是很管用的,孔武接旨,不到三天的时间,孔武被朝廷敕封为平东将军的消息瞬间让天下间任何一个只听过孔武名字,没见过孔武的人都感觉到讶异。

    孔武就像是一匹黑马,速度极快的在黄巾之乱的一两个月时间,便闯进了天下间所有人的眼中。

    不认识的人都想认识孔武,但是认识孔武的人,又巴不得孔武被黄巾直接解决。

    北海孔融的府邸中,黄巾军在青州的肆虐已经到达了一个极致,这波青州黄巾军,战斗力强悍,而且兵精粮足。

    青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