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之平手物语 >

第379章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379章

小说: 战国之平手物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凋敝。”

    佐佐秀成联想起前日夜里众将志得意满,吹捧平手汎秀的场景,不由念出一句汉诗,曰“一将功成万骨枯”。

    池田恒兴粗通文墨,于汉学所知不多,当下不解,连忙询问。

    佐佐秀成据实以告,感慨道:“我们武人只知道战场上以弓马立身,却是给百姓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啊”

    闻之池田恒兴反而忧愁之意淡了,大笑道:“早听闻说我扶桑公卿与文人都是如妇人般婆婆妈妈,看来这唐土的文人也不例外。对于这些农人来说,他们是‘万骨’,我们是‘一将’,但对于织田弹正、平手刑部那等人而言,我们又成了‘万骨’,人家才是‘一将’。就算是一路有胜无败,取得天下,二三代后子孙不肖,照样沦为人家‘一将功成’的‘万骨’而已呢!”

    这话听得佐佐秀成心下很堵,却又不知如何反驳,只强笑着说“您这话实在不太吉利”

    正好这时,德川家忍者“小虎”来到两人身边,介绍到:“前面便是远江国内最大的河流,天龙川。目前看来武田家先撤一步并损毁了船只,杀死或掳走了船夫,所以我们只能另寻别处过河。二位不妨先让士卒用饭,午后向南绕一个时辰左右,那里可能有办法。”

    “辛苦阁下。”佐佐秀成接过话头,并忍不住询问:“请问这河边原有多少居民?莫非被武田军尽数荼毒了吗?”

    “这个”那忍者稍加思索,回答到:“天龙川中游这一带,原有数十个村子,两个街町,起码万人居住。据我所知,几个月前武田军来了,许多来不及逃难的人被掠走妻女,夺走种粮的。然后一些青壮村民抢劫了武田家的运输队作为报复,最终就引来了强烈的镇压”

    “这样啊”佐佐秀成一时情绪颇为复杂,不知道该夸赞村民的血性,而是惋惜村民的冲动。

    池田恒兴倒是没在乎,已经在吩咐亲兵下去传令了。

    一般农人每天可能只有两顿饭,但要行军打仗的士卒必须在午时加餐才行。

    匆匆吃完口粮,池田恒兴、佐佐秀成两人让德川家的“小虎”带路,向南走了一段时间,渐渐见到河中央出现一片形状复杂的江心岛,将水流截断成好几支,相对浅窄了不少。

    此处显然无法行舟,但泅渡和架桥的难度低了许多。

    众人在当地人指示下,找到了武田军来不及破坏的几座浮桥。这些浮桥看上去已经半毁了,但派人试探一下,发现大抵还能用,于是稍加修补,便以分组为单位,依次跨越过去。

    接着忍者“小虎”介绍说,前方再走百五十町(15公里)就能到达高天神城,那座坚城一向作为滨松城的前哨而挺立。这两个月来,远江的田野、二俣、挂川诸多城池逐一失陷,但高天神城只是失联,未闻被武田攻克,很有可能还在坚守。

    继续向前,半个时辰后收到最新情报,说武田军兵分两路,一者继续向东,另一者却向北走去的。

    估计向东的是经由骏河,返回甲斐的。而向北的则不会回甲斐,只会在南信浓略加休整,并留下来看守三河、远江两国北部的新获土地。

    看起来,敌方不情愿吐出全部胜利果实——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

    武田信玄本人,显然是在向西行进的那一队里。

    并且,高天神城尚未沦陷的消息得到了确认。

    大军行动不可能走小道,所以信玄本队向东走,必须从高天神城旁边的大路经过。

    也势必会受到守军的阻碍。

    从路程上计算,武田大军的移动速度不会太快,应该会至少有一部分人在今天日落之前无法绕过高天神城,而只能选择就近扎营住宿的。

    于是池田恒兴当机立断,命令全军加速追击,在忍者和当地人带领下,朝着高天神城火速进发。

    佐佐秀成亦颇为振奋。

    在将领督促之下,士卒们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只能加快了脚步,开始急行军。

    为了以身作则,池田恒兴跨上了马,带着亲兵数十骑走在最前面,但同时他又要求佐佐秀成呆在后面相对安全的位置,不得犯险。

    又过了两刻钟,前方是一条最宽处只不到二十步的小溪,本地人说是“新田川”。

    斥候发现对岸有疑似敌兵一二百人的人马活动,回报之后,池田恒兴迫不及待命令趟河进攻,他拔出太刀抽了马鞭走在第一个。

    兵卒们虽然颇有些疲惫,士气也不算太高,但听说了有软柿子可捡,还是纷纷打起精神,哄叫喊杀着纷纷冲了过去。

第八十八章 痛击残敌() 
池田恒兴性子素来急切,只带了十来个亲兵,牵着坐骑,涉水跨过小溪,前行一二百步,果然见到有少数脱队的武田士兵正把军旗靠在树边原地休息,人数只有数十,军容士气萎靡不振。当即大喝一声,翻身上马,一骑当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去。

    那些武田士兵惶然被马蹄声惊吓,顿时乱了方寸,各自手足无措,胡乱举起手边武器抵抗,却哪是精锐骑兵的对手?

    池田恒兴趁着马快,飞驰疾跃,朝着疑似敌军组头的人冲锋过去,干净利落挥刀砍倒,接着马不停蹄,稍一转圜,又将利刃刺入旁边另一敌人的胸膛,顷刻间取下两颗人头。

    其余亲兵紧随其后,大多亦有斩获,仅一个冲锋就令这小股敌人接近崩溃。

    接着后面佐佐秀成带着千百名织田家士兵涌上来,旌旗飘动,喊声震天,许多武田家士兵眼见全无活路,竟干脆扔下武器,跪倒在地,举手求饶了。

    其余的则是拼命往前抱头逃窜,奢望保住性命。

    但人的一双腿脚,如何敌得过马匹?

    骑兵逐次跟上,一刀一个,顷刻了结。

    只有两个武田家的军官,各自窜上了一匹马,一南一北的跑。

    可他们胯下坐骑均四足矮壮,未设坐鞍,显然乃是驮用马而非乘用马,更比不上战马,速度并不怎么起眼,辗转腾挪更是笨拙。

    南边那个跑出二三十步,被佐佐秀成一箭射到马屁股,连人带马一齐跌倒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士兵立即上前捉住了。北边那个则是池田恒兴强行加速,追了三四百步,赶上前去一刀劈下马来。

    静下来,清点战场,总计毙敌二十一,俘敌二十六,己方无一阵亡,只有二人一马受了微小伤势。

    这点微不足道的勋绩,却堪称是与武田交战以来,织田家上下唯一一次畅快淋漓的胜利了,池田恒兴颇感到欣慰和安宁。

    而佐佐秀成,更是元服初阵之后,第一次在战场上有所贡献,更是兴奋激动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周围的士兵纷纷拍马屁说他“射人先射马”“百步穿杨”,又讲什么“不愧是平手刑部大人之良婿”“颇得令尊内藏大人亲传”之类。

    至于事实上他到底是瞎射一箭蒙中的,还是确实瞄准马屁股拉弓的……

    此事只有佐佐秀成自己知道。

    捉住二十六个俘虏,被池田恒兴亲自拉着马鞭真真假假的抽了几下子,立刻就有人显出软柿子本性,交代了身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头一个熬不住的,正是被小将军佐佐秀成射中马屁股跌落的那个,真是无巧不成书。

    那个无胆的家伙自称叫做“渡航断太郎”的,乃是一个在骏河国益津郡领有两个小村庄的基层领主,原隶属今川,三年前顺着大势投向武田,获得“本领安堵,承担兵役六十,编入骏河先方众,暂归内藤昌丰麾下听令”的待遇。

    于是这次就带着六十个兵丁出来服役了。

    这一服役,才发现武田家军法森严,调动频繁,行军和作战强度特别大,对国人众的要求比昔年的太原雪斋大师还要高,远非今川氏真所能比拟的。

    一来二去,渡航断太郎麾下的六十个兵丁,有的战死、有的受伤、更多的掉队走散,只剩下二十多个士气低落的散兵游勇。

    其中渡航断太郎的小舅子侥幸没在前线战死,却染上恶疾,上吐下泻,浑身无力,拖累得这一队人马行动缓慢。

    内藤昌丰体谅国人众的辛苦,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宣布“各备队若有伤员需要照顾,可以自行决定日程,不必勉强跟上大军脚步”。

    于是这一行人就掉了队。

    然后被追兵逮个正着。

    如此一番遭遇,不禁让池田恒兴感兴趣的是“刚才说的那个倒霉的义弟(小舅子),现在何处?”

    渡航断太郎不敢隐瞒,颤抖着伸手一指,池田恒兴这才发现,原来是有个躺倒昏迷的大活人被误认为尸体。

    所以实际应该是毙敌二十,俘敌二十七。

    此时稍微冷静下来的佐佐秀成又问“刚才我所见的一共是四十七人,但你说你的人马只剩二十多了,那么其他是些什么人?”

    渡航断太郎依然老老实实交待“那是谷川流兵卫所部……他并无病症,非说染了风寒要慢些走,恰好与鄙人相遇……其实是偷懒惯了恶习难改。流兵卫他现在……现在已经……已经……被贵军的池田大人斩了……”

    依然是举起颤抖的手一指。

    循声望去,似乎是衣饰最华丽,被池田恒兴最先杀死的第一个人,便是名叫谷川流兵卫的武士。这家伙比较倒霉,扑倒在地后又被几匹战马践踏,甲胄内现已被踩成一团肉泥,鼻子眼睛都分不出来,只能从整体形状上勉强判断出大致是个人。

    不过,再怎么悲剧,也无法让人生出半点同情心。

    那渡航断太郎还可以说是被小舅子连累,这谷川流兵卫纯粹是自己偷懒导致惨死,自食其果,怪不了别人。

    池田恒兴吩咐杂兵们将无价值的足轻尸体简单焚烧一下,同时专门拨了人看守俘虏。

    渡航断太郎以及其小舅子估计出得起赎身的钱,有希望恢复自由,而其他人,恐怕难免要被拉到海港,卖往天南地北去做苦工了。

    布置完毕,只留下少数人处理这些事,主力依然继续往前追击了。

    而后池田恒兴胸有成竹道“看来武田军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程度,他们为了尽快返回甲斐,不得不放弃少部分老弱残兵,而这些都会成为我军的勋绩。前面掉队的散兵游勇,应该还有不少,就算其中并无什么要员,至少从数量上,能让织田家扬眉吐气。”

    佐佐秀成下意识表示了赞同,但旋即想到父亲往日教导,又连忙提醒说“唐土军法上,有‘穷寇勿迫,归师莫掩’的说法,我等兵少,恐怕要考虑防范武田军反扑的风险,不宜过于急切。”

    “这我倒也想到了。”池田恒兴点点头“武田大膳其人善用奇谋,说不定会有诱敌深入的手段,所以我刚才吩咐了斥候与忍者们,但凡看到千人以上的敌军队伍有异动,就立即回报。如果我一旦收到这样的报告,就会以自保为上,停止追击。另外我也并不准备一直向前,而是打算到达高天神城后就稍作休息,至多追到骏河边境的大井川。”

    听罢佐佐秀成脸上的一丝担忧尽去“原来您已经有所考虑,看来却是我多虑了。”

    “不能这么说。你如此年轻,能想到谨慎的一面,十分不容易。”

    ……

    互吹几句之后,两人领着部队继续向前追。

    果然没多久,又发现一伙七八十人的武田家散兵游勇,依旧是一冲即乱,易如反掌的取胜,杀敌三十七,俘虏五十四。

    接着从活口那里问到情报,得知北边竟有个当地村民隐居藏匿的秘密据点,不幸被武田军发现,正在遭受劫掠。

    得知此事池田恒兴立即带人突击,小半时辰后,在方才说到的地点,碰到二百名武田家士兵正在烧杀掳掠,完全没有半点防备。

    众人趁敌人没反应过来就冲了过去,又是一阵砍瓜切菜,杀了大半敌兵,绑缚住举手投降的,还顺便救了不少被荼毒的老幼妇孺。

    与前两次的区别在于,这次敌人有点多,没能尽数拦下,放跑了几个骑马的。

    但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池田恒兴领了骑兵,顺着马蹄痕迹追了两刻钟,并未抓到原本的目标,反倒又遇上一支武田家的溃兵。

    然后依然是轻松愉快收割人头的节奏。

    如此反复波折,总共两个时辰之内,池田恒兴、佐佐秀成连续七次遇上敌方掉队的小团伙,斩杀二百余,俘虏三百五十,己方战死的不到五个。

    大约到申时正刻(下午四点),众人接近了尚在坚守之中的高天神城,远远看去,德川家的旗帜仍在飘扬,在这大片沦陷的远江国之中,宛如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再从斥候、忍者、和本地居民处简单问询了一下,发现敌方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