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中兴路 >

第128章

明末中兴路-第128章

小说: 明末中兴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林在黄安县算不上什么有名的人物,因此在府衙内遭遇到以“沐浴更衣”为名义的安全检查,终究还是忍了下来。并且在最终见到正在院子里看书,似模似样的郝摇旗之后,开门见山的说道:“县台。。。哦,不,首长既然允许在下进来。而且听闻新官府中反对套话,那不知一些肺腑之言容不容的下在下直言。。。”

    “说吧!你是想说什么?想说这十天以来整个黄安县已经有几百人遇害、数十户乡贤大族家破人亡,数以千计的女子遭遇凌辱,悲剧无数。很多恶人也都在这时候涌了出来,正在把几代人以来民风渐渐好转,算的上海内数的上的善地,正有数十年文教之功毁于一旦的结果?哦,对了,首长这种词君上早有规定。是革命军军内的一些称呼,军队之外,并不提倡太过官本位一些的说法,革新天下主张平等意识。你我平辈相论即可”郝摇旗装作成熟老学究模样坦然的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李林之前有些忐忑的心终究落了下来,没有想到这位在黄安县胡作非为的县台倒像是个讲理的人。“原来。。。原来这些,这些。。。阁下都已经十分清楚。。。”

    “当然清楚,一县之地又没有多大,前来诉苦的人本人又不会一概拒之门外。”

    李林沉默片刻,还是决定用传说中革命军体系中比较习惯的直来直去般的话术说道:“当今天子革新天下的用意是好的。可是,太不了解基层乃至很多人情世故了。在下也不想谈圣人之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每个人在心中其实都有或多或少的自私自利之心,即便是平民百姓也不例外。因此要将一盘散沙的人们管理起来,至少能够做到能够正常的收税、下层不至于太过混乱,总需要各种各样的当权者。程朱理学甚至是孔子当年的一些观念虽然过于陈腐,但是如果连任何说话算话的人也都没有,那么最后到头来,一盘散沙的百姓中诞生出来的头目,就只会是更为崇尚暴力的恶人。如今的天下虽然有很多弊端,但都无需采取这样激烈的方式,文人治天下,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其实却是最不坏的选择。相信这些天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同之前的对比。。。”

    郝摇旗对于这样的话似乎早有准备一般,装模作样如同学术大师般的一笑:“你既然承认人人皆有私心,谁也不是天生的圣人,很多问题就好说了。我当然承认,能够塌下心来读书并且拥有功名的人物,总的来说不论是作恶的能力还是人心态度,总是要比其他领域各种出头的牛鬼蛇神要略好一些。可这又如何呢?从本质上说,乡间的某些人还是一股不需要真正为天下做出怎样的实事,只靠功名就可以获得很大利益的特权群体。并且在过去,还有从法律到整个官府,乃至整个意识形态体系的背书。这种强势地位如果仅仅做为对教育投入的奖励,代价过于高昂了。整个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沉迷于通过研究圣人学问来做官乃至谋取私利,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没有人研究怎样能够让民众和百姓更有效率、更节省力气的种田。没有优秀的人才愿意成为能够制作出品质优良工具文具乃至住用百工的工匠,更没有太多真正优秀的人才愿意从医,或者研究真正天下的道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舍本逐末。人间之所以为人间而不是禽兽,并不是每个人大多都懂的圣人之学。东瀛倭人、西洋天方、泰西等地也有不逊色于华夏太多的人间,他们既不是蛮夷禽兽也不是信圣人之学。是百工劳动乃至诸科学者们对于世间真理本着平等原则的探索,才是文明和文化的根本。我华夏文明要想创造出更为繁荣富裕的人间,能够更有效率的制作出更多靠谱的农具、质地优良的用具,就必须让更多的人从事到这些领域里,而不是毫无技术含量也好不费心力的就能坐收渔利。”

    似乎见到李林还是似乎有些无奈,郝摇旗接着说道:“黄安县的种种乱象,本人当然明白。可是那些人在新式政权的统治体系中没有位置,他们不是合法的统治者,而是随时可以被放弃或推翻的统治者。甚至,同过去那些城狐社鼠相比起来都原有不如。因为革命军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些人永远负责下面的行政活动。只有用这些更恶劣的人们来教育百姓,或许才能真的让黄安一带的百姓具备斗争的意识,也只有整个民众具备了斗争的意识,才能防止以后有什么牛鬼蛇神再想不付出多大麻烦的就能从乡间获取大量的利益。当然,做许多事情需要财政和税收,天下的革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黄安县的政策暂时不会向全天下推广,只有在这里的百姓诞生出比较成熟而有觉悟的组织之后,整个城镇里的产业体系、财政机制也与之前有了很多不同,才会在全天下所有地方都如此。。。”

    当李林离开的时候,疲惫万分的郝摇旗终究松了一口气:“唉,终于走了,幸亏过去这一年来在大同社的学习没白学,很多道理也都算通明,要不然真不知道这一场该怎样装下来,呵呵。。。”

    本章完

    

第266章 志愿新血() 
同似乎无所谓的郝摇旗不一样,萧轩在见到军情与直情相互对照来看的有关黄安县的一些情况之后还是感觉到有些失望。不由的感叹:难道四百年的时间,此时代的黄安县同民国时代真有那么大的地方民情差别?从首善之地变成火药桶?更重要的是对于现阶段暂时来说最为重要的期望通过基层变革来获得新鲜血液的企图方面,整个黄安县似乎毫无建树。萧轩可以想象:如今的黄安,很可能仅仅是把当权者换成了一群土霸王,还未有真正的让当地民众彻底的动员起来,更别说提供多少主动愿意参战打仗的兵源了。

    整个夏季接下来的不少报告还有通过水路集结过来的队伍,则让萧轩的心还算稍稍安了下来。黄安县的教训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那里在此时似乎社会矛盾并不严重,而自己仅仅去让郝摇旗乃至一些能力上并不怎么突出的人去做这件事情,也只能是这样一个结果。不过在其他各地,情况很显然就要好的多。在挑选出来的以南方为核心的五十多个县估算五六百万人口、七八十万适龄兵源规模的群体中,最终一共一万五千左右大概百分之二左右比例的志愿新兵主动集结到了广州城。

    这样一个结果,当然就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萧轩的预期了。萧轩对于如今大同社乃至革命军外派力量的能力很有自知之明,他们当然无法和近代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化政治力量的能力相提并论,做很多事情也只能是效率低下、简单粗暴、广撒网低收获的。仅仅依靠翻身解放就想让世俗了几千年的人们普遍愿意卖命?这恐怕需要相当大精力的政治和组织投入,而此时的革命军乃至大同社根本拿不出足够的组织资源。

    好在此时代和近代的战争规模需求、对手水平需求根本不同。萧轩并不需要如同近代困难时期的革命军队一样靠缴获做为重要的军火来源,在平均火力夺取全国决定性胜利之前几乎没有一年赶超对手的情况下艰辛作战。有条件利用这两三年来逐步发展完善并且集中了京师主要的军工兵工资源的军火保障体系,让至少几万到数万人左右的队伍在对敌作战中能有装备乃至火力上的优势,毫无疑问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兵力的消耗和需求。

    如果加上这一批新鲜血液再稍有扩充,志愿师的兵力达到七个师折算四万人左右,那么距离满足需求的目标也就并不算太远了。

    当这些各县的一万五千左右的志愿新兵们来到广州城集结起来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和途中夏季的疫病减员就多达千人,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次“纪律教育”让这些新兵们以生命危险为代价懂得了按照要求保持卫生意识和行军常识的重要性。

    整个队伍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当然就是方言很杂,因为成员来自各个地方的都有,根本不像过去一个师主要是一个省或府内的兵源一样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在语言的统一和沟通方面,这就让萧轩不得不从拼音开始让这些适龄新兵首先学会基本的文化和沟通能力。这种额外的文化训练再加上基本的军事训练,要让这一万五千人左右的队伍真正具备像样的作战能力很显然要到崇祯三年的年底起来。

    此时的萧轩当然也有了不少耐心,并不在为建州主力很可能回事的事情忧虑,反而下令各地军队都以“政治建军”和“政治扩军”乃至配套的基层变革为第一要务,也就这样,暴风骤雨在崇祯三年的夏天也就不仅仅拘泥于过去的圈定的五十多个县,而是在整个南方新解放地区内扩大到了二百个县以上的规模。

    萧轩当然明白,即便是志愿前来参战的人们,也未必所有人都能达到志愿师理想中的主力标准和要求,肯定需要大浪淘沙淘汰掉一部分人。因此在整个夏季似乎并不适合开展的集结。以志愿师新编部队为前锋,革命军中路军各旅为护卫主力的针对东南残敌的最后攻势展开了。

    残敌在夏天的抵抗似乎突然变强了很多,很显然是不少地方上的腥风血雨和风暴吓坏了很多人,让东南一带的不少人都放弃了过去的幻想,投降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当然,因为这之间的时间似乎间隔的并不算太多,虽然志愿师新军的战斗力还远远没有巩固,可东南的也一时之间来不及转型乃至收买人心,在中路军各军和志愿师新军以南路为主力的摧枯拉朽的进攻之下,还是很快就濒临败局。

    为了在并不适合作战的季节里加快战争进度,整个夏季的最后作战力志愿师乃至革命军新军各旅的伤亡损失、非战斗减员也明显增加起来。至少上万人在作战中不可恢复的损失,加上夏季作战带来的疫病,仅仅是志愿师主力乃至新兵力量就遭遇到近万人左右的损失。

    然而这样的作战收获也同样是巨大的,不仅在投降消化过来的队伍中选拔出了几千质量还算不错的“解放战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耗损失,还缴获了大量质量还算尚可的火药、火器乃至对于水上交通运输十分重要的船只乃至战船。

    在临近运河同航时间结束的时候,整个关内或许只有海上的一些海寇乃至乃至西南边陲一些没有最终鼎定了。兵力部署虽然相对靠南,但在深秋至初冬季节同北方最后对手的决战,似乎并不需要太久的准备了

    旧历九月上旬,经过几个月的巩固和消化乃至战争锻炼,志愿第五师和第六师相继成立,集中精锐主力形成的志愿教导师成立。整个志愿军体系部队形成了第一军和第二军两个军加上教导师一共七个师四万五千人左右的规模。

    虽然在政治组织条件上相比近代严重落后,但依托更广范围内的选拔条件,同预期目标接近的志愿军扩充建军还算是勉强的完成了。

    

第267章 变革乱世() 
萧轩所率领的主力兵进江南的时候,与地方上剧烈抵抗相伴随的,是不逊色于历史上明清交替之际的腥风血雨,在嘉定、杭州、绍兴等不少地方十有七八当地起来抵抗的豪门大族都被清洗一空。伴随着乡村基层遭遇的血腥清洗的是往日繁华的扬州、苏州等不少地方似乎如同遭遇当年蒙元兵祸甚至更有甚之一般的衰败下来。整个东南经济体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满清南下的时候所遭受的打击与毁灭更为严重。

    毕竟,当年的清朝剃发易服虽然带来了不小的抵抗乃至清朝为了震慑这种抵抗带来的无差别屠戮。可是这一场战争虽然名义上是明朝内战,可是崇祯帝在不少地方实行的政策在当地不少大族和大户们看来,对于中华文化的毁灭乃至对自身利益的侵犯远甚于所谓的“以夷变夏”,毕竟就是在当年元朝时候的蒙古人,也没有打算让整个乡村基层结构彻底的变养,而如今的哪位暴君似乎完全不同。

    当然,人均农业潜力极其巨大的江东一带在经济上的战略意义自从五代以后的历朝都是十分重要的,萧轩当然没有打算忽视,或者如同当初对待黄安县一样随便派一些非嫡系的人手就凑合了。因此最开始去的各县代理县令都是大同社内还算突出的骨干,甚至不惜暂时影响新编志愿师各师的军力。不过发现在民众敌意较大的江东,那些看起来在道德与纪律上比较安全的人在解决一些要务的问题上效率似乎有一些问题。因此也在一些地方上试探性的安排了一些纪律性不是那么强,仅仅是在战场上表现比较突出勇敢的人来看看效果。

    临近湖州的长兴县新任的代理县令陈天,就是一名“两头冒尖”的狠人。或许是被血雨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