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闹初唐-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呜呜……”
终于,李渊算是承认了李二的成绩,李二这心啊,立时跟长孙跪了下来。
“父皇,儿子在这里给你老拜年了。”
杨乔都想不到,这父子俩,竟然还有缓和的时候,也不知道,这老李渊,会不会多活几年,这又是杨乔的罪孽了。
“呜……”
长孙在一边跪着也是泪眼连连的。
“好了,都起来吧,起来吧,大过年的,唉,朕这是造的什么孽啊,还好,还好。”
至于是什么还好,那只有李渊,李二知道了。
“恭喜太上皇,恭喜圣上?”
一边李渊的那身边的老太监适时的出来恭喜着。
“好了,你这个老东西,就知道抓机会,小二啊,这奖赏,就你来了吧!”
既然想和好,那就真的和好好了。
“哈哈,好,老伴伴,有赏,有赏,好好侍候父皇!”
这赏什么,自然是有固定的东西了。
“咦,这是,父皇,爷爷的这笑容?”
这老的和好了,小的倒是吃了一惊,他们可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就算想做什么,在李渊面前,他们还是不敢的,所以,一些消息,他们会知道的很迟的。
…………
“大郎啊,这过了年串门的事情?”
“娘亲,这个,就让大娃去吧,我呢,在道观里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而且,鸾儿,宝儿也不出去了。”
杨乔再次偷懒了,竟然连串门的事情,都推了,不过,真的有儿子,而且还是家主,他去应酬,也是应该的,本来,这也是他要学习的项目之一,这杨家的各种关系,各种亲戚什么的,自然,需要娃儿一一进行交流了,而且,有老管家在,杨乔也很放心。
他呢,对于交往上来说,也就这么着了,再说,这酒,也闲不着,虽然,这白天会在道观,可是,这晚上的酒席,都订到二月去了。
虽然,杨乔讨厌应酬,可是,一些真心的交往,还有就是一些学术的交流,他还是喜欢参加的,如果里面没有一点利益之争,那就更好了,喝喝茶,谈谈心,聊聊天。
也或者,下下棋,跟人交流交流字画什么的。
还有,在音乐方面,临时也就只有跟媳妇交流了。
“爹爹,爹爹,我们出去看灯灯。”
宝儿看着外面的灯光红彤彤的,感觉到好玩,于是,就摇着杨乔的手很是天真的说道。
“姐姐,姐姐,你也求求爹爹呀,我们出去看灯灯。”
“还灯灯,恶心不恶心啊,这都是你们小孩子的事情,我都是大人了,不是小孩子了,不过,爹爹,我也想看灯灯么!”
“姐姐,姐姐,你比我还小孩子。”
“小孩子,我就是小孩子了,那边哥哥才是大人呢,他都是家主了。”
“额,妹妹,我!”
这是谁教育的,这老大,怎么都有些发呆了,算了,不想了,总归,跟着大儒学习,还是没有坏处的,这古代人,就要学古代的事情,尤其是家主,不过,杨乔感觉有些悲哀,这两个儿子,都成了家主了,应该高兴的,自己怎么反而感觉到悲哀呢。
“娘亲,你们也一起去看吧,不过,你们到门前的那桥上去看吧,我带着她们去街上了,等到了时间,我们会回来守岁的,今年外面可是格外热闹,明年,还不一定能如此了。”
也是,杨乔感觉,今年的这年味,好像很浓很浓的,可是,来年,这经济再发展的话,也许,年味就跟前世一样,越来越淡了。
第四四七章 过年(二)()
“大人,我?”
杨乔扛着鸾儿宝儿刚出家门,就看到门口一个人孤单单的站在那里,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个什么李贤。
“你,为啥不进去呢?”
杨乔有些纳闷,这杨家的门,不是那么难进吧,如果真的难进的话,这看门的家丁看来需要换一批了。
“老师,我,我没有拜帖!”
这小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这也是拜见老师的样子,连拜帖都不准备。
“那个,我,我太紧张了。”
果然紧张,都紧张的直搓手了,估计,他当时拦着杨乔,也是什么损友鼓动的,后来,知道了杨乔的一些外号,有些害怕了。
“好了,好了,不要叫我老师?”
“这?”
“以后呢,她,就是你的老师了,鸾儿,你的门生来了。”
杨乔很随意的跟鸾儿说着。
“大人,我!”
这小子竟然涨红了脸,以为杨乔是给他侮辱呢。
“怎么,认为我在侮辱你不成,我跟你讲,按品级来说,她可是正式的公主封号,一品的职位,你说,我是在侮辱你么,她不过就是年龄小一些,看来,你打听的还不是太清楚啊。”
“额,那个,老师好。”
看来,这小子真是能屈能伸的,本来,这个所谓的老师,可不是学什么东西的,就是一个推荐人的资格而已,不过再一想,别说杨乔了,就是这丫头,一个正式有封号的公主,能说他相见就见的了么,这么说,他还是占便宜了。
“鸾儿,交给你了。”
“门生,嘻嘻,跟我们看灯好了。”
鸾儿轻轻的摇着手中的灯笼笑嘻嘻的说着,虽然不太明白,可是这老师是什么意思,她还是知道的,自己就在上学么。
“看灯?”
“走吧,有什么所得,自己想。”
“嘻嘻,姐姐,你的灯变黑了。”
另一边,宝儿小心翼翼的拎着灯,跟鸾儿说道。
为啥是小心翼翼呢,因为,这可是宝儿第一次玩这花灯,杨乔说要小心,不然里面的烛火就灭了,她自然就小心了,而鸾儿,可不是第一次玩了,这灯,几乎很多节日,都拿出来玩,也就很随意了。
“是,大人!”
李贤也是小心翼翼的跟在了杨乔后面,还是在鸾儿这一边的后面。
“小子,你的那文章我大体看了看,今天晚上呢,你好好跟着看看,有什么感想,能写出什么来,都直接给送到我府上来,直接报送给小公主就成了。”
“是,大人。”
“对了,你不是长安人吧,这是不是你在长安过的第二个年了?”
杨乔突然想起了什么,再次问了起来。
“是的大人,我也是去年来的,一直都在那边的一个寺庙里面住着。”
“嗯,知道了,也许那个寺庙是你的好运之地,你就住在那里到考试完毕为止吧!”
住在哪里,杨乔倒不关心,不过,碰到了杨乔,真是算是他的好运了,不然,就凭他的那文章,可没有人认可的,就算是李二认可,可是,没有人推荐,李二也见不到他的文章,不是么?
“嘻嘻,你要不要玩?”
鸾儿看着这个所谓的门生很有意思,就把手中的灯笼寄了出去。
“老师,额,我!”
“不要不好意思,虽然你写的东西很有道理,可是,除了我,谁能给你寄到圣上面前,给你,就拿着吧!”
“好的,谢谢老师。”
很快,这李贤调整了过来,乐呵呵的接过了鸾儿手中的灯笼。
这灯笼!
前面,他只是看到这两个娃娃拎着的灯笼好看,这拿在手中了才知道,这灯笼,很轻,明显,这是纸的灯笼,这,好像是八角的形状的灯笼,上面很多透明的小点,里面隐隐有一支比较粗的蜡烛。
这,杨家的女孩玩的玩具,能差的了么,就算是宫中,都不一定有这样的灯笼。
这是一个无骨的纸灯笼,这一切支撑,全靠这棱角来做,最重要的是,这灯笼的底部,竟然是很细密的折痕,这里承重有些大,主要是为了承受那蜡烛的重量的,而且,这蜡烛,固定的还很结实。
“大人,我明白了,老师是让我悟这灯笼的,放心,我一定能把这灯笼悟透了的。”
那个,你是在和尚庙里听偈语听多了吧,这一个灯笼都成了启发你的谜语了,一个五岁的小娃,能懂什么?
不过,再仔细一想,这心思多的人,自然,一个是对这大年夜看灯,还有对杨家的这灯笼,自然是会有很多联想的,要知道,这两个方面,里面自然会有一些哲学道理,甚至是跟现实能结合起来的道理存在的。
尤其是最重要的是。
这灯笼,或许还跟他的文章能联系起来,这也许有些歪打正着了。
“好了,跟着走吧。”
“爹爹爹爹,快看,快看,大鱼,大鱼。”
“那边是大公鸡,大公鸡。”
“还有那个是小羊羔。”
这,杨乔看着这街道边上的一些灯笼什么的,这是过元宵节还是怎么着,这把各种花灯都拿出来了,你说有鱼就成了,年年有鱼么。
还有这鸡肉都不算肉了,你摆出鸡来干嘛。
“大人,我听说,这街道,还有复道什么的,都是因为税收增加了,才临时决议修建的。”
“嗯,这个,都知道啊,你有什么疑问。”
“不,不,学生没有疑问,学生只是感觉,自己选的路子走对了。”
“还有,大人,学生认为,这坊市的围墙,还有这宵禁什么的,学生有一些想法。”
他迫切的想说出来让杨乔听听。
“不要说给我听了,你好好的看,好好的思考,这几天,就不要干别的了,就好好的给圣上上一篇文章好了。”
不是杨乔不想给他修正什么想法,而是杨乔要确认,这古代人,真正的想法是什么,而且还是这么有先见之明的人。
杨乔估计,他的建议,应该是要拆除那坊市围墙,不过,这个,杨乔也觉得有些碍事,如果说这道路,还有一个坊市有围墙会规整一些,那么,拆除之后,完全可以在围墙的地方改成观赏带也成啊。
还有,就是那些河流,有的可以改道,直接改在围墙的地方,自然,这河流,是需要挨近围墙的地方的才成。
还有那宵禁,估计,这小子的建议应该是取消宵禁,也是,自从有了电灯,以及路灯的存在,好像,这宵禁,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只要每天定时开关城门就成了。
“爹爹,看,看,那是什么花,我也要玩?”
鸾儿抱着杨乔的脑袋,又叫了起来,并且搬着杨乔的脑袋,让他去看那个所谓的花。
什么花啊,不过是一种地老鼠一般的烟花而已,杨乔都没有想到,这把那什么火药交给了李二,这烟花的种类竟然首先多了起来。
可见,我大华夏,还是首先以审美为主的,而不是以武器为主的。
这不,你看这街上的各种烟花,什么地老鼠,拎着的。
这拎着的比较麻烦,跟挑灯笼一般,用一个棍挑着,然后,用香点燃这药芯,于是,这烟花就迅速的旋转了起来,能保持二三十秒的样子。
“好了,丫头,这可不是女娃玩的玩具,那烟味,弄到身上臭臭的。”
杨乔吓唬着两个丫头,因为,此时,两个丫头都是在搬着杨乔的脑袋。
“臭臭的,才不要呢,鸾儿要香香的,妹妹可以臭臭的,鸾儿就不闻她了。”
“姐姐臭臭的,哼。”
两个丫头,不在一起,要想,在一起,就要斗嘴,不过临时,宝儿可斗不过鸾儿。
第四四八章 春闱()
贞观八年的新年,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度过了,也或者是在一个鞭炮喧天的夜晚度过了。
这乐了一些娃娃们,还有小娘子们,就见那长安街上,三两成群的富家,穷家女子在街上闲逛,因为街道太亮,这巡街的武侯也比平时多了很多,所以她们很大胆的在外面游玩。
甚至,这个通明的夜,一直坚持到出了正月,虽然上班很早,可人们的这年气散去的却很晚。
这不,很快,二月到了,也就是说,这大唐正式的第一次不太正规的科举开启了。
这日子,选在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也是春耕要开始的日子,所以,这李二不但带着众大臣敬龙神,农事之神,甚至,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也跟着一起敬神,并是进场的日子。
正式考试,要三天时间,是从二月二日下午开始的,上午,则是进场的时间,午时正式关闭考场大门。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就不是那么正规,选的地方,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大殿,这皇城里面,别的不多,这大殿,却是不少。
而且,因为没有经验,所有,这第一次,李二是采取了杨乔的建议,念卷,甚至是挂卷,然后,就是一人一桌,一支毛笔一支铅笔。
这也是跟历史上不同的地方,就是多了铅