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门阀 >

第257章

我要做门阀-第257章

小说: 我要做门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田啊,那可是公田!

    亩产三石以上的上田!

    有着完备水利灌溉,不需要休耕的上田!

    顾大郎立刻就跳起来,举着手,问道:“明公!明公!俺家家訾,就在一万钱以下,可以租佃公田吗?”

    曾胜没有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道:“当然可以!”

    “不过得等汝子生下来,由本官登记造册后才行!”

    “告诉汝吧若汝子生下来后,不仅可以假公田,本官更可以为汝申请农具、种子和耕牛之贷,皆为官贷,利息十一而已,且可分三年偿还本息!”

    顾大郎听着这个消息,眼睛都直了。

    他怪叫一声,立刻撒腿往家里跑。

    现在,他那个怀孕的妻子,已经从过去的累赘,变成今天的宝贝!

    顾家能不能租佃到公田,过上好日子,可全靠那个本来他决定溺死的孩子!

    曾胜看着顾大郎的身影,摇了摇头,但在心里却是暗喜不已。

    治下出现了溺婴事件,县里面自然要追究责任。

    但若能保持全年无溺婴,则可以在考绩之上,记上一功!

    对他这样的太学生来说,若能在新丰这里拿到几个‘最’的考评,往后从太学毕业,至少可以从县令甚至是郡中千石实权官员的位置起步,而且升迁速度将是无与伦比的!

    毕竟,新丰现在乃是天下瞩目的焦点。

    更是汉家建小康、兴太平的基地、试点与标本。

    从这里带着几个‘最’的考评出去,那就是带着一身荣誉和光环出仕。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将备受瞩目。

    甚至说不定,会成为一郡之望。

    人未到,名先至。

    到任之日,郡守出迎三十里,郡中名士排队欢迎。

    全郡父老皆翘首以待,全郡希望集于一身。

    而类似的情况,此刻在整个新丰的每一个乡亭之中上演。

    严法禁止,加上政策鼓励和奖励,短短数日,整个新丰上下,哪怕是最愚昧的百姓,现在也知道了,溺婴不对,溺婴要被重罚。

    而多子现在直接与多福挂钩。

    民众的生育意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过。

    于是一入夜,家家户户忙造人。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只要还能生育的,都卯足了劲。

    哪怕是中产和地主家庭们也是如此。

    比起穷困人家盯上的公田名额,他们的目标,自然是免老这个待遇!

    所谓免老,就是汉律规定的符合特定条件的个人,可以退出徭役、兵役的征发序列。

    乃是乡三老的必备前置条件。

    四十岁前不能得到免老待遇的,基本是不可能成为乡三老的。

    由是,在这个风潮影响下,新丰民间很快就出现了一首民谣。

    街头巷尾、村亭内外,都有孩子在到处传唱:圣天子,降恩德,皇长孙,施仁义,侍中公,活我弟,告父老:一个太少,两个不多,三人为林,四子结义,五子同心,多子多孙,多福多寿!

    以至于,很多很多年以后,当曾经在新丰做过官吏的人,垂垂老矣,重归新丰之时。

    他们发现,道路上,挤满了前来恭迎他们的人。

    无数的男人、女人,老老少少,牵着自己的子孙,恭身拜在已经胡子发白,腰背皆弯的自己面前,顿首磕头,道:“长者活我!长者活我!致有今日!致有今日!”

    而出现在已经昏花的老人眼前的,是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人群。

    于是,已经连路都走不动的老人,发现自己这一生是如此的辉煌灿烂,功勋昭著!

第三百九十九节 新的威胁() 
    延和元年夏七月癸卯(二十六),多云有东南风。

    正当新丰全县,都在忙着造人的时候。

    新丰城中张越跟在刘进身后,走在新丰城中正在施工的工坊外围,抬头眺望着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工坊。

    而在张越身侧,作为少府卿的代表,考工丞成源满脸笑容的向着张越和刘进介绍着这个少府未来的分基地的情况。

    “殿下,侍中公,这边未来将成为锻造场臣已经从考工室中征调了善于锻造之能工巧匠一百人,其中善百炼钢与炒钢者四十人“

    “那边则将是铸造工坊所在,东园令郭公已经应允,只要落成,就从东园署抽调大匠十余人来此”

    “这里未来将是织造室,东织署令已经答应了抽调织师来此培训新丰匠人,掌握织造之术”

    张越听着不停点头,看着这个现在还处于雏形的工地,满眼放光。

    不得不说,成源还是很给力的。

    原本,张越想要的,只是一个中型的最多拥有铸造、制造的少府工坊,能忽悠到几百名匠人就很不错了。

    前期甚至能有两百来工匠,张越就知足了。

    但现在,在成源的鼓捣下,这个工坊,将变成一个超级工坊。

    仅仅是工匠,就将突破千人之多。

    更让张越心动的是——少府还主动承担了这些匠人的薪俸。

    这就很够意思了!

    一千匠人和相关官吏,以及家属,整体从长安搬迁到新丰。

    在这个时代,几乎等于后世国家宣布,将一个超级央企,整体搬迁到河北某市,几乎立刻就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旁的不说,仅仅是这些人的消费,就足以推动新丰经济发展,还将令百姓受益。

    但作为新丰县县令,作为一个前公务员,张越知道,若傻傻的躺着不动,等于白白浪费了少府卿的这份大礼,更将令新丰失去一个重要的机会。

    “成令吏,少府有司,对新丰士民真是厚爱无比,请令吏回衙后,替本官与长孙殿下,谢过少府有司诸公及公孙少府”张越笑着对成源拱手说着。

    成源闻言,立刻笑道:“张侍中言重了”

    他对着长安方向拱手道:“公孙少府一上任,就特别召集吾等少府官吏,做了训示:支援新丰建设,协助新丰‘建小康、致太平’,此少府各有司不可推卸之责也,更是我等臣子尽忠之业!”

    “故而,往后侍中若有什么需要少府帮忙、协助的地方,尽管对下官吩咐,下官与少府有司,定当竭尽全力!”

    张越听着,满脸都是笑容。

    成源和少府这次真是帮了他大忙了!

    这么大一个工坊,是任何钱都买不到的!

    更别提,成源已经行文告知张越,这个工坊将接受‘长孙殿下之训导’。

    这不就是将工坊大权交给他了吗?

    至少,他拿到了这个工坊的经营方向与人事安排权力。

    可以随心所欲的为这个工坊制定发展计划,规划发展方向。

    等于他从此兼任了‘新丰县国营工坊董事长’的职位。

    投之以桃,当然要报之以礼。

    做官嘛,脑子要灵活。

    于是,张越悄悄的问道:“成公我听说,太常下月将要开始遴选博士弟子入太学”

    成源听了,呼吸立刻急促起来。

    太学生????

    太学生!!!!!

    当世含金量最高的头衔!

    自立太学以来,太学中走出了无数名士、名臣。

    只是

    成源仔细想了想自己家那几个不成器的纨绔子,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分量,觉得自己哪怕有眼前这个张子重的背书,恐怕也难以塞一个儿子进太学。

    毕竟,太学生,五年一选,每次只选五十个。

    连列侯子弟、宗室子孙以及外戚勋贵,也挤不进去。

    因为,执掌太学的博士祭酒和负责遴选太学生的太常有司,素来软硬不吃。

    几十年了,成源就没有见过谁成功的开过后门。

    “这是不是太”但成源又怎么敢放弃这么一个可能送一个儿子进太学镀金的机会呢?

    “成公勿忧”张越笑着对他透露了一个现在还秘而不宣的小秘密:“年后可能太学将要扩招”

    是的,为了太学的辟雍和明堂能够建起来。

    董越终于向无所不能的五铢钱低头了。

    张越可是听说了,董越打算上书天子,从明年开始,扩招太学生至三百。

    此外,额外再追加三百个‘捐助名额’。

    嗯,就和哈佛啊、普林斯顿等名校一样,开放校友、名士和政要的捐献大门。

    当然了,也不是给了钱就一定能进的。

    更非只要有钱,随便什么歪瓜裂枣都能混进太学。

    事实上,董越打算模仿新丰公考的模式,进行考核招聘。

    只是能去考核的,必须是捐过钱,资助过太学建辟雍和明堂的校友、贵族、名士、政要。

    张越听了,真是有些莫名的既视感。

    而如今这个消息还只限于少数人知道,张越告诉成源,自是价比千金。

    成源一听立刻秒懂了。

    他欣喜的道:“若是能有一子,能蒙太学诸公看中,收为弟子,下官愿舍尽身家!”

    能进太学,与那些天下英才同窗,哪怕啥都没学到,仅仅是这个人脉就已经足够成源赌上所有了。

    张越却只是笑笑,提醒道:“成公要注意督促诸位世侄,用功刻苦进学啊”

    路已经指出了,能不能把握这次机会,就要看成源了。

    此番太学扩招,几乎相当于后世恢复高考之初。

    只要挤进去了,几乎就是一世无忧!

    “多谢侍中公”成源立刻拱手拜道,然后似乎是想了想,才下定决心,凑到张越耳边轻声道:“有件事情正要告知侍中公下官听说,如今长安城里有不少人在非议侍中,说侍中在新丰行暴秦之苛政,欲用严刑酷法,以威服民呢”

    张越听了,一点也不意外。

    只是,他比较好奇,是哪个傻瓜在想和他刚正面?

    “未知是那些人在说此事?”张越轻声问着。

    “下官却是不太清楚,只是隐约听说过,似乎是刚刚随诸王入京的各地士人在议论”成源低着头答道。

    “哦”张越点点头,心里已经明了。

第四百节 富商云集() 
    汉家诸王手下的士大夫、名士都是些什么人?

    答案是在野的缓则与野心勃勃的‘异议分子’。

    汉季,公羊学派兴盛,主宰朝堂。

    由是,谷梁、思孟、左传等其他学派在长安找不到生存机会,纷纷依附于各地诸侯王。

    更有黄老学派、杂家、墨家、名家的残余力量,掺和其中。

    情况复杂无比,非常特殊。

    著名的河间献王刘德,活着的时候,就是因为和这些人往从太过密切,名声太大。

    于是被当今天子亲自质问: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

    刘德听了这话,回家就拼命喝酒玩女人,把自己玩死了。

    此外,更有名的例子,则是淮南王刘安。

    刘安活着的时候,召集天下名士,汇集了黄老学派、墨家、名家、法家等派系的门徒,聚集于淮南寿春,联手编辑了一部《淮南鸿烈》。

    这部书稿,合儒墨、兼黄老,乃是《吕氏春秋》之后又一部跨学派与意识形态的煌煌巨著。

    不过……

    刘安这个人,属于典型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其谋反还没有启动,就先内讧了——被他儿子给告到了长安,于是一切灰灰。

    只是可惜了那些曾追随刘安的各派精英。

    黄老学派,也正是因此,才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刘安一案,几乎害死了黄老学派最后一批有能力、有见识、有手段而且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精英。

    而如今,儒家制霸天下。

    黄老思想退潮,墨家衰亡,法家低头。

    由是,诸王身边的士大夫,基本上全是儒生。

    而且,基本上是古文经学一系的儒生。

    而恰好,张越和古文一派,如今可谓已经结下血海深仇了。

    旁的不说,左传一系,恐怕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不会放过弄死他的可能。

    而那些什么鲁儒什么的,怕也是恨死他了。

    张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所以,他只是微微想了想,就道:“公道自在人心,区区诽谤之言,不过是关东饶舌之人,强自胍噪而已……”

    嘴上虽然说得轻巧,但实则,张越已经如临大敌了。

    古文学派,能和公羊、谷梁为首的今文一系抗衡至今,虽败而不溃,退而不散,如同牛皮糖一样死死黏着,顽强抵抗,岂非等闲?

    况且,张越知道,现在的古文各学派,几乎都还处于萌芽和幼生状态。

    一旦被他们找到思路,开发出本门绝学,那就简直太恐怖了!

    论起拍皇帝马屁,捧帝王臭脚。

    十个公羊学派加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