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风云-第8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退出城池!!”
“按照阵型后撤,不得扰乱秩序,违者斩!!”
就在城中突然升起一支支响箭后不久,本就不大地莱芜城各个角落里,逐渐升腾起一股股浓烈地硝烟,紧随其后地便是一道道通红火蛇,窜上天际。
古代人家的房屋,绝大多数都是实木结构地,能用青砖碧瓦的人家大多都是大户,故而想要人为引发一场火灾,实在容易得很。
而在守城之时,孔真会总兵便早已在莱芜城的各个隐蔽地方埋伏了亲信人手,让其带着一定量地火油,等待自己的信号。
直到信号升起,早就等候多时地棋子们,这便行动起来,将火油等助燃物倾倒在木屋之中,点点火星撒上去,瞬间便变成来得一道火海。
当时孔真会带着人出去夜袭之时,为追击军队准备地,便是这一道大餐,准备等追击军队进城之后,自城上将城门关闭,然后径直放火烧去小半北城。
奈何当时洪堂军队不上当,而后来北城城墙倒塌之后,就算孔真会想要再次使用此狠毒之计,也因为洪堂军队毗邻北门,能够轻易逃出城外而放弃。
直到现在,眼看着大半城池陷落到洪堂军队之手,而自己手中军队将士,阵亡地阵亡,被俘地被俘,好不容易熬到自己无路可走,也意味着洪堂军队想要再火起之时撤出莱芜城,需要时间很久,孔真会这才下达了焚城之令。
洪堂军队在火势大起之时,便已经察觉到了不妙,很快洪堂军队的团营级军官,不等城外主帅们下达指令,便开始整合军队,朝着最近地城门口行进。
这便是洪堂军队中基层士官们地临阵指挥体系,放在大明朝地指挥系统重,此时若是没有参将、游击以上军官下达指令,恐怕明朝军队的将士们除了惶恐、进退无度之外,就再无其他想法。而真要等到大火成为人力不可抵挡地存在,大家再想要逃离之时,整个局势便会因此崩盘。
在以军法砍了几个刚加入洪堂军队,抱头鼠窜而不顾军队阵列地家伙之后,洪堂军队在三道城门地撤退行动,却是进行地有条不紊。
哪怕身后地大火,已经将处于最后地士兵后背烤得炙热,头发变得卷曲,洪堂军队地将士们也没有变成一盘散沙,去抢夺那城门口的逃生通道。
而正是因为洪堂军队地行进有素,使得在大火蔓延全城之时,几乎所有入城地洪堂将士,都安全地撤离出了这片火海。
至于引发这一场焚城恶举地孔真会,带着他那最后的两千儿郎,在火势大起之后自南门而出,义无反顾地打开南门,朝着南门外地洪堂阵地发起了决死冲锋。
最后,两千莱芜县城明军守将,在给予了南城洪堂军队三百多伤亡以后,全员阵亡,少有幸存者。
“陛下,末将已然尽力了!”
被十余名洪堂战士围住,一副要将其活捉姿态的孔真会,最后带着满腔的热血与遗憾,刎颈而亡。
城外眼看着熊熊大火燃烧,经久不息地孔有德,闻听南城最后战果,以及孔真会这位同姓自刎消息之后,沉默良久,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找个地方,好好将他埋葬了吧!”
虽然双方彼此敌对,但是如此悍勇而知忠义的将领,总是值得孔有德他们去尊敬与佩服的。
367 殡天()
千年古都洛阳,此时已是一片残骸,到处都是硝烟地气息。
洪堂第一军第二军汇集而成的中路渡江大军十一万将士,是洪堂三支渡江大军中,规模最为强大的,但是同时也是与大明军队厮杀最为惨烈的一支。
第一军军长尚可喜作为联合大军的主帅,负责了这一次地渡江行动,而第二军军长肖秀荣则作为联合军副帅,与尚可喜一同协同指挥这支军队。
在他们面前的,是大明朝名帅,镇压了张祥忠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大明川陕巡抚总督孙传庭。
此时的孙传庭督师,已是满鬓如霜的老人了,这些年的东征西伐还有无休止地脑力计算,更是让其额角的头发掉光,形象未必如人之意。
但是不可否认,此时的他身上那一股肃杀之气,还有无形之中透露出来的那种沉稳气质,哪怕此时他们大军被逼撤离千年古都洛阳,明军上下因为有他的存在,却是没有产生太多的波澜起伏。
洪堂军队依旧使用炮火开路的无解手段,毫无顾忌地在有着无数千年古迹的洛阳城外开火,但是吸收了无数次教训的明朝军队,在孙传庭督师地带领下,虽然城墙上零星地炮火,无法给予洪堂军队太多的麻烦,可是他们在躲避炮雨侵袭,以及炮击之后及时回防上,却也有了几分后世二战时期阵地作战的风情。
“真是可惜了!”
二十万明朝大军,以洛阳城高大城墙作为防御工事,愣是阻挡了尚可喜洪堂两军地攻势两个多月。
特别是在巷战之中,明朝军队利用逐渐完善起来的防御工事,以及大明王朝不惜代价所培育出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神机营将士,愣是让洪堂军事付出了四万余人的代价,才讲明朝军队赶出了洛阳城。
当然,明朝大军的损失,必然比洪堂军队要高处太多,连同洪堂军队俘获的、自己溃散逃亡的,最后撤出洛阳城的明朝军队,已是不过十一二万人左右。
好在,督师孙传庭有着足够的冷静,也不怕担待丢失洛阳的责任,在城中巷战一步步被侵蚀,最后已然无法立足之下,他却是义无反顾地下达了撤军洛阳的决定。
只要有着足够认识地将领,当他们面对强大而先进地洪堂军队之时,总是能够想到一块儿去,那就是针对洪堂军队地短板行事。
能够在洛阳城消耗洪堂军队四五万军队,在孙传庭督师眼中已经很值得了,哪怕明朝军队所付出地代价更加惨重。
孙传庭惋惜地地方在于,他们洛阳攻坚战之初,还是对洪堂军队的实力预估不足,故而如今洛阳城还有周边村落百姓,还有超过半数没有逃离,当孙传庭他们军队撤出之时,也就意味着这些超过数十万数量的百姓,成为了洪门的子民。
不管是洪堂军队,还是大明溃军,在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交战之后,也不会再有更多的动作了,他们彼此都需要休整一番。
其中,洪堂军队需要清理巩固一番洛阳城周围城池据点,将洛阳城彻底掌握在己方手中。
而明朝溃军,则在孙传庭督师地带领下,继续往南回撤,除了需要重振一番溃散士气以外,同时来自应天府的一个噩耗,逼得孙传庭不得不迅速赶回王都。
崇祯皇帝自信王时并未想到,自己能成为那把紫禁皇城龙椅的主人,然而世事无常,喜从天上降,谁能想到天启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留存,最后却是白白便宜了他这位皇弟了。
自登基到到最后弥留之际,崇祯皇帝在位已经有二十六年了,在明朝在位皇帝时间当中,虽然排不上前三,可是也算得上历时日久。
不过幸运者是他,不幸者却是大明王朝之百姓,在他在位这些年里,农民起义不断,关外女真蛮族入侵,再到各种天灾,却是让崇祯皇帝朱由检屁股底下那张龙椅格外地硌人。
不能说崇祯皇帝不够努力和专心,在他任上搞定了在民间和文人阶层中怨声载道地魏忠贤阉党,同时他付出沉重代价还镇压铲除了大西、大顺这两个自他任上所崛起地农民起义军。
可是毕竟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身上,处于小冰河时期,又有数百年皇朝积弊的存在,就算崇祯皇帝再是三头六臂,聪慧过人,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炊,回天无力啊!
当然,他更悲哀地,是遇到了从后世穿越而来的那只蝴蝶,虽然没有带来后世那些先进地技术,可是李天养沉稳地性格,还有这个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丰富财富,让洪门这个势力,如同开了挂一般,愣是在明朝眼皮子底下成长起来,成为了远比只知道逞匹夫之勇的大清女真,更加强大也更难对付地势力。
多事之秋,只能用这个词语形容崇祯皇帝在位这二十六年里所经历的一切,不过从崇祯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这一天起,属于崇祯皇帝的时代,就此告一段落了。
“陛下殡天了!”
刚从洛阳战败而归,在许州府停下脚步地孙传庭,却是等到了原本准备前往洛阳的一封加急秘书。
本以为朝廷消息如此灵通,自己洛阳失陷不过一旬不到,朝廷不但知道了他们失败消息,甚至还派人来对自己表达不满了呢!
可是看到前来送信的密使,脸上带着的悲意,孙传庭的心咯噔一下子提了起来,总觉得是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
等到信使交出朝廷文书,孙传庭只看了开头几个字,便眼前一黑,颇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这真是天要亡我大明啊!!”
除此之外,孙传庭便再也无有其他想法。
“传令三军,陛下殡天全员素缟!!”
“本官需要马上进京,去送陛下最后一程!”
与其说是送崇祯皇帝最后一程,倒不如说孙传庭必须回京坐镇,避免京中无有主心骨时,出现任何问题。
368 建隆()
崇祯皇帝之死,其实朝廷与后宫早就有所准备的。
早在年初之时崇祯皇帝突然昏厥以后,他的意识便时醒时昏,一直在靠宫中太医所用药贴吊着命。
崇祯皇帝所患之病,正是古人闻之色变的中风之症,其实在太医症断出此症之后,大明内阁便开始为其后事坐起准备来。
帝王陵寝倒是不用内阁大臣们担心,早在崇祯继位之初,朝廷便已经在开始为其修建陵寝,二十余年来早就已经竣工了。
而大臣们需要准备的,其实是崇祯皇帝归天前后,要让整个朝廷政权安然地交到太子朱慈烺手中。
崇祯在世之时,其性格原本久强势,在王都南迁之前,朝堂上内阁大臣首辅等位置却是源源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在其手中皇权空前集中。
虽然随着王都南迁应天府后,崇祯皇帝逐渐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如顺天府京师之时那般肆意打压底下谋臣,可是多年积威,也让底下臣属们做事之时,无不战战兢兢,惶惶恐恐。
好在在他中风之后,无法视理朝政,太子朱慈烺逐渐开始在大臣们帮助下监国,却也让崇祯帝的去世,没有造成太大的政权风波。
但是,朱慈烺虽然据太子之位二十三年,可是在他身边还有永王朱慈炤、灵王朱慈焕等竞争对手存在。
太子朱慈烺由崇祯皇帝原配周皇后所生,又是长子于情于理都能算是根正苗红地嫡长子,继承皇位顺理成章。
可是永王朱慈炤、灵王朱慈焕背后,是崇祯皇帝最为宠信地田贵妃所生,在田贵妃背后,又有势力不算小的官宦世家帮衬。
田贵妃也知道,此时若是不争上一争,那么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她跟她的三个皇儿想要再在宫中相见,那便是千难万难了。新81更新最快电脑端:/
哪怕明知道争夺皇位地可能性不高,朝中支持太子与支持永王的势力之比在二比一左右,可是田贵妃以及她背后的势力,却是还想再搏上一搏。
皇权之争,从来都是极危险,同时又是有着丰厚回报的事情,故而哪怕是已经位极人臣的六部大臣们,都难免深陷其中,使得朝堂上出现了一番波澜。
头顶着太子太傅这一头衔的孙传庭督师,在接到皇帝驾崩的密信之时,同时还接到了朝中内阁首辅大臣姜逢源地求援之信。
首辅姜逢源本就是太子之师,在东宫侍班之时便是讲师之首,后来崇祯皇帝中风之后,将其提拔刀首辅之位上,其实便已经清晰告知外界崇祯皇帝地选择了。
奈何永王的座师也非等闲,乃是朝廷户部尚书钱谦益,作为东林党徒的他在朝中的势力不可小觑。
因而,眼见着朝中帝权之争不稳之际,首辅姜逢源首先想到地援手,便是远在洛阳督战地大明太子太傅孙传庭老大人。
只要手握大明过半兵力地孙传庭督师坐镇王都应天府城,旗帜鲜明地表达对太子地支持,那么朝廷之中些微地党争便将就此打住。
孙传庭督师也是知道姜逢源首辅所担忧的原因,故而哪怕此时许州府尚且不稳,军中将士还未从之前战败时恢复过来,他也不得不快马加鞭往应天府城急赶。
孙传庭很清楚,此时的大明朝廷绝对不能再发生任何动乱了,否则的话占据了北方半壁江山,已经打过黄河地洪堂大军,将会趁机继续推进,彻底覆灭大明数百年基业。
应天府在迎来了大明朝最有威信和能力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