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群英风云录 >

第153章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53章

小说: 三国群英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徽点头,又道:“若是曹操身边有一人,如元直如此有大略之智,又能巧舌善辨与那曹操的重臣谋士,曹操一败,你等皆有前途。”

    徐庶一听,就知道司马徽所指,心中五味杂陈,叫自己投曹,做刘备的卧底,三十六计最险一计,最妙一计,釜底抽薪加连环计,为曹操攻打江东出谋划策,煽风点火,激将曹操。

    备注:连环计解释为一计接着一计,环环相扣,曹操的弱点,第一:好色,第二:想杀刘备,第三:小有成就,尾巴就翘上天了,不近忠言,第四:有生之年,平定天下的理想。第五:喜欢冒风险。

    司马徽有大恩于徐庶,徐庶知此乃一博之举,若是自己入曹营,这刘备胜算则大增,但不知这司马徽又图个什么,难道他也想出山辅佐刘备不成。

    徐庶又望了一眼庞德公与黄承彦,叹了口气:“若再无其他事情,学生且先行告退。”

    司马徽闭上眼睛,嗯了一声。

    徐庶起身告退,退到门后,带上房门往后厅去,黄承彦见徐庶离去,问道:“元直会同意否”

    司马徽答:“阿福乃颖川人士,少年之时杀了贪官,流落此地,幸得我收留,后遇一明主,不弃他出身,只是此主若要有为,必先有所取舍,阿福也是极智之人,定会明白其中厉害关系。”

    庞德公道:“至春秋战国,七国争霸,秦灭六国,称始皇帝,项羽推翻暴政,刘邦击败项羽称高祖汉皇帝,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非人谋可左右也,汉之失鹿,七雄相争,若论势,曹操为一,若论和,刘备为一,若论利,孙权为一,或能联纵横合,以弱胜强,并非难事。”

    黄承彦道:“德公是想这国立周公礼治,还是秦汉法制?”

    庞德公道:“周公将国分封数小国,立君,君立制,士丈夫共治之,联邦之治也。”

    备注:周朝八百年,与其说联邦之治,不如说是地域之治,现在的美利坚众合国,就是这种体制,不过人家是选举制,周朝的是爵位沿袭制。

    司马徽接话道:“自汉帝武帝独尊儒术,废百家,穷兵黩武,百姓难活。”

    黄承彦道:“战国七雄,连连征战,民不僚生。”

    三人皆沉默不语,心中想着这国之治。

    黄承彦传承墨家巨子一脉,庞德公所习乃是兵家,司马徽则是儒家,明显这三个老家伙太聪明了,学识渊博的人肯定是矛盾的人,干起坏事,都理直气壮。

    我们知道周有八百年,后有春秋战国三百多年,周的建制是封地建国制,这个君都是周王儿子,这和现在州联邦自治差不多,只是州长是民选的,周朝里面的国是周王的儿子担任州长的。

    周朝有八百年,美国立国有多少年历史,一百多年,所以这里我也不评论了。

    春秋和战国合在一起叫春秋战国,分开叫春秋和战国七雄,春秋的时候百家争鸣,是一个科技,文艺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可以理解成中国文艺复兴,欧州搞文艺复兴后就进入了工业时代,咋们文艺复兴之后就发生了向统一的道路上前进。

    诸候国想强大就要变法(变更立国法制,现在也叫改革),那时候的百家的学术用于变法和治国上面,通过变法强大国家的经济,社会生产力。

    国家强了,干什么?

    欺负弱国,通过战争吞并诸候国的土地,掠夺财富供自己的国发展,变得更强,士丈夫可以分更多产业和利益。

第二百四十九章 择主的选择,历史的方向() 
秦通过变法强大,灭了六国,统一华夏,实行中央集权郡县制,后刘邦建立汉朝,韩信封了王,异姓封王,韩信死后,异姓就不能封王,只有皇帝的儿子才有封王封地的待遇。

    汉朝有七王之乱,是被一个叫周亚夫的人平定的,当时的皇帝汉景帝,景帝过后就是武帝,文景之治,国家财力非常强大,传言国库的五铢钱串堆的连绳子都烂了。

    武帝一生征战,硬是把个国家打穷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皆是一代名将,收复河套,灭了匈奴,非常的霸气,不过武帝晚年发罪已诏,向天下百姓告罪自己穷兵黩武。

    秦通过商殃变法,为政府立信,把土地归有国有,按户分配,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被车裂于市。

    秦始皇用法家李斯做丞相,重建法制,只秦王朝二世而亡,原因归于秦始皇的暴政,也有人讲,最先出头的檐子最先烂,六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不同,要搞大融合,肯定会发生矛盾和战争的。

    我们再说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两任皇帝,无为而治,国富民强。

    文景盛景历史上是值得称赞的,汉武帝继之后,为什么独尊儒学,不承认法家,道家,墨家呢?

    法家的有一条叫王子犯法与平民同罪,这条说给百姓听,真正实施起来是很难的,贵族有钱有势,是很难执行的,如果不执行,政府就会失信,还有法家容易触犯大地主的利益。

    道家讲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那真正遇到通货膨胀,天灾**,是不是改变下政策,遇到外敌入侵,发展壮大,要不要兴兵强武。

    墨家更是不为统治阶级所喜,我们很多穿越者一穿越就搞墨家那套,格物致知,发展科学,墨家不只是科学发展观那一套,甚至巅复了统治阶级,权贵的生活方式,连皇帝都要选贤德有才的人干,还要节检生活,死了连号,都不吹,直接一埋,够节检的。

    儒家就简单得多,士丈夫首先要有德行,礼仪,讲尊卑,讲孝道,仁义,忠君爱国,这个是统治阶级最喜欢的。

    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的政治理想各有千秋,百家最后归于儒家也是最符合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制度和必然。

    士丈夫最怕外戚,宦官干政,皇帝是平衡政党的中间人,各大豪门旺族是通过这个中间人实现利益分配的,遇到天灾**,地方农民造反,皇帝或君王就得依靠士丈夫,豪门旺族,这个是一种交易,也叫一种利益交换。

    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关羽没事的时候就拿一本春秋来读,我们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常期以管仲比之,这又是为什么?

    政权不合法,汉室正统只有献帝,献帝又在曹操那搁着,而且寒族只有推翻政权,才能利益最大化,封侯列将,称王称霸。

    战国七雄,士丈夫需要找一个国君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强大国家,吞并其他国家。

    七个国就是指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我们看看这七个国的地理位置。

    楚国面积最大,大概包括扬州,荆州,豫州三个州,其次就是秦国,大概包括益州,司隶,并州,再其次就是赵国,包括兖州,冀州等等,燕国大概就是幽州那么点,魏国大概也就是兖州和豫州那一块位置。

    当然当时的七国国土面积和三国时划分州郡是不同的,所以也只是大概的讲讲。

    天下大同后,就不分什么国人了,地域文化和差异却一直存在。

    这天下乱了,曹操迎了献帝,后来杀了名士弥衡,杀了孔融。

    曹操不杀人,说不定早被人杀了,很多人名士是不愿意投靠曹操的,曹操的名声也不好,好猜忌,由着性子杀人,不过你老实本份,曹操还是不会乱杀的,像贾诩就活的老死的。

    天下最有势力的老板是曹操,最有人脉的是刘备,占地利人和的军阀孙权。

    水镜先生,黄承彦,庞德公给学生们归划的另一条道路,改朝换代。

    汉室颓败,没希望了,兴复汉室是不可能的,稍有点见识的士丈夫都知道,只是有些家族打着兴复汉室的口号想做权臣,劫取最大利益,甚至哪天做皇帝。

    第一点:辅佐刘备,荆州士人集团可以进入权力中枢,组建上层建筑,投降曹操最多做个县令,太守,封候列将也是希望渺茫。

    我们知道封候是要立战功的,天下太平,武将立战功是非常困难的,地方士丈夫想进中枢也是困难重重,要讲财力,要讲关系,一个州能有二三个官员能进中央都是非常运气的事情了,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辅佐刘备就是一个通往权力中枢的阶梯。

    我们现在人的想法,搞国家分裂是反派的,曹操统一天下,百姓不用再受战乱之苦,安居乐业,七雄争霸的年代那基本上每天都是在打仗的,打仗就要死人。

    我们促成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的都看成好人,把搞国家分裂的都看成坏人,能不能这样分?

    这个问题,我也没搞懂,诸葛亮是坏人,刘备是坏人,孙权也是坏人,周瑜也是坏人,因为他们阻拦曹操统一天下,这天下统一了,不就不用打仗了,不打仗也就不死人了,百姓也能搞生产了,多好的一件事情。

    这种逻辑对不对,对,也可以说不过。那怎么来区分历史上的好人,坏人,里的正派跟反派?

    我们再讲智慧这个东西,他首先是一个矛盾体,诸葛亮把曹操定义为窃国贼,曹操刘备定义逆贼,阻挠国家统一,置百姓于战乱之中,大家都可以长论一篇,大家都可以说的很有道理,这就是立场。

    历史就是这样的,所以简单的评论一个人的好坏,忠奸是不准确的。

    第二点:刘备仁义,和善,曹操多疑,奸诈,作为士丈夫选君主,肯定要选一个好说话的,不好杀的,听得进意见的。

    第三点:刘备尊重士丈夫,曹操不尊重,刘备三顾茅芦请诸葛亮出山,曹操用火烧逼名士出山为他服务。

    我们再说一个节点,荆州有个名士叫刘巴,少时而知名,刘表多次举荐,刘巴皆不应,(大概看出这刘表是个漂亮的草包,不能成事),曹操征讨荆州,荆州士人都去投了刘备,而刘巴独自北上投曹操。

    曹操叫刘巴去招降南三郡,曹操兵败赤壁,随后南三郡又被诸葛亮拿下,刘巴不能复命,又不能北上,只能先跑到了交趾,准备找机会再北上。

    当时诸葛亮在临烝,刘巴写信给诸葛亮道:“我刘巴乘危历险,本想应天顺民,让荆州诸郡归顺曹公,让天下重归一统。可众人太看重道义,要么考虑私利,这不是我的智谋所能规劝的。实在没办法的话,我就浪迹天涯,乘舟游于大海,再也不管荆州的事情了。”

    诸葛亮追书劝说刘巴道:“刘公雄才盖世,已据有大部荆州土地,众人莫不归心,天意人事,孰去孰就,已经十分清楚了,你还想到何处去呢?”

    治国安民平天下,这种事自己来干,最放心。

    像诸葛亮这种有理想的人,可能是想建立一套儒家加法家的一种新的制度,而曹操和曹操的儿子们可能最终会进行篡汉,彻底的将这个国家最后的一点忠诚打碎,这也是司马懿能顺利篡魏的一种必然。

第二百五十章 江东来使鲁子敬,孔明定赌相劝诱() 
公元207年秋,曹操平定乌恒,大军返回许都,郭嘉途中病死。

    公元207年冬,曹操令宛城的曹仁进攻新野刘备,曹仁兵马在博望坡遇伏,刘备兵马三路齐出,大败曹仁。

    以近新年,徐庶回颖川接其母来新野,走时叫刘备去隆中请诸葛亮来顶替其职位。

    公元207年冬,刘备三顾茅芦,请出诸葛亮,公元208年正月,司马徽访学生诸葛亮,见刘备后,留了一句,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也。

    公元208年正月,孙权起兵攻打江夏黄祖,用甘宁之计策反苏由,诱出黄祖,擒之,刘表救援不急,黄祖被擒。

    刘表派邓先出使江东无果,孙权杀了黄祖祭父在天之灵。

    刘表大病一场,三月才复,封刘琦为江夏太守,统兵一万,镇守江夏,以防孙权入侵。

    六月,曹操以献帝名义发讨诏,将刘表定为逆贼,并指出刘表十大罪状,起十万大军南征,刘表见其诏,吐血倒地,一病不起。

    七月,刘表亡,有遗诏立刘琮继其位。

    八月,曹操十万大军集结完毕,屯于宛城,准备攻打新野的刘备,刘备用诸葛亮计诱敌,火烧新野,入樊城驻守。

    九月,曹操写信蒯越,蔡帽,许以厚利,叫二人劝刘琮举城投降。

    蒯越,蔡帽接信后,又联系数人流亡北士,一共十余人,在朝议之上,劝解蔡夫人与刘琮投降曹操。

    九月底,刘琮举城投降,刘备得知消息后,带樊城十余万百姓及家眷南迁,在长坂坡被曹操亲领数千兵马追上,张飞领兵垫后,关羽护送家眷转小路而行,赵云,陈到护刘备逃命,关羽一队被夏侯惇骑兵追上,关羽护阿斗逃走,糜夫人投井自尽,徐庶老母被曹兵所擒。

    夏候敦伏获家眷,问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