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中兴路 >

第119章

明末中兴路-第119章

小说: 明末中兴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着身子,前排的士兵提着防护面积并不算大的铁盾的大军逼近到了大概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似乎就无法再前进了。在整个距离以内,不论是火炮发射的重霰弹还是那抬炮发射的重弹对于重防护目标都开始有了一定的威胁。建州弓箭手在这个距离上接连不断展开的精准抛射侧射也一下多了起来。

    然而让建州军没有预料到的是,恰恰在这个黑火药手榴弹根本无法构成威胁的距离上,威力并不算很大、如同炮仗一般的黑火药手榴弹雨点般的透支过来,上万枚黑火药手榴弹在不过几里左右的战线上还是形成了一道低矮的烟墙暂时遮蔽了精锐弓箭手的视线。趁此机会,包括志愿师和革命军前教导旅在内的精锐也在这个时候以最大速度展开了冲击。

    京城攻防战以来的新式建军,似乎让萧轩所率领队伍的作战体系不仅同过去的队伍不同,甚至可以说同宋明以来很长时间内的汉族军队步兵作战体系都似乎有些不同了。

    烟幕的掩护并非是一次性的,当队伍逼近到大概三四十步左右距离上的时候,又一波马尾手榴弹投掷过来,不少在建州军队列附近发生了爆炸。当然,这些威力很弱的黑火药手榴弹面对防护周全的建州军主力根本造不成多少杀伤威胁,甚至连心里威慑也比对明军作战的时候效果好的多,但却似乎为近战突击肉搏创造了条件。

    “难道他们要主动与我军近战么?”不少建州军精锐都感觉到了惊讶。

第246章 近战决胜() 
在爆炸声和硝烟渐渐散尽的时候,肉搏近战展开了,喊杀声在连绵数里的战线上此起彼伏,而且不似是一边倒的战斗,更像是一场鏖战。

    或许是以前的作战中很少面对明军长枪近战攻击,面对更多的都是车阵或者远程兵种之类的对抗手段,因此满洲军的装备体系中,更多的都是利于散兵战斗的短矛甚至顺刀等复杂条件下的近战肉搏兵器。从长度上相比以长刺刀与金属短矛为主的志愿师及教导旅精锐相比并不占优,在轻便型上还拥有很大优势。

    再加上近战肉搏本来就是建州主力所擅长的,并且拥有不少像样的精锐,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少教导旅及志愿师的官兵们纷纷在肉搏中挨刀或者挨矛,身上多处被命中。

    然而随后人们发现:在对抗性的披甲肉搏中,用传统的短矛或者顺刀之类的兵器就算能够偶尔命中对方的身体、四肢,要想结结实实的破防只有拥有极大武艺优势的少数高手才能做到,更多的情况下,死伤倒下的志愿师及教导旅官兵往往是在建州弓手的打击之下损失。

    然而两年多的时间还有足够的兵员条件,也让萧轩所率领的主力部队拥有不少能够有效运用强弓的官兵,更别说手榴弹和近距离上开火的铳炮等装备。

    在大多数战线上,战局因为建州军的车盾陷入了僵局,甚至在肉搏交锋中多数志愿师和前教导旅的官兵还处于明显的下风。毕竟不久前的快速扩军中,当志愿师的规模扩充到数千人规模的时候,质量似乎就明显下降了,并不是所有第一次参加激烈恶战的官兵都拥有以前第一志愿团一营那样的觉悟。然而在这个时候,集中起来并配备了双管刺刀燧发枪的志愿师第一团先锋队的战斗力优势明显表现了出来。

    建州军中虽然也有带来不少威胁的肉搏乃至射箭的高手,然而这些人往往呈分散状态,在视战场如演练一般的志愿师第一团接连不断的抵近开火夹杂着刺刀冲锋的攻击之下,看起来更为厚重也拥有车盾屏障的建州军战线渐渐的呈现出瓦解的状态。

    在娴熟的手榴弹、铳炮、刺刀三者配合攻击之下,很快临志愿师第一团方向上的近车盾的建周军官兵就被逼出了十步之外。专门的爆破攻击之下,整个车阵组成的阵线越来越多的瓦解开来了。这个时候迅猛而接连不断的攻势开始沿着志愿师第一团的方向势如破竹的展开了。

    之前京城攻防血腥的巷战中,志愿第一团官兵们面对威胁似乎远大于那些在铳炮和肉搏结合作战中并不擅长的建州军。在能够熟练的接连不断将后面填装好的火器在前面发挥出去,配合着随时可以展开射击的刺刀攻势的打击之下。看起来似乎坚韧的建州军战线渐渐被打破了。

    横阵渐渐的变成沿着第一团进攻方向上的箭头,在快速的进攻中将古代意义上传统的阵战渐渐的变成了散兵交锋和比较混乱的战斗。

    应该说在之前的阵战当中,萧轩所率领队伍的伤亡损失还是明显要大于建州军,万余人左右的兵力至少有接近两千人在之前激烈的交锋中倒了下来,最多只给建州军造成了千人左右的伤亡损失。可是当局面转变为之前在训练中更为擅长的乱战和散战肉搏之后,萧轩所率领队伍的优势渐渐的体现了出来。猛烈的进攻让敌军在连绵数里的战线上进行有效的组织联络都变得似乎十分困难了。

    在这种残酷的破阵之后的肉搏中,有不少质量和战斗力并不太巩固的志愿师或者教导旅队伍因为承受不了敌军精锐的打击和前所未有的战阵压力而败退下来,可完成突破和进攻的真正精锐损失却似乎还没有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很显然:在这种面对面的肉搏和乱战、近战当中,勇气明显更弱、战斗力质量明显更差的人与队伍更容易遭受到伤亡损失,而明显更精锐的队伍就算承担的杀伤任务更多,反而不容易在战斗中遭受伤亡。

    破阵之后的交锋局面似乎彻底的变得不同了,虽然在之后的进攻中也有两千人上下的志愿师和前教导旅官兵伤亡损失,可给建州军造成的伤亡损失却已经累计逼近万人,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拥有一定战斗力的披甲兵都在这疯狂的战斗中被逐步消灭,只有少数预备骑兵见到大势已经无可挽回,才逐渐撤出了战场。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的建州军,绝不至于在这种作战中遭遇如此重大的伤亡损失,然而之前的西征带走了大部分骑兵马甲之后面临敌军主动攻击中的败仗,损失不可能不严重。

    同样缺乏骑兵追击能力和足够兵力,同时伤亡损失也很严重的革命军精锐最终没有让绝大部分披甲兵以外的对手留在战场上,仅仅最终只占有了敌军原有的军阵范围,队形就已经很散乱了。因为剩下的建州军至少从人数上似乎仍然保持着几倍的兵力优势,萧轩也担心遇到危险和不测,不得不重新收拢队伍。

    幸存者效应让幸存下来的队伍并没有感觉到之前的战斗损失已经大到了相当危险的地步,然而重新收拢队伍的时候萧轩才发现,参战的万余人到了现在竟然只剩下不到六千人,接近一半的人损失在了战场之上。而且这种面对面的肉搏近战交锋之下竟然没有太多的伤员,仅仅是战死和失踪的人数就几乎逼近四千人上下的规模。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场惨胜,不过当敌军不得不最终退出战场,整个战场也完成最后的清点的时候的时候才让萧轩的心彻底的放了下来。战绩最大的志愿师第一团伤亡损失多达二百余人,但却并没有到丧失元气的地步,至少有八千多具完好或者可以用不大成本修复的铠甲伴随着尸体留在了战场上,还有缴获到的不少中重火炮乃至其他装备,至少足够再武装两万规模比较像样的队伍了。

第247章 破开封() 
崇祯三年早春三岔河口的一战也让萧轩乃至队伍内的很多人战后的总结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虽然从战术上来说进攻的一方往往会吃亏,可是如果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所得到的、乃至给对手带来的打击总的来看会远超过之前的代价。

    如果三岔河口这一战,队伍仍然像以前一样采取消极战略,给对手从容临阵进攻的机会,或许仍然有机会击退对手。可是在损失未必能够缩小多少的同时决然无法取得这样的战绩。

    更重要的还在于:积极主动的作战可以让部队的质量、指挥人员的优劣更明确的暴露出来,从而大浪淘沙。这样就算战事不利而最终亏本,考虑到在大浪淘沙上的意义也不会亏的太多。

    想明白了这一点,萧轩在组织重新完成整编后的志愿军第一师从水路撤入盐山至北京一带后仅仅稍作休整,集中了北直隶的不少留守队伍之后继续向西开进,展开了对整个陕西境内残余敌军的扫荡。

    几乎与此同时,按照军令,留守在徐州的作战集团主力也开始主动展开了对河南等地的进攻,目标当然是首先扫平整个北方的残敌并控制整个北方,不给内外对手相互联合的机会。扬州以北的运河还没有恢复通航的时候,大战再一次在整个北方的大地上展开了。

    周大勇在领兵方面并没有表现出太高的天赋,然而此时的革命军各军各旅已经同传统意义上的旧军队开始多少有了一些不同。那就是在大同社社员组织比较薄弱,军队质量也远没有志愿军第一师那样高的各旅当中,同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参谋机构。并且也初步建立了“士兵委员会”能够最大限度的克服等级主义组织的军队内部一些封建弊端,让中上层军官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整个军队的士气,而不会被某些下层军官只手遮天而不能发现可能的隐患。

    在更为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派遣出去的斥候和侦察人员也不是只能在三十里左右的范围内伴随队伍行动了。萧轩最终还是决定不仅自己亲自建立和组织大同社社员,其他各军也都委派了大同社代表组织军队内组织建设。此时周大勇率领的革命军各军各旅虽然传统近代军队的特点还是更浓一些,然而却也开始悄悄的有了一些不同。

    “敌人也似乎听到了风声,我军在开封洛阳附近的侦查人员送过来的一些情况与情报来分析,现在云集在开封、洛阳一带的敌军像样的正规队伍至少有七八万左右的兵力,各地不少存粮也开始拼命向开封、洛阳等大城运送,看起来敌军已经放弃了与我军主力展开决战的打算,准备全力守城。。。”一名革命军军长在军议上说道。

    周大勇虽然并不是一个在指挥上非常敏锐的人,不过一些情况也看的出来了:“看起来福王、周王等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没有打算用过去这一个冬天仿效我们的所谓新建之军同我军决战,而是打算集中力量守城。他们道还算是并不自大,然而我军也该告诉对方,时代到了现在已经不同了!”

    就这样,周大勇所率领的四个军十二个旅的主力六万左右的机动兵力在进入河南之后很快就扫平了一路上那些战斗力并不算很强的乡勇,逼近到开封城下,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简单的方法展开了攻城作战。

    各种经验总结和汇总如今在革命军中已经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要务,这让指挥作战并不算很多的周大勇也了解到有关作战和战役的一些经验。并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还有一些战略上的。

    在自身拥有绝对优势和压倒实力的情况下,如果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开封城,反而很难检验从民兵队转变而来的各作战旅的含金量了。因此在最初进行试探性进攻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是从十二个旅中抽签出三十个左右步兵连的番号,并且直接由各营营长带队,在比较容易监管督战的白天展开攻城作战。伴随着猛烈的铳炮声,乃至逼近到距离敌城城头后马尾黑火药手榴弹的爆炸声,城头上的攻防战也瞬间展开了。

    经过一个冬天左右的战备,开封城上的防守准备还算比较像样,尽管此时河南等地的树木已经并不多见,可是通过拆毁城内外民房或者强掠桌椅或床板的方法还是让整个城墙各处地方都有了简单的木板被覆,没有在进攻之敌的手榴弹攻势之下就陷入被动。

    不少用简单的云梯甚至钩索就展开进攻的队伍还是在最初攻城的时候遭遇到了挫折,不少人被从城内投出的抛石机弹丸、火器弹丸,乃至各种跟爆炸物和燃烧物杀伤。

    而且因为进攻的队伍力量比较分散,不少突破登城的连队因为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支持,在城头之敌的反扑之下得而复失。

    不过,也有一些战术组织得当的部队有效的展开城头之下的铳炮火器支持,勇敢的在十丈甚至十步左右的地方用三两弹铳炮和轻霰弹,让城头上的守军几乎不敢冒头敌抗。再加上进攻的队伍也更为勇敢,并且能够娴熟的利用爆破杆展开攻坚,当不少连队在没有太大伤亡损失的情况下主动占据了城头之后,临近的连队也纷纷展开主攻,越来越多的兵力开始能够在开封的城头上站住脚了。

    归根结底,多平川而且官民矛盾严重,统帅者也缺乏真正意义上良将的情况下,开封虽然在理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