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狂潮 >

第3章

大明狂潮-第3章

小说: 大明狂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瞒唐叔、汪叔,方才管家福爷爷已经跟我大略说过客厅之中两位叔叔的争执,对两位叔叔的好意,阿烈也非常感激。”

    “两位叔叔不以阿烈年幼、毛家颓废,真心为我考虑,阿烈铭记腑内!”

    “这件事情,阿烈是这么考虑的。”

    此话一出,唐顺之和汪直便神色一凛,专注起来。

    “两位叔叔的提议,都是真心为阿烈考虑,但却都有好处、也都有坏处。”

    “首先是唐叔的提议。以唐叔荆川先生的名、名满大明的声望、文武兼备的才学,确实能够保证阿烈的安全,并且能够将阿烈教导成一个优秀的人。”

    “但是阿烈还是有自知之明,以阿烈的相貌出身,恐怕是终生无望仕途。以我大明朝堂现在的情况来看,哪怕阿烈有再高的才学名声,光凭眼睛的颜色便注定不能参加科考。”

    “再说汪叔的提议。虽然大海之中凶险万分,但是我阿烈还是有着足够的自信在大海之上挣得一线生机。”

    “不过,阿烈现在尚且年幼,身子还未长全、才智尚未成熟。就算是能够在汪叔的扶持之下,能够取得一些成就,也怕是一时锦绣,过后必然成为过眼云烟。”

    “阿烈想,若是能够将两位叔叔的提议糅合起来,取其好处、避其坏处,岂不是更好一些?”

    “所以,阿烈是这么想的,先跟唐叔学习上几年,一边为父兄守孝、一边将自己的学识再提高些。等守孝期满,再看情况决定是留在大明还是出海。”

    “阿烈这么想也是出于无奈,毕竟阿烈虽是大明之人,但是相貌却与我大明之人差异明显,注定不能为我大明所容。”

    “过几年后,若是还能容于大明,则阿烈便留下,照护毛家众人。若是不能容于大明,则还要仰仗汪叔帮忙,带着毛家众人出海寻条生路。”

    “阿烈浅见,还望两位叔叔不吝指正。”

    说完,毛烈看向了两位叔叔,眼光之中流露出忧虑的神色。

    话音落下,室内却是一阵沉默,唐、汪两人都在思考着。

    过了一会,唐顺之先是一拍掌:“妙!妙!妙!”

    “阿烈的想法真是奇妙!”

    “我之前还在想着,阿烈年纪尚幼,现在出海太过危险,最好还是跟在我身边学习。但是等阿烈过了守孝期以后,我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毕竟阿烈的眼睛异于汉人,哪怕是学识再高也无法参加科考。”

    “而无法取得功名,毛家现在的田地产业就根本不能得到保全。”

    “若是按照阿烈的想法,三年守孝期内,除非是毛家主动出让,田地产业这些是有极大的把握保全下来的。毕竟那些官宦势族也要顾忌名声、不会做出过分的欺压举动来。”

    “但是一旦三年守孝期满,那些眼红毛家钱财土地的官宦势族就会纷至沓来,哪怕是有我唐顺之以及王学门人照拂,也难免会被他人所趁。”

    “毕竟只要拿阿烈眼睛的颜色发难,我们就不好大力保护。”

    “有了这三年时间的转寰,毛家就算是田地无法保全,但是财物那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全。”

    “而阿烈先在三年的守孝期间,跟我学文习武,等到守孝期满,他必定会成为一个大才。到时候,就算是阿烈不能容于大明、无奈出海,也能帮上汪帮主更大的忙。”

    “我保证,日后阿烈便是我的关门弟子,这三年的时间里面,我就教他一个人,将我自己的学识武艺全都倾囊传授给他。”

    “依阿烈那令你我都欣赏不已的资质、如此绝佳的心性,还有之前打下的基础,三年之后,哪怕他不能成为阳明公那样的人物,成为我唐顺之这样的人物还是轻轻松松的。”

    听了唐顺之的话,汪直却是身体一震!

    “荆川先生竟然拿阿烈和阳明公相比较?”

    “那当然!”

    唐顺之斜了一眼,不无夸耀地说道:“你见过不到十二岁就已经精通四书五经,并且还涉猎许多杂学之人么!?而且,阿烈还把海上所需的驾船、火枪、佛郎机炮都已经精通了呢!”

    “你汪帮主久国内,不知道现在这江南学子们的情况。”

    “我唐顺之可是知道得紧呢。”

    “江南这些还没有取得功名的学子中,能够如我唐顺之之眼的,出了海峰之外,也就只有莆田林兆恩和泉州林载贽了。”

    “其中,莆田林兆恩现在也已经三十出头了,累次参加科考却一再落第了,能否取得功名还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泉州的林载贽,倒也天资聪颖,年岁比阿烈大,好像是比阿烈大十一岁吧,年纪轻轻便屡有惊人之语,未来也被大家看好。”

    “不过,依我看来,这两人的资质还是要比阿烈稍弱一些呢。”

    “要不然,以我唐顺之挑剔至极的眼光,能费这么大的心思来想要把阿烈带在身边教导么?”

    汪直再沉思了一番,咬了咬牙说道:“既然荆川先生如此看重海峰,我汪直也不是那么不顾阿烈未来成就的人!”

    说着,汪直站起身来,深深地对着唐顺之躬身道:“那就拜托荆川先生,好好教导阿烈!”

    “不管阿烈守孝期满后是否出海,只要他能够有足以自保的实力,汪直这里就感激不尽了!”

    唐顺之连忙也站了起来,将汪直扶起:“汪帮主礼重了!我王学门人向来是热心教学,见到阿烈这块美玉,焉能轻易放过?能够将阿烈教导成人,也是我唐顺之梦寐以求之事呢,何来言谢之举?”

    两人站在地上,相视一笑、达成了默契。

    毛烈坐在床上,看着两人如此融洽,也是心中松了口气。

    唐、汪两人,都是对自己非常亲密的长辈,毛烈深怕自己的想法会得罪其中的一位。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忧可以消去了。

    于是,毛烈开口说道:“以目前的情势看来,毛烈和毛家的未来还极有可能能是在海上,所以汪叔也不必计较海阿烈现在不能跟随您出海。说不定还不等我三年孝期满了,毛家就会被那些眼馋财物之人逼迫出海呢。到时候,阿烈就要仰仗汪叔帮衬了。”

    汪直畅声笑道:“好!到时候,汪叔必定亲自前来迎接!只要你阿烈出海,你汪叔现在说的话还管用!做我义子,为我徽帮少帮主,咱们在大海上闯出一片天来!”

    毛烈也是一笑:“这个,等毛烈出海后再说吧。”

    “也好,现在确实是为时尚早。”

    汪直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吧,汪叔我这次来得匆忙,而且也没想过荆川先生也来、没能带你出海,所以也就没带什么东西。”

    说着,汪直探手入怀,取出一个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赤红色丝质物品来:“这是我的船旗,也是令徽帮的五峰旗。”

    “汪叔下次来的时间根本无法说定,也不能保证在你守孝期内再次上岸来见你。所以,特留下这个信物,到时候若是你受形势所迫而决意出海,就拿着这面旗到慈溪顾家顾家向我通报,届时我必定亲自前来迎你出海!”

    汪直将手中旗帜放到毛烈手中:“时候已经不早了,汪叔我就不再多留,先走了!”

    说完,汪直再向唐顺之一拱手:“荆川先生,阿烈就拜托给你了!”

    唐顺之也拱手回道:“汪帮主放心!顺之必会尽心竭力、护佑阿烈安全!”

    毛烈连忙下床,对着汪直深深一拜:“现在情势莫测,毛烈就不留汪叔盘桓了,汪叔也多加小心啊。”

    汪直将毛烈扶起,慈爱地抚摸了下男孩的头,便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见汪直离开了房间,毛烈才又对唐顺之一躬身:“以后,毛烈就仰仗唐叔了。”

    “还请唐叔再盘桓几日,容阿烈将这城内事情打点完毕后,再回毛庄老宅守孝学习。”

    唐顺之点头道:“嗯,你这大病初愈,也该再修养些时日的。我这边反正也是无事,多盘桓几日也不打紧。”

    边说,唐顺之边把毛烈按到了床上:“去留事情已了,阿烈你就再躺下休息会吧。我自己去客房休息便好。”

    说罢,唐顺之也离开了房间。

    房门闭住,躺着床上的毛烈却是小声地自言自语道:“这个系统是怎么回事呢?”。,!。请

3。回乡() 
翌日,天气虽然不再飘雨,但却依然是阴沉沉的。

    毛烈将管家叫到了书房之中。

    “福爷爷,我昨日的决定是留在宁波,一边为父兄守孝,一边跟在唐叔身边学习。”

    “只是守孝以及学习的地方,却是这宁波府毛宅之中,而是在毛庄老宅。”

    “所以,我觉得还是把这毛宅出兑出去的好。”

    “主人,这毛宅可是故去老主人和大少爷的心血啊,您就忍心把它卖掉?”

    管家眼眶通红,艰难地问道。

    “唉。”

    毛烈长叹一口气:“我岂能不知?这座宅院,也是我生活长大的地方,我也不愿把它卖掉啊!”

    “可是不卖又能怎样呢?凭着我们这些老幼,能维持住这座宅院么?”

    “福爷爷你也知道,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有多少人对咱们这座宅院垂涎不已了?就比如说那被汪叔他们灭掉的余姚谢家,仗着是文正公谢迁的后裔,早就对咱家这处宅子虎视眈眈了,来咱们毛家找事不是一次两次了。”

    “要不是父亲和兄长两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父亲的知交叔伯们照拂,这座毛宅恐怕早就被那些权贵势族强取豪夺去了!”

    “现在父兄去世,我毛烈又还是一个孩子,家里也没有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了。”

    “所以,这座宅院是想保也保不住了啊。还不如主动壮士断腕,将它托付给一个可靠的买家,日后还能尽量保住这座宅院的面目,不至于我父兄的心血被糟蹋。”

    “唉。”

    管家也是长叹一声,知道如同家主所言、毛宅确实是无法保全下来,顿时神情一暗,颤巍巍地说道:“是,老奴听主人的。”

    “那店铺呢?”管家追问了一句。

    毛烈稍作思考,便说道:“店铺先留下来吧,毕竟庄子里的东西还是要通过咱们自家店铺出售采买什么的。而且,有个店铺在城里,也能给庄子里捎买些东西。”

    “家里的仆役丫鬟,愿意跟我们回毛庄的,就等宅子出兑后跟我们一起走。不愿意去的,就发放双倍薪水、遣散了吧。”

    “诶,老奴下去就办。”

    毛烈吩咐完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道:“福爷爷,就先这样决定吧。你先去询问人们的去留,然后就让愿意留下来的人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乡之日吧。”

    “我去找唐叔把出兑宅子的事情说一下,唐叔交游广泛,应该可以帮忙找个可靠的下家吧。”

    “对了,唐叔现在是在草堂里看书吧?”

    “主人!”

    管家连忙伸手把毛烈拦住:“主人,你这刚刚痊愈,外面又是个阴天,就不要出去受风了。还是老奴去吧。”

    毛烈轻轻把管家的手臂推开:“福爷爷,你是看着我长大的,我的身子如何你还能不知道?昨天那是个意外,谁能想到突然响了个炸雷?”

    “没事的!”

    说着,毛烈大步走了出去。

    看着家主的背影,管家无奈地摇了摇头,也出去召集仆役们了。

    阴沉沉的天气下,毛宅显得愈发的幽静。

    沿着古朴典雅的砖木长廊,经过了假山、亭台、池塘,毛烈来到了一座两层的楼前。

    “东明草堂”,是这座两层建筑的名字,也是毛家藏书的地方。

    毛家已故的主人毛相以及大公子毛明,都是进士出身,以博闻强记名扬宁波。父子两人收罗的万卷书籍,便妥善保存在这座东明草堂之中。

    的书籍藏卷,也使得江南一带的读书人们趋之若鹜,也是名满大明的荆川先生唐顺之经常到毛家、一住就是数月的原因。

    说是草堂,却是砖木结构,风格厚重朴实。

    步入大堂,就看到八仙椅上坐着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正是毛烈要找的唐叔、唐顺之。

    听到脚步声,唐顺之抬起了头来,见是毛烈,便把手中的书放下:“阿烈,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让你再多修养几天吗?”

    毛烈走到唐顺之面前一躬,然后坐下:“唐叔,阿烈有个事想跟您商量下。”

    “哦?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拖着还没完全恢复过来的身子就来找我了?”

    “是这么回事。”毛烈把自己想要卖掉毛宅的想法以及原因跟唐叔细细讲述了一遍:“阿烈想着,唐叔交游广泛,或许能帮阿烈找到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