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573章

我要做门阀-第573章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欣慰的,也是如此。

    数日前,东宫皇后,请了他们中的两人入宫,请教了《道德经》与黄老无为之术。。。

    这是自窦太后薨去后,首次有黄老道德名士,能够直接和东宫女主人对话。

    而这个机会,正是眼前此子创造的。

    故而,黄老名宿们,心情很复杂。

    想要上前,与那位如今炙手可热的新贵攀上交情,却又担心受到冷遇。

    在这种纠结的心态中,他们看到,那位戴着貂蝉冠的年轻人,昂首阔步,走到了所有人的视线中间。

    然后,他微微躬身,作揖拜道:“末学晚辈,南陵张毅,见过诸位明公!”

    语气之中,没有丝毫的卑下,更没有半分的属于年轻人的慌张与拘谨。

    有的只是,无穷的自信与骄傲。

    一时间,无数鸿儒侧目,数不清的名流震惊。

    黄老诸位名宿,更是皱起眉头。

    “他怎么敢?!”

    “这里可是太学!”

    “往来皆鸿儒,谈笑尽名士的太学!纵然是三公九卿,也不敢如此倨傲!”

    但是……

    在下一刻,数位《诗经》博士,却已经起身,来到了那个年轻人面前,长身作揖,见礼拜道:“张子安好!”

    更有韩诗学派的大儒,起身上前,执弟子礼问好:“张子安好,吾师韩翁托吾向张子问好……”

    “韩师托吾,转告张子,若有幸张子莅临邯郸,必扫榻以待,与张子坐而论道!”

    轰!

    无数人震惊,侧目。

    那个大儒,很多人都认识。

    乃是韩诗学派的第四代弟子,当代韩诗学派的精神领袖赵安国的弟子蔡谊。

    而其口中的所谓韩翁、韩师,毋庸置疑当是韩诗学派创始人,诗经系统的巨无霸,曾与董仲舒齐名的汉家鸿儒,第一位诗经博士,韩诗学派的创始人韩婴之孙韩延年。

    韩延年虽然名声不彰,在学术上的造诣也不高。

    但其为人宽仁,平易近人,在燕赵一带,很受人崇拜。

    燕赵人民以‘韩翁’呼之,以示亲近。

    韩诗诸生,更是皆视其为师长!

    如今,这样的人物,居然对一个小年轻以‘张子’呼之。

    无数人屏息凝神,神色紧张。

    …………………………

    张越却只是微微一笑,就朝那几位诗经博士拱手回礼,道:“不敢称张子,愿与诸公,共承圣王之迹而已……”

    诗经,是公认的记录先王之迹的宝典。

    是三代先王,留给后世子孙的指引。

    诗经各派,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是相同的。

    就如春秋各派,一致认定,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一样。

    张越此刻所说的话,落在其他人耳中,不啻核弹一般的影响。

    但……

    诗经诸位博士(江升除外),却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实在是……

    张越当初,拿出的那篇《诗经序》,太过bug了!

    后世毛诗学派,仗之以横扫诗经所有派系,混一天下的纲领一出现,立刻就吸引了所有诗经学派的注意力。

    后来,张越又是玩起了大派送活动。

    派人给五家诗,每家都送了一份后世成熟的诗经国风划分法。

    这两者加在一起,立刻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让各个诗经学派,获之如获至宝。

    然后纷纷推出了有自己学派特色的不同《诗经序》与不同的国风划分方式(基本上大体内容相似,只是稍稍改变了几个字词,由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思想意蕴)。

    于是,诗经学派,陷入了大乱斗。

    张越也由之,变成了诗经各派眼中的香饽饽。

    每一个学派,都希望能与他结盟,至少与他交好。

    而在这些诗经学派的大儒名士眼中,张越已经是足可与他们平起平坐,乃至于在学术上要高一等的人物了。

    敬重与敬意,自然随之而来。

    但,其他儒生看着,却都是震惊、莫名又疑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诗经诸派如今才刚刚调整自己的方向,引入新的概念。

    影响和能量,还未释放。

    不是诗经学派的核心人物,或者对其关注足够的人士,是察觉不到这一点的。

    在这些人注目下,张越走到了蔡谊,虽不认识此人,但是……

    既然都送上门来商业互吹了,张越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长身拜道:“承蒙尊师厚爱,若过邯郸,必登门拜访!”

    蔡谊闻言,受宠若惊,立刻躬身谢道:“张子言重,若蒙张子不弃,韩师阖府生辉……”

    张越谦虚的一笑,再拜还礼。

    这下,连董越都坐不住了,连忙带人上前,对张越道:“侍中,请上座!”

    然后就拦在了蔡谊身前,像宣誓主权一般,微微瞪目。

    韩诗学派,乃是儒门诸派中,唯一一个曾在学术领域,击败过公羊学派的存在!

    韩诗学派的创始人韩婴,更是唯一一个在正面辩论中辩倒了董仲舒的大儒!

    对于祂,公羊学派从来不敢掉以轻心!

第八百四十一节 领袖(1)() 
董越领着张越,入座位于左侧下首的位置。

    这个位置很敏感。

    因为在其左手,就是公羊学派大儒褚大,其右手就是另一位董仲舒的入室弟子赢公,同时也是如今声势渐长的公羊学派治学派的领袖。

    而其身后,则站立着一位位年轻学者。

    皆是天下郡国中的公羊精英。

    等于是众星拱月,衬托着坐在中间的张越。

    不啻于宣告天下——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公羊学派的下一代共主,公羊思想未来的领导者!

    而张越更是连丝毫迟疑与谦让都没有,径直坐了上去。

    这让无数的其他公羊山头的学者见了,内心吃味无比。

    董系的行为,本来就已经很招人恨了。

    张越的表现,更是连遮羞布都不要。

    很多的其他公羊系山头的名士与大儒互相看了看,每一个人内心都清楚,倘若自己不出声,那么就等于默认。

    未来,所有人都将不得不臣服。

    可是,却又没有那个胆子站起来质疑与对抗。

    因为……

    人的名,树的影,张蚩尤的威名,谁不知晓?

    而且,很多人都怀疑,就算起来反抗,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谷梁与左传的前车之鉴,可没有人会忘记!

    就在这时,左侧的席位上,一个年轻的人影,忽然起身,捻起衣角,趋步而前。

    无数人的视线立刻投注过来。

    “是夏侯公子!”有认识的人低声惊呼。

    “夏侯先生要出手吗?”更多的人,互相看了看,眼中露出喜色。

    尤其是其他儒家学派的代表,纷纷面带笑容,礼貌而不失幽默的笑了起来:“想不到,还能看到公羊学派祸起萧墙之日!”

    “也对……”

    “自董江都辞世,夏侯始昌就以公羊共主自居……如何能忍耐,这张蚩尤抢班夺权?”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自儒家独尊,儒门内部的硝烟就没有一日止歇过。

    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让天下都来围观。

    譬如,公孙弘放董仲舒于江都,还有吕步舒奉旨训师。

    那可真的是让全天下都看了一场好戏!

    作为霸主的公羊学派,更是在当时颜面扫地,狼狈不已。

    如今……

    又要开始新的演出了吗?

    无数人期待不已。

    那年轻人盯着无数人的压力与视线,走到张越身前,微微拱手,作揖而拜,用着浓厚的鲁地口音道:“宁阳夏侯胜,见过侍中公……”

    他抬起头,面无表情的看着张越,问道:“侍中国家大臣,社稷股肱,何故在此?”

    “今日,本是诸子之会,侍中身为国家大臣,理当退避三舍,以显侍中重教礼文之心!”

    在场诸子听着,都是点点头,纷纷附和:“夏侯公子所谓极是!”

    “自董江都以来,显宦者不论书,论书者不仕宦……”

    “侍中公虽然高才,也不能坏了规矩啊……”

    这倒是一个事实。

    自儒家独尊,便有了这样的风气。

    治世者不会干预学术,立志于学术之路的人,也不会轻易参与政治。

    董仲舒就一辈子都在治学。

    其门徒弟子里,像吾丘寿王、吕步舒、殷忠这样的入仕高官,就鲜少在学术层面上发表意见。

    所以,渐渐的,就形成了潜规则。

    想要话语权,想要当领袖,就不能为国家政事官,不能参与主持具体事务。

    因为,如是学术领袖为国家高官,很多人担心,会影响到公正与公平,更有可能玷污纯洁的思想舆论。

    而国家大臣,也会注意,不去刻意影响和插手学术界的事情,免得引发天下人的反弹。

    张越却是充耳不闻,只是微笑着。

    “侍中何故发笑?”夏侯胜盯着张越,问道:“是在下说错了吗?”

    “我劝足下多看书……”张越摇头道:“莫要在此贻笑天下……”

    “嗯?”夏侯胜不解:“敢请教侍中……”

    内心却是蹭蹭的火了起来!

    叫我多看书?

    吾四岁发蒙,六岁便通《论语》十二岁治《公羊》十六岁学《易》,然后读诵《尚书》《诗经》,二十二岁便开始游学天下,与天下郡国英杰交往,所过之处,无人不服。

    连叔祖父,也要夸赞,说:能承我衣钵者,必子长(夏侯胜表字)。

    故而,夏侯胜是骄傲的。

    在他眼里,这个世界上能指教他的人已经不多。

    肯定不包括眼前这个张蚩尤!

    故而,连看张越的眼神,都有些鄙夷了。

    在夏侯胜看来,这个权贵,虽然有些能耐,但他过线了!

    自董江都迄今,儒家各派,还没有谁是既身居高位,又掌舆论之喉舌的。

    张越看着眼前的这个儒生,呵呵的笑了笑,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学问吗?”

    “周公、仲尼,及三代先王,有说过这样的话?”

    “治学的目的,乃为治国,是为匡扶天下,是为造福社稷……”

    “可不是为了,让君等在此高谈阔论,却无益天下……”

    “是故,仲尼曰:圣人之治国百年,可以去残胜暴!”

    “故能垂于青史,为万世祭祀者,三王五帝,伊尹周公、子产管仲者!”

    “是故礼曰: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先贤与先王,何时说过,治学不治国这种话?”张越直视着夏侯胜,挥手道:“小儿辈,且先退下,多读书,不要好读书不求甚解!”

    说完这些话,张越神清气爽,内心成就感爆棚。

    眼前此人,张越自然知道,他就是未来的尚书系巨头,大夏侯学派的创始人。

    虽然目前,他还没有发育完全,不是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儒,只能算是一个儒家的俊杰青年。

    但这种骑在未来巨头头上,指点江山的感觉,依然很爽!

    这就好比重生文里的主角,将杰克马当小弟训一般。

    但夏侯胜却没有丝毫退缩,他直直的看着张越,强自辨道:“好叫侍中知道,此乃数十年来,天下固认之规则!”

    “胡临淄(胡毋生)、韩燕蓟(韩婴)、董江都、辕西安(辕固生,齐郡西安人),皆遵而循之,侍中岂能毁历代先贤、鸿儒之制?”

    “如此,吾恐天下笑之!”

    其他儒生,也都跟着起哄:“是极!是极!数十年来天下皆公认如此……”

    张越看着,摇了摇头,内心叹息了几声。

    儒家独尊,这才几十年呐,这个曾经奋发、激昂、向上的学派,就已经沦落至斯了!

    想当初,先帝时,辕固生与黄老学派的黄生,君前辩论,汤武革命、武王伐纣的正确与否时,据理力争。

    坚持汤武革命顺天应人,武王伐纣,吊民伐罪,乃是最正确不过的大义。

    直面黄老霸权时,更是寸步不让,步步紧逼,即使被窦太后丢下兽圈,也不改本色。

    更有楚国大儒申公,在建元新政时,被恭迎到长安。

    面对毛躁的天子和激进的大臣,明知道自己说的话,别人听不进去,也坚持劝谏天子:“为政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元光之交时,在黄老学派的大臣贵族们,全部主和,统统主张‘莫如和亲便’,不敢开战,害怕开战,畏惧战争的时候。

    还是儒生们,力挺开战。

    高举大复仇的旗帜,以‘襄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