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发明家 >

第107章

唐朝发明家-第107章

小说: 唐朝发明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座诸位大臣连忙收回目光跟身边的人扯起别的事,在场的亦有不少当年的瓦岗英雄,觉得提及此事不大好。

    “诸位爱卿都来了,那我们就开宴吧!”尴尬之时,李世民正好走了进来,众大臣亦纷纷附和,如此便把方才的事翻了过去。

    “三日后,高昌便会帅众来降,作为首功之人,浩然和启宏兄弟二人之功劳不亚于开疆辟土之功,朕定然要好好赏赐一番。”李世民说道,“启宏,你年纪轻轻便远赴高昌,其功劳可不比浩然小,你想要什么赏赐就说出来,朕定会满足于你。”

    王启宏行礼道:“陛下,其实草民并未立有多大功劳,高昌之所以愿归纳入大唐,主要还是因为大唐强盛,让四方臣服,故而草民不敢居功讨赏。”

    “嗯,居功不自傲,很好!”李世民赞道,其实他刚才这么一问也有考验一下王启宏的意思,“不过谁有功劳,有多大功劳,朕还是一清二楚的,朕就赏你黄金千两、绸缎百尺,赐六等上功名。”

    六等上功名跟六品上有些类似,只有俸禄,而没有食邑、行政权力,这是朝廷成立大唐商行时新制定出来的等级制度,分为一至九等,其俸禄分别对应一至九品的官职,以达到政商分离的目的,还可以用来赏赐那些不便封官职的有功之人。

    “草民谢陛下赏赐!”王启宏行了个大礼。

    “如今高昌之事已了,朕想让启宏担任大唐商行参事,不知浩然你可愿意放人?”李世民对王浩然笑道。

    “陛下旨意,臣弟哪有不从之理。”王浩然爽快的就答应了,就如他之前所说的,上等次的家族分为三种,一是贵族,二是名门望族,三是富裕家族。就王家正统而言,王家现在所欠缺的就是贵族,王启宏若能在大唐商行任职,王家便勉强也能算是贵族了。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在大唐商行任职对王启宏来说是个不错的出路,就像学子求考取功名一样。

    “那好,启宏,那你明日便到大唐商行报到。”李世民对王启宏说道。

    “草民领旨。”王启宏大喜,他去高昌这么久,若是回到研究所,怕已经跟不上那些人的思维了,而经商一事却是他如今最为擅长的,给朝廷做生意,不但能一展所长,还能赢取功名,可谓是名利双收。

    “浩然你的功劳嘛……”李世民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反正你是经常立功的,朕也懒得每次去掂量你的功劳,干脆等倭国一事解决了之后再一并给你封赏得了。”

    “是……”王浩然已经习惯了,姑且当李世民会说话算话,而不是又赖账……

第193章 一坑接一坑() 
酒过三巡,李世民向王浩然问道:“浩然,朕一直以来都深感人才难得,然而在你那里却像是随手拈来一样,不知其中是何缘故,或是说你独具慧眼,一眼便能看出他人是否具有才识?”

    “陛下,臣弟哪里有什么慧眼啊,其实大唐并不缺人才,只不过是臣弟这里的门槛低,那些有才识却报国无门的人才聚集到臣弟这里来了。”

    李世民摇头道:“不然!朕广开科考,而且涉及种类繁多,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才,皆可参加,怎不见科考出来的人能有几个可称为奇才的?”

    “陛下,恕臣弟直言,马中书才学渊博,可走的却不是科考之路,若不是机缘巧合帮常中郎将代笔,怕是连在陛下面前露面的机会都没有。”王浩然说话不说透,当下的科考虽然没把寻常百姓排除在外,但在所取用的考生基本都是有背景的子弟,甚至还没考试就已经排出名次了。而寻常百姓的子弟,得要有多么出众才能得以进入大唐皇帝的视线之内啊?这些,李世民不可能没有察觉,然而他还这么问,看来又是想让王浩然唱黑脸了……

    一旁的马周深以为然,想当年,他虽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才华,还处处受讥讽,现在想起来仍颇多感慨。

    “如今大唐地域辽阔,所需人才更显得捉襟见肘,这次高昌来降,朕却抽调不出足够人手调遣至高昌,人才奇缺,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李世民问道。

    “陛下,方才浩然说他那门槛低才使得众人才聚集到他那去,那干脆我们把科考的门槛也降低一点呗。”说话的是程咬金。

    在座众人吃惊的望着程咬金,没想到这二愣子也会有想法。

    “你们这么看着我做甚?难道我说错了吗?你们看看那些科考考卷,全是之乎者也的,这能有什么用?要治国,头脑灵活就行,会写几首诗词的人就一定会有治国之才吗?要将军,功夫好,懂战术就行,只能写一手好字的文人能行?所以说嘛,科考就不应该出那么难的题目,能读书识字就行了。”程咬金难得一次在治国方面滔滔大论了。

    众人听完程咬金的理论,都哑然失笑,搞半天,原来这程咬金说的降低门槛只是指降低考题难度啊!王浩然亦是一阵无语,这程二愣子是上天派来搞笑的吧?

    李世民也被逗乐了,不过经程咬金这么一提,李世民倒能顺理成章的把话题转到科考上面来了,说道:“程爱卿所言倒也有些道理,不知诸位爱卿科考一事可还有什么意见?”

    此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世民这是要整顿科考的节奏啊!正等着谁把这事提出来呢。马周对整顿科考制度是举双手赞成的,毕竟他曾受此之苦,所以他也不惧当这个出头鸟,进言道:“陛下,微臣觉得卢国公所言甚是有理,术业有专攻,很多方面的人才都无需太好的文才,对于那些职位,亦可降低学识、身份地位等要求。”

    “还是马周你有见地!”程咬金夸道,丝毫不知自己已经被马周拉去垫背了。

    马周尴尬的笑了笑,感觉自己阴这么一个单纯的人显得太邪恶了,不过没办法,马周虽得李世民赏识,但目前地位还不算高,在那些士族面前明显不够看,不把卢国公拉过来怎么行?

    “嗯,那其他爱卿还有什么意见?”

    其余大臣纷纷表态,让王浩然意外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大臣表示反对,科考若是改革,那可以说是直接侵害了士族的利益,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奋起反抗才对。不过仔细想来也不奇怪,谁会把徇私舞弊的事摆在台面上来说呀?就像后世的一些官员,上午还满口的是为人民服务,下午就被双开了的一样,所以说,科考整顿虽然确定下来了,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具体能公平到什么地步,还是有待观察的。

    “马爱卿,你回去后就科考整顿一事草拟一个章程出来,务必要做到不遗漏一个人才!”李世民表明了自己对科考整顿大刀阔斧的决心。

    “是!”马周心中大喜,如此看来,他就算不拉程咬金垫背,也会有陛下做为强有力的后盾,科考整顿一事会小很多。

    “科考整顿乃是长久之计,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得斟酌再三才可施行。然而如今人才紧缺,朕决定择日开一恩科,凡我大唐子民,不论身份、不论学位,但凡对国事有所见地的,皆可参加。”

    “陛下,若是不加筛选的话,有才无才的人都想碰碰运气,到时怕是单单审阅都得花费大量人力。”一大臣说道。

    “嗯,这倒是个问题,诸位可有解决之策?”李世民问道。

    “陛下,不如由地方官员保举确有实才者参加,如此便可把投机取巧者排除在外了。”刚才那大臣提议道。

    “浩然你觉得呢?”李世民突然向王浩然问道,有选择的地方就容易产生徇私舞弊,他这回可是笃定要寻得人才的,可不能让他人钻空子了。

    王浩然别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脸懵呆,他大老远的从中城赶回来,结果却是一点好处都没捞到,好吧,自己认命就是,那自己蹭些吃喝总可以吧?可李世民却还是不让人安心,挖一个坑给人跳完又挖一个坑叫人跳,科考事国之大事,哪是王浩然能插手的?王浩然本想赌气说地方官员筛选的办法可行的,可若是真这样的话,原本就不完善的科举制度,以后怕是再难有机会改革了。要知道,目前的科举并不是选用官员的主流方式,而今天李世民所以表达的意思,明显是要增加以科举选官的数量,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唐的未来,所以,这坑王浩然还是得跳……

    “陛下,臣弟记得马中书以前曾被地方官员嘲笑说不是当官的料,若是马中书就只等着地方官员保举他的话,陛下怕是就错过这么一个大才了。”王浩然思索片刻才回答道,马周现在在李世民面前可谓是大红大紫,李世民爱惜得都几乎想玩断袖了,之前还说一天没见到马周就会想他……这样的人拿来说事再好不过。

    “这倒也是,那你可有筛选的办法?”李世民笑问道,他是越来越喜欢找王浩然配合自己唱戏了,因为王浩然总能把事情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引导过去,当然,李泰的事除外……

    “要不,筛选之时由个人自愿投稿,但答卷见地平庸者,则杖责三大板?”王浩然嬉笑道。

    “胡闹!”久不吭声的魏延终于开口了,他就喜欢跟王浩然抬杠,只是之前王浩然所说的他都觉得在理,这才没吭声,现在可算抓到由头,便果断出击了。

第194章 恩科遴选官() 
见在座诸位望过来的眼神略带惊讶之色,魏延这才发觉自己刚才说话有些大声了,干咳了一下把尴尬揭了过去,继续说道:“何为有见地?这么模糊的概念,还不是他人说的算?再说了,投个文章就有可能挨板子,这不就是以文降罪吗?和文字狱有何差别?”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法,如今大唐急需人才,最快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对自己的学识都有所怀疑的人先排除开来,连这点自信都没有的人,想必才学也不怎样,舍去也罢。”王浩然也很喜欢跟魏延对着干,虽然后世人把魏延塑造成千古一大良臣的形象,可他总感觉有些言过其实了,甚至可以说有些做作了,就像后世一些大明星装纯一样。

    “那就照浩然所说的办法做吧,眼下当务之急是寻得人才,些许逾矩倒也无妨。”李世民说道,“浩然对人才筛选颇有心得,依朕看来,此次恩科的初步筛选不如就由浩然负责,选出二百人后,朕再亲自遴选。”

    “陛下,臣弟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商人,为朝廷选才兹事体大,还望陛下另选他人吧!”朝廷的水深得很,王浩然可不愿意摊上这些事。

    “陛下,王驸马虽然才识过人,可毕竟还年轻,微臣觉得,由马中书负责最为妥当!”

    “马中书还要负责科考整顿一事,怎还有时间处理筛选一事,依微臣之见,由吴侍郎负责最为妥当!”

    ……

    一时之间,众大臣纷纷推荐人选,这可是肥差啊!捞油水倒还是小事,最为重要的是站队问题,基本可以说谁当上这主考官,那那些遴选出来的人才便可以说是这主考官的门生,那可是上百门生啊!里面肯定会有几个将来能青云直上的,谁不眼馋?

    “你们那些小心思,朕岂会不知?”李世民有些不悦了,“此次恩科意义重大,朕绝不允许有人从中徇私舞弊,故而朕才让浩然这官场之外的人负责,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李世民如此绝决,众大臣也不好再反对,反正王浩然也算是皇室中人,让他负责筛选倒也不算失了规矩。

    李世民有一个爱好,自从大唐使用热武器所向披靡之后,每征服一个国家都会让人重新制作一幅大唐地图,这不,酒宴之时就有一太监进来禀报说地图画好了,李世民便让人把地图拿来给在座诸位看看。

    王浩然向来不大关心这事,不过也好奇如今的大唐到底有多少领土,便也随着众人上前观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地图上,连后世的新加坡都被归纳为大唐了,如此一来,除了倭国,大唐的版图覆盖了整个东亚!

    面对众臣子颂扬,李世民哈哈笑道:“大唐能有今天这样成就,离不开诸位的付出,不过你们也别就此固步自封了。”李世民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继续说道,“朕将来还要把我们大唐的旗帜插在这里!”

    众人望向李世民比划的地方,发现天竺、大食都被圈了进去,武将们倒喜欢看到这一点,不过文官们就感觉李世民野心太大了。

    “陛下,如今大唐地广人稀,并不缺乏土地,最缺的而是人丁。故而微臣以为,大唐现在最应当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一味的扩张。”很快就有人跳出来反对,还能有谁,魏延呗,他举起玻璃杯继续说道,“陛下,大唐就好比这杯中的葡萄酒,往里面加上一些冰水倒也无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