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之平手物语 >

第384章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384章

小说: 战国之平手物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就只有老和尚一个人回来传话了。

    说回正题,平手汎秀的第一个要求,当然是要武田家在十日内,公开承认足利义昭的地位,与其他的“异议者”(即过继到朝仓家那个八岁大的“义辉遗孤”)划清界限。

    这也是甲信大军最主要的名分来源。

    此乃题中应有之意,人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好不突兀,也没任何抵触情绪。

    其实当年是“透波之里”的忍者与“巫女之步”的剧团人员们,花了许多心思,派人潜入越前朝仓家煽动舆论,进建谗言,才成功搬动这尊大神。

    如今就此放弃,既觉遗憾,亦显凉薄。

    但毕竟卖队友的滋味好过被队友卖,武田家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档子事,心里那点些微的不适,忍忍就过去了。

    ……

    其次平手汎秀还严厉谴责了被打为“朝敌”的前任关白近卫前久,要求一个月内交出此人,送到京都去,由朝廷治罪,明正典刑。

    对此武田家的人们表示不太在乎,无可无不可。

    大家都知道,四年前朝廷给“永禄大逆”站台,把征夷大将军之位授予足利义荣,原因只是由于三好长逸、筱原长房等人手里的武力而已。近卫前久当时虽然贵为摄政关白,却也根本做不了主,纯属背锅侠而已。

    按照一般观点,反正是个无足称道的背锅侠,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呗!

    北陆朝仓这么重要的盟友都可以随时卖了,区区一个空壳子前任关白算啥?

    武田信玄却十分严肃地断然摇头表示不可“此时若出卖近卫大人,那我家在公卿们心中的印象便会大大恶化,将来恐怕就不再会有朝廷官员愿意与我合作。所以平手刑部这个说法,绝对不能接受。”

    众人闻言方才了解。

    而武田胜赖表示疑惑“总不能为了一介公卿耽误更重要的事……”

    闻言,信玄捋须微笑道“今晚就安排近卫大人低调离开甲斐!然后回复平手刑部,说情愿从命,但当事人觉察到风声已经潜逃,我也没有办法。”

    胜赖犹然不理解“这样可以吗?平手刑部岂是可以如此愚弄之人……”

    “我想没问题。”已经明白过来的内藤昌丰帮信玄解释到,“对方并不是真的要这个人,只是要一个态度,所以我们给一个态度就行。彼此心知肚明。”

    ……

    接下来,在第三点,平手汎秀才提出领土方面的要求。

    原文是“美浓当由织田家掌握,三河、远江则有德川所庇护。阁下侵占了这些领国的土地,理当归还。”

    东美浓代官秋山信友,北三河代官山县昌景,北远江代官土屋昌次,这三人都在前线值守,并未出席会议。但在场的其他家老们,纷纷表示这一点不可接受。

    马场信房发言说“虽然因种种原因被迫撤退,但东美浓两郡,北三河两郡,北远江三郡,这一共七个郡的城塞要冲仍然在我们手里,对方想要抢回去,也不会那么轻易。”

    高坂昌信亦帮腔道“远山氏、奥平氏、菅沼氏等当地国人,目前忠于我家的立场仍然是坚定的,平手刑部想凭借一纸空文夺走这些领地,只怕是异想天开。”

    武田家中法度,对家老重臣的限制比较小,所以他们的一向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武田信玄心里就算有更好的想法,也会采用引导而不是命令的方式来引出。

    但这次,信玄只是笑了笑尚未出声,反倒是武田胜赖先哼了一声,抢着开口道“马场、高坂两位大人,看来你们都漏掉了一个关键之处啊!先前的条件,对方都明确说了‘十日’和‘一个月’的期限。但‘归还领地’之事,却丝毫没有提到时间。”

    年轻的仁科盛信顿时眼前一亮“听兄长之意,这平手刑部,似乎是暗示我们可以先假意答应,再无限拖延下去吗?”

    胜赖点点头,眉间闪过些微得意之色“我猜就是如此。毕竟,我们就算把这些领地归还给织田、德川,也对平手家没有任何好处!”

    “正是如此。”武田信玄做了论断,下令道“以我的名义答应平手刑部的条件。但告诉秋山、山县、土屋三人,不可轻易放弃任何土地。”

    听了这话,老和尚快川绍喜稍微皱眉,但瞬间消解无形,只面无表情地摇摇头,总结道“三个条件都已带到,既然没有问题,老衲便可功成身退。另外平手刑部有私信一封,说是无关大事,只为叙谊,写给大膳大人(武田信玄),尚未开封,请您过目。”

    ……

    听说是私信,武田信玄颇有些意外,立刻命人取过来,确认没有安置什么毒药之类,便打开立即阅读起来。

    只见信中写着——

    “前日武田大膳言吾器械之利,更胜上杉雷霆万钧,北条铜墙铁壁,实属谬赞,愧不敢当。”

    “纵观扶桑列国,军力无双者,岂有过于甲斐之虎耶?‘风林火山’四者,《孙子兵法》奥义所在,吾素知之。”

    “据闻,武田大膳率领大军,纵横列国,曾在户石城下挫于村上,旋即折返甲斐,徒留横田高松断后阵亡。又有三增峠阻于北条,率先调转马头,坐视浅利信种孤军战殁。这大概就是‘撤退转进,其疾如风’的道理吧?”

    “还听说阁下在川中岛摆出精妙无双的啄木鸟之阵,挟击越后军势。奈何别动队行军过于稳重,迟迟不到,致使武田典厩(信繁)以下,共有数千人逢难。看来‘包抄突击,其徐如林’的称号果然很适合呢!”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您率领大军进入富饶的骏府城后,一次性没收了二十余家商户的财物,还抓捕了数千人,女子卖入妓家补充军资,男子押送往金山充作奴工,此举正应合‘荼毒百姓,侵略如火’之说。”

    “说来,甲相骏三国同盟大名,我自小在尾张就听人讲过。然而北条氏被越后上杉围困在小田原城之时,您在做什么呢?今川氏因家主身亡而陷入变乱之时,您又在做什么呢?莫非是在践行‘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诀窍吗?”

    “撤退转进,其疾如风;包抄突击,其徐如林;荼毒百姓,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风林火山的大名,果然与甲斐武田甚是相称啊,可惜我作为后学晚辈,欲效仿却总是不得其神,可否请大膳大人略加指点,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

    看完了这短短数百字情真意切,恭谦礼让的私信,已经一二十年未曾暴怒过的武田信玄忍不住拍案而起,脸上由白到红,由红到紫,胸口一阵剧烈起伏,大喝一声“竖子敢耳”,之后便眼前一黑,仰倒而去。

    。

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上)() 
七月末,八月初,秋意渐深,议和尚未彻底正式的达成,武田氏的军队已经尽数折返,归乡务农。

    从北面传来的消息说,越后的上杉谦信得到了越中、能登各半国的领地后,满足于与本愿寺停战,接下来将会在八月中旬之前,加急完成秋收,并向北信浓或西上野等地出兵。

    但平手汎秀在一年之内已经用了超过三十万贯军资金,所以并不准备凑这个热闹,而是如武田军一样,安排部队逐步撤离。

    只留下亲卫、旗本六千余人,继续驻扎在远江境内待机。

    同时也得到消息称,四国的三好长治残党、纪伊的土桥氏余孽、界町的某几家商户,诸如此类的一些势力,都在借机掀起乱潮。

    但现在平手汎秀并没有如敌人所期待的那样败给武田信玄,反而是占到不少的上风,那么这些叛乱显然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螳臂当车。甚至都用不着亲自回师镇压,只分别委任了河田长亲、中村一氏、浅野长吉予以处置。

    这段时间内,德川氏十分迫切地希望尽量挽回领土损失,织田氏也对东美浓有些在意,但由于时机不适,力量不足,终究没有办法正式动手。

    没有平手氏的鼎力支持,他们并无独自收复失地的能力。

    根据情报人员和商家、奉行众综合大略估算,德川氏被侵吞的土地,大约是三河六到八万石,远江十到十三万石,总计约二十万石,剩余实力则是三十至三十五万石。织田失去了东美浓十至十五万石土地,然后尾美两国不计南近江北伊势,尚余七十万石左右、

    相应来说,武田家可以认为是扩大了超过三十万石的地盘。

    但胜负并不是仅仅只看数字累积的。

    在骏河一国都尚未彻底消化的情况下,新征服土地恐怕也是很难纳入有效管理,反倒要消耗相当多的兵力来守卫,未来一段时间内,武田家的财力依然只能依靠甲州金矿,而这又因为掺铜的丑闻遭到了不少冲击。

    更不用提北方的越后上杉被说服重新将重点投入北信及西上野,这令甲斐人的地缘变得极端险恶,除了关东后北条家之外,几乎是举向皆敌。

    综合考虑之后,武田信玄决定不顾虚名,先占实利。

    他果断扔掉了对抗现任幕府的名分,放弃拥立上代公方遗孤,又与背锅侠“朝敌”近卫前久划清界限,向“讨伐军”屈膝认输。

    于是,一如智者所料,远道而来的平手汎秀,在得到这个态度之后,便也感到满足,不再执着于继续与武田家作战了。

    很显然,这位风光无量的“刑部大人”,很快就将返回和泉、淡路、纪伊乃至四国,去享受这巨大的荣光,并且会竭尽全力与近畿群雄们勾心斗角,以期将这份荣光变成实利。他暂时没有余力投向东面。

    那么武田家,就能争取到难得的几年光阴。

    如若能想办法通过外交、调略手段,惠而不费地拖住上杉,然后抓紧时间消化骏河、远江、三河、美浓各地的新领土,就有希望在三到五年之后卷土重来,组织一场比元龟五年更强力的西上作战,再次谋图天下霸业。

    双方心照不宣,各取所需的情况下,花了大半个月时间达成一致。

    于元龟六年八月二十日这一天,在远江、骏河边境的八宝寺定下盟约。

    木下秀长代表平手氏,快川绍喜代表武田氏,适逢其会的细川藤孝姑且代表幕府,织田、德川也各自派人列席。

    首先是武田家承认了拥立“义辉遗孤”是个错误,将来要忠于唯一正统合法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

    其次,一度“勾结三好逆贼”,又“将武田引入歧途”的前任关白近卫前久,各方一致同意交给朝廷处置,但由于看管不力,当事人逃脱。武田家会为此赔罪,平手家与幕府则会表示谅解。

    最后,确立了武田的守护权仅限于甲斐、信浓、骏河,对于其他地域的非法占有不受承认,承诺将归还给合法主人,但言辞暧昧地没有规定截止时间,各方都假装没意识到这个绝大的漏洞。

    消息传出之后,御所的足利义昭大喜过望,破例亲自手书了三千四百字的长文,送到阵前,用了无数子虚乌有不着边际的词汇来吹嘘平手汎秀“戡乱平镇”的“伟大功业”。这封信中,他真心实意和政治需要的部分,可能各占了一半。

    相应的,朝仓氏的军队,本已趁着竹中重治染病、柴田胜家与坂井政尚不合之际,攻克佐和山城、永原城等一系列要塞,剑指京都。但听闻武田罢兵,平手将会回到近畿,他们三日内就撤退了一百多公里折返越前。

    倒是北畠具教是个刚烈之人,只破口大骂武田信玄又一次出卖友军的无耻行为,宣称会与泷川一益作战到底。但伊势的局势并不似他的决心那么坚定,国人豪族们一贯是最能见风使舵的,当初可以见武田家势大背弃泷川,如今一样可以见平手家腾达而叛离北畠。

    至于宁愿丢了北近江老家给朝仓祸害荼毒,也不肯跳进火坑与武田对敌的浅井长政。还有他的军师黑田孝高——谁知道会有什么样子的表情呢?好歹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也得到了备前的港口与但马的矿山,总不至于要恼怒吧?

    总而言之,元龟五年(1572年)的秋日,看起来不太会是能平静度过的样子。

    ……

    为了确认某些值得关心的事情——也就是武田信徐娜对那封“私信”的读后感,平手汎秀没有急着折返近畿,而是在远江多呆了几天,暂未回到风暴最盛的地方。

    然而,时局的变化已经是昭然可见了。

    德川家康丝毫没有因为远江、三河尚未收复的失地而有所挂怀,反而是向平手汎秀摆出了充分的谢恩姿态,逼供逼近感激涕零,隐约中将“平手刑部”视作了“织田弹正”的接班人,举止甚至有些类似长宗我部元亲的样子,但言辞却也颇有分寸,并无半点过度谄媚,落人口实之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