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乱清 >

第911章

乱清-第911章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词抵市缘谋浠

    顾问委员会重大事宜的“终审权”,依然握在关卓凡手里,顾问委员会一切重大事宜,郭嵩焘依然只是向关卓凡一人报告,顾问委员会依旧是和关卓凡关系最紧密的一个“部委”,因此,外务部之外,轩亲王“视察、慰问、看望”的,就选了顾问委员会。

    轩亲王到达之前,东堂子胡同就戒了严,不过,只是不许“闲杂人等出入”,正经来办公事的,并不受影响——多了一层“安检”而已。

    两个“部委”,由上而下,都事先打了招呼:见到轩亲王,站起身来,俯首致意即可,不要上前请安,更不要行大礼,不然,多少司官佐吏,此去彼来,什么正经差使,都不用办了;如果一拥而上,那更加是乱了套了。

    轩亲王由文中堂陪着——文祥兼着“外务部协办大臣”的差,到了东堂子胡同,外务部尚书钱鼎铭已率侍郎以下一众高级官员在大门外迎接,行过国礼,迎入大门。

    此后,外务部的官员,无分职位级别,见到轩亲王,“俯首致意”即可了。

    文大臣、钱尚书陪着,轩亲王一个司、一个司的“看望”过去,他的身边,除了图军门等亲卫之外,还有一华一洋两个“摄影师”随侍,镁粉不断燃起,烟雾弥漫,外务部里,大大的热闹起来了。

    *

第一九一章 偶像和粉丝() 
轩亲王在文中堂、钱尚书的陪同下,一个司、一个司的“看望”过去,他满面春风,就是对未入流的佐吏,亦熙熙然如对家人,除了公事,还会问“家里几个孩子”、“年货备办齐了没有”一类极接地气的问题,偶尔开一、两个诸如“如此说来,明年是老兄的本命年,该穿个红的了”一类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低级官员、佐吏,平日欲见轩亲王一面亦不可得,更别说想像现在这样面对面的“闲话家常”了,喜出望外者有之,受宠若惊者有之,还有的人,激动的手足无措,话都说不大利落了。

    外务部里里外外,笑语欢声,倒像是提前过了年似的。

    所有的司都“看望”过了,回到外务部大堂,轩亲王在外务部一众高、中、低级官员的簇拥下,长篇大论,颇有训谕。这个花样,亦即后世中央领导“视察工作”的例牌节目——“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轩亲王在外务部发表的“重要讲话”,史称“东堂讲话”;其后在顾问委员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史称“银碗讲话”,合在一起,称“东银讲话”——外务部在东堂子胡同,顾问委员会在银碗胡同。

    这两篇“重要讲话”,经过大力宣传、推广,不断发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具体内容,容后再表。

    发表过“重要讲话”,就是“大合照”了。

    最初的计划,是外务部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和轩亲王照一张“全家福”,可是,后来发现,为难的很——外务部人员众多,而外务部亭台楼榭虽多,却找不到一处轩敞到足以容纳所有人的所在——除非拉到外头去拍照。

    那就不大合适了。

    于是只好改变计划,各司除了主官之外,余者“抽签”。不过,名为“抽签”,其实还是“暗箱操作”——形容轩昂者,自然要占些便宜,入选的概率要大一些。

    “大合照”之后,轩亲王“发赏”:不是银子,而是数百包一模一样的“年货”——外务部所有官员佐吏,无分级别高低,一人一包。

    其中的一包,作为“样品”,拆了开来,摊在桌面上,一眼看过去,干果、干货、茶叶、点心……琳琅满目。

    其中尽有普通人家难以置办的货色:譬如整条的宣威火腿,花花绿绿的外国糖——这样东西尤其难得,一般来说,租界之外,只有宫里以及少数亲贵家里才见得到,别看外务部是中国第一号办洋务的所在,大多数官员佐吏,也是没有吃过“洋糖”的。

    轩亲王的“发赏”——形同后世的“慰问品”,对于高级官员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大多数中、低级官员和未入流的佐吏们来说,却是既十分实惠、又十分贴心。

    “发赏”之后,便到了午膳的辰光了,于是,外务部的小厨房开伙,轩亲王由文中堂、钱尚书陪着,和外务部的司官们一起,用了一顿十分“亲民”的“便饭”——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工作餐”了。

    至此,轩亲王对外务部的“视察”,圆满结束。

    接下来,轩亲王一行,奔赴崇文门内大街银碗胡同的顾问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这儿,可比外务部热闹的多了。

    这个“热闹”,是“看热闹”的人多。

    轩亲王莅临指导工作,银碗胡同和东堂子胡同一样,一般出警入跸,不许闲杂人等出入,不过,除了办正经公事的,另有一种人,不在“闲杂人等”之列——宗室、觉罗。

    顾问委员会兼管“奉恩基金”,平日里,本就有不少宗室、觉罗出出入入。黄带子、红带子造访顾问委员会,会有茶水和小点心招待;下边的司员得空了,也愿意陪着他们,神侃瞎聊,于是,有的闲散宗室,就把顾问委员会当成了茶馆,几个人约上,一起到顾问委员会闲坐,吹牛打屁,能泡上大半天。

    这种情状,言路上曾经啧有烦言,有御史上折,说顾问委员会乃国家重地,宗室们如此行为,实在不算庄重,请朝廷下旨严禁。

    “上头”问起郭嵩焘的意思,郭嵩焘却说“并无妨碍”,宗室们也是晓得规矩的,进了顾问委员会,只会在“接待处”闲坐,并不会随意走动,不该他们去的地方,他们是不会去的,“奉恩基金”本就是替宗室排忧解难的,大可不必摆出一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模样来,一切照旧就好。

    如此,“上头”便不为己甚了。

    黄带子、红带子们闻讯,都说郭筠仙表面上崖岸高峻、生人难近,其实“外冷内热,实在是个好人”。

    郭某人是“好人”,他上头的关某人,就更加是“好人”了。

    今儿一听说轩亲王要来“看望、慰问”顾委会,立时便有许多人相互招呼,“走,看轩三去!”

    关卓凡自晋爵为轩郡王之后,宗室、觉罗之间,私底下对他的称呼,便开始由“关三”升级为“轩三”了。

    当然,依旧称呼他“关三”的,也不少。

    轩亲王的仪仗刚进入银碗胡同口,顾问委员会门口聚集的一大群黄带子、红带子,远远的看见了,纷纷喊道,“来了,来了!”

    仪仗没有一直行进到顾问委员会的大门口,而是在距大门数丈之遥的地方就停了下来。脚踏放下,轩亲王低头弯腰,下得车来。

    他一现身,欢呼声立刻响了起来。轩亲王挺直身子,含笑抱拳,做了个四方揖。欢呼的声浪立马高了上去,还夹杂着热烈的鼓掌声。

    像在外务部的时候一样,郭嵩焘带着顾问委员会的高级官员,在大门前等候。

    图林在前开路,关卓凡满面笑容,一面向两边的人群拱着手,一面向前缓步走去。

    突然,他的脸上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人群之中,怎么会有一个女人?

    这班人,应该都是宗室、觉罗呀?

    念头尚未转定,那个女人一手扯着一个少年,挤出人群,三人一起向他奔了过来。

    *

第一九二章 故人() 
两名近卫,上前伸手一拦,那三个人就过不来了,女人就势将两个少年往下一扯,“你们小哥儿俩,快给轩三叔磕头!”

    两个少年立即跪了下来,对着关卓凡,磕下头去。

    轩三叔?

    关卓凡一眼扫过,两个少年,腰间都系着一条黄带子。

    他还在转着念头,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旺察氏,这就跟轩亲王攀上亲戚了?你的面皮,可是够厚的!”

    女人涨红了脸,却是毫不示弱,扭过头去,大声说道:“什么叫‘攀亲戚’?名字都在玉牒上写着!论辈分,他们小哥儿俩,就该叫轩亲王一声‘三叔’!”

    说罢,“噗通”一声,自己也跪了下去,仰着头,梗着脖子,对着关卓凡高声说道:“顾问委员会不公正!请王爷替我们做主!”

    啊?

    在顾问委员会的大门口,向掌国的王爷告顾问委员会的状?

    这特么就尴尬了。

    女人大约三十出头的年纪,容颜清秀,但凤目斜飞,一脸的倔强。

    关卓凡心中一动:这个女人,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呃……

    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

    关卓凡看了郭嵩焘一眼,郭嵩焘正皱着眉——这个女人、这两个少年,他也不认得。

    “这位夫人,”关卓凡伸出手,虚扶了一扶,“先请起来,有什么话,咱们慢慢儿的说——这个礼,我当不起。”

    看样子,这两个少年,是什么闲散宗室——多半是远支的;这个女人,应该是他们的母亲——不过,也不一定。

    两个少年,年纪较大的那一个,似已接近成年,没有有十七、八岁,也有十六、七岁了,这个女人不过三十出头,做一个十六、七岁甚或十、七八岁的孩子的母亲,似乎略嫌年轻了些。

    不过,这个时代,女人出嫁的早,生育的也早,三十出头的女人,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也不算太稀奇。

    果真像她说的,自己是两个少年的“三叔”,而她又是两个少年的母亲,则认真起来,自己还该称呼她一声“嫂子”,这个礼,确实是当不起的。

    女人还没有答话,人群中,又有人鼓噪起来了,“旺察氏!你们是‘罪属’!既犯了罪,还想着拿奉恩基金的好处?你能不能别再这儿胡搅蛮缠了?”

    “就是!旺察氏!你的面皮,拿锥子扎,扎的出血吗?”

    “呸!”

    被称做“旺察氏”的女人狠狠的啐了一口,随即顶了回去,“罪不及妻帑!这是朝廷的宗旨,也是轩亲王亲口说过的话!老子犯罪,关儿子什么事儿?朝廷定过他小哥儿俩的罪吗?凭什么他们小哥儿俩,不能在奉恩基金拿钱?”

    有人哄笑,“旺察氏,那叫‘罪不及妻孥’!‘妻帑’……是个什么花样儿啊?”

    旺察氏一愣,脸上红了一红,嘴上却丝毫不让,“不管‘妻帑’还是‘妻孥’,我就是那个意思!我们又不是白赚朝廷的便宜——我们家都快揭不开锅了!照奉恩基金的章程,属于‘生计艰难’一类,该朝廷照应的!”

    “算罢了,旺察氏!你男人生前,也不晓得搜刮了多少?你们家还在乎这点儿小钱?别做出这副像生儿来了!骗得了哪一个呀?”

    旺察氏的脸,又一次涨红了,“我们是被抄了家的!我们……”

    话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旺察氏,你也不想一想,你男人造了多大的孽?朝廷没有定你们娘儿几个的罪,就是天高地厚之恩了!你还在这儿胡搅蛮缠、得陇望蜀?”

    听到这儿,关卓凡已经大体晓得怎么回事儿了。

    可是,犯罪抄家的宗室……哪一个呀?

    这两年来,除了惇五、醇七两个,没有哪个宗室犯罪抄家呀?

    这一母二子,自然不是醇七家的;惇五?也不是。

    奕誴的妻孥,关卓凡都没有见过,不过,奕誴现在还活的好好儿的,没有“生前”这一说。

    怪了。

    “什么叫胡搅蛮缠、得陇望蜀?我们……”

    关卓凡轻轻咳嗽了一声。

    四周喧闹不堪,可是,关卓凡的声音,旺察氏却听的清清楚楚,她立即住口,转过头来。

    “恕我眼拙,”关卓凡说道,“这位夫人,你到底是?……”

    旺察氏还未张嘴,人群中就有人高声喊道:“她是肃顺的小妾!”

    啊……

    关卓凡心头,微微一震,偏转头,看向郭嵩焘。

    郭嵩焘微微颔首——一旁的司官,刚刚向他报告了这一家子的来历。

    嗯,一切都明白了。

    怪不得我觉得这个旺察氏面善呢——我还真是见过她!

    祺祥政变,肃顺是关卓凡亲自带兵拿下来的,和肃顺一同被捕的,是他带出京来的两个宠妾,这个旺察氏,应该就是两妾之中、年纪较轻的那一个了。

    当时,两个姨太太的表现,很不相同:年纪略长的一个,只会哀哀哭泣;年纪较轻的一个,却是满脸的倔强不服,连声发问,“我们老爷,到底犯了什么罪?”

    这个不服气的,就是旺察氏。

    嗯,肃顺的妻子早故,两个儿子,都是姨太太生的——一人生一个,眼前的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