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之平手物语 >

第335章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335章

小说: 战国之平手物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手汎秀对这一块地理情况很清楚,除了高精度(当然是以本时代的标准)军事地图之外,中军大帐里还有不宣于人的绝密道具——那是一副展示京都近郊面貌的仿真沙盘。

    和尚们本就没什么防范间谍的意识,情报是极容易获取的。

    以总寺为中心,山中建有大小寺院近百所,村庄聚落二百余,估计总共有三至五万百姓和两到三千的僧侣。

    这个数字比起石山、奈良、高野山的同行们要小很多,但胜在是京都周边,天子脚下,能有如此规模,已经算是个很厉害的宗教势力了。

    延历寺自然也蓄有僧兵,不过他们素来主要玩的是政治,并不以战力著称,最近一次大规模动武还要追溯到三十五年前,这训练水平和军容军纪,那可想而知,在老兵们看来就跟没设防一样。

    一般强盗蟊贼没本事对付僧兵,人家再弱也是成百上千人,不是你几十个悍匪能打得过的。而有能力动手的人,都是上了身份的,又不得不考虑政治影响。

    比如平手汎秀就不敢轻易动手。

    见到比叡山,他想的是,距离上一次尾随着溃敌追击至此,还没过去多久呢。

    重回此地,心情又是不同了。

    那还是年前,松永逆军被平手打败后,“贼酋”松永久通,带着其他的“要犯”们,就是跑到这里躲藏起来,号称剃度出家,以此来逃避责任。

    而老狐狸松永久秀自辩说是被不孝子裹挟,宣称要断绝父子恩义!

    然后他就依靠这个可笑的借口,发动朝廷、寺社、商家、文化人各界的人脉,竭尽全力洗白了一下,姑且苟延残喘暂时保全家业。

    当时平手家的将士们无疑是感到十分憋屈的——明明打了胜仗,却不能乘势杀入大和,既拿不到功勋,又没有劫掠的机会,岂不等于是白费心力吗?

    这次却不一样。

    最下面消息不灵通的士兵们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稍微能听到一点风声的中层干部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窃喜,而知道真相的少数高层则是竭力忍着藏住窃喜之意,装作与基层士兵一样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众人到了山前,寻一处高台做营地,匆匆安置下来。

    初看一眼,山上似乎并无异样,平手汎秀顿时皱眉不悦“是谁在乱传什么流言蜚语,说佐佐殿与延历寺的僧人有冲突的?我就说这位旧友最是恪守义理,绝不会冒犯这千年古刹的。以后再有这种搬弄是否,口舌逞快的无耻之徒,定要严加惩戒!”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众人躬身嗫嚅不敢稍有违背。

    接着平手汎秀吩咐说命令全军止步休整,要亲自拜访寺内的高僧解释一下。

    但话还没说话,却忽然觉察到什么,不由自主停了嘴,疑惑地向外面四周环视过去。

    正巧平手秀益大阔步迎面走过来“叔父,是不是哪里着火了,怎么飘过来一种烧焦的味道……咦?看这情况,您也闻到了啊!”

    此话如晴天霹雳,震得诸人目瞪口呆。但大家俱都不敢有所表露,而是齐齐把目光投向主事的领头人物。

    而平手汎秀久久不语,脸上恰到好处地出现震惊、愤怒、失望、疑惑几个表情层层递进,交融绘织的景象。

    旁人见状更不敢说什么了。

    但平手秀益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道,低声道“叔父!事已至此,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情况,您得有个对策吧?”

    他这话十分严肃认真,场合也没什么不对。

    但这小子正儿八经的姿态没保持几秒钟,就又忍不住笑谑道“话说咱们这位亲家,平时可是真没看出来。不如就让我上去凑个……上去分辨一番,在临机处置。”

    总算是当着这么多人,没有把“凑个热闹”明说出来。

    显然“鬼童子庆次”并没觉得火烧比叡山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平手汎秀的态度显然要有所区别。

    他没好气地横了大侄子一眼,正要训斥几句,忽又见远处隐有明光闪动,也就顾不上教育晚辈了,赶紧让近侍取来“千里镜”。

    仔细盯着一看,确实是有些火焰和烟雾,自比叡山北侧,向这个方向蔓延过来。

    放下镜筒,平手汎秀不由奇道“春季天干物燥,失火本乃常事。听说延历寺旗下共有数千的僧兵,一向管束森严,按理说应该有巡守山林,防备炎灾的人手吧?怎么就任由天灾如此肆掠呢?我等千万不可妄动,查明实情再说吧!”

    一方面要查明实情,另一方面却又咬定是“天灾”,话中意思,耐人寻味。

    只是当着面,也没有人敢道破。

    今天平手汎秀大张旗鼓带着好几千人,慢吞吞在京畿附近走了一整个白天,公开说是要去比叡山,又来者不拒地接待各方赶过来的客人,稍微有点觉悟的势力,都已经派了耳目到跟前打探了。

    人是越来越多,至山前的时候,已经有了幕府的真木岛昭光、朝廷的四条隆贤两位贵使,还有临济宗高僧虎哉宗乙、诗人里村绍巴、画家狩野松荣、豪商桥本光次等人,要么亲自前来,要么派了近支子弟做代表。

    许多著有影响力的大人物到此,忐忑不安地看着山上升起烟火。

    而且继烟火之后,又似乎传来混乱人声嘶喊,接着隐约有各色衣饰的僧俗在山间仓皇逃窜,远看如沸水入了蚁窝一般。

    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去管这个火势。

    最早事故起于北面,而众人站在南,等到发现起火时,火势已经相当不小,山上也已经相当混乱了。

    显然局势并不容许再去“查明实情,稍安勿躁”了。

    可平手汎秀仍是一副投鼠忌器,犹豫不决的样子,喃喃自语念叨着“此地不可轻易涉足”之类的话。

    平手家的家臣们自然也不会对此有什么意见,包括大胆妄言的庆次,被驳斥之后看起来也是老老实实地蹲墙角不说话了。

    唯有众看客面面相觑,心惊胆战。

    终有人忍不住开口,忐忑不安地问道“莫非……莫非是那个……尾张的佐佐大人……竟攻入了比叡山?”

    “这……要真是的话,倒也不足为奇。”一个胆子大点的和尚面似沉静地回答说“那位佐佐大人,当年在织田弹正麾下每战必为先锋,身边少不了豪勇之士,而延历寺虽然数万信众,却不是惯用刀兵的,又没什么准备……”

    “请慎言!慎言!”平手汎秀大为不悦“就算是我这位旧友受到某些腐败僧官欺辱,一时义愤,稍微做了一点过火的事,也绝不至于放火烧山的!你们不要听信一些无中生有的谣言!万一将来舆论出了偏差,不知各位敢不敢负这个责任?”

    又是一阵尴尬沉默。

    于是这按兵不动之时,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那山上的火光却越来越显眼,甚至有士兵过来报告说,遇上几个逃难的僧人,不知有意无意,居然冲到军阵里来了。

    这下贵客们实在坐不住了。

    身份最高的,是朝廷派来探风头的公卿,名曰四条隆贤的,作为一个没完全明白真相的中级官员,建议到“先不谈事情原委,至少恳请刑部大人先肃清秩序,扑灭火灾吧!特别是延历寺核心处的高僧大德和文物古籍,那可是镇国之宝啊!”

    “这个……”平手汎秀眼神连转,犹不能决“正巧碰上天黑,我担心有部分士卒不停号令,阳奉阴违,若是打着救火的名目趁机劫掠……可如何是好呢?”

    “……刑部大人所言倒也有理。”四条隆贤本是个没主见的,听了劝立即就不再坚持己见。

    如此轻易被说服,反倒让平手汎秀意犹未尽了。

    幸好里村绍巴的徒弟——一时忘了姓甚名谁的年轻人接下话头说“纵然有些许士兵捣乱,危害肯定是远小于火灾啊!只要扑灭了这火,些许小节大可不必在意。”

    这下平手汎秀没再继续争辩,而是稍微思索了一会儿,便放松眉关,使劲点了点头,做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

第二十八章 关于火的谣言与真相(中)() 
“这个佐佐成政,真是太不知轻重了啊!比叡山延历寺,那是什么地方?纵然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也不该私自兵戈相向,扰乱山林呀!就算并非他本人纵火的,但造成炎灾罪过是责无旁贷了,我身为朝廷刑部少辅,幕府三国守护,势必要追究到底,绝不姑息!你们谁都不要求情,谁说情也没有用!”

    平手汎秀不断听了斥候们的私密汇报之后,神情是越来越不善了。最终重回到大众视野之中时,已经是眉关紧锁,面色铁青,声如洪钟,义正辞严,表达出法不容情,严惩不贷的气魄。他久经沙场,惯持权柄,明里暗里直接间接砍掉的人头数不胜数,一旦动怒了,身上自有凛然外溢的煞气放出,就算是无辜之人,见之也未免有些丧胆之感。

    比叡山被烧这么大的事情压下来,众人都是懵懵懂懂,急着往回禀报,考虑后续应对,没多少人能注意到细微末节的地方。

    不过,终还是有些承受力更强,心思更缜密,敏感度更高的人,注意到刚才话中的蹊跷之处。

    左一句“纵然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右一句“并非他本人纵火”,这显然是平手汎秀在为佐佐成政辩解开脱嘛!

    讲得那么冠冕堂皇,说什么“追究到底,绝不姑息”,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可见咱们堂堂的平手刑部大人,对自己的旧友兼亲家,内心里,仍是多有纵容宽恕之意的了。

    本是人之常情,不足为讥。然而从这个举动当中,有心人能分析出来的情报是——平手汎秀多半已经知道佐佐成政就是元凶了!(虽然不知道是调查出来的,还是直接派人询问出来的)否则何必要提前就摆出这幅姿态呢?

    这就是很值得注意的大问题了。

    ……

    初春时节,夜幕来得极早,都来不及让士兵们生火造饭吃口热食,就仓促催着他们上山去维持秩序和扑灭火源。

    然而,天黑得不慢,火势蔓延却更快。人虽然是派上去了,但比叡山上的熊熊大火那是越烧越烈,越来越旺,只不到一个时辰,就延绵到此起彼伏,数不胜数,眼看是人力难以阻止得的了。

    只见那大大小小的烈焰,在一片漆黑的夜里,格外显眼。烤焦烧糊的气味,不断从山的方向扑鼻而来,间或隐约能听到枯枝干草噼啪作响的声音。

    偏偏随着天黑,又吹起不大不小的北风来。众人正好在火的南边,隔着几百步外,感受到这初春的风,竟是毫无一丝凉意,反倒成了一叠叠的无边热浪。

    过一会儿,代替受伤的小西行长传递军令的堀尾吉晴,从前线过来报告说士兵们正拿着浸水的麻布、沾湿的树枝,以及车载袋装的砂石土木等,用笨办法对付山火,不可谓不尽力,只是效率实在不高,没什么成果,反倒有些人不慎被烧伤了。

    平手汎秀瞠目结舌,这才反应过来,拍着脑袋懊悔说“我们本来就只会打仗而已,没什么救火的经验,真不该贸然出手,以至毫无用处。”

    说完立即向旁边的围观群众询问,哪位知晓防火救火的诀窍,赶紧传授一下。

    自是令众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这年头大家不是练习刀剑弓马,便是研读诗书礼乐,再不济去琢磨赚钱的法子,谁会闲着没事,考虑“防火救火的诀窍”?

    不过瞪着眼睛你看我我看你,看了半天,也不是全无收获。

    幕府的伊势贞兴和大馆晴忠二人,闻讯从御所赶来,正好此时到了。然后一个商人便发言说“记得去年京都的五条大街上,也是在春季起了火,当时正是伊势大人,带着二百名卫兵,迅速扑灭了火势,没有造成大的障碍。”

    平手汎秀立即做出“喜出望外”的表情,拱手退位让贤,声称“既然伊势大人是治理炎灾的高手,就请你发号施令吧!本家的将士定然会服从吩咐的。”

    那伊势贞兴刚刚到这,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听到如此的要求,立马变了神色,极力推诿“刑部大人在此坐镇,哪有我说话的份?”

    但平手汎秀不依不饶“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水火之事,鄙人是实在搞不明白,以至于乱了方寸。扑火失败事小,毁了延历寺这千年名刹,可就是天大的罪过了。”

    这冠冕堂皇的口号下来,伊势贞兴不敢硬抗,只能答应说“容我先端详火势”。

    平手汎秀立即伸手将他请到人群中央最显眼的位置,还双手递上南蛮人的“千里镜”去。

    伊势贞兴极不自然地接过,做出十分认真的样子,仔细看了一会儿,放下镜筒,无奈摇摇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