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烽烟万里 >

第332章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332章

小说: 三国之烽烟万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恢仰天大笑,说道:“哈哈哈哈,在下不才,奉大凉太初皇帝圣旨,特地前来作说客。”

    张飞说道:“本都护鞘中宝刀新磨。如若所言不通,便请试我宝刀!”

    李恢笑道:“大都护即将大祸临头,如何还蔚然不知呐?在下只怕大都护新磨的宝刀不能试在下之头,反要自戕啦!”

    张飞又问道:“本都护有何祸事?”

    李恢说道:“在下听说吴越西施,被人诋毁也不能遮盖其美;齐国无盐女,善于赞美其人,也不能掩盖其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此乃天下常理。现大都护镇守西域,可谓大凉有功之臣,百姓尽皆称赞!若听东吴谗言,意欲助贼,怕是要被万民唾骂。而东吴若入中原,焉能容得下大都护?到时正是四海难容,一身无主,孙权派兵围剿,必死无疑!来啊!奉上陛下厚礼!”

    见了雌雄双股剑,张飞惊惧且感慨,遂下座谢道:“先生所言极对,飞不该听信东吴逆贼之言。”

    李恢又问:“大都护既然想听我言,为何还在帐下埋伏下刀斧手?”

    张飞惭愧无比,全部喝退。

    李恢说:“陛下礼贤下士,又有厚礼相赠!”

    言毕献上浦元神刀,接着说道:“我料江东必然可定,大都护若恪守边陲,陛下岂会追究?”

    张飞大喜,立即设宴款待。

第643章 东吴困兽犹斗() 
周瑜之计彻底被郭嘉识破,派出去的两路使者,也皆未返回。张承被曹植扣下,而周循则尚未走出凉州境便被阎行拿下。二人又被押去洛阳与吕蒙等吴将关在一起。

    老张昭痛失爱子,即刻便将怒火转嫁给周瑜,毫不顾忌的与其翻脸,更在朝会之上参了周瑜一本,言说周瑜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致使吴国国力一落千丈,与当年孙策在位时大相径庭。

    而张昭的党羽此时亦是推波助澜,纷纷上表欲弹劾周瑜大将军之职。

    东吴将相不和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孙策在位时,不用说便偏袒周瑜等一系武将。而孙权骨子里本就是守成之主,他也明白东吴的实力,固守江东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可问鼎中原就是天方夜谭了。因为韩炜绝不会给他任何机会,平定江东是早晚之事。

    现如今外有强敌、内又党争,孙权陷入两难的境地之中。可现在以周瑜为首的东吴武将派系人才凋敝,根本无法跟张昭为首的江东派系抗衡。江东派诸文武连日上表弹劾,孙权最终顶不住压力,遂下旨罢黜周瑜东吴大将军一职。

    周瑜岂能不知孙权的难处,唯有领旨谢恩,整日闭门不出,也谢绝见客。

    而如此重大的消息,韩炜岂能不知?立即下令三军出战,水陆并进。

    荆州战船尽数横江,由甘宁、太史慈各领一支舰队,分别攻取湖口、鄱阳水寨。陆路上,兵分四路要拿下豫章郡。赵云攻庐陵、马超攻临川、黄忠攻建昌,韩炜则亲领典韦、许褚直逼豫章。

    大凉兵马五十余万,声势浩大,前所未有!并有郭嘉单人独骑亲赴豫章,说降了镇守豫章的大将全琮。

    而暗地里谁也不知这全琮此番投降之目的,他只为再见东吴长公主孙鲁班一面!皆因二人早生情愫,可孙鲁班幼时便被孙权许给了周瑜之子周循,本以为周循被囚凉国,却不料孙鲁班又遭韩治所擒。全琮降凉也是为情所困,也可算一痴情儿。

    这才引出“韩治恨斩吴公主,全琮怒烧勇王宫”一辄,不过这都是后话。

    书归正传,接言韩炜伐吴。

    此时的东吴已然是困兽犹斗,只剩下了庐江、会稽、吴三郡之地,西北有扬州张辽、西南又有韩炜率大军御驾亲征,孙权一夜之间两鬓斑白,可谓心力憔悴。

    却说韩炜兵进庐江,凌统率吴军前来决战,于是召众文武商议破敌之策。

    钟会出列进言道:“吴军粮饷不济,只需以利相诱,那么我军必胜。”

    韩炜命令典韦、许褚先领两支军兵到庐江城外埋伏,赵云、马超领精兵在后,再命黄忠领兵数万前去诱敌,又令钟会指挥辎重营牛马驴骡,装满犒劳军兵之物,四面聚集在阵中,如有敌军杀来就主动放弃。

    是日,凌统令陈武在左、朱桓在右,看到凉军阵中人马不整,只觉时机大好,于是驱兵向前冲杀。

    钟会旋即退走,二将驱兵掩杀,忽然看到郊野遍布牛马驴骡,吴军都来争抢,再也无心恋战。

    忽然战鼓擂动,两路军兵杀来,左有典韦、右有许褚,凌统顿时大惊,意欲退兵时,赵云、马超领精兵杀到,吴军大败退走,此时凌统又领兵前来接应。凌统领败兵退入庐江城中,闭门坚守。

    韩炜下令军兵四面围困,全力攻城,但一时难以攻下。

    钟会再次献计道:“现凌统虽然兵败,但庐江城中粮草充沛,再加上有吴军屯扎皖城为掎角之势。我军虽四面围攻,可若缓攻其必坚守,急攻之下其必拼死一战。那时驻皖吴军乘势夹攻,对我军无甚益处。不如三面攻城,只留下南门大路,放纵贼兵逃走,在其逃跑中寻机歼敌,可胜也。而吴军远途奔袭,粮草定定接继不上,可再遣轻骑抄袭后路,此战大局已定。”

    韩炜大喜,拍着钟会的肩膀说道:“果然是奉孝门生,深得其鬼谋真传!”于是下令赵云撤退走南门军兵。

    却说屯扎在皖城的贺齐,太子孙和领圣旨替孙权督军,唤来贺齐责备道:“父皇对你颇为信赖,可到头来,量一庐江城都不能救援,如何能够鼎鼎中原?若再战不胜,必斩汝头!”

    贺齐无奈,于是回本寨商议。

    中郎将于诠说道:“现庐江南门凉军撤围,末将愿领一支军兵从南门杀入进去,协助凌大都督守城。将军则可去凉军阵前挑战,末将从城中杀出,两路夹攻,凉军可破。”

    贺齐也无他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采用于诠之计。

    于诠领兵一万,从南门进入庐江城。众将没有韩炜旨意,不敢迎敌,任由吴军入城,随后飞报给韩炜。

    韩炜闻言,便说道:“哼,区区小计,以为朕看不破吗?这定是想和贺齐内外夹攻,击破我军。”

    就召来赵云、马超吩咐道:“尔等领五千军兵截断贺齐来路,从背后击之。”两人领命前去。

    贺齐正领兵杀来,忽然背后喊杀声大震,左有赵云、右有马超,两路军兵杀来,吴军大败而回。

    贺齐回去见孙和,孙和大怒道:“累败之将,要你有何用?”遂喝令武士推出斩杀。

    亏得众将求情,贺齐才免一死。可依旧是老生常谈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顿军棍是免不了的,而此刻被打的贺齐也起了投降之心。

    孙和又责怪朱据和其子朱熊:“如再不能击退凉军,你父子二人不用再回吴都啦!”说完孙和便回建业去了。

    钟会见状,即刻对韩炜进言:“现如今孙和退走,庐江城外无救兵,城池可围也。”

    韩炜深以为然听从其言,就催促军兵四面攻围。朱据看到凉军势力太大,寻思进退无路,于是投降了韩炜。

    韩炜即刻加封朱据为偏将军。朱据感念韩炜恩德,于是去见贺齐,说孙和不仁不义,不如投降大凉。

    贺齐正盘算此事,如今有人来游说,便领本部数千军兵归降。

第644章 东吴分崩离析() 
凌统在城中正忧闷间,自有朱然之弟,朱才、朱纪进言说道:“大都督,如今城中粮少兵多,不能久守,我等当率吴、楚之众,出城与凉军决一死战。”

    凌统闻言大怒道:“本都督意欲坚守,等待陛下援军,尔等却要讨战,难不成想要本都督败于阵前?若再言出战,必斩!”

    两人遂退出大帐回归本寨,朱才仰天长叹道:“凌统不听忠言!我等不如早降,纵使到了大凉,有大兄招抚,自是安然无恙!”

    朱纪深以为然,听从二哥之言。

    当夜二更时分,朱才、朱纪二人逾城前去降凉,韩炜尽皆重用。城中虽然有能战将士,却都再不敢言战。

    一晃秋去冬来,城中眼看粮食吃光,全琮长子全绪看到本部军士成片饿倒,只得来报告凌统:“粮食断绝,军士饿死,不如将北方的军兵尽数遣散回乡,以节省粮食。”

    凌统大怒道:“尔等欲放北军,莫非助敌乎?”喝令左右推出斩首。

    全寄、全怿看到兄长被杀,就各拔短刀,斩杀了数十人后飞身上城,一跃而下,越过城壕到凉寨中投降。

    韩炜深恨全琮当年火烧勇王宫之仇,自己险遭丧子之痛,想要把他俩斩首。

    钟会劝谏道:“那时罪在全琮,现其已经身亡,其子势穷力尽来降,如果斩杀降将,那是助凌统坚定城中抵抗之心。”

    韩炜闻言,深以为然,就召全寄、全怿入帐,用好言抚慰,赐给骏马锦衣,加封为偏将军、关内侯。

    两人拜谢后,上马绕城大叫道:“我等二人蒙太初皇帝赦罪赐爵,尔等还不早早归降!”

    城中军兵听到后,都商议道:“文家是凉帝的仇人,现在还被重用,更何况是我等?”于是都想投降。

    凌统听说后大怒,日夜亲自巡城,不时杀人立威。但随着外围由孙翊率领的东吴援兵两度被赵云、马超等击退,庐江已然被重重包围,陈武等多次试图突围亦失败。

    又一年春至,凌统哈哈大笑。因为庐江一带每年都会下大雨,一下雨便要涨水,一直淹到庐江城下。所以诸葛诞看见韩炜诸部在城下扎营非常高兴。

    凌统对众将言说:“是固不攻而自败也。”

    可让凌统没想到的是,天公不作美。自从韩炜军扎营开始,就一滴雨都没下,是少有的大旱。等到城破,凉军进入寿春,当天就下了一场暴雨,把城外凉军的大营都给淹了。

    陈武又劝凌统不要再等东吴援兵,率全军攻向一方突围,但凌统不听,更意图要斩陈武。陈武无奈唯有自己突围,也因水灾之故,韩炜令各部以安抚军心为主,疏忽了围城,还真就让他逃回了江东。

    时年正月,军粮渐渐枯竭,凌统拼命突围,但伤亡惨重,被逼撤回城内。

    二月,凌统使劲浑身解数带仅剩的几百人突出重围,可路遇韩炜设伏,韩炜意欲招降,凌统誓死不从,遂力战韩炜,最终死于凉帝铁戟之下。其麾下数百人被俘,韩炜爱惜这些悍卒之勇,再次招降,数百人坚决不降,更说道:“为大都督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人投降。

    韩炜感慨万千,遂下令为凌统修筑陵墓,并将着数百人各自立碑,以为哀悼。

    这正是:忠臣矢志不偷生,凌大都督帐下兵。薤露歌声应未断,遗踪直欲继田横!

    却说吴兵大半降魏,钟会进言韩炜道:“启禀陛下,吴兵老小,尽在东南江、淮之地,今若留之,久必为变;不如坑之。”

    郭嘉却阻拦道:“不然。古之用兵者,全国为上,戮其元恶而已。若尽坑之,是不仁也。不如放归江南,以显凉国之宽大。”

    韩炜深以为然道:“奉孝此言,妙论也。朕以仁德立世,南蛮尚且不究,更何况我汉家儿郎?”遂下旨将吴兵尽皆放归本国。

    随着淮南彻底平定,东吴又一任大都督凌统亡故,东吴局势愈发紧张。

    吴黄龙大帝孙权听说大都督凌统阵亡,连咳鲜血,忧虑成病,卧床不起,怕是命不久矣。于是召老丞相张昭入宫托孤,让太子孙和并让其出迎张昭。

    张昭来到病榻前,被孙权紧紧抓住胳膊,颤颤巍巍手指着孙霸离世,死不瞑目。

    黄龙大帝权,体量聪明,善于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教养宾旅,亲贤爱士。赏不择怨仇,而罚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怀德,惟忠与义。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强富之国也。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大吴历,嘉禾年间,吴黄龙大帝孙权驾崩,其子孙和继位,改元赤乌。

    孙权一死,江东大乱。同年,老丞相张昭、老将黄盖、程普等相继寿终正寝,江东党跟武将派一时间群龙无首,各自为战。有支持故太子桓王孙绍的,有支持孙权宠爱的四子武王孙霸的,而获得支持最少的便是吴帝孙和。

    江东危局,孙和采纳大都督陈武之策,欲请当年的上大将军周瑜出山,意图稳固朝纲。然则周瑜因当年被孙权罢黜心如死灰,故不见客。再三相请之下,使得周瑜不厌其烦,无奈只好带着妻儿远离建业,游历天下去了。

    韩炜听闻江东大乱,不胜欣喜。遂令赵云、马超、黄忠、甘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