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娘子是白素贞 >

第35章

我娘子是白素贞-第35章

小说: 我娘子是白素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整好琴弦,许仙开始拨动琴弦弹奏起来。

    不管眼前这个少女是小青还是岑姑娘,他都无意纠缠下去,他心里只有白娘子,已经成亲。

    小青初始还兴致勃勃地听许仙弹琴,觉得许仙简直是她曾经想象中的完美郎君。只是听着听着,她渐渐察觉到琴声不对,竟隐隐有离别之意,相互珍重等等。

    一时间,她瑶鼻泛酸,泪水在眼眶打转。她微微昂扬俏脸,深吸一下鼻子,不让清泪溢出来。

    “是啊,他已经是姐姐的人了,我又怎么能再有妄念呢?”

    终于曲终,小青脸上努力挂上微笑,拍手笑道:“许公子,好琴艺。”

    许仙走回来,重新坐下,拱手笑道:“见笑了。”

    小青端茶一杯茶,美目对着许仙道:“此次请公子相见,只为向您道一声喜。另外,也是为了告别。家乡族人来信,让妾身回去。恐怕以后再也没机会到江南了,也再无缘与您见面了。”

    “这茶,妾身敬您。”她说完,不等许仙反应,立即把茶饮尽。

    许仙点点头,举起茶回敬道:“我也敬你。祝你找到一个好归宿。”

    彼此喝完这杯茶,小青站起来,许仙也跟着起来。

    两人离席走出案几,面对面相对,小青道:“许公子,很抱歉,家族前来接妾身的马车已经等了许久,妾身得走了。”

    言罢,她款款向许仙行了一个万福。

    “保重。”许仙拱手作揖回礼。

    末了,小青展颜给了许仙一个微笑,然后款款离去,留给许仙一个美丽的青衣长裙背影。

    (本章完)

第64章 祭拜文庙() 
次日,知府何刚在府学举行宴会招待通过府试的书生,既是慰劳也是勉励。

    在进入府学大门时,许仙无意中遇上王允,或者说王允故意在大门截他。

    王允拦住许仙的去路,脸色阴沉如水,目光充满仇恨。

    许仙虽不惧,但还是忍不住眉头微皱,因为他想不出这次王允挑衅的理由。

    王允的府试成绩他听说了,乙等榜第十一名,连甲等榜都没进,难不成还要怪他抢走案首不成?

    “许仙,这个仇本少爷记住了!等着瞧!”王允阴测测地恨声道。

    许仙恼火了,冷声道:“王允,别向一条疯狗似的乱咬人!你连院试甲等榜都没进,有什么资格争案首!”

    “哼,就是你害本少爷连甲等榜都进不来!”王允咬牙切齿道,“若不是在府试你抢了我的案首,卫重那个老小子敢装清高故意降我院试名次?!”

    卫重是江南道提督学正,身份非同小可,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身份等同钦差,舆巡抚平行,品级至少三品以上。王允居然敢直呼其名讳,甚至斥其老小子。

    许仙闻言,不禁呆了呆,不得不佩服王允的逻辑,这样都行。

    王允虽然拦截许仙,倒没有真的想闹事,说完这话后,他又狠狠地盯了许仙一眼,然后转身进入府学。

    今日是知府何刚亲自主持宴会,王允还不敢在何刚面前放肆。普通州府知府是正四品官,但临安府是陪都,所以何刚是正三品,而且是实权正三品,比同时三品官的卫重更有震慑力。

    王允走开后,跟在许仙后面的李同、唐旋等人为许仙发愁道:“唉,真是无妄之灾。汉文兄您和他根本没有交集,他却自己上门找仇来。”

    “欲戴华冠,必承其重。”许仙神态轻松地道,“无妨。”

    他倒不是故作轻松,实在是王允对他没什么威胁。

    首先,他背后有张景明这座大靠山,王允不敢明目张胆对付他。

    如今他已经大概了解清楚大晟国的政治生态,儒家势力比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大,皇权被压制得很厉害。一名大儒的分量虽比不上皇帝,但三四名大儒联合起来,皇帝都得避让三分。

    其次,他是临安府的小三元秀才,至少在三五年内,备受各方关注,只要自己不作死,谁要对付他,都不得不顾忌后果。尤其是王允这个皇亲国戚的身份,更加敏感。士大夫阶层正愁找不到负面事件攻击打压皇室势力呢。

    最后,只要不出意外,他基本确定是被选拔为贡生,以后不再临安城进学,而是在汴京国子监。汴京和临安城一北一南,距离遥远,他和王允几乎没有再遇见的机会。

    李同、唐旋等人见许仙如此从容淡定,不禁对许仙更加佩服。

    进入府学,按照名次,许仙自然坐在众书生的首位。宴会期间,少不了赋诗助兴,许仙很轻松地应对下来。

    宴会过后,再等两日,便是江南道学正卫重填写亲供安排新晋生员正式入学府学或县学。

    这两日里,他倒没有完全闷在客栈内读书,和李同、唐旋等人出去转了一圈。

    在一个高档酒楼吃饭时,许仙无意中听见人们讨论一些时事。

    比如说,当朝为了充实北方力量,临安城又有一批权贵将被下旨搬迁到汴京,而在大半个月前已经有一批权贵搬迁去汴京,包括公主驸马和重要大臣们的家族等等。

    这些人都讨论搬迁的事件上有些怨气,认为当朝这么做,早晚将临安城给抽空了,临安城从此衰落,繁华不再。

    “唉,我觉得最可惜的是唐驸马的大女儿。”其中一个人可惜地叹道,“听说唐驸马的大女儿年方二八,出落得如花似玉,跟天仙一般,而且聪慧过人。唐驸马一家都搬到汴京去了,这下便宜那些北佬了。”

    立即有人嘲笑道:“说得唐驸马一家不搬走,你就能娶人家的女儿似的,也不看看自己都几个小妾了。”

    “我儿子有机会!我儿今年二十,已经通过了府试,要不是运气不好,今年就已经考中秀才了!”那人立即大声道,很自豪的样子。

    这下立即招来更多人嘲笑:“得了吧?人家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管当今皇上叫舅舅的。皇家的女儿哪个不是赐婚的?不是朝廷重臣的子女或世家子弟,根本不能攀上亲事!”

    ……

    五月二十七日,江南道学正正式填写新生员入学名单,许仙和唐旋都不出意外地进入府学,李同则是县学。

    虽然许仙基本确定被选拔为贡生去汴京国子监就读,但贡生本来就是地方推荐给国子监的,所以许仙必须先进学府学,然后才能被选拔成为贡生。

    正式进学后,次日便是集体祭拜文庙。

    祭拜文庙仪式很隆重,整座临安城都进行了戒严,临安城所有主要官员都必须亲临参加,主持仪式的是坐镇临安城的大儒。知府等官员只能以儒家门下师兄长的身份进行观礼,只有配合的份,没有说话的资格。

    整个仪式的重头戏是祭拜至圣先师及诸圣先贤。而在祭拜过程中,秀才们获得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瞻仰五圣金身。

    原来在大晟国,非文庙不能供奉五圣金身,书院、县学、府学等虽都有专门供奉五圣的祠堂,但都只能挂画像。

    许仙和所有新晋秀才依照司礼监的指示对儒门圣贤进行跪拜大礼后,终于准许抬头瞻仰五圣金身。

    许仙把目光落在五圣金身上,立即感到五圣金身散发出无边的威严,耳边仿佛响起天地宏音,声音从九天之外传来,又高又远,声音高低起伏,浩瀚无边,念诵着圣贤之言。

    刹那间,他的精神意识仿佛脱离了本体,进入一个无法名状的空间,五圣的金身仿佛活了过来,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气象神韵,他们嘴巴翕动,念诵着他们的微言大义,教化苍生,洗涤灵魂。

    (本章完)

第65章 秀才回乡() 
从文庙出来,许仙察觉到自己发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其中最简单的是头脑似乎灵光了一些,对圣贤的微言大义自然而然地理解深刻了一些,总之感觉没白进去祭拜文庙。

    回到客栈,进入客房,许仙坐在案桌沉思一阵,然后站起来,走到客房中央空地,练起五圣桩来。

    五圣桩,以心中观想五圣神态气象为根基,在辅以固定的肢体动作,可智慧头脑,强健四肢躯体,培育胸中浩然之气。

    此番祭拜文庙,直接瞻仰五圣金身,许仙脑海里对五圣的印象清晰许多。

    所以,这次修炼五圣桩,他立即感觉与平常不同,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充斥全身。

    花了一个时辰,他把五圣桩修炼了一遍。

    仔细回味起来,他不禁露出一些笑容:“以前我修炼五圣桩不过是得了皮毛,如今算是略知一二,甚至勉强称得上初窥门径。”

    有过几日,在临安城的事了,许仙等人终于开始返程回钱塘县。

    由于钱塘县离临安城不远,包括许仙在内,院试之后一直与家里保持通信,所以他们动身回家时,家里都派来了马车。

    家景富裕的甚至派来了护卫,比如李同家里不仅派来了双马大马车,更派来八名护院保护李同顺利归程。

    此次童试,钱塘县总共十一人考中秀才,都约定一起回乡,所以队伍很大,浩浩荡荡一大群。

    由于是返程,又是凯旋,每个人都很轻松愉快,每日行程随意,走走停停。

    经过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休息,美酒、风味小吃、果脯等等往地上一铺,席地而坐,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去时两日的脚程,回来时生生走了四天。

    第四日下午,许仙等人终于远远看见了钱塘县县城建筑。

    而此时,整个县城都已经沸腾了。

    “秀才公回来了!我们钱塘县的秀才公回来了!”

    人们奔走呼叫起来。

    “我们钱塘县的案首回来了!大家快来看啊!”

    ……

    钱塘县今年的童试比往年要好许多,仅考中秀才的人数就比往年多出四名,更不用说还有许仙这个连中小三元的案首。

    所以,这次父老乡亲们观看秀才返乡的热情格外高涨,几乎万人空巷,都往城东门拥挤而去。

    知县杨政鉴于情况特殊,立即派出衙役维持秩序,免得踩踏事件,乐极生悲。

    城东门,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除了观看秀才返乡的人们外,秀才的家属都已经到了,做好迎接准备。

    “李捕头,李夫人,恭喜了。”李同的父亲李宗满脸笑容地拱手对李公甫和李许氏道。

    李宗是钱塘县衙门的户房典吏,主管赋税征收、催比、交纳、解运,仓储管理,民间房屋土地买卖、文契过户、纠纷处理,以及经办荒歉缓免赈济等事,权力很大。再加上李家是钱塘县根深蒂固的大望族,李宗的权势在钱塘县很大,即便是知县杨政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李公甫红光满面,拱手回礼笑道:“李典吏,同喜同喜。”

    “犬子信中提到,许仙对他此番童试考中秀才帮助很大。”李宗靠近李公甫小声说道,“你我同姓,又都在衙门共事,以后多亲近亲近。”

    “一定一定。”李公甫惊喜地道,“以后典吏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还叫我做典吏?”李宗假装生气道,“叫哥!”

    李公甫激动道:“是是,文宣大哥。”

    李宗身为户房典吏,望族李家下任族长,又年长李公甫十几岁,让李公甫叫他做哥,确实是抬举李公甫了。

    这时,一匹快马从东面道路飞奔到东门前停下,骑手从马上跳下,快步进入城门,冲到李宗跟前报告道:“报告少家主,小少爷及大队伍已到石清桥,很快就到城门。”

    “好!有赏!”李同高兴道。

    李同身后立即走出一位管家给报信的骑手赏了一锭银子。

    骑手高兴地退下。

    李同转身对身后所有迎接秀才们的家属扬声叫道:“各位,他们已经到石清桥,让我们一起出城迎接我们的好儿郎!”

    “好!”秀才们的家属立即激动地响应。

    李宗转身,对李公甫道:“公甫,我们一起出去。”

    “文宣大哥您先请。”李公甫哪敢与李宗并肩而行。

    李宗笑道:“这次你真的不能跟我客气。汉文高中案首,而且是小三元,是我们钱塘县的荣耀,迎接他的家属怎能落后于人?一起一起。”

    说着,他拉着李公甫的手,并肩走出城门。

    李公甫与李宗并肩而行,满脸红光,若是以前,根本不可能有这个待遇。

    秀才们的家属走出城门后,父老乡亲们也有许多人跟着走出城门,并且自动地站在道路两边等候。

    “鼓乐手准备好了吗?”李宗转身问管家道。

    管家立即道:“鼓乐手和喜钱都准备好,请您放心。”

    原来,家属队伍里,载着一箩筐一箩筐的铜钱,李公甫和李许氏也请了人帮忙挑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