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群英风云录 >

第195章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95章

小说: 三国群英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身世,所以在骂曹操的时候连他祖宗八代都骂进去了,士人讲气节,他骂人不可能无中生有,所以第三种可信度最高,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路边随便捡的一个小乞丐。

    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有可能是真相,那综合来讲,恒帝年间闹旱灾兵乱,很多百姓没有饭吃,沿路乞讨,一天大太监曹腾外出,看到一个父亲带着一个小孩子沿街乞讨,这个小孩子看到一群穿着华丽的衣服的人从身边走过,饿极的小乞丐突突然跑了过去,抱住了曹腾的大腿,喊道:“我饿,给点吃的。”

    曹腾本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见一个小乞丐,抱着腿讨食,身边的小太监拼命的拽他,曹腾于心不忍,发起了善心。

    曹腾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

    这个小乞丐答:“我叫二狗子,家乡是琅琊郡,因为天灾没有饭吃,一路讨食来到京城。”

    曹腾见他对答如流,长的又清秀,心生怜悯。

    曹腾讲道:“即然你与我有缘,收你做义子如何?”

    小乞丐说:“那样我就有饭吃了吗?”

    曹腾嗯了一声,小乞丐的父亲赶紧跑了过来,跪拜曹腾。

    就这样某某就成了曹腾的养子,改名曹嵩,夏侯氏可能是曹腾的关系,不是曹嵩的关系,夏侯氏自称名将夏侯婴的后代,这个也是无从考证的。

    曹腾为什么将曹操父亲名字改为曹嵩,第一点:养子跟自己姓曹无可厚非,其二:名字可能是来自于益州刺史种嵩,可能曹腾寄厚望于这个养子,希望他有一天能做到一省大员的职务,希望自己的养子曹嵩有益州刺史种嵩的那种正直,清廉的作风。

    曹腾为什么随便在路边捡了一个小乞丐就认作养子,为什么不过继自己族中侄子或娘家外甥做养子?

    这里要解释一下,当时做宦官是一份高危职业,捞钱可以,光大门楣,让家族里的兄弟,子侄流放做外官也可以,但来京城做官很容易被朝臣拿住把柄,祸及曹氏一族。

    为什么这么讲?

    第一点高危职业:宦官是皇帝身边近侍,皇帝犯了个什么错误,偷懒不上朝,不务正业,花天酒地,臣子们能拿皇帝怎么办?不可能去骂皇帝昏庸无能,只能指责皇帝身边的太监叫唆皇帝,教坏了皇帝,国家发生叛乱时,朝臣罢工,皇帝就得妥胁,怎么妥胁?杀几个大太监以息众怒。

    第二点家族存亡:即然做大太监是份高危职业,当然要给自己买份保险,自己哪天西去了,家族里就没有顶梁柱了,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提前陪养一二个士大夫或者将领,让他做官,做朝廷大员,延续家族的兴旺,朝中有人,族人好做官,家族兴旺。

    第三点利益同谋:曹腾身在内宫,在皇帝皇后身边做近侍,再陪养一个人在京城做个部长,曹腾族人在地方做官,这叫三利格局,即保险又可以相互照应。

    综合几点,得出一个结论,曹腾随便在大街上捡了一个小乞丐收为养子,陪养他成为朝廷大员,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为家族的兴旺延续下去,同时享受家庭的温暖。

    这件事情可能很多人知道,袁绍是知道的,袁绍为什么知道,可能是袁隗跟袁绍有讲过,也有可能是小时候曹操和袁绍一起玩耍的时候,曹操说给袁绍听的。

    袁绍将这些事情告诉了陈琳,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袁绍叫河北名士陈琳写了一封信给曹操,曹操当时正头痛,接到袁绍的书信,看完后惊出一身冷汗,头也不痛了。

    曹腾服侍过四任皇帝,四朝元老,资历高,忠诚,举荐过很多名臣,如张温,张奂,边韶,延固等等。

    恒帝在位时期,曹嵩成年后就出来做官,最开始做郎(议郎),做廷(廷尉),做令(县令),一路高升,通过曹腾的关系做到了司隶校尉,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京城市长。

    (就像我们现在大官的儿子,出来就先做个秘书,再后来调任局长,再后来做县长,市长,有政绩有背景就升的很快。)

    曹腾升任司隶校尉没几年,曹操就出生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曹操传(二)() 
    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桓帝在位时期。

    曹操个矮,其貌不扬,大概就一米五的样子,你别看不起个子矮的人,这些人都很有天赋,光长脑子,不长个子。

    曹操有个外号叫阿瞒,阿瞒的意思用我们现在话讲就是小骗子。

    这个外号是他叔叔给起的,总角之时也就十岁左右的样子,曹操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玩,小孩子嘛,都这样,特别是官宦之家,曹操还是一个独生子女,那就特别的宠受了。

    历史上曹操还有四个弟弟,为什么曹操跟他们不亲近,甚至历史名不见经传,只字未提?

    我猜测可能是曹操的族弟,曹操的父亲曹嵩原姓不姓曹,不姓夏侯,可能姓张,也可能李,曹嵩的被曹腾收留后,曹嵩的父亲还有没有兄弟,我猜测可能还有一个兄弟,最后也改姓了,改姓曹,还生了几个儿子。

    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家族历史背景,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曹操还有几个弟弟,曹魏的历史是没有详细记载的。

    如果说曹嵩的还有二个儿子,曹操有二个弟弟,不可能只留一个其貌不扬,调皮捣蛋的曹操在自己身边陪养,不合逻辑。

    曹嵩在京城做司隶校尉,家眷肯定要跟随自己身边的,为什么留在家乡。

    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曹腾是大太监,曹氏族人不能来京城为官,曹腾对外称曹嵩是曹氏子侄或者是他母亲夏侯氏娘家的外外甥过继给他做养子的。

    第二种:曹嵩的原族人必须低调行事,曹嵩的叔父或者是伯父改姓曹,但是也不能来京城,甚至不能和曹嵩,曹操有过多的联系和交往。

    第三种:曹嵩必须融入到曹腾的家族圈子,夏侯氏的家族圈子里,与自己的家族要彻底的决裂,将自己包装成名相曹参的后人。

    曹操的二个弟弟,曹彬,曹德,名不见经传,曹德更是被陶谦士兵杀害了。

    曹洪,曹纯,曹仁,曹休历史上却非常的有名,可能是曹腾家族底蕴,首先是从小读书,习武,才有武艺和见识。

    我们综合后面的看,曹操迎了汉帝,将曹氏族人都接到许都来,陶谦说我派人给你送过去。

    结果曹操的族人全被陶谦的一个校尉杀害了。

    典型的杀人灭口,死无对证,这是谁干的?

    曹操会干吗?可能不会干,也可能会干,陶谦会干这种事情吗?我猜不会这么蠢,那推给陶谦的校尉,他会干这种事情吗?这不是找死吗?吃饱了撑着没事干,钱哪里都能抢,自己还是一个校尉,去抢,去杀曹操的族人。

    我猜测这可能是曹操前期首席谋士戏志才干的事情。

    我们知道越力害的谋士,他们都杀人不眨眼,曹操出身不好,如果被对手利用,将是致命的,特别是政治较量。

    谋士们有时候干坏事叫杀人不用刀,鼓惑叫唆就行了,理直气壮。

    戏志才可以鼓惑曹操去接自己的族人。

    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行了,如果我是戏志才,我会说主公呀,我们平定了兖州,下一步就要攻打徐州了,而主公的父亲,家眷,族人还在琅琊郡,是不是叫人接过来。

    曹操说可以,我书信一封叫他们自己过来。

    戏志才又说兵荒马乱的,要不要派一支兵马过去将他们接过来。

    曹操说如果我派一支兵马去迎,陶谦肯定以为我要打他,曹氏家族有家丁的,山贼是不敢打劫我曹某人的。

    戏志才说要不要和陶谦打个招呼。

    曹操说可以,我书信一封给陶谦,叫他给我沿途照料一下,派支兵马保护一下。

    就这样陶谦收到曹操的书信,派出一支兵马沿途保护曹操族人过境。

    戏志才的把戏,我们经常说谋士如何力害,他究竟厉害在哪里。

    戏志才随口一说,可能就葬送了曹操一族几十口人命。

    第一点:讲出生,杀了原曹嵩,曹操原族人,死无对证,曹操的父亲曹嵩就不是路边捡回来了小乞丐,不是野种,曹操是正牌的汉室名相曹参的后人。

    第二点:抢地盘,为攻打徐州陶谦找个借口。

    第三点:聚人才,诸侯割据,逐鹿中原,需要正义,曹嵩是个什么人,贪污腐败份子,那些迂腐的名士,高傲的奇才,听说你老爸是个大贪官,还敢来投效你吗?

    肯定是不敢的,曹嵩死了,曹操就不是曹嵩的儿子身份了,而是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正直的大太监曹腾的孙子了。

    同时夏侯惇,夏侯渊也顺带包装了一番,包装成汉初名将夏侯婴的子孙。

    曹操有了这个身份就不同了,足以与袁术,袁绍进行政治出生的抗衡了,袁术,袁绍家族四世三公,袁术,袁绍连老子袁隗一样给牵连谋害了,曹操死个老爸,死几十个族人算什么,在当时并不算什么,政治需要。

    第四点:曹操的爷爷曹腾提拔过很多当朝的股肱之臣,如张温,边韶等等,这些都是政治资源。

    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是代表了一群追随者的利益。

    在刘备看来,曹操就是为攻打徐州找借口,刘备为什么看得出来,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要煮了刘邦的父亲,刘备说你煮吧,记得分碗肉给我吃。

    刘备常以高祖比之,如何看不出来?

    曹操族人被屠杀一空,陶谦写信解释一番,曹操可不管这些,发兵攻打徐州,陶谦到处请人来帮忙,刘备仁义美名在外,被陶谦请到了徐州帮忙,刘备有这么正义无私吗?

    刘备不正义,也不无私,刘备想通过提高名望聚集人才,刘备没有好出生,没有政治资源,只能通过声望来得到世家门阀,豪门旺族的认可与支持,希望名士,奇才投效自己。

    戏志才干的这事,曹操是不知情的,曹操父亲死后,一年左右戏志才也死,是病死的,还是被谋害的,不得而知,但是肯定跟陶谦将领杀害曹操父亲及族人一事多少有点关系。

    在通往权力巅峰,人生理想的道路上,牺牲总是难免的,而那些所谓的奇士,智慧卓绝的佐世之才,成为了献祭品,戏志才如此,郭嘉如此,就连周瑜,庞统,法正皆是如此命运。

    曹操父亲及族人过境徐州,戏志才可以给他的好友,袁术身边的某一位重要谋士写封信,叫他去说服袁术,收买陶谦的某个校尉,或者袁术士兵扮成陶谦的士兵杀了曹嵩行行人,让曹操和陶谦发生战争,袁术渔翁得利。

    这么有利的计策,袁术肯定是会同意的,袁术一心想攻占徐州,不过出兵无名,这个时候,有这么好的计策,怎么会不用。

    曹操事后一想,戏志才一言,导致了自己满门被害,虽然戏志才是一心一意为曹操着想,出谋划策,但是这个事情总要有人背锅,曹操这个人又是心胸窄,记仇的人。

    事后曹操肯定会偶尔的冷言冷语,甚至是暗喻讥笑戏志才,戏志才忧郁成疾,一病而亡。

    戏志才死后,荀彧又推荐了另外一名奇士,郭嘉。

    戏志才在曹魏集团前期是非常重要的,他助曹操平定兖州黄巾之乱,制定了很多的军事计划,是位旷古奇今军事天才,但他不是一位合格的政客,成为政治需要的牺牲品。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曹操传(三)() 
    曹操总角之时被其叔取了个外号,叫阿瞒。

    曹操的叔父常向曹嵩告状曹操怎么调皮,曹嵩经常会用体罚曹操,曹操有一次装做中风,其叔便跑去跟曹嵩说,曹操中风了。

    曹嵩回去一看,没有中风,曹嵩问曹操,你叔说你中风了,什么情况?

    曹操说我叔对我成见,就喜欢说我坏话骗你。

    曹嵩见曹操没事,以后曹嵩弟弟的话也不怎么相信了,曹操的叔父给曹操取了个阿瞒的称号。

    曹操儿时的玩伴有袁绍,袁术,袁遗,许攸,张邈,张超,乔瑁,鲍信等等。

    曹操铁杆兄弟有袁绍,张邈,乔瑁,鲍信四个人。

    都是一群官二代,常常一起耍武,习书,偷鸡摸狗。

    少年时期,曹操很叛逆,年轻气盛,有正义感,好打不平,饱读兵书,喜捉弄他人,显摆聪明,曹操这个人还很好色,好色的人基本个子都不高,面黄饥瘦。

    转眼就到了弱冠之年,灵帝在位时期,公元174年,十九岁的曹操被举孝廉,入朝为郎,郎是个什么官,皇宫站岗的侍卫,这个曹操的第一份工作。

    做了一年左右的郎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