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最佳闲王 >

第448章

唐朝最佳闲王-第448章

小说: 唐朝最佳闲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三零章:要人() 
    虽然很是不舍,但是李元吉的提议,大臣们还是全盘接受了。

    这跟李元吉的强势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李元吉虽然强势,但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意见的人。

    相反,在接受建议这方面,大臣们倒是觉得李元吉做的比其他人都要好。

    无论是之前的李渊,还是李世民,两人在这方面都有些不如李元吉。

    而李元吉这一次提出的要缓一缓,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过后,大臣们似乎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事情的确如同李元吉所说的那样,这几年发展的太快了,百姓需要停下来静一静,朝廷同样也需要停下来认真的思考一下,总结一下。

    一个时代的强大,看的并不是你自身到底有多强大,而是看你的纠错能力到底有多强大,只要纠错能力没有出现问题,那么这个时代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这是必然的。

    停下来,不是否定,而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走下去。

    于是,工部成了最忙碌的衙门。

    其他的衙门也在忙,但他们忙碌的却是思考,去发现这些年来那些发生的问题,解决的问题,遗留的问题等等。

    “压力太大了!明年初的科举,工部必须要增加名额。”陈叔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端起案台上的那杯茶水,滚烫滚烫的,可他还是一口气喝了下去,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陈叔达只觉得自己好像已经不是自己了似的,浑身上下跟病恹恹的感觉一样。

    可是没有办法,整个工部,现在也只剩下几个人在坐镇,其他的人,全部散了出去。

    计划已经下来了,而工部当下的任务有两个,规划路线,寻找合适的地方修建水库。

    这两个都很重要,一个是可以省时省力,达到路程最近化,一个则是关乎周围很大一片区域的灌溉问题。

    而这两个项目都需要同时去进行考察规划,虽说距离项目实施还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可对于工部来说,这个时间依旧很紧张。

    规划路线,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算出来的,也不是在地图上画一条直线就可以的。

    首先要绕开上田,绕开水田,不占用农田是最好的,如果要占用的话,优先选择下田,除非是实在绕不过去才可以占用上田。

    而水库的选址就更麻烦了,虽然很便利,作用也很大,可位置选不好的话,遇到的问题也会很严重,第一个遇到的,可能就是无法存储那么多的水,第二个就是安全性。

    这些事情,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去实地考察才能够完成。

    加上工部现在还在负责修建铁路的事情,人手本来就足够紧张的了。

    以至于陈叔达这么大的年纪了,也不得不跑出去实地考察一番,不过,回来以后,陈叔达就直接来到了吏部,找到了兼任吏部尚书的萧瑀。

    论年纪,陈叔达比萧瑀还大,但是现在,陈叔达反正就是一副你不同意增加人手,我就不走的态度。

    “子聪呀,你打算要多少人?”萧瑀呵呵一笑,他倒是有心调配一些人手过去,但专业不对口,这些人即便过去了,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是他对工部最为头疼的地方,专业性太强了,就算是一个相关专业的人,进去以后也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完全的适应。

    这也是工部的特色,他们不仅只做行政工作,同时还做专业性的工作。

    但按照工部这种性格,什么事情都要插一手的话,那他们又需要多少人才能彻底的满足需求?

    “至少也要二百人吧?”陈叔达想了下。

    萧瑀咧了咧嘴,整个工部现在也就只有一百来人,这一张口就要增加两百人,这两百人要是给了,其他衙门不好翻天呀?

    “子聪兄,你这是在为难老夫呐!”萧瑀苦笑着摇头道。

    困难,他自然可以理解,能够帮到的,他也一定会帮,但这种漫无目的的帮,他做不来。

    “这么多项目,没有这么多人在么办?即便是再来二百人,也不敢说人手一定就够。”陈叔达一脸黑线的说着。

    “又不需要你全线同时开工,可以先排一部分人走一趟,有个大致的路线,然后在派人紧跟着进行详细的规划,只需要保证规划的线路,始终超过实际施工位置一百里的距离不就可以了吗?就算前面出了问题,有这一百里作为缓冲,也可以很轻松的绕过去。”萧瑀没干过工部,但不代表不知道工部的一些情况,又想了下,继续道:“这样吧,工部的确需要加强一下人手,直接从科举中选的话,也未必能即来即用,老夫觉得,不如子聪兄先从地方上借调一些人手来帮忙,这样便不必占用名额,多出来的支出,倒是可以去户部那边要。”

    “借调?你这是要让人戳老夫的脊梁骨呀!”陈叔达又怎么没想过借调?

    工部是需要专业人才不假,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借调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借调,他们可以专门找那些有相关经验的老手来帮忙,修路这方面之前各个地方也都派人参与了,也有些人知道里面该怎么做。

    水库就更是好说了,大唐境内虽说水库不多,但是也不少,这些水库都有专人在维护管理。

    哪怕就是个看水库的田舍儿,看了一辈子水库,他也知道哪些地方是有危险的,需要加强的,哪些地方是没危险的,不用管的。

    这个经验大眼一看对修建水库没什么太大的帮助,但实际上则不然,只要这些人去看上一眼,提出哪些地方需要加固就可以了。

    甚至在这些方面,他们要比工部的人更加专业。

    但问题在于,这不是一个小工程,把人借调过来快的话三五年,慢的话则需要一二十年,这么长的时间,难道就一直是借调关系吗?

    除非这段时间内工部不再增加任何人手,不然的话,凭什么把名额给那些新人,而让他们这些真正干活的人还顶着个借调的名义?

    在地方,跟在朝廷,这完全就是两码事。

    “老夫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太过偏向工部吧?这样的话,其他人怎么看?都来找老夫的话,老夫又怎么跟陛下交代?”萧瑀耸了耸肩,谁的压力都很大,除了工部,其他的衙门压力也没小到哪去。

    但整个大唐,除了科学院可以大范围的扩张以外,没有任何一个衙门可以随意的扩张。

    像六部,按照规定每年只有五个名额,这还是在工作量不减的情况下,如果没什么计划,甚至取消名额也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就是退一增一,即离开一个人,就增加一个名额来补充。

    “这样,这些借调的人中,每年给十个名额……”陈叔达像极了街边讨价还价的老百姓,一点也不顾及自己尚书的身份。

    当然了,在大多数时候,这些尚书们之间的讨价还价,都是这种模式,基本没人要脸面什么的。

    在这个级别里的讨论,要脸面只能是吃亏。

    “十个名额?除非取消你们的五个名额,这样才会给你们十个名额,不然的话,最多也就每年给你们五个名额,再多的话,陛下会不会同意都是个问题。”萧瑀摇头叹息道。

    正常的名额归他分配,但像这多出来的名额,他也无权做主,只能上奏皇帝,由皇帝来做主。

    “哼,这事老夫亲自去跟陛下说!”陈叔达有些生气,萧瑀简直就是个奸商。

    一旦借调,人数必然会很多,一年只有五个名额,虽说概率也不小,可问题也很大。

    “子聪兄呀,不是老夫说你,你们工部也是时候改一改了。”萧瑀有些无奈的劝说道。

    “改?怎么改?”陈叔达愣了下。

    “工部作为大唐工业的最高掌控者,大可不必事实亲身亲为,技术方面的,你们可以组建一个或者两个专家组,到时候这些专家组负责出方案,然后交给下面去负责,像这样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便是再给你们一千人,也未必够用。”萧瑀说着。

    工部的性质有些特殊,但特殊不适借口。

    “老夫倒是觉得,你们工部里很多中层官员完全有能力到地方上去担任相关要职,这样的话,无论是对于地方,还是对于工部,都算好事一件。”萧瑀接着说道。

    工部的方向其实也没错,但是在他看来,细节却错了。

    这也是这几天看到工部忙碌的样子才想到的,如果将那些中底层的官员放出去,有个一两年的时间,他们也就彻底的掌控了局势,在遇到现在这情况,工部只需要派专家组走上一圈,制定个计划就可以了,完全不必像现在这么麻烦。

    说白了,没有人才不行,但人才过于聚集,而不去分散,也是不行的。

    现在的工部,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们里面的确有很多能人,但这些能人却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就是问题。

第六三一章:徒弟出师饿死师傅() 
    各个衙门是忙碌了起来,官员的调动,特别是朝廷官员外调,这不是一件小事。

    萧瑀联合陈叔达两人上奏,请求对工部的工作体制进行实验性质的改革。

    李元吉只是询问了下大致的情况便点头同意了,并将关内与中原作为初步的试验区,待到情况稳定以后,在决定是否全面推广。

    然后,两人就开始忙碌了。

    萧瑀忙着给各个地方打招呼,同时让他们做好准备。

    陈叔达则在忙着选人,看谁出去更合适一些。

    而他们忙归他们忙,科学院,最近可谓是郁闷了不少。

    很多项目都被叫停了,或者说,是被缩减了研究的计划。

    这也就使大量的科研人员停了下来。

    就连火车组那边也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大约有三十人左右的人数,现在竟然无处可去。

    最终,还是许海大手一拍,由他亲自领着那三十余人去徒弟蒋田那里帮忙,如果情况可以的话,那些人以后也就留在那里了。

    蒋田身上的任务也不轻,就他那点人手是远远不够的。

    “师傅,您能来帮忙实在是太好了,以后学生就能偷个懒喽……”蒋田笑哈哈的打趣道,师傅许海能够带着人来帮忙,的确让他格外的惊喜。

    “你小子,偷懒的事情还是不要想了,老子来这里也就是给你打个下手的,在卡车这方面,现在你的成就早已经超越了老子。”许海指着蒋田笑骂道,不过他说的也是实话。

    在锅炉方面的能力,蒋田还不及许海,但是在卡车方面,蒋田这个徒弟却超越了许海。

    甚至,将蒋田比喻做是大唐卡车第一人也毫不为过,而许海等人则是大唐火车第一人,虽然都是车,但却完全不一样。

    恩,在卡车上装了座椅以后,驾驶起来的确很舒适,而在近期的生产计划中,所有的火车也都加装了座椅。

    那些火车司机虽然不用操作方向盘,但是一站就是一天的时间,也是挺累的。

    “师傅,您就别埋汰学生我了……”蒋田有些害羞。

    不过,许海可没工夫跟蒋田拉家常,他们的任务可是重着呢。

    虽然增加了三十多个人,加上原本的十几人,这个规模在科学院内任何一个部门都算是最庞大的了。

    可是他们需要负责的项目也是最多的,首要项目,自然是蒋田正在负责的转向系统改进,以及刹车系统的研究,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压路用的设备,耕地用的设备,挖土用的设备等等。

    平均下来,一个项目最多只能投入七八个人,如果都是老手也就算了,除了跟着蒋田的那十来个学徒是有些经验的,跟着许海来的,三十余人全部都是学徒,就算有经验,他们的经验也是在锅炉或者其他的方面,在卡车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谈,一切都要重零开始,压力之大,简直难以想象。

    “你那边研究的怎么样了?”许海直接开口问着进展。

    “转向系统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感觉比之前轻了约三分之一左右,目前感觉可改动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刹车系统正在研究,目前也有了些眉目,但是估计最快也要几个月才能研究出来。”蒋田说着自己的进展。

    转向系统看似挺难的,但是在不要求高标准的前提下,一切都已简单来解决,其实并不难。

    而蒋田采取的是利用杠杆来解决,即增加方向盘的转动圈数,利用距离来减小阻力。

    这一点是通过轮船的舵盘获得的灵感,不过受制于空间的大小,这个杠杆设置的不能太长,否则就会不利于操控,而蒋田将这个距离控制在只需要转动一圈半方向盘,就可以达到之前转动一圈的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