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经 >

第243章

九州经-第243章

小说: 九州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始作俑者,站在影壁前,默然不语。

    这算什么意思,虚张声势?骑虎难下?

    吃瓜群众们脸色顿时变了,在场的读书人张了张嘴,想出言讥讽,忽听楼外传来苍老醇厚的声音:“何人与我儒家先贤论道?”

    百来号人齐刷刷扭头,高楼之外,凭空而立一位须发洁白的老人,穿朴素长衫,脸上皱纹遍布,若不是他这手虚空而立的神仙手段,看着与普通老人无异。

    “学生南阳先生!”

    几十名读书人躬身行礼,崇敬有加。

    “南阳先生!”顶楼众人无不行礼,弯腰的动作如起伏的浪潮。

    儒家有四位大儒,稷下学宫大祭酒张太炎。顾鸿儒、程白撷、南阳先生。今年六月,除大祭酒外,顾鸿儒程白撷南阳先生,率领几百儒圣“游历”南疆,渡长江,深入三万里,杀妖无数。此役后,三位大儒的名声达到巅峰,在场众人,由衷敬重南阳先生。

    终于来了!

    楚望舒微笑作揖:“在下楚望舒。”

    南阳先生颔首,“我听顾兄说过你,他夸你“卓尔不凡,经世之才”。”

    “嚯”众人吃惊不小。

    双灵之身值得夸赞,但“经世之才”四字,意义就不一样。儒家夸天赋高绝的天才,应该是惊世之才更合理。一字之差,意义截然不同。前者适用读书人,指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学识。儒家人是骄傲的,武夫再厉害也是武夫,绝对不会冠以“经世之才”四字。

    吃瓜群众们顿时改变观念,想看看楚望舒接下来如何论道。

    楚望舒转身面朝影壁,指尖虚空划着,嗤嗤声中,石粉飘落,出现一行笔力苍劲的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一股莫名的酸楚和怅然浮上吃瓜群众心中,仿佛经历了一场刻骨而无奈的姻缘,让人缅怀,让人心酸,让人无奈。然后,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洒脱。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楚浮玉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若是在其他场合,在场的读书人就要击掌,说一声:妙极!

    但,此时此刻,做为回答影壁上那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明显不合情理。

    这就是双灵之身的水平?经世之才?许多人失望的摇摇头,将这件事定义为一场闹剧。也有人第一时间看向南阳先生,等待他的评价,但南阳先生沉默不语。

    连南阳先生都不说话,看来这双灵之身,答的牛头不对马嘴。南阳先生是经世大儒,淳厚温和,断然不会公然打击一名前途无量的后辈,所以他的沉默,其实已经是表态。

    嘘声大作。

    南阳先生眉头一挑:“善!”

    善?

    起哄的人们愕然转头,一脸懵逼的看着南阳先生。这意思是说,双灵之身给出了一个完美答案?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表面上指的是感情,实则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比如人伦与天道,相濡以沫,代表姻缘,姻缘既人伦,既礼教。后一句:不如相忘江湖。是说两人相濡以沫,却相厌到老,不如相忘于江湖,各自自由。江湖隐喻天道。”南阳先生笑道:“小友心思玲珑。”

    楚望舒善意一笑,南阳先生是说给吃瓜群众们听的,在为他正名。能成大儒的,都是心胸坦荡之辈,拥有坚定不移的理念,否则修不出浩然正气。即是好事,也是坏事,比如某位大儒认定你做的事情是错的,那他会反对你,抨击你,固执到死。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这句话是当年李妙真对他说的,两人的分手宣告。

    不怪在场众人听不懂,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背后潜藏的,是儒家理念对人族的作用,绝不止字面意思。楚望舒的这句话,则是在反驳那潜藏的理念。南阳先生思考片刻,就意会到了。

    心思玲珑的人,已经懂了。不懂的人,一脸不明觉厉。

    南阳先生笑道:“小友还有何见解,只管继续。”

    楚望舒胸有成竹,见到因为南阳大儒一句话,齐刷刷看过来的人们,也是又期待又不服的模样,他点点头,指尖迸射剑气,格拉拉声响中,石粉飞扬,写出一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祖所著道藏中第三卷第五章,原句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祭祀用的物品,整句话的意思,天地无所谓仁慈,把世间万物当成祭品一样平等视之,圣人无所谓仁慈,把百姓当成祭品一样平等视之。

    而“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通篇弘扬的思想:人定胜天!并把天道当做假想敌。有一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味道。

    楚望舒用道藏中的这句话反驳,争锋相对,且更有理有据。

    本来期待他语出惊人的观众一阵失望,然后纷纷出言反驳:

    “这是道藏里的名言,如果可以用作反驳之句,为何当年道尊不用?”

    “就是就是,简直是强词夺理,无法服众。”

    “此言有点道理,可并不足与反驳先贤名言,不够全面,我们不认同。”

    “大家别吵,听南阳先生说。”

    观众们不同意,因为这是道藏里的东西,正如他们所言,如果这句话有用,当年道尊为何不引用?这面影壁,可是儒家乃至中州引以为傲的象征,他们身为中州人士,与有荣焉,当然不愿意承认楚望舒的天地不仁。

    南阳先生眸子精光一闪:“老夫没记错,后续还有一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为何不用?”

    楚望舒道:“半句足矣。”

    南阳先生不置可否。

    四周嘘声又响了起来。

    楚望舒无奈道:“当年那位道尊,一来,输给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二来,他是不愿引用此句。”

    “为何?”南阳先生问出了众人心中疑问。

    “因为那位道尊不认同后半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楚望舒的一句话,让全场鸦雀无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两百八十六章 七日之后,以儒论儒() 
道尊不引用此句,因为他对道祖的话不认同?

    是这个意思吧。

    这个双灵之身,是这个意思吧。

    天呐,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道祖不止是道门心目中的神明,也是人族心目中的神明,别看儒家看不惯道门,到古往今来,以喷人技术扬名九州的儒家,从来不敢在公众场合喷道祖。就像妖族从来不敢骂女娲,否则就是三观不正,思想危险。

    可他现在说,当年道尊是不认同道祖的话。这不但是质疑道祖,还顺便诋毁了七百年前的祖师爷。他就不怕道门派人清理门户?

    南阳先生笑眯眯道:“何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可指摘,乃至理名言。但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本人也不认同这句话。道祖所谓的圣人,指的是仙人,当今飞升之人,唯道祖与女娲,因此可以确认,道祖是在说自己。由此推断,道祖晚年的思想境界,与天道等同,将百姓视为刍狗,一视同仁。这符合道祖的“道”,但未必附和所有人的道。七百年前那位道尊,他的“道”想必就不是这样。”楚望舒见吃瓜群众们要奋起反驳,压了压手,大声道:“我说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真的对吗?未必吧,最好的例子,不久前陨落的神帝,他两百年前就是天仙,随时可以飞升,但他选择坐镇九州,镇压妖族。晚年为了不损人族气运,更是不惜形神俱灭,倘若圣人不仁,神帝为何如此!”

    楚望舒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细细思量,竟觉极有道理。圣人不仁,是一种超然在上,看似平等,实则冷漠的思想。不关心你们的死活,不关心你们的未来,随你们折腾,各凭造化。那神帝就该飞升,就该成仙。但在神帝眼中,黎民苍生重如山,绝不是所谓的“一视同仁”。

    起码种族的延续、百姓的死活,在他眼里,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南阳大儒朗声大笑,畅快淋漓,“善!”

    “楚望舒,道门出了你这个弟子,实乃天眷。但,我儒家不服,稷下学宫学子数万,人才众多,我代他们向你发出挑战:七日之后,稷下学宫,论道一场。”

    像是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啥时间将众人的情绪推到巅峰。

    吃瓜群众们兴奋了。

    但楚望舒果断认怂,“在下才疏学浅,代表不了道门。”

    就好像手持定海神针,在汹涌澎湃的人潮里来了那么一下,高涨的气氛瞬间打落谷底,风平浪静。吃瓜群众一脸“原来你是这样的楚望舒”的表情。

    太怂了吧。

    你对的起双灵之身的身份么。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南阳大儒愕然。

    楚望舒环顾众人,悠然道:“我以个人名义挑战稷下学宫,七日之后,稷下学宫,以儒论儒。”

    如果刚才南阳大儒是巨石,那么现在就是陨石,不是掀起滔天巨浪,而是方圆百里夷为平地。

    百余人都懵逼了,瞬间失声。脑子里没法消化这则消息。

    以儒论儒?

    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吗?

    一个出身道门的年轻人,竟然要和儒家大本营的稷下学宫,来一场以儒论儒的比试?

    南阳大儒怒了,觉得自己脸被打的啪啪响,连带着积攒的好感都消耗一空。这就好像陈子玉屁颠颠跑去道尊面前说,我要用你们道门的神霄五雷,挑翻你们道门所有弟子。

    如果是道尊,笑眯眯的说:不需要神霄五雷,哝,你去找那个楚望舒,跟他比我们道门的无垢道体,你要是不比,老道就废了你。

    南阳大儒不是道尊,信奉以直报怨的一套,沉声道:“好,楚望舒,稷下学宫等你来。”

    “且慢,”楚望舒忽然喊住拂袖而去的南阳先生,朗声道:“儒家经典数不胜数,我不比经义,我要跟你们比诗词歌赋,比策论。”

    南阳大儒怒道:“等你来。”

    御风而去。

    楚望舒一抱姐姐的小蛮腰,趁众人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跃出麒麟阁,飞走了。

    几秒之后,麒麟阁哗然如沸,声浪几乎要掀翻檐顶。

    楚浮玉依偎在他怀里,耳畔风声呼啸,指着楼下,喊道:“马车,马车”

    “车夫会驶回皇宫,别管了,否则咱们会被堵在街上寸步难行,然后被那些读书人的唾沫淹死。”

    楚浮玉咯咯笑道:“望舒好厉害,姐姐要给你生孩子。”

    这种小女人崇拜的语气和露骨不要脸的情话,大概也就她会说的那么理直气壮。李妙真肯定不会说的,水玲珑你得强迫她说,她就会羞红了脸,要哭出来的样子。

    可很多时候,男人就吃这套。

    两人飞了一阵,在一条较为僻静的街道落地,四周百姓见怪不怪,这年头飞来飞去的高手太常见,又是在首善之地太和城,随便一个豪门大宅里,就有一大堆能飞来飞去的修士。只是平时大家普遍低调,飞来飞去给谁看啊,碰到一些心胸狭隘点的高手,一筷子把你打下来。

    楚浮玉翩然而立,笑吟吟道:“方才为何拒绝论道?”

    楚望舒无奈道:“我入道门三年,昏睡两年,道门心法秘诀学了一些,但道门那套理念,我就知道点皮毛。”

    他拒绝论道的原因便在于此。凡开宗立派,得先有道,再有术,否则与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没区别,大风一吹,就树倒猢狲散。简而言之,得先有“思想”,门人子弟,有共同理念,共同志向,即便有一天宗派倒了,也有重建之日。但如果只有心法秘籍,洗脑工作不达标,一遇到危险,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楚望舒前世一介散修,从李妙真那里吃软饭般的学了不少道门秘法,但道门思想、理念,他不懂,也不想懂。

    傻兮兮的答应南阳大儒,才是自砸招牌,自毁名声。至于以儒论儒,他事先说过不论经义,这样一来,重生者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我脑子里装了不少二十年后的传世名篇佳作,策论,我对未来局势了如指掌,随便说几场重要战役,就让你们这群读书人乖乖捧上膝盖。

    “果然是个假道士。”楚浮玉掩嘴轻笑,风情诱人,复而担忧:“那又为何答应?”

    她指的是以儒论儒。

    楚望舒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死相。”

    两人在太和城瞎逛,楚望舒给她买了一顶兜帽戴上,饶是如此,她的火辣身段,吸引了不少路人关注。楚浮玉兴致奇佳,听楚望舒介绍中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