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军神 >

第89章

三国之大汉军神-第89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军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拧成一个巨大的拳头突然砸向对方,故而不能在这小小县城留守兵力,分化了自己的力量。

    辰阳城打下来,又近乎被芈桓放弃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芈桓率近万人深夜出发,乘夜急行军,并不敢有半分迟疑。辰阳城距离武陵郡所相距三百余里,芈桓率部于次日午时,便已赶至武陵城近郊,离城二十里下寨。

    芈桓率军万人,声势浩大,一路所过诸县,无不望风而降。又因霸王再世的名声早已响遍荆襄大地,虽则行色匆匆,然沿途民众无不诚心归附,并全力接济。大军行至武陵郡地界,已聚两万余众。

    芈桓大军安营暂歇不表,且说那武陵太守徐盛刚接到凌统的急报,又得知老将程普败退,得全琮率解烦水军接应顺江而下,现已到达武陵郡水域,徐盛忙出城接入。

    徐盛将程普等一众人殷勤接入城中府邸,正欲商议兵发辰阳,剿贼平叛。却得探马来报,芈桓率部早已直逼武陵,已在城外二十里下寨。

    “竟来得如此之快?”徐盛猛吃一惊,不敢相信的问道。

    程普与全琮亦是吃惊不小,他们没有想到芈桓竟然来得如此的神速,这速度快到他们都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用说组织起军力挥师讨伐了。

    本来是要发兵讨贼的,可这贼军竟然直逼郡治,大有反客为主之意。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

    芈桓能快速的出现在这里,那么凌统的那支两千人的军队很可能已经招致惨败,凌统本人也很可能遭遇不测。因为从接到他的急报,直至得到芈桓大军压境的消息,这中间并无凌统进一步的信息。

    这个芈桓当真可怕,徐盛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上次的惨败,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他必须再一次直面眼前这个宿命中的劲敌。

    “贼军挟胜利之余威,席卷而来,今已聚两万余众,其势甚大大。两位可有妙计?”

    徐盛与程普、全琮面面相觑有顷,最终问出了这句话。对于徐盛来说,芈桓绝非等闲,如今聚集两万余人,气势正盛,这武陵城他怕是志在必得。而自己目前城中兵不过五千,一时间恐难抵敌。

    依照徐盛之意,宜当坚守待援。但他还是小心翼翼的问出了那句话。徐盛的言行显得有些底气不足,这都是因为他上次惨败于芈桓。按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为奇,但他徐盛却做了俘虏,做了一群山贼流民的俘虏。这让他在江东朝野抬不起头来。

    在那个时代,舍生取义似乎已经不太流行,但一个人的名节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尤其作为独镇一方的高级将领,这便是他的履历。战场之上要是有了污点,那将伴随其一身。就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早年跟随曹操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荆襄与关羽一战,七军被淹,致使惨败,那一战他也屈辱的投降了关羽。自此他便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关羽看不起他,放其北归,最后曹魏也不待见他。一代名将最终郁郁而终,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徐盛的境遇要比于禁好很多,然而,他近段时间以来所受的冷嘲热讽也不在少数。

    程普似乎看出了徐盛的心思,于是拍着他的肩膀激励道:“胜败乃兵家之常,大丈夫处世当不拘小节,今日当是我等剿灭贼寇,建功立业之时,我当与文向共勉之。”

    “程公。。。。。。”徐盛饱含泪光的看着眼前的这位七旬老将,眼神之中充满着无尽的感激与感动。

    “然而彼军势大,不可小觑,可坚守此城,待机而动。另需遣使知会陆大都督,请其会师南下救援。”程普略一沉吟道。

    “我亦是此意,坚守待援,待两军会合,便一举杀出,两路夹击,贼必可破也。”徐盛也来了精神,不无豪情的道。

    “全将军。”程普回过神来看着全琮道,“劳烦速往江北走一趟,将此处困境说与大都督,请其发兵火速来救。”

    “全琮领命!”全琮欣然应诺,即刻准备了,径往江北而去。

    突一小校来报:“将军,贼兵于城下搦战。”

    “程公,我等且往城楼一观。”徐盛看了看程普道。

    “走,且往城楼一看究竟。”程普朗声道。

第58章 武陵之战() 
程普与徐盛来至城头,但见城楼之下,敌军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粗略估计约有两三千之众。那为首的一员小将正是夏青,大军到得武陵郡,稍事休息,夏青便已按耐不住,急不可耐的向芈桓讨要了这头阵先锋的差事。

    只见此时的夏青,黑衣皂马,手持长柄的宣花大斧,于阵前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嘴里骂骂咧咧个不停。

    此时,徐盛、程普所处的位置乃是南门,正当芈桓大营对冲,因此便是对方攻击的首当要冲。徐盛不敢大意,忙下令守城将士,一任其辱骂,任何人不得出城接战,若是敌军强攻城池,便用弓箭、石块、檑木招呼。又令副将蒋钦、丁奉各领一军分守东西二门。因这武陵城北门临近沅水,料想敌军不会绕道北门攻城,于是徐盛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北门未置重兵防守。

    未出徐盛所料,东西二门也出现了敌军攻城的方阵。此时项超正奉命在西门搦战,防守西门的是吴将丁奉,他忠实的执行了徐盛的将令,任凭项超如何骂得难听,他就是缩头不出城门。

    但防守东门的蒋钦却没有那么好脾气,此时他正被陈兵此门的龙治骂得心中火起,无奈徐盛军令在前,正自强忍了满腹的怒火无处发泄。

    此时正值午后,火辣的太阳炙烤得大地如火炉一般。龙治等一众将校在烈日之下暴晒了多时,早已酷热难当,汗流浃背。

    龙治骂得累了,便将长枪往地上一掷,那枪头便竖直插在了地上,他也全然不管此时正值两军阵前,径自下了马,席地而坐,挥动着他那宽大的衣袖猛扇了起来,似乎唯有这样才能赶走一身的燥热。麾下士卒见主将如此,便也纷纷效仿。

    此时的东门城下,全然没了军容军貌,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躺倒了一地。

    蒋钦见此番光景,心中暗喜,这毕竟是一群流民草寇啊,哪里还有军纪可言,此时不杀出更待何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机稍纵即逝,蒋钦未及多想,也没有向主将请示,便自点了一千人,打开城门突然杀奔了出去。

    那龙治正在几个士兵的簇拥之下纳凉,却冷不防城中一支大军突然杀出,忙不迭的起身上马。

    蒋钦率众径直横冲直撞了过去,那些躺倒在地的士兵哪里还来得及列队抵抗,一声哄起身便做鸟兽散。龙治喝止不住,象征性的抵抗一阵,便率众仓皇逃窜。

    蒋钦见敌阵打乱,败退之际一片狼藉,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于是他紧跟在龙治后面,穷追不舍。

    龙治一连奔出十余里地,回头见蒋钦任然紧追不舍。于是勒住马头,也不再跑了。

    龙治以枪指蒋钦大骂道:“无耻贼徒,何故苦苦相逼,我索性与你拼了吧。”

    话音刚落,龙治挺长枪只取蒋钦。

    蒋钦微微一笑,将手中大刀一摆,举刀相迎,便与龙治大战一处。

    战有十余合,龙治毕竟心中发慌,哪里敌得过蒋钦,虚晃一枪,乘其不备,一扯马缰绳,策马便走。

    “此贼可恨,我誓杀之。”

    蒋钦被龙治这种走走停停的打法激怒了,咆哮一声,举了大刀不顾一切的追了上去。

    蒋钦穷追不舍,却见龙治与一众逃兵钻进了前方一片小树林。蒋钦来至近前,恐其中有诈,不敢轻举妄动,正欲遣一探马入林一探究竟。却不妨突然两边喊声大作,左有沙摩柯,右有傅肜,两队人马正自生龙活虎的向两边包抄了过来。

    蒋钦正自惊疑不定,小树林之中龙治复又杀了回来,这帮人全然没了刚才的溃败狼狈之像,一个个卯足了一股子劲,杀气腾腾的飞奔了过来。

    “不好,我中计矣!”蒋钦此时才恍然大悟,急令道,“退兵,退兵,速速回城!”

    沙摩柯、傅肜、龙治三路人马来的飞快,须臾已至近前,瞬时锣鼓喧天,喊声大作。

    三路人马来势汹汹,一阵生猛夹击,蒋钦哪里挡得住,更皆本队人马吃惊不小,无心接战,哪里还挡得住。

    蒋钦别无他法,只得率军拼死抵抗,没命般的冲出重围,直往武陵城疾驰而去。

    蒋钦心中明白,此番绝非自己中伏那么简单,对方的意图恐怕不是,设置伏兵,围歼自己这支千人小队这么简单。对方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武陵城。

    蒋钦心中惶恐,深悔于自己的鲁莽失察。此时此刻,他别无他法,只得千方百计的摆脱敌方这死缠烂打的三支追兵,不顾一切的直往武陵城的方向冲突。

    蒋钦在麾下死士近乎自杀式的分段拦截抵抗的掩护之下,拼了死命,总算摆脱了三路人马的追击。待到他奔至武陵城下,所部人马已然死伤大半,跟随自己的不过两百来骑。

    精疲力尽的蒋钦等众人,满心想要进入城门再行坚守。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绝望了。

    只见城门之下黑压压的一大片人海,战鼓齐鸣,马嘶人吼,这些人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前赴后继的向着城门方向涌动而去。冲在最前方的士兵已然架起了云梯,一些人正自一个接一个的往城墙之上攀爬,最前面几个虽然被守城的士兵用巨石、檑木等重物砸了下去,但更多人又接肘而至,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向着城上攀爬了上去。

    东门的大部分守军已被蒋钦调出城门追杀敌军了,此时守卫此门的士兵本来就不多,哪里经得住这样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不多时,已然有许多敌军爬上了城楼,两边的士兵立刻展开了短兵相见的白刃战。

    守城的士兵在慢慢消耗殆尽,而登城的敌军却越来越多,直到那支如梦魇般的敌军小分队出现在城楼之时,胜负已毫无悬念了。如果说在此之前守军将士还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勉强拼死抵抗的话,而此时,在这队手持两边开刃的长刀手面前,他们竟毫无还手之力,俨然已成了待宰的羔羊。

    蒋钦是后来才得知,这支小队有一个响彻天际的名字——校刀手。这一刻,蒋钦将永生难忘。

    未多时,东门处燃起了熊熊大火,在浓烟滚滚之中,城外的大军毫无顾忌的鱼贯而入,毫无疑问,城内乱作了一团。

    而恰在此时,北门升起了滚滚浓烟,这预示着北门的告破。原来是黄权奉了芈桓将令,率一众水军沿沅水而下,在北门登陆。北门守军本来就不多,又被城中这么一乱,竟被黄权轻取。

    蒋钦仰天长叹一声,武陵城失陷了,程普、徐盛、丁奉三位将军必然唯有突围一途,自己这两百多人,此时冲入城中也于事无补,那无异于飞蛾扑火。更何况身后的三路追兵也尽在眼前了。

    留得残躯在,他日引大军再来报仇不迟。蒋钦把牙一咬,率众径往北面急急退却。

第59章 攻克武陵郡() 
武陵城东门在芈桓亲率大军如潮水般的攻击之下陷落,原来前番龙治所部的一切轻视、散漫之举都是诱敌之计。最终果然激怒了蒋钦,并成功调动其出城追击。这一出调虎离山之计是芈桓与众人早就谋划好了的。

    以两万之众攻拔五千人防守之城池,芈桓等人有着充分的信心,但时间不在他们这边,因为江北东吴在南郡驻扎的重兵近在咫尺,随时可挥师南下。留给他们攻城的时间本就不多。

    在这种情况之下,想要长期围困是不现实的,但若是急切强攻,则己方又未免伤亡太大。

    时间不等人,强攻城门势在必行,为将己方损失控制在理想的范围。芈桓与众人商议制定了这样一条引蛇出洞之策。那便是利用人数优势将武陵城三面围定,最大限度分散吴军单点防守力量;其中又以夏青所部南门声势最大,但实则为佯攻;而西门的项超和东门的龙治,俱都做出诱敌之策,引守军出城厮杀,则芈桓与许晟所率主力好乘机奇袭防守空虚的城门;同时黄权引水军绕至城北,乘乱袭取北门。

    当此之时,西门的丁奉,为人细心谨慎,当下见项超所部尽皆横七竖八躺倒一地,心下疑惑,但他却没有上当。可蒋钦则不同,一股血性上涌,便率队冲杀了出去,其结果便是芈桓亲率大军轻取了东门。

    东门告破,预示着武陵城的失陷。芈桓率大军鱼贯而入,连锁反应很快波及到了北门,潜伏于北门外的黄权如法炮制,径直冲入城中。

    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等到南门的徐盛、程普,以及西门的丁奉发现东、北二门的惊变,再想要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