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93章

崇祯大帝-第93章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88章 如遭雷劈() 
第二天早朝,李自成提出了派李岩去南方前线查看实际军情的议题。

    大臣们都已经知道了昨天兵部抓到一个假传令兵,却被他逃跑的事情。大家才知道,北京前段时间收到的前线军情汇报可能有问题。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前线军情是真是假了。

    李岩作为兵部尚书,去前线实地探查一下,倒是能方便大顺朝廷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因此,以牛金星为首的朝廷大臣纷纷赞同皇上的提议,让李岩去前线探查实际军情。

    至于兵部的工作,就交给左右侍郎和两位丞相共同负责了。

    得到朝臣们的支持后,李自成就任命兵部尚书李岩为督军钦差大臣,到前线视察军情、慰劳大顺军将士。目的其实是为了求证明军到底有没有真的北伐,进攻大顺军的山东省、河南省的边界州府城市。

    五天后,李岩来到紧邻大明朝湖广省襄阳府的河南省南阳府新野县。此时,天上已经开始下雪,李岩看到的只有一片雪白,哪有什么激烈的战争。

    根据当地驻军将领的汇报,驻扎在襄阳的明军武昌军区第八军在冬月初确实调兵遣将,做出了一副要大举北伐、进攻河南省的样子。

    当时,驻守边关的大顺军将士们还紧张了好多天。但是,几天过后,明军就偃旗息鼓,回城休息去了。

    事后,这个将领还派人向北京兵部做了报备。但派出去的传令兵却一直没有回来,不知道是出了意外还是怎么了。

    听到这儿,李岩想到在北京兵部识破的那个奸细,一切都很明白了。

    肯定是驻守边关的大顺军守将们派传令兵向北京兵部汇报军情,结果路上被大明朝廷派出的奸细袭杀。然后,那些奸细篡改了大顺军将领们的公文,用大顺军传令兵的通行令牌一路畅通无阻,进入了北京,并将假消息传给了大顺朝廷。

    至于大明朝廷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不惜劳民伤财。进行大规模的军队调动,骗得大顺朝廷将大多数军队都给调到南方来。李岩从离开北京,在路上一直在想。现在,终于想到了原因。那就是明军在为山西省姜瓖的叛乱提供有利条件。

    如果大明朝廷不搞这些动作,大顺军在山西省的常备驻军就要超过十万,附近陕西、京师的驻军也不少。这些军队没事不会轻易调动,完全可以在姜瓖叛乱之初就出兵予以剿灭。

    但是,因为明军奸细的假情报。现在北方除了拱卫京城和与满清对峙的数十万军队外,其他大顺军几乎都调到南线来了。这就给姜瓖叛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如此,等大顺军反应过来,再回过头去平叛的时候,姜瓖已经在山西站稳了脚跟,那大顺朝廷的平叛难度就要高了很多。

    在来的路上,李岩已经得到汇报,山西巡抚张树横打开太原府城门,向姜瓖叛军投降了。这个被李自成看重的老部下,最后却背叛了李自成。

    李岩的位置。决定了他得到的情报要比普通将领多得太多。结合目前了解到的情报,李岩已经对大明朝廷支持姜瓖叛乱的目的猜得七七八八了。

    接下来,李岩又去临近的几个边关重镇视察了一番,发现明军都没有要北伐的迹象,也就放心了。

    实地了解到自己需要的情报后,李岩就返回了北京。

    离开之前,他让驻守边境的将领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得大意。虽然现在是冬季,而且已经开始下雪,却仍然要防备明军的突袭。例子就是西南叛乱的土司们。因为麻痹大意,被明军在除夕和春节两天突袭歼灭了一大半。

    李岩返回北京的时候,接受了张树横献城投降、自封为山西巡抚的姜瓖,也得到了明军其实并未北伐的消息。

    占领了山西省首府太原后。姜瓖除了自任山西巡抚外,在其他官职上都向大明朝廷靠拢,以示坚决投靠大明朝廷的决心。

    姜瓖除了以山西巡抚的旧官职节制全省军政大权外,还兼任了山西省长和晋军总司令的职务。

    然后,具体负责山西政务的第一副省长职务由堂弟姜文尉出任。主动献城投降的张树横被姜瓖接纳,任命为第二副省长。协助姜文尉处理山西省内政。

    占领太原府,收编了投降的大顺军后,姜瓖的兵力已经接近十万,只不过来源不一,有点乌合之众的意味。

    军队的命名,姜瓖根据山西省的简称命名了一个“晋军”的名字,然后仿照明军的官职规定晋军的最高长官为总司令,由姜瓖亲自出任。大哥姜让和三弟姜瑄,皆为副总司令,协助姜瓖管理军队。

    正在姜瓖整编军队,准备配合明军的北伐大展拳脚的时候,南面突然传来了明军并未北伐、大顺军毫发无伤的消息。

    这个情报,让姜瓖如遭雷劈,被震得外焦里嫩。

    不敢置信的姜瓖立马派出数队人马南下,从各个方向了解南边明军和大顺军的交战情况。并且,怕张树横听到这个消息后反悔搞小动作,姜瓖还立马将张树横控制了起来。

    几天之后,回馈回来的消息更加令姜瓖绝望。明军别说北伐了,据说连一颗子弹都未曾打过。前面传到山西省境内,说是明军大规模北伐,跟大顺军打得惊天动地的消息,全是民间的谣言。

    姜瓖自然不信欺骗了山西全省人民的情报,怎么可能是民间谣言?

    其他的不说,以张树横山西巡抚的身份,他肯定会得到南方大顺军传令兵的军情通报。但最后张树横却选择了开城投降,显然他也是被骗了,以为大顺军正被明军攻打,无暇来救援他,所以才选择了投降。

    如果他知道大顺军并未与明军开战,有兵力北上围剿姜瓖叛军,那张树横绝对不可能投降。

    张树横既然这么做了,就证明他得到的官方情报也是大顺军正被明军攻击,自顾不暇,不能救援他,所以才导致张树横没信心守住太原府,只能开城投降了。(。)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感谢“(乐在其中)”、“威武霸气大军阀”、“石头”的打赏支持!】

第189章 姜家的绝境() 
现在,事实证明张树横得到的情报也是假的,那这个假情报是谁传给他的?难道是大顺军将领么?自然是不可能的。

    如此,最后的结果就推断出来,是大顺军将领派出的传令兵,在路上出了意外,被人袭杀。然后,有人冒充大顺军传令兵给了张树横这样的假消息,导致张树横以为大顺军无力救援他,因此开城向姜瓖投降了。

    得出这个结果,姜瓖就感到了一股寒气从脚底往头上冒。

    这些假冒大顺军传令兵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大明朝廷派出来的奸细,不会有其他人。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将明军北伐的假消息传到山西省境内,好让自己知道。让自己以为崇祯皇帝真的开始北伐,然后放心大胆的起兵造李自成的反,将姜氏一族逼上绝路。

    可现在的结果,是明军并未北伐,自己却起兵背叛了李自成。接下来,并没有被明军攻击的大顺军就要全力来围剿自己了吗?

    想到这个后果,姜瓖就感到一阵心凉。

    虽然大顺军肯定不敢从南方抽调大股军队来攻打自己。可自己兵力也不多,只有十万而已,而且还是各种杂牌军组成的乌合之众。大顺军一旦派出超过二十万的正规军来攻打自己,自己几乎只有战败的命运。

    心急之下,姜瓖连忙召集大哥姜让、三弟姜瑄、堂弟姜文尉,以及重要部下商讨对策。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军怎么没有北伐啊?”姜瑄在大厅里来回跺着脚,着急上火地说道。

    姜让吼道:“坐下,你急又有什么用?听你二哥的。”

    姜瓖作为主心骨,此时却显得精神非常疲惫,有气无力地道:“三弟,坐下吧,急也没什么用。大家还是看商量商量,这事该怎么办吧!”

    “哎……”姜瑄狠狠地叹了声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此时。大厅里有姜瓖叛军的十多个核心人物,都是姜氏族人或跟姜家关系异常紧密的军方重将,但却没有人能拿出什么主意来。

    大明朝廷的骗局,不仅让大顺军上了当。也让姜瓖等人陷入了绝境。

    明军不北伐,大顺军就有兵力来围剿姜瓖叛党了。而姜瓖等人的军队,也就十万人而已,如何禁得起数十万大顺军的围剿?

    明军既然不北伐,那就摆明了是要当渔翁。拿姜瓖当炮灰,消耗大顺朝廷的兵力和精力了。如此情况下,要想明军支援姜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如此绝境,一着不慎,姜氏一族和跟姜家有联系的亲朋好友,都将是被李自成诛灭九族的下场。对所有人来说,都已经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厅中众人几乎全是武夫,谋略有限得很。如果说厅中还有谁有希望能破这个局,那就非姜文尉莫属了。

    因此。大家讨论了一会儿,讨论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后,就慢慢将目光看向了低头思索的姜文尉。

    姜文尉本以为大明朝廷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巡抚世袭的承诺来让姜家叛变,就已经够奸诈了。不料大明朝廷竟然连北伐的承诺都不兑现,而是放了些假消息给姜家,让姜瓖误认为明军已经北伐,然后贸然起兵造反。

    结果,现在明军和大顺军都是毫发无伤,姜家却成了出头的橼子,陷入了绝境。

    姜文尉本来给姜瓖出的主意。是将来大明朝廷打败李自成后,就主动功成身退,换取姜家后代的荣华富贵。现在看来,等不到大明朝廷打败李自成。姜家就要先被李自成派兵剿灭了。

    对姜家和跟姜家有关的人来说,此时实在是危险万分,姜文尉必须尽快想出对策。

    可是,一时之间,面对如此绝境,姜文尉又想得到什么办法?

    向大明朝廷求救?既然他们都用上这样的招数了。怎么可能理会姜家死活。向李自成求饶?不被五马分尸就算好的了。用十万乌合之众跟大顺军决一死战?肯定也是以惨败收场。

    一时之间,姜文尉也没想出什么对策来,只能回他的府邸继续思考,其他人也各自回家。

    好在,现在已经进入冬天,大雪纷飞,异常寒冷。山西省地处北方,可比云南省寒冷多了。大顺军也没有明军的能耐,不敢在大冬天的出兵作战,可以让姜瓖叛军暂时修养几个月。

    姜瓖、姜让等人不顾严寒,日夜操练部队,务必要将这支杂牌军整合成一支铁军,以应对明年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姜文尉,则继续在家中思索如何破局解围。

    与此同时,南京乾清宫,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拿着关于山西省姜瓖叛军的情报,颇感意外。

    最初,姜瓖来信提出要出任山西巡抚、并让他们姜家世代世袭的时候,朱由检是嗤之以鼻的。如此不靠谱的条件,朱由检只能选择设计让姜家当炮灰,去给李自成添乱了。

    但是,最新的情报却表明,姜瓖在进入太原府,占领了山西全省后,并没有任人唯亲,让姜氏一族及相关支持者占据所有的官员职位。

    而且,大多数官位,姜瓖都选择了明朝的名称。比如,山西省长、副省长,晋军总司令、副总司令,都是大明朝廷才有的官位名称,大顺朝廷是没有的。

    姜瓖一方面宣布山西省脱离大顺朝廷的管制,拥戴大明,另一方面又更改各种官职名称,向大明朝廷积极靠拢。

    如此明显表忠心的举动,真的是那个当初狮子大开口的姜瓖所能做得出来的吗?朱由检表示不信。

    按照姜瓖的这些动作来看,姜瓖并没有想要让山西成为独立王国的意思,难道其中有什么内情?或许,有什么高人在背后给姜瓖出谋划策。

    不过,姜瓖已经率军反叛,不容于大顺朝廷,双方肯定要爆发战争的。

    站在朱由检的角度,虽然他不想姜家得什么好处,但也不能让姜家败得太快,必须要让姜家给大顺军造成一定的损失,才不妄朱由检费心设计了一回。

    因此,朱由检决定派人密切关注姜家的动向。如果姜瓖叛军抵挡不住大顺军的时候,朱由检不介意再让明军佯攻一番,增加大顺军的压力,减轻姜瓖叛军的压力。(。)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发…布,感谢“威武霸气大军阀”的打赏!】

第190章 明朝的外国人() 
ps: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感谢“石头kk”、“威武霸气大军阀”、“潮汐游”的打赏。说个事,马上过年了,提前祝大家除夕夜全家团圆、春节新年大吉。农村,过年的麻烦事挺多的,更新可能不那么准时了。不过,为了拿全勤奖,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