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之平手物语 >

第23章

战国之平手物语-第23章

小说: 战国之平手物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念至此,反而释然。

    “大人”合子跪坐在地上,轻声地唤着,“若是要精通商业,那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噢?”汎秀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也随口应了一句,“愿闻其详。”

    “有一位清州的町人,曾经是经商的妙手,现在却是独身修行”

    “此人如何称谓?”

    “这位先生是松井氏之后,自号友闲。”

    松井友闲?

    此人在历史上事迹倒记不清楚,只记得在游戏里,乃与村井贞胜比肩的名奉行兼外交家。

    从小到大,在这个世界见过的名将贤臣,要么是谱代门第,要么已经出仕,纵然求贤,亦是无从下手。碰巧遇上的增田长盛,却也是阴差阳错,不能真正信任。那么这一次

    “他是清州的商人?”

    “这倒不是”合子定了定神,“这位先生并不是尾张人,少年时自近畿流落而来,以稚丁之身在清州商屋中工作。”

    “据先父说他心智才能远胜常人,奉公数年,不过二十余岁,就已是商屋的番头,被派遣至管辖分店。”

    “那他现在为何赋闲?”

    “据说是”

    又是据说?汎秀皱了皱眉,终究没有开口打断。

    “当年尾张歉收,粮价上涨,松井先生却正是米店的番头既不愿见贫民无钱买米而饿死,又不能擅自降低米价,于是只能辞工而去了。”

    清州居然有这样的商人?汎秀一时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倘若此事为真的话,此人倒是十分适合奉行的工作。

    “大人要把松井先生叫过来吗?”合子试探着问了一句。

    汎秀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不不是招他过来,而是我前去才对!”

    汎秀将领内托付给增田长盛,又令服部秀安(小藤太)留守,自己带着春安(小*平太)和合子前去清州。

    从清州的城下町穿过,走到城东的寺庙当中。

    光天化日,寺门自然是敞开的,不过礼数所在,还是要先行道明来意。

    跟着带路的沙弥绕过前院,进了偏厢,就看到此行的目标所在。

    一个三十许的中年人,面白无须,顶上也是剃度过的,手里持着一串念珠,闭着双目,嘴唇不住地开阖。入春未久,冬寒尚未退去,那人却盘腿坐在石板上,身下只披着一件蓝色的僧衣,岿然不动。

    “那便是友闲居士了。”沙弥小声介绍到。

    后世的名奉行,居然是这等人物?

    沙弥欲要上前叫醒那中年人,却被汎秀拦住。

    “此时叨扰,乃是对佛祖不敬啊。”

    半开玩笑地扯了一句,也取了一块蒲坦,端坐在松井友闲对面。第一次想要招揽“名士”,就碰上这样一位人物,这面上的功夫,总是要做足了的。

    时日近午,天色却阴沉下来,还渐渐起了风。

    汎秀身子刚健,并不惧寒,服部春安更不用提。只是眼角所及,却见到合子姑娘双肩瑟瑟。

    于是心念一转,轻声唤道身旁的小沙弥。

    “小师傅去取件袈裟来吧!”

    小沙弥虽然不知所谓,却也不敢不听武士老爷的吩咐,立即就从屋里提出一件红色的袈裟。

    汎秀伸手接过来,起身将袈裟披在合子身上。少女双肩一振,似是要挣扎,却终究没有动作。

    “多谢大人。”少女双腮飞霞,垂目敛眉,声音细弱蚊蚋,几不可闻。

    果然

    汎秀退回来坐定,突然又觉得自己太过无聊,摇头苦笑了一笑。

    又接着欣赏了两刻钟的坐禅,那松井友闲才终于缓过神来。

    合子连忙走上前去,与他解释一番。

    村井听了数语,轻轻一点头,上前与汎秀见礼。

    “不知平手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累及大人在这冰天雪地恕罪,恕罪。”

    “见了先生坐禅,胜读十年经文,纵是刀山火海,也是该等下去的。”汎秀言语虽然客气,却也只欠了欠身,并不施全礼。所谓的礼数,也要符合双方的身份,倘若太过分卑谦,反倒不妥。

    “岂敢,岂敢,昨夜月朗星稀,有真人西行之相,却不曾想是大人亲至。”此句吹捧不着边际,却也是引了经典的。

    “如此,可谓宾主相宜,你我也不需矫情了!”汎秀抚掌笑。

    松井也是一笑,低头应了一声,突然悠然一叹。

    “大人书卷风1iu,曾不减监物殿当年啊。”

    “噢?友闲先生亦是先父旧识?”

    “在下惶恐。监物殿渊渟岳峙,高山仰止,友闲不过适逢其会,旧识二字,诚不敢当。”松井拱手道,神色敬而不谄。

    “先生太客气了。”汎秀欠了欠身,以平手政秀在尾张的地位,倒是无需太过谦虚。

    “在下有一柄折扇,正是监物殿题字,一直视若珍宝。”

    “噢?”汎秀不禁抬头,只见松井眼神坦然,不似作伪。

    随着他走入室内,见了那份置于璋盒中的扇子,映入眼帘的是几行熟悉的汉字书法。

    “的确是先父笔迹,先生有心了。”纵然明知对方是刻意示好,汎秀也不禁有些动容。

    “昔日每逢寺社茶会,虽各为其主,我等清州人士亦是对监物殿神往不已,可惜监物殿一去,尾张顿失三分风雅。”

    攀谈良久,两人仍是不急于商议正事,反是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汎秀有数百年后的见识,又兼承自政秀的家学,自是渊博不提,然而那松井友闲并非武家出身,却也是博览群书,加之十数年经商的阅历,谈及人情世故,更是别具一格。

    可惜自己最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形下难以挥,无从展示出令对方折服的东西。不过相谈甚宴,也总算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念至此,突然就开始患得患失。斟酌了再三,才终究道出意思。

    “友闲先生梅妻鹤子,悠然自得,的确令人羡慕,只是不知,日后有所打算呢?”汎秀突然问道。

    “日后?”松井微有些惊诧,“在下年已蹉跎”

    蹉跎?即使在这个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的时代,而立之年也不算老吧?汎秀心下暗笑,面色却是毅然:“而立之年,比之甘罗已蹉跎,比之太公犹年少。先生春秋正盛,正值建功立业之年,何出此言?”

    春秋正盛,建功立业。

    听了这两句话,松井总算是明白了汎秀的意思,面上的异色却愈浓厚,“在下区区一介商贾,百无一用,进不能斩将夺旗,退不能运筹帷幄”

    “君不闻‘上兵伐谋’?知兵事者,固然百里挑一,知民事者,才是万中无一啊。”

    松井适才微微动容。

    “难道先生定要汎秀效仿汉昭烈帝三顾之礼?”汎秀笑道。

    见了对方的表情,只觉得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不再赘言,反而起身,准备告辞。

    “大人留步!”村井却跟出来两步。

    “先生还有何见教?”

    村井抚了抚腕上的佛珠,沉下头去。

    “虽然只是初见,却也足以见出,平手大人是言出必行的人,在下又何须故作矜持呢?”

    “先生的意思是”

    居然是一步到位?这倒真是意外之喜。

    “如此,一切就拜托平手大人了。”松井深吸了一口气,下拜道,再起身时,已是一脸肃然。

第三十章 公事与私事() 
得此能人相助,原本复杂的问题立即变得清晰明了。

    松井友闲听闻了汎秀所述,只消几日,就拟出具体的章程。

    第一,领内盐、铁、武具、马匹,皆由大名所指定的御用商人经营,不得私下交易。米粮,茶叶、酿酒的经营权,则日后再行收回。

    第二,在清州、那古野等城下开设乐市,由奉行直接管辖,免收座钱和座役,只按交易成额收取税钱。

    第三,彻查领内土仓和酒屋,限制土仓的数量和利息的上限,同时承诺不布“德政令”(即免除领民贷款的法令)。

    “如此,大人的目的可以实现,而津岛和热田的座头,也未必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了。”

    松井友闲掸去衣袖上的灰尘,双手合十,向汎秀呈上了书写完毕的状纸。他虽然答应出山帮忙,却以“无功不受禄”为由不肯收下俸禄,自然也算不上汎秀的家臣,故而只称汎秀是“大人”而非“殿下”。

    “既然是友闲的手笔,自然不在话下。”汎秀伸手接了过来,并不细看,只扫了几眼,却想起别的事来。

    几日间的交谈下来,二人已颇有了几分交情,即使询及私事,也不算是唐突了。

    “据闻友闲离职赋闲,乃是因为恻隐之心?”

    汎秀貌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松井沉默了片刻,双手合十,答了一句:“在下信奉的,乃是鉴真法师的。”

    律宗?汎秀面露恍然之色。

    佛教自传到日本之后,展极为迅,分散成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大半只精研禅道,并无严格的清规戒律。日莲宗、净土宗之类,甚至为了促进转播而大幅地简化教义,废除清规。而律宗和临济宗,则被认为是恪守戒律的两个宗派,也难怪当日造访的时候,见到他坐在风雪之中独自打坐了。

    准备妥当之后,就带着人去了清州城,晋见织田信长。

    “何事?”心情正常的情况下,这位上总大人从来都是不喜欢废话的,初次见面的人,经常误以为他是心绪不佳。

    汎秀早已熟悉,自是不以为意。

    “是乐市令。”

    “噢?”信长侧瞟过来,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嘴角浮现出若有若无的笑容。

    “是。”汎秀欠了欠身,答道,“尾张尚未一统,所以检地之策,只能展缓执行,但国内的通商要地,津岛、热田、清州皆已在本家治下,足以推行乐市之令。”

    信长沉默不语,盯着汎秀,突然冷笑了一声。

    “那就说吧!”

    汎秀有些惊疑,但神色依旧保持如常,拿出了书状,逐一禀报。

    考虑到对方的性格,尽量简化了言辞,但信长只听了一半,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这些事情与吉兵卫(村井贞胜)商量就够了,难道还需要我一一过问吗?”

    “是。”

    汎秀怔了一瞬,随即伏身施了一礼,退后了几步。

    突然遇到这种无名火气,的确是很难让人高兴得起来。然而,对方的身份摆在那里,即使有何不满,也只能暂且忍下。

    “是哪家商人送来的?”

    商人?

    唯一有过来往的商人,玉越三十郎,交易却是在三河达成,信长的耳目,还不至于远到那里。

    那么,他说的是

    “臣,不知殿下所言何事。”面对信长这种喜怒无常的人,与其试图猜测他的心思,倒不如开门见山。

    短暂的沉默。

    然后突然一阵风声,只觉得肩上一疼。

    信长把折扇扔到汎秀身上。

    “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

    说的是合子?

    “连我信长这种人,都是在娶妻之后才纳了三房侧室。现在这样的身份,你就想要花天酒地了吗?”

    原来让他不满的是这件事汎秀稍微宽了宽心。

    “此人只是一家商人的联络人”

    “联络人?”信长扬了扬眉,显然是不信的。

    “是一家具足屋,商人的名字叫做玉越。”汎秀佯作未见信长的表情,自顾自地说道,“那一家商人虽然已有百年的资历,却在尾张没有什么势力,易于控制若是要设置新市的话,势必就需要这些缺乏背景的新商人,取代根深蒂固的商人座”

    说起了正事,信长的注意力也渐渐被吸引过来。

    “那数十年之后,这些新兴的商人,岂不是又变成了尾大不掉的势力?”

    话语被导入设想的轨道,汎秀于是应付自如。

    “数十年之后,殿下已经坐拥十数国领地,即使颁布废座的法令,那些商人也不敢造次。”

    信长皱眉沉思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

    到了这个时候,汎秀才拿出玉越屋准备的礼品,即“唐物筑紫肩冲”以及绘着十二生肖的高丽茶碗。

    对方果然眼前一亮,爱不释手。十二只高丽茶碗虽然用心奇巧但也算不上稀奇,而筑紫肩冲,却是他手上第一件唐物茶器(也就是来自中国的茶器)。

    信长并不是利令智昏的人,若是先就拿出礼物,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但此时才拿出来的话,却正好是锦上添花。

    大功告成,汎秀松了口气,施礼退了下去。

    “慢着!”

    快要退到门口,信长突然又叫住了汎秀。

    “殿下?”

    “下次来清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