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海风云 >

第667章

明海风云-第667章

小说: 明海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事无巨细地告知了对方,而何三江同时也将自己真正的打算,以及洪门大本营对他们的知道书写给了对方。

    通过不见面的交流,双方早就不为人知地做好了彼此能做的一切,何三江邀请彭志海等人一行在何家军军营当中辗转一圈,而彭志海则装模作样地将孙传庭给予他的答复委婉道出。

    “我军最终底线,便是保证我军如今在曹州的地盘所属不受明朝其他军队滋扰,同时所获军粮按时提供我军。”

    何三江最终给予彭志海的答复,依旧没有丝毫退让,在让彭志海所带来之队伍亲自参观了何家军的军营以后,他相信这些人回报给孙传庭的信息当中,不难得出己方实际有着让山东一省完全变天的实力的。

    “这不可能,我大明立朝数百年,除了皇家亲王之外,从无跟尔等一般肆意妄为之武将!”

    彭志海也是断然否决,这是他们两人私底下商议所得出的结论,他此番来意其实是要看看何三江所言之归驸是否可信,因此此时让何三江谋求大上一点,其实更能体现他的诚意来,否则以他近十万大军之将领,不声不响地归驸大明而无有追求,那才会让大明人感到不安。

    一场会面最终不欢而散,但是在彭志海随后带回去的汇报,更让孙传庭他们放心一二。

    此时黄河以南的大顺军队已经数次开始试探起江北发明军队之实力,虽然经历了何三江突然的背叛,让大顺军队未战便受到了一场沉重的打击,也消糜了晋中不少将士们的士气,可是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大军不好生干上两场便即打退堂鼓,对于军中士气之影响,不啻于一场大败仗。

    故而,此时等孙传庭虽然关心山东曹州之何三江所部动向,但是其更多的注意力则是落在了黄河南岸越来越多的大顺军队。

    连饭大战下来,大顺与大明朝军队互有损伤,不过相较而言大顺朝损失更多一些,毕竟黄河天堑在此,对于防守方而言却是更有利得多。

    但是几次交战,同时也暴露了明军将士的一个重大破绽,那便是其兵力实在少了一些,想要严防死守漫长的黄河一线边关,却是让孙传庭所部二十余万将士有些难受。

    当然,毕竟大顺军此番数次试探也不过动用了不到十万规模的军队,对于孙传庭麾下大将来说,固然有些压力,但也不至于在一开始就叫苦。

    只是这大顺军队的突破口并没有放在开封、洛阳一线更接近主力军队所在之位置,而是突然发难出现在三门峡等最险要之地,以及黄河以西偏远四代,打了驻守其地的一干大明总兵们措手不及,虽然并未带来实质性等突破,但是也让几个疏于防范的总兵们吓得够呛。

    其中却也跟孙传庭布置军略的方向有干系,因为在这些险要或相对偏远的地方,孙传庭他们认为对方并不会从此突破,使得布防其中的兵力却是相较洛阳、郑州、开封一线的兵力差上太多了,才给自己带来了一场虚惊。

    不过随后孙传庭重新调整方略,让沿河一线的兵力部署更加合理,使得未来沿河一线的战线更加平均,同时却也削弱了主力战线的兵力。

    “大人,此举万万不可啊,我朝自古以来,有几位将军大臣能有此等待遇,若是开了先河,未来恐怕却是会给后人们带来深恶影响!!”

    孙传庭的一干谋臣和文官,在听闻彭志海归来之后汇报何三江更加详尽的条件之后,首先跳了出来提出反对。

    前朝历史有着太多教训,让文臣们警惕的,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大元末期尾大不掉的各方将领,无一不是像如今的何三江一样,掌握了一地的军政民生,成为其中的土皇帝,如何不让文人们警戒。

    而且,大明朝自洪武帝之后就开始尊文抑武,到如今向当初文臣袁崇焕不问而斩同等官阶的武将毛文龙之举,其实不在少数,若是开了这个先河之后,岂不是意味着这武人等地位又将重新尊贵起来,成为根他们文人同起同坐的存在?

    文人当中,像孙传庭、孙承宗这种有智谋远略的文人已经很少了,虽然大家需要依靠武人来保障国家安危,身家安全,可是内心里,他们却是很少看得起那些粗鄙不堪、不知规矩的土老冒的。

    反倒是左良玉、邓玘之流将军,对此却是没有太多意见,虽然脸上大家都有些不忿,可是内心当中却也不无开始期待起督师的选择。

    乱世当中,说实话对于他们这些武将来说,就算真的未必有那不轨之心,可是他们也同样希望手中权力能更大一些。

    特别是在战事当中,很多战机都是转瞬即逝的,若是耽误一二其战局走向又会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武将头上却又有着各自等上司,其中不少人都是不谙军事的文人,以外行指导内行,让这些在生死战场上摸爬滚打的一干大将们,没有因此少吃亏。

    此番何三江所求之事固然有些妄想,但是却也是为这些武将们做了一次试探,看看能否因此为武将们开个先河。

    其实,大明朝到如今已经是风雨飘摇了,虽然明面上各地皆有督师指导战略,可实际实际上早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听调不听宣的大将之流。

    这里又以远在大洋之上的澎湖水师李天养为首,而紧随其后的又是名义上挂靠下山东巡抚麾下,实则却是独立在外的东江镇尚可喜他们一支等。

    这两支军队,其实都跟李天养有关,可是他们至少在面子是哪个做的极好,该尽的职责却是从无懈怠,又懂得韬光养晦之计,让人抓不住把柄,不落口实,却是过着逍遥一方的美事。

    而如今何三江将这条件摆在了明面上来作为筹码,让文人和武人都不由为之关注,却又是另外一场闹剧。

    “以末将亲眼所见,何三江此寮手中兵力其实足以捣乱整个山东,若是其兵略指挥得力的话,怕是整个山东也会是其囊中之物。”

    “末将暗中走访过几个有些关系的何部头目,从其口中收买了些情报过来,听说其部原本就在曹州布置有暗手,年许的发展下早就在当地有了一万有余的兵力,这也是何三江此人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曹州一地的缘由。”

    “以末将观察,此人野心不小,但却也是有情有义之辈,此番归驸之意也有六七分诚意,但是却得大营对方之条件方可。”

    既然早就跟何三江暗地里通过口实,对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彭志海早已心知肚明了,此时所说却是为了帮助何三江取得更好的待遇,让其能更取信与孙传庭。

    “当然,依末将看来,其实对方也不无漫天要价之嫌,大人也大可坐地还钱,与对方好生杀杀价嘛!”

    

第1348章 失算了() 
孙传庭还想撑上一撑,同时在心中好生思量一下得失,他的前任当中熊文灿的下台被追责,就跟四川张献忠降而复反有着极大关系,此时的孙传庭可不希望自己重蹈熊文灿的覆辙。

    而且,相比熊文灿当初只是诏安张献忠有所不同,此时何三江所想要的特权还比当初战败而降的张献忠还要多,很多要求都是大明建朝以来所没有的,故而孙传庭更得慎重慎重再慎重。

    然而,何三江却是不给孙传庭考虑的时间,他在彭志海获取禀报孙传庭己方态度和要求之后,没过多久就再次悍然出兵,虽然兵锋避开了山东最为重要的济南府等地,但是却也占据了济宁州及其辖下三县城,并入己方的统治当中。

    听闻何三江等人突然发起的攻击,面对山东巡抚一封封加急求援的文书,孙传庭一边派人知会质问何三江其意何在,一边却也不得不承认,必须当机立断,做出抉择了。

    最终结果是,在大顺军队持续不断的试探军事行动的情形下,想要保证京师大名府方面的安全,孙传庭此时面对何三江传来的压力时,便也只能让步了。

    当然,其间由彭志海带领着的特使队伍,再一次进入到何三江他们的曹州城,正式与对方磋商条件,进而还是让何三江做出不少让步。

    比如何三江保持现有的地盘不再扩张,其中军备方面的问题由其主导,麾下武将由其任命,而相的在应名义上何家军所部依旧归属与山东巡抚指挥,山东农民暴动、山匪肆掠等武事由其镇压平复。

    其余林林总总,倒也算是让彼此双方都能够接受,进而最终达成了协议,当然,这协议却也只能是私底下进行,不能公之于众,而孙传庭需要做的,则是将这一份诏安文书让朝廷认可。

    其间,孙传庭花费了偌大的力气,同时向自己在朝廷的盟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不知道在崇祯皇帝心中降了多少分,记了多少帐了,但是最终还是让何三江一部的诏安文书获得了朝廷等认同,最终送到了何三江他们手中。

    大张旗鼓将诏安文书送到何三江一部,自此以后少了一位反出的大顺龙湖将军,多了一位大明龙虎将军暨曹州总兵官何三江。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大顺朝终于彻底歇了想要北上攻打大明等计划,转头将更多的兵力部署在河南与曹州之间的边关,似乎有着要找何三江讨个说法的意思。

    怨不得大顺军队对原本的同伴、如今的对手如此敌视,甚至超过了他们一心想要谋夺人家江山的大明,实在是这何三江无论作何选择其实都好,但是偏偏选择了一个最让李自成难以接受的大明朝。

    当初何三江突然的反叛,让从来没有想过何三江会反叛,自以为其忠心耿耿的李自成心里受挫严重,他自觉对于何三江的栽培不小,对其封赏也是大方的紧,以为对得起这个弟兄了。

    然而恰恰就是这个之前忠心耿耿,从无懈怠和怨言的属下、兄弟,在自己正想要大展宏图、称霸天下的时候,从背后给了自己一枪,虽然明面上大家看起来好聚好散,何三江反叛之后也修书一封给李自成解释他反叛的理由等等,可是何三江的反叛带给刚刚建立起来的大顺王朝无形的损失,却是极大的。

    一支军队在战场上的实力,除了兵员的个体素质以外,气势和意志上的因素也是极为中高的,当初大顺军队之所以时常战败,即便拥有着极大等数量优势也敌不过不及己方数量几分之一的大明军队,就在于大顺军队的战斗意志不强,一开始就处于劣势。

    好不容易这些年大顺军队在何三江、刘宗敏等大将努力下,逐渐弥补起麾下军队的素质,又在一次次战斗当中取胜,让军队拥有了一股之前所没有的自信和意志,却随着何三江这个在大顺军队当中有着极高地位的主将反叛,让军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等自信和意志,却又出现了动摇。

    而在大顺国内,何三江这个李自成肱骨之臣的反叛,不仅是让不知深浅的王国百姓人心惶惶,就连大顺国中的官吏大臣们,也不无开始对大顺过的前途产生怀疑和犹豫,出现了无数看不见的裂缝。

    这些都被看在了敏感的李自成眼中,让其对何三江这个曾经看重的下属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以泄心头之恨。

    若说何三江反叛出去,自立门户也就罢了,大不了在李自成心里将其视作了另外一个张献忠,大家彼此互不干涉也就好了;可偏偏如今何三江唉反出大顺之后没多久,转头便加入到了他们大顺的唯一敌人……大明麾下,这却使得李自成最后一点理智被消磨殆尽了。

    何三江如今所在的曹州,相比之前江北的濮阳而言对于大明王朝的威胁更小,毕竟有黄河天堑存在,但是对于大顺来说,彼此之间毗邻的地盘却无天险阻隔,何三江所部驻扎之地直接威胁了大顺东部防线,可比之前疲软的山东驻军有着更大的威慑力。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让大顺皇帝李自成一改之前与北方女真蛮子之间的协议,转而将手中聚集的兵力分出大半,浩浩荡荡地往东线驻防,一副要跟何三江这个昔日手下一决生死的姿态。

    面对此情此景,坐镇黄河北岸的孙传庭却是笑开了花,至少自己冒着巨大风险收编了何三江所部,却这么快为自己和大明朝带来了不错的结果。

    不管接下来大顺朝与何三江一部谁胜谁败,对于大明朝和督师孙传庭他们来说都是最后的坐收渔利之人。

    而另外一边的何三江和白玉山他们,却是有些头疼了,他们却没有想到,本是一场正常的站位选队而已,落到了李自成这个没有真正接受过正式军事教育的大老粗面前,很多时候面子上的损失反而比未来的前景更能驱使对方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第1349章 故主与故吏() 
面对滚滚而来的大顺军队,何三江他们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