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乱清 >

第793章

乱清-第793章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禧呆住了。

    她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慢慢儿的,看关卓凡的眼光,开始不对了。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勉强笑了一笑,“宝廷的意思,该不是说,应由丽妞儿……来做……这个嗣皇帝吧?”

    “折子里,”关卓凡继续说道,“宝廷并没有明说,应由荣安继位。不过,举了许多泰西公主继统承嗣的例子,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泰西的这个‘文明’,咱们大清,很应该借鉴的。”

    什么?!

    慈禧的脑中,开始“嗡嗡”作响了。

    “这个折子的折底,”关卓凡说道,“这一次,臣也带来了,稍后……恭请太后御览。”

    慈禧努力保持着平静,说道:“那……宝廷的这个折子,你们,呃,是怎么……处置的呢?”

    虽说“努力保持着平静”,但此刻的慈禧,犹如一个把自己大半身家都押了注的赌徒,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等候宝官开盅。

    等候……命运对自己的判决。

    “他是言官,”关卓凡说道,“还能怎么处置?自然是‘留中’了。”

    是“留中”,不是“驳”,更不是“痛驳”……

    我……赌输了。

    宝廷虽然是宗室,但是,身上没有任何爵位,翰林院的庶吉士,微末小臣一个,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指使,在统嗣大事上,他怎么敢……离经叛道、胡言乱语至于此极?!

    这个背后的人……除了眼前的这个男人,还能有谁?!

    慈禧的心,不可抑制的急速的跳动起来。

    宝廷和他,私下底,应该……走的很近吧?

    他从日本回来的时候,不就是这个宝廷,领了一班人,摇旗呐喊,说他该晋王爵,说什么……嗯,那段话我还记得:“内,扶社稷将倾之危;外,定强盟、收顺藩——这是列土分茅之功啊!国朝中兴气象大著!夏赏五德,爵以劝功,古有明训。朝廷不宜因循,若酬以王爵,则人心振奋,天下大治!”

    那一次,是要把他推上郡王的位子。

    这一次——

    竟是要把他的老婆扶上皇帝的宝座?!

    甚至……连最基本的男女之别都不顾了?

    那一次,宝廷等人的鼓噪,或许不是出于关卓凡本人的授意;这一次,若没有他的指使,宝廷绝不敢上这么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折子!

    说到底,不是宝廷——是他,是他自己要把自己的老婆扶上皇帝的宝座!

    他——

    他到底要做什么?!

    脑海一片“轰轰”震响中,慈禧拼命的转着念头。

    丽妞儿如果做了皇帝,那么,他——

    他就是——“皇夫”,就是——“皇夫摄政王”了!

    那么,整个大清,就都捏在他一个人的手心儿里了!

    就再也没有我这个圣母皇太后什么事儿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怪不得,北京的什么信儿,他都不告诉我!怪不得,他一直不肯到天津来!

    根本不是因为“东边儿”!

    我也是傻了——他是何等样人?“东边儿”笨笨的一个老实头,怎么可能挟制的住他呢?!

    我方才,还在想着,他“所作所为,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我”……

    还在想着,什么“手握大柄,言出法随,生杀予夺”……

    什么“二十年”……

    什么“后半辈子”……

    太可笑了,太可笑了!

    还想着,他没有变心……

    他,何止是变心?

    他,简直是要……变天儿!

    慈禧不由的失神的笑了出来。

    “太后……”

    慈禧的脑海中,怒潮汹涌,不过,关卓凡的话,她还是听到了。

    她微微咬着牙,警告自己:

    我不能失态,我不能失态!

    现在是最紧要、最关键的时候,比辛酉年那一次,还要紧要、还要关键!一步也不能走错,一不也不能走错啊!

    不然,不然……

    不然就是——那句话怎么说的?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我要镇定,我要镇定……

    “太后!”

    关卓凡又轻轻的喊了一声。

    慈禧终于说话了。

    “我走神儿了,”她勉强笑了一笑,“宝廷的说法,实在是……惊世骇俗,我是被……惊着了……”

    “惊着了”——慈禧本来想用一种自嘲的口吻来说的,可是,她的表情告诉关卓凡,她是真的被“惊着了”。

    “什么‘文明’、‘借鉴’,换成我,再也想不出来的……也罢了,得空儿了,他的折子,我细细看吧……”

    慈禧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一如平常,可是,她自己也晓得,这个努力,不算太成功。

    顿了顿,微微的透了口气,“嗯,‘留中’了,好,好,那……之后呢?”

    “宝廷的折子,”关卓凡说道,“虽然‘留中’了,可是,不晓得是他自己招摇,还是旁人好事,折底到底还是流了出去。不久,鲍湛霖——也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上了一个折子,题目叫做‘沥陈小宗入继大宗弊曷胜言仰祈睿鉴事’。”

    “‘小宗入继大宗……弊何胜言?’”

    “是。”

    这个鲍湛霖,反对“小宗入继大宗”……这不废话嘛?如果“大宗”还有人,谁会去找“小宗”来“入继”?问题是,现在的“大宗”,不是没人了吗?

    不对,不对……

    前边儿有个“血嗣未绝”呢!

    即是说,这个姓鲍的,也是赞同“血嗣未绝”的!

    即是说,他是拐着弯儿,赞同丽妞儿做嗣皇帝的!

    鲍某和宝某,其实是一丘之貉啊!

    嗯,他们俩,都是翰林院的,都是庶吉士……

    奇怪,翰林院什么时候变成这副样子了?倭仁这个掌院学士,管不住下边儿的人了?

    难道,现在,连翰林院也听眼前这个男人的摆布了?

    此时的慈禧,还不晓得,倭仁已经过世了。

    *(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他,一定还有阴谋!() 
“弊曷胜言……”慈禧定住了神,沉吟了一下,问道,“都有……何弊呢?”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鲍湛霖担心,‘小宗入继大宗’,嗣皇帝继统之后,会有妄图悻进的小人,如前明张璁、桂萼之流,希旨承颜,阿世媚上,迷惑圣意,最终,改易成议,祸乱统绪,动摇国本。”

    顿了顿,“则前明‘大礼议’故事,重演于本朝矣!”

    慈禧心头一震,“‘大礼议’?”

    “是,”关卓凡说道,“‘大礼议’,嗯,这其中之来龙去脉,不晓得太后……清不清楚?”

    “‘大礼议’……”慈禧想了一想,“我大致是晓得的,不过,‘来龙去脉’,就谈不上有多清楚了,你说一说吧。”

    “是。”

    关卓凡应了一声,然后说道:“明宪宗生孝宗和兴献王,孝宗生武宗,兴献王生世宗,武宗无嗣,以堂弟世宗入继大统。”

    顿了一顿,“世宗以小宗入继大宗,既继统,也承嗣,自然要以孝宗为‘皇考’,本生父兴献王为‘皇叔考’,本生母蒋氏为‘皇叔母’——这些,都是登基的时候说好了的。”

    慈禧轻轻的“咦”了一声,说道:“这个情形,和咱们……倒是挺像的。”

    关卓凡对慈禧的“挺像的”,未做评论,继续说道:“可是,三年之后,世宗从席书、张璁、桂萼之请,推翻前议,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改称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追谥兴献王‘献皇帝’,改称其‘皇考’,尊本生母蒋氏为‘章圣皇太后’,改称其‘圣母’,称武宗‘皇兄’,称庄肃皇后‘皇嫂’。”

    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昭圣皇太后姓张,是孝宗的皇后,武宗的生母;庄肃皇后姓夏,是武宗的皇后。”

    慈禧点了点头,“嗯,我明白了。”

    我明白的,不仅仅是“大礼议”的来龙去脉,还有——你必定就是拿这个“大礼议”,唬住了“东边儿”那个老实头吧?

    这个判断,倒是非常准确。

    “鲍湛霖是不是说,”慈禧说道,“只有认了丽妞儿是文宗皇帝的‘血嗣’,请她继统承嗣,才是……除弊之道?”

    慈禧尽力叫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自如”,可是,那股讥讽的意味,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关卓凡不动声色,说道:“回太后,鲍湛霖的折子,只说了‘弊’,并没有说,如何‘除弊’。”

    慈禧心想:这还用说吗?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鲍湛霖的折子,”关卓凡说道,“臣也带来了。另外,臣还带了一套《明史》,一套《宋史》,供太后参详。”

    慈禧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关卓凡的用意。

    《明史》,自然是要我把“大礼议”的“来龙去脉”,弄弄清楚,以示他关卓凡没有瞎说八道。

    可是,《宋史》拿来做什么呢?

    “《宋史》?”

    “是,”关卓凡说道,“明朝有‘大礼议’,宋朝有‘濮议’,都是小宗入继大宗整出来的麻烦事儿,臣以为,可以放在一起,彼此参照。”

    “‘濮议’?”

    “是,‘濮议’。”

    慈禧点了点头,无心再去问“濮议”是怎么回事儿了,反正,晚上有空儿,自己看就是了。

    “这个事儿,”慈禧缓缓说道,“母后皇太后那儿,怎么看呢?”

    这是顶紧要、顶紧要的一个问题。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鲍湛霖的折子里,有‘长幼倒置’、‘背恩逆伦’、‘骨肉惨变’等语,并且说,‘皆臣下所不忍言之事’,母后皇太后不晓得到底是指什么事儿,就在军机叫起的时候,问了出来。”

    慈禧微感奇怪:这是我的问题的答案吗?

    不过,她有没打断关卓凡的话。

    “臣回母后皇太后说,”关卓凡继续说道,“‘大礼议’之后,世宗寻了个由头,将昭圣皇太后的两个兄弟,抓了起来,一个明正典刑,砍了脑袋;另一个,受刑不过,在狱中瘐毙了——鲍湛霖指的,大约就是这个了。”

    慈禧脸色微变。

    她随即想:杀掉“皇伯母”的兄弟,可以算是“骨肉惨变”,不过,斥之“长幼倒置”、“背恩逆伦”,会不会过了些?

    世宗毕竟是皇帝,而“皇伯母”的兄弟,虽为椒房贵戚,可毕竟是臣子。

    关卓凡马上就解答了她的疑惑。

    “还有,昭圣皇太后为兄弟苦苦求情,最后,竟然在世宗面前……跪了下来。”

    什么?!

    慈禧脸色大变。

    “臣说完了这句话,”关卓凡说道,“母后皇太后……愤激之极,以致……击案。”

    “击案?”

    慈禧的声音,微微发颤。

    “是,击案。”

    “东边儿”拍桌子?

    在军机“叫起”的时候?

    在煌煌朝堂之上?

    这个,可真是,可真是……

    “方才,”关卓凡说道,“太后问我,‘这个事儿,母后皇太后,怎么看’,事实上,母后皇太后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荣安当立’或者‘荣安不当立’,不过,臣察言观色,揣摩慈意,母后皇太后的……意思,其实……再清楚不过了。”

    慈禧默然。

    过了一会儿,她涩然说道:“别的人呢?都是……这么个意思吗?”

    关卓凡微微一笑,“自然是有不同看法的——朴庵就是其中一个。”

    慈禧眼中,波光一闪。

    “鲍湛霖之后,朴庵也上了个折子,”关卓凡说道,“题目叫做‘为明申统嗣大道以抚舆情以安人心以固国本伏乞睿断事’。”

    这个题目好长,慈禧在心中默念了一遍,问道:“嗯,他都说了些什么?”

    “朴庵说,”关卓凡说道,“宝廷的‘为文宗显皇帝血嗣未绝仰祈睿鉴事’一折,流毒于外,坊间物议沸腾,人心动摇,亟需睿断,明申继统承嗣之大道,庶几人心欣悦,天下乂安,不然,国本动摇,诚恐天下解体,国亡无日——嗯,大约就是这些吧。”

    顿了顿,“这份折子,臣也带来了。”

    不晓得你还带了多少折子过来?

    “听着……似乎也有那么点儿道理,”慈禧淡淡的说道,“方才,我还在说,老七‘昏聩’什么的呢。”

    说罢,自嘲的笑了一笑。

    “朴庵还有更大的手笔呢!”关卓凡的话,也是淡淡的,“待一会儿,臣一一向太后回明。”

    慈禧不说话了。

    “朴庵的折子递上去后,”关卓凡说道,“有一个叫吴可读的御史,也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