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44章

崇祯大帝-第44章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是在南京城里,没什么危险性,就不用那么多侍卫和侍女跟着了。于是,在王管家的带领下,黄宇麟、聂云只带着两个侍卫就离开嘉义街,前往长安街金陵超市总店。

    路上,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大家看到了一栋四面开窗的小木屋,屋檐下写着三个字:治安亭。有几个穿着军服的士兵坐在里面。

    “这又是什么东西?”黄宇麟问王管家道。

    王管家答道:“这是治安警卫亭。南京城里除了禁卫军的巡逻队外,应天府还在城里分片区设置了无数的治安亭,每个治安亭固定驻扎几名巡捕,维持市面上的治安安全。如果有人寻衅滋事、打架伤人,这些治安亭的巡捕就可以第一时间出面进行处理。”

    黄宇麟和聂云听得连连点头,这治安亭的设置,对一个大城市的治安来说,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稳定作用。

    经过另外几条街道和民巷的时候,又看见了几个治安亭,大家就见怪不怪了。走了小半个时辰的路,黄宇麟等人来到了位于长安街中部的金陵超市。

    一到长安街中部,黄宇麟和聂云就被金陵超市的规模给镇住了。

    只见一栋宽达十多丈的三层大楼,楼顶立着一块超级大的招牌,用红漆填充的“金陵超市”四个大字隔很远就能看得到。

    超市第一层开了两扇三丈宽的大门,一边写着入口、一边写着出口,每个门口都有数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守,维持秩序。

    超市入口旁边的墙上,还贴了一张大大的告示,告诉大家一些进入超市购物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现在是早上,按理说起-床-出门的人应该还不多,但超市门口却已经开始拥挤起来,要排队才能慢慢进入了,可见南京市民对这个超市的喜爱。

    黄宇麟几人挤到墙边,仔细的看完那张告示,才知道超市只是提供一个平台,里面的商家相当于一个一个的小店铺。只是,超市里有公平秤、有巡逻队,物品价格公道,质量有保障,而且不许商家缺斤短两、不许欺行霸市。

    最方便的地方在于,你逛完这个超市,平时生活中所需的大多数日用品,都可以在超市里全部买到,方便了市民一次性购物。

    看完告示,黄宇麟等人才开始排队进入超市,准备一观超市的内情。

    跟着人群进了超市,光线暗了一些,但因为四周墙壁上都开着大大的窗子,光线还算充足。加上还挂了一些灯笼,顾客不会感觉太阴暗。

    超市一楼分了许多区域,有卖粮油的、卖调味品的、卖风味小吃的、卖水果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除了这些卖东西的商家,还有两人一组,全副武装的超市保安在来回巡逻,防止偷盗、抢劫等意外发生。

    熙熙攘攘的顾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超市里显得格外的热闹,黄宇麟也逛得兴高采烈。这样的超级市场,即使是见多识广的王管家,也看得目不暇接。

    因为前几次都是跟总兵黄得功一起来的,自然没时间进超市里面来逛。所以,其实王管家这也是第一次进到金陵超市里面来看。

    逛完了一楼,买了几斤时令水果吃着,众人又兴致勃勃的到二楼、三楼逛了一下。

    二楼卖的是衣物布匹、胭脂水粉、帽子鞋袜等物品;三楼卖的是笔墨纸砚、四书五经等文具书籍之类的东西。

    在三楼,黄宇麟看到了一种新的笔,叫铅笔,不用蘸墨水就能写作,特别适合年龄小、刚开始学字的小孩子。黄宇麟感到新奇,也买了两支,准备带回家去试试。

    现在的超市,还没有摄像头、没有收银机,无法像后世那样一站式购物、统一结账。所有的铺位,都是商家单独经营,自负盈亏。超市相当于是租铺位给商家,并提供安全保障,然后给消费者提供一个一站式购物的场所罢了。

    但即使是这样,这个超市的经营方式,也改变了以往的小店铺销售模式。市民们出门买东西,再也不用东跑西跑,到处逛,只要在金陵超市里就可以将绝大多数需要的生活用品全部买齐了。

    这样节约时间的购物方式,自然获得了消费者的大力欢迎,生意兴隆也就不足为奇了。

    逛完超市出来,已经到了中午,黄宇麟想起来路上吃的火锅,不由又想吃了。既然那家酒楼的店小二说他们的火锅技术是学自南京火锅店的,那到了南京城,不去吃一顿最正宗的火锅可对不住人了。

    因此,一行人问着路,找到了皇城边文仕街上的南京火锅店,又搓了一顿。这家店做的火锅,味道比他们在路上吃的那家酒楼更正宗,厨艺更好,连聂云、王管家等人都吃得赞不绝口。

    吃过午饭,从火锅店出来,大家找了一家茶楼喝茶,休息了一个时辰,才开始继续闲逛。

    经过报纸上的介绍,黄宇麟还知道应天府在秦淮河边,新修了一个“秦淮公园”,他也很想去看看。

    要知道,以前的园林,一般都是达官贵人家里的后院才有,而且面积都不大。最大的园林就是皇家园林,却是皇帝狩猎、避暑之用,普通人是享受不到的。

    所以,对这个建在秦淮河边,普通人都可以随便进出的休闲公园,黄宇麟很好奇。

    王管家虽然来过几次南京,却也没有去过秦淮公园。于是,大家问好路线后,找了一辆要经过秦淮公园的公交马车,坐了过去。

    到了目的地,只见这个秦淮公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建筑,只是利用原来河边的一大片丛林进行了修缮、布置。公园里建了很多凉亭、石桌、石凳,还有很多秋千、跷跷板、儿童滑梯等游乐设施。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正版首发,二更求推荐票!】

第91章 全军改革() 
黄宇麟虽然已经有12岁了,但除了秋千外,跷跷板、滑梯他都没见过,也没玩过。于是,黄宇麟一点不怕生的冲了上去,抢了个空位,和另外一个陌生小孩玩起了跷跷板。

    玩了一会儿这些儿童设施,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一行人在公园里乱逛起来。走到一个凉亭的时候,里面围着的一圈人引起了黄宇麟等人的注意。

    充满好奇心的黄宇麟挤进去一看,原来有四个人在玩雀牌。

    雀牌黄宇麟见几位姨娘玩过,但这些人玩的雀牌却跟他平时看到的不一样,牌的外观、张数、规矩都跟黄宇麟平时见到的不同。名字也不叫雀牌了,而是被改成了麻将。感到好奇的黄宇麟、聂云等人就在旁边看了起来。

    看了几局别人的麻将后,聂云觉得时间不早了,才拉着黄宇麟离开了公园,逛着街回到嘉义街黄宇轩的家里。

    第二天,几人再上街的时候,黄宇麟说要去买怀表,王管家就说要先去取钱。于是,几人先去了长安街上的中央银行南京营业厅。

    到了营业厅,存钱取钱的人比较多,同样有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士兵在巡逻守卫。黄宇麟好奇的到处观看,王管家则去取号牌开始排队。

    轮到王管家的时候,王管家隔着铁栅栏递上存折,说要取1000两银子。然后,柜员拿着这本存折按上面的编码去档案柜上找到了对应的档案,拿出来对账,确定存折信息和余额无误。

    然后,柜员递了一张纸条给王管家,王管家用柜台上的铅笔遮挡着在纸条上写了几个数字的密码,递给柜员。柜员拿回去后与档案上的取款密码对照了一下,确认无误后就将那张写着密码的纸条撕碎扔进了垃圾桶。

    确定了密码无误后,柜员才开始核算这1000两银子的保管费。核算完成后,柜员在存折和档案上都进行了记录。

    随后,存折和档案都拿给王管家签字,柜员再盖章,王管家自己掏零钱将保管费付给柜员,柜员再将1000两银子递给王管家,就算完成了这一取款业务。

    黄宇麟在旁边看着,感觉大开眼界。这个银行的运作模式,比以前的钱庄要正规保险得多了。

    取了钱出来,几人再找到另一条街上工部直营的钟表行,花300两银子给黄宇麟买了一块怀表。

    从钟表行出来,黄宇麟发现路上的大多数行人都在往一个方向走,不由拉住一个中年大叔打听了起来。

    黄宇麟问道:“大叔,你们怎么都在往一个方向走,到哪儿去啊?”

    那个中年大叔被黄宇麟拉住,低头一看是一个穿着华贵的富公子,于是笑道:“前面新开了一家玻璃店,跟钟表行一样,也是工部直营的,主要销售镜子之类的玻璃制品。报纸上曾说过,玻璃厂生产出来的玻璃比以前的琉璃更透明、更好看,大家都很好奇。现在玻璃生产出来要开始销售了,所以大家都去看看热闹。”

    黄宇麟也早从报纸上知道了玻璃的大名,同样感到好奇,于是招呼聂云等人道:“姐夫,走,我们跟大叔一起去看看。”

    于是,黄宇麟等人跟着这个中年大叔一起往前门走去。

    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崇礼街,中间靠左的一间新店铺门口,已经挤了很多人。

    这家店铺占了三个门店的宽度,一个拿着喇叭的伙计站在店门口,向街上的行人喊话道:“本店直属工部,由长江玻璃厂供货直营,货源充足,大家不要挤啊!玻璃易碎,价格昂贵,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所以,请大家不要拥挤,所有人都可以进来参观,但时间不多,看完后不买的就请暂时退出,让后面的人进来看啊。”

    除了这个喊话宣传的伙计,还有几名保安忤在门口,维持秩序,街上的人只能排队进入店铺。里面的人不出来,外面的人就不被放进去。

    因为人太多,黄宇麟等人都排了好久的队,才轮到他们进入店里参观。

    进了店,就看见所有的货柜上,都摆满了玻璃制品。厚玻璃、薄玻璃、平板玻璃、玻璃酒杯、茶杯、花瓶、镜子等等,干净明亮、一尘不染。

    进店的人都发出了此起彼伏的赞叹声,觉得不虚此行。每个人都凑上去仔细的观看,发现这些种新的玻璃产品比原来的琉璃透明了许多,真正的毫无杂质。

    黄宇麟和聂云两人禁不住诱-惑,花了几百两银子,买了一套酒杯、茶杯,还有几块大小不一的镜子。然后,店小二给他们拿了一个木箱子,用谷草隔着装好防止破碎,才让两名侍卫拎着离开了玻璃店。

    随后几天,黄宇麟逛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城外的玄武湖、钟山等景点也去玩了个够,将王管家从银行取出来的1000两银子花了个精光,才离开南京,返回了滁州。

    ------

    回到我们的主角杨毅身上,自从将普通政务下方给内阁后,杨毅就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工部、户部,发明制造一些后世的物品和扶持工商业经济上。

    经过一年的努力,工部和户部在杨毅的指点下,发明了许多物品,开设了许多工厂公司,为朝廷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截至崇祯十八年年底,南京户部共收到税银2800万两,以半壁江山之地,却比崇祯十六年整个大明王朝的税收还多。这些多出来的税收,大多数都来源于户部和工部新开的国营工厂、公司、连锁店。

    税收丰厚起来、禁卫军的火器训练也初见成效后,杨毅就开始酝酿进行全军的军事改革了。

    崇祯十八年腊月初十,杨毅召集江南各省总督、巡抚、总兵、都指挥使数十人,齐聚南京,商讨全军军衔、军制改革。

    会议开始前,为了让这些外地将领明白军事改革的好处,杨毅先让大家到南京郊外参观了一次禁卫军的军事演习。

    在演习场上,有一处山坡,上面用以前的修筑方式建了一堵城墙,城墙上放了一些木人、牲畜。

    然后,当禁卫军的炮兵部队用数十门大炮一阵齐射,将那堵城墙直接轰塌后,参观演习的数十名外地将领就纷纷变了脸色。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正版首发,一更求推荐票!】

    ;

第92章 步枪大炮亮相() 
看到炮击的效果,杨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转头再看那些聚集在身后的武将们,本来就忠君爱国的武将就露出了振奋的脸色。而历史证明并不可靠的那些武将,则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比如刘泽清这位淮安总兵,就被这次炮击演示吓得不轻。

    刘泽清性格懦弱、避战如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崇祯帝召他火速进京勤王,结果刘泽清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召。实际上就是怕打不过李自成,丢了自己的性命和荣华富贵。

    后来,清军南下后,刘泽清选择投降了清朝,也是这种惧战怕死的性格决定的。只不过,历史证明,他想当叛徒也没当成,因为清廷也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